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拍卖会

来源 :课堂内外(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na57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某个鸡尾酒会上,张先生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千元大钞,向所有的来宾宣布:他要将这张千元大钞拍卖给出价最高的朋友。
  规则是:出价最高的人只要付给张先生他所开的价码即可获得这张千元大钞,但出价第二高的人,不但无法获得千元大钞,还需将他所开的价码如数付给张先生。
  这个别开生面的“以钱买钱”拍卖,立刻吸引了大家的兴趣。开始时,“100元”、“150元”、“200元”的竞买声此起彼落,最后只剩下王先生和林先生在那里相持不下。 林先生喊出:“1050元!”王先生咬一咬牙说:“2050元!”林先生摆一摆手,喝口鸡尾酒,表示退出这场“疯狂的拍卖会”,大家这才松了一口气。
  结果,王先生付出2050元,买到了那张1000元钞票,而林先生则平白付出了1050元。两人“平分秋色”,各损失的1050元都纳入了张先生的荷包。
  这个游戏是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学家苏必克(M.Shubik)发明的,想拍卖钱的人几乎屡试不爽地从这拍卖会里赚到钱。它是一个具体而微小的人生陷阱。
  所谓陷阱,通常有三个特征:1.有一个明显的诱饵;2.通往诱饵之路是单向的,可进不可出;3.猎物一旦陷入,越想挣脱,就越陷得深。
  在日常生活里,许多时候都有类似的“陷阱”在守候着你。如何避免陷入这类“陷阱”?心理学家的建议是:1.确立你投入的极限及预先的约定。2.极限一经确立,就要坚持不动摇。3.打定主意,不必看别人,时时提醒自己继续投入的代价。事实证明,两个人一同陷进去,脱身的机会就大为减少,因为“别人也这样!”
  
  (推荐:柏明佐)
其他文献
安格斯读小学的时候,他的外祖母过世了。外祖母生前最疼爱他,安格斯无法排除自己的忧伤,每天在学校操场上一圈又一圈地跑着,跑得累倒在地上。扑在草坪上痛哭。  那哀痛的日子,断断续续地维持了很久,爸爸妈妈也不知道如何安慰他。他们知道与其骗儿子说外祖母睡着了(可那总有一天要醒来),还不如说实话:外祖母永远不会回来了。  “什么是永远不会回来呢?”安格斯问着。  “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你的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