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主要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以高中语文人教课标版为例,首先阐述了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思维的重要性,并且就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进行探究分析,从教师要有培养学语文思维的主动性,要学会转变方式,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充分挖掘教材内容,注重训练学生思维以及重视课外阅读,注重独立思维培养这四个方面提出了培养学生语文思维的策略,旨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供广大同仁参考借鉴。
关键词:高中语文;语文思维;培养;策略
引言
所谓语文思维,就是指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能够获取信息并对其加以思考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创新性的见解。教师对学生进行语文思维培养时,应该要基于学生目前的语文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有所提升,追求更深的理解和升华。但是就目前而言,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只是一味的给学生灌输知识,都是以升学目的,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却做得很少,导致学生学习只是浮于表面,很能有所创新和进步。高中语文教学在给学生灌输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语文思维的培养,训练学生语文思维能力,使学生更深层次地掌握语文知识,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进而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
本文主要结合笔者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对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进行探讨,提出了几点自己的拙见,以期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促进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仅供广大同仁学习借鉴。
1 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语文思维策略
1.1 教师要积极主动培养学生语文思维
高中学习阶段,学生的课业负担很重,学生的压力也比较大,语文思维的培养也步履维艰,再加上很多教师为升学目的,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束缚,忽视了对学生进行语文思维的培养,进而制约了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能力的形成和提升。因此,为了对高中生进行语文思维的培养,作为教师,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教师自身要具备良好的语文思维,要对学生负责,要有自信心,要有较强的分析和解答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把自己的语文思维很好地融入到高中语文课堂中,再加以正确引导,进而拓展学生的思维广度和维度;第二,教师在培养学生语文思维方面还要有积极主动的态度,所谓所谓“态度决定一切”、“为人师表”,学生跟着教师的态度走,教师要时刻保持积极向上,乐观开朗,以积极的心态将语文思维带入课堂,学生在耳濡目染中训练自身的语文思维,促使自身语文思维的提升。例如,我们在学习《师说》这课时,由于这篇是古文,其中包含的通假字比较多,学生们学习和理解起来都比较困难,因此对这篇课文就没什么兴趣,这时,我们要饱含激情,积极主动地去引导学生融入这堂课,注意讲课的节奏和教学策略,使学生被这篇课文所深深吸引,主动参与教学并且有所收获,在无形中提升自身的语文思维。
1.2 转变教学方法,注重学生求知欲提高
众所周知,无论我们在做什么事,只有提高兴趣,才能全身心投入到这件事中,才能把这件事做好,才能有更高更深的进步和创新,高中语文教学亦是如此,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一改传统的教学方式,打破传统教学理念,积极探索全新的教学模式,并将传统教学中的精华运用其中。例如我们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这课时,我并没直接开始讲课,而是在正式开始新课前,提出了几个疑问:为什么林黛玉进贾府后与贾宝玉初次见面,两人就感觉似曾相识?为什么重点刻画王熙凤的笑声?这些疑问,立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燃起了学习这篇课文的兴趣,而且很多同学课后还认真品读了《红楼们》,学生们通过在这样的探索求知过程中有效地培养了语文思维。
1.3 要充分挖掘教材内容,注重训练学生思维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名篇佳作,这些作品都蕴含着激发和培养学生语文思维的内容,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充分挖掘和分析教材,积极探索与语文思维训练相关的内容,再联系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利用示范、点拨、引导、启发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学会质疑和探究,使学生的语文思维在质疑和探究中得到训练。例如我们在学习《药》和《祝福》这两篇课文后,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思考当今社会上为什么依然存在很多冷漠和麻木的想象?学生通过认真思考,教师并借机引导学生认清落后封建社会的腐朽和黑暗,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帮助学生树立正义感和责任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有如,我们在学习我们在学习《道士塔》这课时,通过给学生播放《大敦煌》和《守卫敦煌》这两个视频,使学生认识到外国人的贪婪和道士的无知,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一下这一现象发生的本质是什么?学生们积极思考,开展讨论,最后得出这一现象的根源是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国家的腐朽,使学生透过现象看到了本质,对课文有了更深的理解,拓宽了视野和思维,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
1.4 重视课外阅读,注重独立思维培养
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如果仅仅局限于课堂内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把眼光放到课外,注重学生的课外阅读,拓宽学生的语文涉猎范围,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加深学生思维的深度,促进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形成和进步。作为教师,我们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多看课外书籍、多参加课外活动,在不断阅读和参与实践中开阔眼界,拓宽思考问题的维度,提高全面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我们在学习李白的《蜀道难》这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前给学生布置一点任务,让学生课前搜集一些李白生平资料,阅读一些李白的诗歌,通过这样的学习形式,可以使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性,是课堂得到了延伸,拓宽了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促使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进而培养和提升了学生的语文思维。
2 结语
总而言之,高中语文教学不能拘泥于语文知识的简单传授,而是要在学生扎实掌握知识的基础上重视学生语文思维的培养。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我们要立足学生实际,努力探索,积极寻求适合学生自身的能够提升学生语文思维的教学策略,只要我们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培养学生语文思维,改变教学方式,深入挖掘教材内容,重视课外阅读,我们就能有效地训练和提升学生的语文思维。
参考文献
[1] 赵国会. 语文知识积累与思维培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 新课程学习:中. 2012(1):113-114.
[2] 宋婉铭.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9):23-24.
[3] 凡芳伟.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J]. 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 2011(9):53-54.
[4] 华荣. 浅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J]. 网络导报·在线教育. 2012(7):170-171.
[5] 张焕. 试论在高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探究[J]. 大观周刊. 2012(28):210-211.
关键词:高中语文;语文思维;培养;策略
引言
所谓语文思维,就是指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能够获取信息并对其加以思考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创新性的见解。教师对学生进行语文思维培养时,应该要基于学生目前的语文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有所提升,追求更深的理解和升华。但是就目前而言,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只是一味的给学生灌输知识,都是以升学目的,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却做得很少,导致学生学习只是浮于表面,很能有所创新和进步。高中语文教学在给学生灌输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语文思维的培养,训练学生语文思维能力,使学生更深层次地掌握语文知识,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进而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
本文主要结合笔者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对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进行探讨,提出了几点自己的拙见,以期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促进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仅供广大同仁学习借鉴。
1 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语文思维策略
1.1 教师要积极主动培养学生语文思维
高中学习阶段,学生的课业负担很重,学生的压力也比较大,语文思维的培养也步履维艰,再加上很多教师为升学目的,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束缚,忽视了对学生进行语文思维的培养,进而制约了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能力的形成和提升。因此,为了对高中生进行语文思维的培养,作为教师,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教师自身要具备良好的语文思维,要对学生负责,要有自信心,要有较强的分析和解答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把自己的语文思维很好地融入到高中语文课堂中,再加以正确引导,进而拓展学生的思维广度和维度;第二,教师在培养学生语文思维方面还要有积极主动的态度,所谓所谓“态度决定一切”、“为人师表”,学生跟着教师的态度走,教师要时刻保持积极向上,乐观开朗,以积极的心态将语文思维带入课堂,学生在耳濡目染中训练自身的语文思维,促使自身语文思维的提升。例如,我们在学习《师说》这课时,由于这篇是古文,其中包含的通假字比较多,学生们学习和理解起来都比较困难,因此对这篇课文就没什么兴趣,这时,我们要饱含激情,积极主动地去引导学生融入这堂课,注意讲课的节奏和教学策略,使学生被这篇课文所深深吸引,主动参与教学并且有所收获,在无形中提升自身的语文思维。
1.2 转变教学方法,注重学生求知欲提高
众所周知,无论我们在做什么事,只有提高兴趣,才能全身心投入到这件事中,才能把这件事做好,才能有更高更深的进步和创新,高中语文教学亦是如此,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一改传统的教学方式,打破传统教学理念,积极探索全新的教学模式,并将传统教学中的精华运用其中。例如我们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这课时,我并没直接开始讲课,而是在正式开始新课前,提出了几个疑问:为什么林黛玉进贾府后与贾宝玉初次见面,两人就感觉似曾相识?为什么重点刻画王熙凤的笑声?这些疑问,立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燃起了学习这篇课文的兴趣,而且很多同学课后还认真品读了《红楼们》,学生们通过在这样的探索求知过程中有效地培养了语文思维。
1.3 要充分挖掘教材内容,注重训练学生思维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名篇佳作,这些作品都蕴含着激发和培养学生语文思维的内容,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充分挖掘和分析教材,积极探索与语文思维训练相关的内容,再联系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利用示范、点拨、引导、启发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学会质疑和探究,使学生的语文思维在质疑和探究中得到训练。例如我们在学习《药》和《祝福》这两篇课文后,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思考当今社会上为什么依然存在很多冷漠和麻木的想象?学生通过认真思考,教师并借机引导学生认清落后封建社会的腐朽和黑暗,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帮助学生树立正义感和责任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有如,我们在学习我们在学习《道士塔》这课时,通过给学生播放《大敦煌》和《守卫敦煌》这两个视频,使学生认识到外国人的贪婪和道士的无知,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一下这一现象发生的本质是什么?学生们积极思考,开展讨论,最后得出这一现象的根源是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国家的腐朽,使学生透过现象看到了本质,对课文有了更深的理解,拓宽了视野和思维,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
1.4 重视课外阅读,注重独立思维培养
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如果仅仅局限于课堂内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把眼光放到课外,注重学生的课外阅读,拓宽学生的语文涉猎范围,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加深学生思维的深度,促进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形成和进步。作为教师,我们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多看课外书籍、多参加课外活动,在不断阅读和参与实践中开阔眼界,拓宽思考问题的维度,提高全面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我们在学习李白的《蜀道难》这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前给学生布置一点任务,让学生课前搜集一些李白生平资料,阅读一些李白的诗歌,通过这样的学习形式,可以使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性,是课堂得到了延伸,拓宽了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促使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进而培养和提升了学生的语文思维。
2 结语
总而言之,高中语文教学不能拘泥于语文知识的简单传授,而是要在学生扎实掌握知识的基础上重视学生语文思维的培养。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我们要立足学生实际,努力探索,积极寻求适合学生自身的能够提升学生语文思维的教学策略,只要我们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培养学生语文思维,改变教学方式,深入挖掘教材内容,重视课外阅读,我们就能有效地训练和提升学生的语文思维。
参考文献
[1] 赵国会. 语文知识积累与思维培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 新课程学习:中. 2012(1):113-114.
[2] 宋婉铭.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9):23-24.
[3] 凡芳伟.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J]. 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 2011(9):53-54.
[4] 华荣. 浅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J]. 网络导报·在线教育. 2012(7):170-171.
[5] 张焕. 试论在高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探究[J]. 大观周刊. 2012(28):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