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发绕出的文化碰撞

来源 :南都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lcimerq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很早以前,Dally女士就对中国妇女高梳云髻的魅力非常惊叹。“我觉得,中国女性形象最突出的特性便是:优雅、经典。前不久,我在悉尼遇见过彭丽媛女士,她独特优雅的盘发造型让我印象深刻,至今难忘。”
  作为澳洲国宝级的礼仪皇后,曾挖掘出米兰达·科尔、妮可·基德曼、莎朗·斯通等国际明星的导师,如今已过八旬的Dally女士看来,盘发并不属于时尚,它一直在人们心中有个特定的位置。“即使你平时没有盘发的习惯,在遇到某些场合,对镜梳妆时,也会不由自主想把头发挽得更漂亮优雅一些。它结合了人们内心对传统审美文化的敬仰,以及对外在美的一种追求,永远不会脱离生活的审美范畴。就像可可·香奈儿说的:时尚来来去去,但只有风格可以永存。”
中国春晚总造型师尚涛

  她坦言,去年获得邀请,作为首届流行美最强盘发师大赛的评委时,是非常兴奋的,她后来翻阅了大量中国盘发的书籍和样稿。“但中国三千多年的盘发文化,在一年时间里是研究不完的。一想到自己能在拥有悠久盘发文化,如今处于盛世的中国,看到这些永恒经典的代表华丽登场,就觉得很幸福。这种充满艺术美的创作,应该在现代社会被保存和传承下去,并分享给全世界。”
  Dally女士回忆起年轻时首次去好莱坞拍片子,是母亲帮她将一头卷发高高盘了起来。“盘发会让人赋予对女性更多的尊重,女性也会因此更加优雅与经典,优雅的女人更容易成功。”
  在那个年代,做一个完美的发型往往要用到无数的发夹、卡子,也需要别人协助,而到了现代,女性们借助各种创新的工具,自己就可以做出满意的造型来。尤其是在中国,“我觉得中国的盘发工具设计者真是充满了巧思,他们设计出了许多既实用,又充满装饰性的工具。”
  其实,这与中国人几千年以来,通过发型来营造更美丽形象的文化积淀有关。许多现代人使用的盘发工具,其实早在古代已有雏形,甚至发展出了花样百出的变化。比如,从中唐时期开始,插梳就已经出现在许多女性的头上。它们不仅仅是梳理头发的工具,更是首饰。白居易在《和梦游春诗一百韵》中描写了这样一个梦境,梦中的美人:
  “袖软异文绫,裾轻单丝縠。裙腰银线压,梳掌金筐蹙。带襭紫蒲萄,袴花红石竹。凝情都未语,付意微相瞩。眉敛远山青,鬟低片云绿。”
  其中,“金筐”梳便是当时最时髦的装饰之一,这种梯形、带方角的梳子,适合插在头上做装饰,至今仍能在大英博物馆收藏的《父母恩重经变相妇人供养者像》等作品中看到。
  当然,与过去的女性相比,现代女性在发型上的审美已经不尽相同。同样受邀作为最强盘发师大赛评委的尚涛便举例:“有些朝代的盘发庞大华丽,阶层越高的越夸张复杂,里面依靠的其实是沉重的假发,因此不少女性颈椎都不好。而现代女性,更注重简单的自然美。”
  在尚涛看来,这主要是因为,古代女性盘发不仅仅是为了增加仪容气质,更是要依靠它来凸显自己的社会地位。有时,盘发甚至是她们达到目的的工具:“古代便过有这样的故事:某位达官贵人的三妻四妾争宠很厉害,其中一位耍了小心机,整天把头发梳成松松的堕马髻,哭哭啼啼的,扮出一副柔弱无助的样子,结果成功上位。我们现在把这当笑话,但由此看来,女性将梳妆盘发当成一种工具早已游刃有余。”
  而现代女性盘发,更常是为了取悦自己。作为一位在这个行业打拼多年的企业家,流行美品牌的创建者赖建雄对于现代盘发爱好者有着敏锐的观察:“她们通常都是经济能力较好,注重形象,有生活情调,又有空闲时间的女性。她们未必会自己学习盘发技巧,但很喜欢享受被人摆弄头发的过程。不论是参加活动、朋友聚会、逛街购物,她们都喜欢做一个美丽的发型。”
  不论是取悦异性,还是取悦自己,有一个问题都是相通的: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型,展示自己的美。“许多人其实不知道怎么美。在我的上一辈人中,舞蹈髻、五股辫、鱼尾辫这些几乎是人人都会的,但我现在开培训课时发现,很多年轻女生完全不会这些技巧,也不会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型。”尚涛认为,盘发跟个人的气质和驾驭能力是有很大关系的,“如果你让别人给你做了个很复杂的盘发,却没有自信去驾驭它,反而会显得很别扭。反而,如果你在工作中随手把头发一盘,拿支笔当发簪一插,可能显出别样的风情来。”
  “其实中国女性的形象,最突出的就是婉约、内敛。比如旗袍,老外是完全穿不出我们的感觉的。所以发型也一样,一个简单优雅的舞蹈髻,既可以在日常展现,也可以去宴会上红毯,比如章子怡,这几年经常就是盘着一个舞蹈髻出现在秀场的。”
  “盘发在中国有三千多年的历史,现在却被韩国拿去申遗,我们的盘发文化真是岌岌可危,应该重视起来了。”尚涛觉得,在日常生活中,中国女性完全可以将盘发多加应用。“不要担心技巧不够,与其用力过度,不如做减法,不要一味在头发上加太多东西。简单的盘发,配上耳环就会非常出彩。”
  同样作为资深造型师,来自英国的Adam Reed也有同样的看法:“中国女性在我看来,兼具了传统美和现代美。就像我为走秀模特设计发型时,喜欢在经典的盘发上加入现代元素一样,我觉得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做同样的尝试。不要做太大胆前卫的发式,但可以灵活使用现代的各种饰品和工具。如果你的技术不是太熟练的话,编发和发网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它们操作起来很简单,但效果却很棒,也可以发挥出很好的创意。”
  而在另一方面,盘发还可以很好地修饰脸形。“在我认识的人中,不论男女,就没有一个觉得自己脸够小的。”尚涛笑言。就像站在高大的人旁边,人就显得较小的道理一样,“想让脸显得小,可以营造头发的蓬松感。你不必把所有头发都紧紧扎成一团,可以尝试将发尾夹卷,松松地垂下来,或是用一些工具在头发底部增加厚度。像第一夫人彭丽媛,就很好地利用了盘发的蓬松感,让自己的形象特别雍容大气。”   在Adam看来,现代女性虽然忙碌,但投资在头发上的时间和精力是绝对值得的,寻找学习技巧的机会也很重要。“优雅的盘发能提高女性的地位,让她们更受人尊敬,也能提高她们的影响力。也许她们没有时间上专门的培训学校,但有不少商店如今能教会你简单快捷的盘发技巧,不妨尽可能地利用这些服务。”
  在受邀成为最强盘发师大赛评委之前,Adam曾到过上海,见识过中国发型界的创意。“据我所知,这场大赛在中国有1000多场的终端海选,流行美、亚洲发型师协会(AHA)和广东美协会在中国选出三名最强盘发技师,与法韩国际高手同台竞技。这不仅是一次盘发技艺的巅峰对决,还是一场顶级的文化演绎盛宴。我希望这些国际盘发界最顶级的高手之间能擦出火花,共同推进盘发技艺的融合、创新和发展,让盘发引领国际盘发潮流。”
格莱美明星造型师Adam Reed
世界礼仪皇后Miss Dally

  作为评委,他不会特别注重盘发造型的技巧和难度,而是会关注最后的呈现效果。“是否足够美观,在各方面是否平衡,这在我看来才是最重要的。”
  而Dally女士则对技师对文化的了解,和对盘发样式与模特气质的精准把握更为看重:“不同的人应该有不同的盘发款式,她在不同场合也应该有不同的款式,盘发后发饰的选择,是否可以做到点睛之笔,还有就是是否能把这个盘发款式带到日常的生活中来,发扬日常盘发文化,这些都很重要。盘发不仅增加女性的仪容气质,还能展现出女性端庄、优雅、自信的一面,这是一种不分国界的时尚和美丽。”
  盘发里倾注着一种非常复杂的感情
  Q:您创业于上世纪90年代,当时互联网远远没有今天发达,中外交流的机会也少,“流行美”的许多发型和产品的创意是怎么来的?
  A:确实如此,我们大部分是从古代资料里找来的。当时我整天在佛山图书馆里,翻阅古代服饰、古代盘发的书,然后自己琢磨。后来这个行业越来越发达,便开始邀请许多有分量的造型师来讲课。
  创业十几年来,我对比过中外,觉得中国在发型工具上的确是数一数二的,无论是设计、材料研发,还是制造,都到了登峰造极的水平。盘发工具的功能是五花八门的,可挑、可拉,可弯、可夹……古代可能受限于材质,发饰的变化比较有限,如今的材料创新,可以让我们设计出更多兼具功能和装饰性的产品。也许唯一跟中国能相抗衡的就是韩国了,他们在产品的设计和搭配上会有很多好的创新。
  Q:对一个研究中国盘发文化如此久的业内人士,您如何评价中韩盘发申遗之争?
  A:我觉得挺好的,让这一稍显边缘的产业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我们之所以要举办最强盘发师大赛,并邀请国际评委和国外的选手,就是希望为美丽挖掘出更广的文化土壤。从现在开始,流行美全国近四千家门店,将会有1千家店来全力配合支持申遗,只要消费者会盘发,都可以去店里参加比赛,最终胜者将参加全国盛典。世界上各种文化是不断融合的,融合并不是把自己融化掉,而是保留自己的特质,从更高的起点出发。
  Q:在您看来,中外的盘发爱好者有什么不同的审美爱好吗?
  A:我觉得她们对发饰的偏爱有很大不同。比如,欧美人喜爱颜色深沉一些,在我们看来比较老气的颜色,而中国人则喜欢颜色明净、闪亮、精致的发饰;西亚人偏爱大蓝、大紫,形状夸张的,中国人则喜欢精巧、优雅的。
  Q:据说2015年1月3日,流行美将在广州先发起一项500对、1000人参加的亲子盘发吉尼斯。为什么会以亲子作为主题呢?
  A:我在这个行业这么多年,从来没有给别人盘过发,唯一一次,就是给我女儿盘。那天很偶然,她玩着玩着头发松了,看我在旁边,就跑过来让我弄。我把她的头发梳好盘好,将一个装饰的小皇冠插回去时,突然体会到一种很微妙的感觉:小心翼翼,既怕把她的头刮疼,又担心发饰插不稳。插上去后,还会不由自主地左右察看,看看位置是不是完美。
  这种感觉,突然让我想到古代父亲嫁女儿时的心情。你看很多姑娘出嫁的情景,一般母亲都比较平静,但父亲却往往热泪盈眶。有些地方,父亲会为女儿盘上出嫁时的发髻,这里面倾注了一种非常复杂的感情,它让我一直回味到现在。”
其他文献
图_ 二十世纪福斯电影  得知堂弟李安再次获得奥斯卡的消息,66岁的江西德安农民李翰文还是觉得很高兴。下午天气晴好,他特地把摩托车修理铺丢给儿子,带着老伴走了几里路,去看城郊一个乡党新买的房子。回来的路上,他对出租车司机说,老家在德安的李安又得奥斯卡了,我是他的堂兄!  如果真的在这里买房,那就离李翰文和李安共同的老家乌石门村不远了。乌石门村就在德安县城的边上,位于江西南昌和九江的正中间,东边是中
人生地不熟,文化绝缘,情场失败。  23年前,从北大校园奔往美国南方求学的黄运特有些失意。从中国的繁华首都漂洋过海,美国南部阿拉巴马大学所在的城市塔斯卡卢萨显然过于寂寞了:“像进入另外一个世界,街上没有人,整个世界都十分缓慢,十分洁净而空旷。”一边开中餐馆勉强维持生计,一边研究美国文学,黄运特在油腻腻的厨房地板上读完了福克纳、庞德和艾米莉·狄金森,觉得自己“就像一条比目鱼,在美国这个泥潭里不知何日
广州区伯,恐怕是现在广州城内知名度最高的人吧。他忙,几乎忙到天天见报、日日触电的程度。自从去年有一回,倔脾气上来,当街指责公车私用的公务员之后,他算是和“公车私用”飙上了,有事没事就上街,看到有公车私用嫌疑的车就拍,还几次三番地和人发生冲突。最近一回,清明节的时候,又见到某大学一台公车出现在不应该出现的地方,于是又是拍照又是询问,结果又和人发生冲突,挨了人家的骂,还被啐了一脸的唾沫。  区伯的存在
这是一个样子实在不怎么高科技的机器人:塑料垃圾桶一样的躯干,四条细瘦且不会动的手脚,头顶一台LED显示板,用透明蛋糕罩保护着。唯一讨人喜欢的就是一对圆眼睛加微笑,偶尔还冲你眨一下眼睛。  在三周时间内,它靠着在路边蹭车,独自从东到西横穿加拿大,跨越了6000公里,同时在社交网络上收获了近四万的粉丝。  这台名为HitchBOT的机器人,是由加拿大的瑞尔森大学和麦克马斯特大学的传播系研究者们制造的。
活着·见证  作者:王崴  定价:49.80元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年8月  中国人的一天  作者:李昕樾,李玉  定价:49.80元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年8月  这是我参加过最惊艳的新书发布会。舞台上鱼贯而出的,是那些平时不为更多人所知,但又真正生动有趣的饮食男女:在深山里创建“自给自足实验室”的年轻夫妻,数千万市值作品毁于香格里拉大火的唐卡画家,8
冯唐  原名张海鹏  1971年生于北京  金牛座  第八届中国作家富豪榜上榜作家  曾为华润集团战略管理部总经理  2011年任华润医疗集团CEO  今年7月初辞职  “自香港有城市史以来,中文小说的最高销量不是由任何一个香港人创造的—”  而是他,北京人冯唐。  7月书展,冯唐又去了一次香港。48小时旋风之旅,讲座、签售,他事后在朋友圈里发图配文:右手欲断,美意延年。创造香港城市史小说奇迹的是
按照亚里士多德关于悲剧的定义,悲剧的主人公具有某种程度的、可进行自由选择的可能性,他必须通过自己的道德状况来为自己的命运进行辩解,抑或对它进行辩解,而其道德状况并非十全十美,也非一无是处,其中有某种特定的错誤使得这份错误与命运一起导致了个体的毁灭。由此使得所有见证主人公悲惨命运的观众在观看的同时产生某种愉悦感,因此也会出现负罪感。  然而章诒和的《杨氏女》并未令读者产生某种程度的负罪感。杨芬芳青梅
假设你今天去买苹果,面临三个选择:  a.现代化农场大批培育的苹果,卖相好,个头均匀,价格适中;  b.新疆某偏远农场种植的有机苹果,光滑圆润,价钱是第一种的两至三倍;  c.城郊老农自家刚摘的苹果,没打太多农药肥料,大小不均,卖相欠佳,价钱也比第一种稍便宜。  你会选哪种?  对于有消费能力,又注重提升生活质量的人来说,第二种是最常考虑的答案。为什么呢?“有机食品没农药,吃着放心些!”“我都是专
2012年,AR-15的3D打印下机匣已初步通过测试。科迪·威尔森在展示“解放者”的模型设计。  在美国肯塔基,5岁的哥哥把玩着自己的新玩具,他没想到,这把.22步枪会夺走他2岁妹妹的生命;在佛罗里达,13岁的男孩在家里找到一把枪,他开心地跟6岁的妹妹玩起了游戏,结果枪支走火射中了妹妹的胸膛……接连的低龄儿童枪击惨案,让枪支管控话题再度成为美国新闻热点。但是,25岁的德州大学学生科迪·威尔森最新制
iPhone 6/6 Plus一上市,就遇上了个不大不小的问题:据说,把它放在紧身牛仔裤的后裤袋里,坐下的时候就会把它压弯。苹果的回应是:“这只是个别现象”,甚至破天荒地开放了iPhone的测试实验室给大家观看,以证明他们的iPhone没有问题。然而,大批网友依然热衷于进行“掰弯iPhone 6”的活动,并拍图上视频证明苹果的新手机确实容易被掰弯。这件事被媒体渲染后闹得沸沸扬扬,并被冠以“弯曲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