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提出的基于距离浓度的K-均值聚类算法把聚类的数据对象视为抗原,聚类中心看作是免疫系统中的抗体,聚类过程表示为免疫系统不断产生抗体,识别抗原,最后产生出可以捕获抗原的最
【机 构】
: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苏州职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系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0271030),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60390849),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后科研专项基金资助项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出的基于距离浓度的K-均值聚类算法把聚类的数据对象视为抗原,聚类中心看作是免疫系统中的抗体,聚类过程表示为免疫系统不断产生抗体,识别抗原,最后产生出可以捕获抗原的最佳抗体过程.定义了抗体浓度和亲和度,使得抗体之间的距离越大,其距离浓度越小,反之则浓度越大,从而提高了算法的搜索效率.设计了抗体的期望繁殖率计算方法和克隆变异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克服了传统的K-均值聚类算法易陷入局部极小值的缺点,而且避免了对初始化选值敏感性的问题,同时也有较快的收敛速度.
其他文献
以Al_2O_3、HNO_3等为粘结组分,ZnO为储硫物质,Ni为活性成分,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Ni/ZnO吸附脱硫剂。通过改变制备时粘结组分中的拟薄水铝石和硅藻土的质量比、硝酸用量、
针对陈氏混沌系统提出了两种同步方案:全局同步和不确定参数的自适应同步.基于李亚普诺夫稳定性理论,研究了关于线性反馈耦合全局同步的一般性标准;对于参数未知或不确定的陈
提出用多线程实现分布式组织并发离散事件仿真的方法.首先分析了分布式组织活动的并发特性以及由此带来的仿真问题,指出原有离散事件仿真中的下次事件法不能实现并发条件下的模
针对大庆油田的典型非均质区块,利用三层正韵律非均质人造岩心,进行了岩心驱替实验,开展了二元与泡沫交替驱油体系室内物理模拟研究,对体系的注入参数进行了优化,并探讨了低
基于正区域求核算法的最好时间复杂度为O(|C|2|U|log|U|),为降低该求核算法的时间复杂度,给出了基于正区域的简化决策表定义和相应核的定义.证明了该简化决策表的核与原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