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上下肢创面

来源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halber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介绍吻合血管的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上下肢创面的临床方法和经验.方法 采用吻合血管的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上下肢创面11例,女6例,男5例.皮瓣设计区域为同侧小腿,腓肠内侧肌肌腹以远1/2的表面部分,前内界为胫骨的内后缘,后外侧界为小腿后正中纵轴线,皮瓣的轴行线为前内界和后外侧界的中线.皮瓣长8~15 cm,宽6~14 cm. 结果 10例皮瓣成活,皮瓣质地柔软,富有弹性,不臃肿,恢复了一定的触觉;1例皮瓣全部坏死,经扩创、断层皮片修复创面;不影响供区的运动功能. 结论 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可以用来修复上下肢创面,尤其对手足部创面的修复有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四肢组织瓣移植后供区创面处理的方法,为减少供区并发症提供新思路.方法 在进行组织瓣移植的36例中,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来减轻或修复供区继发损伤.其中3例(足母)趾甲皮瓣和2例足背皮瓣创面采用次要部位的游离皮瓣修复;5例股前外侧皮瓣供区创面采用同侧腹股沟皮瓣逆转修复;3例(足母)趾腓侧皮瓣供区采用第一跖背动脉皮瓣逆转修复;3例足背皮瓣复合第二趾移植供区采用外踝上皮瓣逆转修复;7例肌瓣和筋膜瓣
患者 男,18岁.因交通事故致左足与右小腿毁损伤2 h急诊入院.检查:右小腿从胫骨平台下8 cm至踝关节平面呈环形毁损性不全离断,胫腓骨粉碎性骨折,小腿主要血管神经断裂与缺损,趾端无血供.但肢体远端从踝关节以远损伤较轻.左足背侧从第五跖趾关节至踝关节前内侧大面积软组织缺损(8 cm ×12 cm),骨和肌腱外露,足背动、静脉和(足母)长伸肌腱缺损6 cm,胫后动脉博动良好,趾端血供和足底感觉正常。
期刊
患者女,28岁.因左膝髌前软组织缺损2.5 cm ×4.0 cm伴髌骨前侧外露2周入院.治疗:先行清创术,去除伤口内炎性肉芽组织与坏死组织,然后切取同侧腓肠内侧动脉穿支带蒂皮瓣.方法:术前用多普勒测定在小腿后正中稍内侧,胭皱折下8 cm与15 cm处各有一明显的血管穿支点,为取得较长的血管蒂,以远侧穿支为中心设计3.5 cm×5.0 cm皮瓣.先切开皮瓣内侧缘至腓肠肌内侧头筋膜下,确定至皮瓣的穿支
期刊
目的 报道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为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足及小腿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及疗效. 方法 在小腿内侧以胫后动脉内踝皮支为血管蒂设计成球拍状岛状皮瓣修复足及小腿皮肤软组织缺损17例,其中交腿皮瓣修复5例.球拍(皮瓣)面积为16cm×9 cm~6 cm×4 cm,在小腿中上段设计切取,球拍柄宽2 cm,长为4~12 cm,在小腿中下段内侧设计切取. 结果 17例皮瓣术后血运好,无肿胀、淤血,全部
期刊
灼性神经痛的治疗方法仍在探索之中,我院1992年4月至2003年6月采用束间松解加束膜减压治疗8例,收效良好,报道如下。
期刊
目的 探索一种简便易行,有希望广泛应用于临床的组织工程骨的新方法. 方法 将兔骨髓基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MSO)后,再将其溶于3%藻酸钠溶液中,接种于陶瓷化异种骨(TBC),并滴加葡萄糖酸钙使其凝胶化.体外培养MSO-TBC-AGC,行细胞计数和电镜观察,了解细胞增殖和生长情况.48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其中24只左侧桡骨标准骨缺损不愈合模型植入MSO-TBC-AGC(A组),右侧植入自体骨
指腹缺损在临床上比较多见,一般采用皮瓣移植修复[1].我科2002年1月至2003年6月用同指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腹缺损25例(30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期刊
患者男,18岁.工作时被冲床压伤1 h于2005年6月8日急诊入院.检查见右前臂中段完全离断,右手示、中、环、小指近节中段以远完全离断,离断组织有皮下瘀斑.入院时生命体征平稳,即在全身麻醉下行清创再植术,手术分两组同时进行,一组再植前臂段:清创后在离断前臂远近端找出尺、桡动脉及伴行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皮下浅静脉3条;尺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浅支及骨间后神经以及伸屈肌腱等并分别予以标
期刊
目的 报道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四肢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先对创面作彻底清创,根据四肢软组织缺损的具体情况选择应用不同的皮瓣和肌皮瓣进行修复共185例.结果 皮瓣全部成活,随访3个月~10年,皮瓣外形及肢体功能恢复比较满意.结论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对四肢软组织缺损进行修复,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并可大大减少截肢率和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