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应该有“人味”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hui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标准突出强调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这就给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探讨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实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完美统一。
  【关键词】语文教学 教学实践 工具性 人文性 人文精神
  
  语文是什么?顾名思义,语言文字。由语言文字进而语言文学,进而是蕴涵着的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
  语文教学教什么?教人读书写字,由读书写字进而为进入生活继续学习打下基础,进而是能够写文章,进而是塑造人的灵魂,进而是塑造整个民族的灵魂。
  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那么语文教学中怎样去落实“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呢?
  一、作者及写作背景介绍应该有“人味”
  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是理解文章的一把钥匙,但语文教材限于篇幅的原因,仅仅在每篇课文的注释中有简短而客观的介绍。这点信息对理解作者和文章内容到底有多少用?学生每次都看了作者介绍,能记住的寥寥。这样每次讲新课前花费的时间不都白费了吗?
  所以我们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不能泛泛而谈,必须花一番功夫去深入了解作者的文才学识,禀性为人,逸闻趣事,才能把作者描绘得栩栩如生。当学生能随着作者的身世沉浮而为之悲喜,为之感叹,还有什么记不住的呢?
  介绍作者是语文老师在塑造“人”,在塑造自己心中的偶像。这些人都是历史上各个时代的精英,是人无论在得意时还是失意时的一种“活着”的榜样,是一种人生失意之后还能脱胎换骨,重新确定人生方向走向新的辉煌的榜样。无论是孔子、屈原、司马迁,还是是鲁迅、钱钟书、朱光潜,无论是马克思、马丁·路德·金、史怀哲,还是川端康成、罗曼罗兰、普希金,他们有的是温柔敦厚,有的是铮铮铁骨,有的是恬然退隐,有的是慷慨激昂,有的是铁血丹心,有的是坚韧不屈。他们的坚贞执著,他们的理想抱负,他们的宏才大略,他们的浩然正气,无一不令人敬仰,无一不令人怀想追慕。他们是这样的“人”,他们在那样的背景下就会写出“这样”的文章,哪怕是丢官,哪怕是死!历史记住的不是他们做过多大的官,而是记住他们做了多大的事。
  二、讲解教材内容应该有“人味”
  新教材的内容是经过历史筛选后还能“存在”的,无疑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现实意义。但如果我们进入不了作者描绘的世界,理解不了他所表达的内涵,再美妙的文字不经过读者的审美阅读创造,也永远是故纸堆。新教材如何教,关键还是人的问题,是语文教师的素质问题。
  那么语文教材内容的讲解怎样才有“人味”呢?
  首先,语文教材内容需要美读。美读,就是要读出文章之美:文字之美,节奏之美,音律之美,情感之美,思绪之美,形象之美。美读《论语》选段,我们读出了孔子的温文尔雅,也读出了他神情间的落寞;读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我们读出了天地苍茫一根傲骨;读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我们读出了生命在挣脱羁绊后如小溪流水在山间自由欢快地流淌;读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我们感受到的是一位忠介耿直的大臣在用浑厚的声音沉稳,缜密,清晰,从容地进谏。通过美读,我们读懂了内容,也读懂了作者,也读懂了人间至情,也就读懂了生活乃至生命,也就读懂了我们自己。
  其次,学习教材内容过程设计应该有“人味”。
  虽然教学过程是老师和学生共同阅读教材文本的过程,但老师必须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储备、认知能力有一定的了解才能设计出符合实际的方案来。因此,教学方案的设计应该以学生为本,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的问题应该循序渐进,由浅入深,让学生能动口,能动手;教学问题的设计应该有层次,直奔主题,忌毫无价值地乱提问;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要图表面的热闹。高中语文教学不再是简单的回答是与不是,因此学生发言没有初中小学积极,这很正常。教学问题紧依文本追问下去,抽丝剥茧,把问题讲深透,就会发现文本内容本身就十分精彩。教学时间是有限的,知识是无限的。只要把教学过程设计得人性化,问题设计得精当,我们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得到无限的乐趣,才能真正从教材获得关于历史的、人生的无限经验,指导今后的人生。
  三、基础知识的教学应该有“人味”
  对字音形义的考查是高考的必考点,但高中语文课的重点不在字音形义的教学。但许多老师为了狠抓得分点,将多音字、多义字、形近字等内容不厌其烦地让学生反复记忆,反复训练,反复考试。这个过程可谓死记硬背,枯燥乏味之极,耗费了大量时间精力。
  那么字的音形义记不记,讲不讲呢?肯定要。什么时候记?预习课文时便要记,长期逐渐积累,聚沙成塔。每次考前可以再突击,每次测试后老师可以具体讲解。讲解不能偷懒,不能简单对答案,而是要根据汉字造字的特点,落实到字词的讲解中去。对汉字有感情的人都知道,汉字是表意文字,讲解应追本溯源,很多字义与古代已相去甚远。一个字义的变化,表面看来不起眼,但很可能是历史的惊天逆转才改变了人们的思想意识,才流变成今天人们的理解。这种讲解是对语文老师文字功底的全面考查,功力深厚的老师可以把一张全是关于字音形义考点的试卷讲得精彩透彻,妙趣横生。
  对汉字音行义的教学,不是简单的重复记忆,只有字中有人,字中有情,才能动人。才能让死去已久的文字重新活在学生的心中。
  ★作者单位:四川省峨边中学。
其他文献
据《今日俄罗斯》网站2016年6月8日报道,日前,“统一俄罗斯”党举办了以“教育和科学发展”为主题的论坛,俄罗斯教科部部长利瓦诺夫在论坛上建议对优质中小学实行3或4年免于检查制度。  教科部统计数据显示,在中小学开展的各项检查中,约2/3的检查工作与教育无关。此外,教科部部长在对中小学和中小企业进行比较后指出,根据俄罗斯法律规定,新建中小企业3年内免于任何形式的督导和检查。但教育法律中缺少针对中小
【摘 要】“也”、“矣”、“哉”这三个文言虚词在翻译上均可不译,即便是将其译出在意义上也无很大差别,但是在表达语气和情感上却大有乾坤。了解“也”、“矣”、“哉”三字字中乾坤,不仅有助于我们把握文章大意,更有助于我们去理解文言作品的思想情感、领悟文言经典的华章魅力。  【关键词】“也” “矣” “哉” 语气 情感    “也”、“矣”、“哉”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三个均可用于句尾的语气词,这三个文言虚词在
【摘 要】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利用好课堂,引导学生感知、鉴赏课文之美,进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力、鉴赏力和创造力,使语文教育从应试教育的模式中解放出来,走向人文素质教育的轨道。  【关键词】语文教育 课堂教学 审美教育    中学阶段是学生知、情、意全面发展的黄金时期,如何才能使学生有效地感受到语文之美,达到审美教育的预期效果呢?途径很多。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的主战场在课堂。教师引导学生感知、鉴
【摘 要】在中学的以往的新闻教学中,我们过于强调其实用类文本的特点,而忽略了学习的主体——学生的主观感受与情感体验。本文以《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为例,探讨了新闻文体教学中的教学模式与方法:课前进行了旁征博引的准备,课堂上学生探究本文主旨,展示学生对文本的思考。  【关键词】新闻文体 课前准备 教学重点 主旨探究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选自人教版第一册第四单元,本单元是新闻模块
【摘要】于开阔处见凄然,在杜甫晚年的“登高”诗中有着极为鲜明的体现。本文结合杜甫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人生经历,对他晚年典型诗作的风格和情感作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登高”诗;开阔;凄然    登高望远,境界开阔,往往能引发诗人的壮志豪情,可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开阔的境界却能逗引或加强诗人的飘零孤独之感、渺小无依之情、壮志难酬之绪,正如清人查慎行所说:“于开阔处俯仰一身,凄然欲绝。”这一点在杜甫晚年的
【摘 要】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姓名,看起来毫不起眼,可细究起来却大有深意,本文就高中语文教材所选篇目,对其中的女性人物姓名作了细致深入的分析论述。  【关键词】中学教材 人物形象 女性 姓名    人名即人,言其名可以想到其人。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作为一个符号的姓名在人的一生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苏东坡说:“世间唯名实不可欺”。诸先贤都道出了姓名对人的重要性。无数文人学者的姓名字
摘 要:在美国《21世纪外语学习标准》(Standards for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in the 21st Century )的指导下,全美州外语督学协会(NCSSFL)和全美外语教学学会(ACTFL)根据新世纪外语语言能力要求的发展趋势,联合发布了《“能做”声明》(NCSSFL-ACTFL Can-Do Statements)。该标准以交际能力中人际沟通模式、
【摘要】语言交际教学应重视指导学生在各种交际实践中提高语言交际能力,应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语言交际能力。笔者多年教学农村生源高中生,针对他们的情况,在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方面,形成了一套创设敢说之境、营造可说之境、酝酿善说之境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新课标 口语交际 交际能力 农村生源 高中生    我多年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发现有三分之二的农村生源学生对提高口语交际能力认识不足
【摘 要】在实践中,学生的议论文不能得高分的因素多种多样,但第一个因素就应是“准确”。考试大纲对观点的要求“准确、鲜明”,同样也十分重要地体现在其他方面,“不准确”也是困扰学生作文的问题。本文就这个问题作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作文教学 议论文 准确    考试大纲中对观点要求的表述是“准确、鲜明”,其实“准确”不仅表现在对观点的要求上,还同时体现在其他的方面。那么,如何在作文中做到准确呢?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琵琶行》一文中白居易描写音乐的各种艺术手法:比喻、烘托和拟声,将抽象的音乐描绘得有形有色。《琵琶行》一诗是音乐和文学的完美结合,也是文学作品中的一朵奇葩。  【关键词】音乐描写;比喻;烘托;拟声    《琵琶行》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该诗历来被誉为“摹写声音至文”(方扶南《李长古诗集批注》),是音乐描写的千古绝唱。全诗以乐曲作为贯穿始终的线索,写乐曲的生动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