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颂曲中的哀乐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zu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楼梦》的悲剧之所以特别震撼人心,就因为它不仅充分描绘出了被毁灭女性惊艳四众的外形美,更展示了她们超乎常人的睿智、才气及神韵。她们是天地酝酿的精灵,但她们最终的毁灭无不让读者为她们流下“一把辛酸泪”,故而《红楼梦》所引起的悲剧效果亦是空前的。
  写出一批女儿的美好形象,唱一首女儿的颂歌,无疑是曹雪芹创作的一个重要愿望。于是,作者唱响了序曲。它歌颂黛玉是“世外仙姝寂寞林”,歌颂宝钗是“山中高士晶莹雪”,歌颂探春“才自精明志自高”,尤其是歌颂湘云道:“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
  纯然“灵”的黛玉在众多女儿中的描写是最成功的。书中写出了她既有女子典型的性格:温柔、缠绵,又有一般女子难具备的品质。她的自画像最浓重的笔墨是才华横溢,“孤高自许,目无下尘”,品性高洁,且具有高出流俗的行止见识。然而黛玉又常常是凝眉悲愁、病态的。她向往幸福,追逐爱情、婚姻自由,不满恶浊的社会。但是,呈现在她心头的理想也只是追求天边的一抹彩虹,甚至还似乎是蒙眬地隐在雾中,她的内心中有张丝网,上有千千结,充满了矛盾,可是在她复杂、矛盾的性格中开明、反抗仍然是主导的。如果不是这样一位才华横溢、有血有肉、有悲有喜,有知觉、有感情,不听别人摆布的,活生生的,真真实实的高洁美好的人儿;如果读者不是长久地感她之所感、爱她之所爱,和她同忧同乐、同笑同啼,她的悲剧也就不会这样回肠荡气、惊心动魄了,也就显示不出她无限的美与真实了!
  贾宝玉是大观园这个女儿国里唯一的男性。他真心坚信“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真心坚信“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情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这个宝玉,其实倒是女娲补天石锻炼而成的“通灵宝玉”的化身,真正是“山川日月之精秀”。他从心里真诚地认为女儿比男儿强。这无疑是对女儿最高的称赞了。
  另外,在《红楼梦》中,作者还多次写了宝玉和女儿们结社吟诗。但凡读过《红楼梦》的,无不对女儿们敏捷的才思赞美不迭。真是压倒须眉!
  《红楼梦》作为对女性的颂歌,不仅加强了它作为女性悲剧的力量,而且也是它之所以能够写出女性悲剧的原因之一,更可以使读者发出回肠荡气的悲叹!
  在欣赏女性颂歌这首千古绝唱的同时,让我们闭上眼睛,安静地、仔细地听,就能听到颂歌后面戚戚的哀乐。
  一群本来应该被老天爱怜的女儿,却被无情地撕碎了。尽管她们的身份、地位完全不同,但她们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她们都属于“薄命司”。“薄命”是这些女儿共同的悲剧命运。
  《红楼梦》人物系列之一的“金陵十二钗”就属于太虚幻境中的“薄命司”。作者把这“薄命”的金陵钗分为“正册”“副册”“又副册”,并且分身份、分地位一一向读者展现了女性的悲剧,共同构成了一个悲剧式的人物系统。
  正册体系描写的是“悲金悼玉”的十二“薄命女”。所谓“悲金悼玉”具体地讲可能是指黛玉和宝钗。因为宝玉在游幻境时看到过“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这样的言词。但换种理解它也可以泛指正册中的诸薄命女,说她们虽是金玉般的身份,却有着令人悲悼的命运。
  首先就具体的指代谈一下。“泪尽”魂归天的黛玉在《唐多令•柳絮》中就是借柳絮的漂泊无主,伤悼自己的“红颜薄命”,也预示了她“花落人亡两不知”“冷月葬花魂”的凄惨结局。但这些不幸在黛玉自己看来还不算太令她伤心,最让她痛心疾首的是她与宝玉“恋情”的破碎,致使黛玉伤心欲绝,“香魂一缕随风散,愁绪三更入梦遥”,魂归太虚,气绝在宝玉迎娶宝钗的那个时候。一段美好的恋情就这样有始无终了,一对痴男怨女就这样被阴阳阻隔了。
  那么宝钗呢?对于黛玉而言,她好像是整个婚姻的胜利者,殊不知,她同样也是悲剧婚姻的受害者。宝钗虽然挖空心思地“窥探”这段“金玉良缘”,而且也如愿以偿地当上了她的二奶奶,但她和宝玉的婚姻是没有感情做后盾的。这种没有爱情的婚姻对双方而言已是不幸的了,更尤胜的是另一方知道对方爱的人永远不会是自己时,这种无法言传的折磨就更苦不堪言了。宝钗就是这样。她深知守在她身旁的丈夫“只念木石前盟”,想的、念的、爱的也只有死去的黛玉。可是,她还得整天强颜欢笑、敬奉公婆、规劝夫君,在人前努力营造一种幸福的氛围。没有爱的婚姻是不幸的,但知之而又要固守这段名存实亡的婚姻就更可悲了。这位封建礼教无怨无悔的追随者,仍然努力维护着这段早已枯萎、摇摇欲坠的婚姻。可悲的人啊!你何时才能醒悟?为什么还要执迷不悟地为出家的宝玉守活寡呀?说到这,谁还能不为宝钗掬一把同情、辛酸之泪呢?
  至于泛指的人物呢?亦是没有一个能侥幸逃出这悲剧命运的幸运儿。
  元春的不幸是由于宫闱的寂寞而“大梦归”;迎春的不幸是“公府千金似下流”,被丈夫作践致死;探春的不幸是由于“生于末世运偏消”和远嫁;惜春的不幸是感到一切都迷茫,看破红尘,落得“独卧青灯古佛旁”的凄凉结局;乃至王熙凤也是一个不幸者,她的不幸是“雌凤”落入了“冰山”,加之“机关算尽”,耗尽心血而死;李纨可能老来荣华,但青春过早地凋逝,到头来“也只是虚名儿,与后人钦敬”;秦可卿的不幸是英年早逝;湘云不是夫妇死别,而是如牛郎织女二星永远生离;巧姐的不幸是“势败”“家亡”之后的沦落;而妙玉的不幸则是“一块美玉”“终陷淖泥中”,最后“红颜”屈从“枯骨”,薄命而死。总之,没有一个有好下场,这在《红楼梦曲子•飞鸟各投林》中得到了验证——“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女儿命比黄连苦,听来好像说服力不太强,那么要揭露封建礼数“吃人”的本质,最有说服力的就算是元春的悲剧了。
  元春入宫受宠,晋封贵妃,全家荣耀,是令许多人羡慕的人上人的生活了。但是身为天之娇女的元春,为何还会有不幸呢?这在她回娘家省亲时给出了答案。元春在当时那种富丽庄严的气氛中,哭着公然埋怨父母将她送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摧残了青春。致使“芳魂消耗”,孤独寂寞地踏上了黄泉不归路。即使是这样一位在封建社会里受万人敬仰、位高权重的贵妃,亦有不幸的命运,更何况那些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小女子呢?
  副册体系中主要列举的是“有命无运”的香菱的悲剧。茫茫大士一见她就哭道:“有命无运,累及爹娘之物。”预示了她悲剧的一生。香菱“有命”生于书香门第望族,但她却“无运”。从小被人拐走,又被花太岁式的呆霸王薛蟠强占,饱受了夏金桂和金蟾的折磨,“致使香魂返故乡”。此外,这副册体系中应该还有害人不成反害己,死于非命的夏金桂;被凤姐巧施毒计,吞金而死的苦命尤二姐;为了追求婚姻而刎颈自杀的尤三姐。
  另外,又副册体系中刻画的是“心比天高,身为下贱”的丫鬟使女。宝玉所见的只是晴雯、袭人的册子,此外,还应该有平儿、鸳鸯、紫鹃、金钏、司棋、芳官等人。论她们的人品气质、模样儿,不见得次于正、副册的人儿,但她们却处于卑贱的地位,纵然“心比天高”,也没能争取到自由的生活。
  这“心比天高,身为下贱”原是赞叹晴雯的,意思是说她虽然处在下贱的奴仆地位,但却有着高洁的品德,且不甘心于这屈辱的地位。她要求平等的人格尊严,她以傲然的骨气面对加在她身上的横暴。生而为奴已是最大的不幸,更不幸的是连做一个清白正直的奴婢也不可得。
  其实这“心比天高,身为下贱”也同样可以泛指这批出色的女奴。
  袭人也深知奴婢命运的悲惨,何尝没有改变这种地位的愿望。可她走得却是尽奴婢职守,逢迎巴结的道路。靠这种方式来改变命运,这不能不说是她的悲哀。她同样是痴情对待宝玉,希望得到作为奴婢的唯一出路,做宝二爷的侍妾。可是,她薄命到连这卑微的愿望也不能实现,真是“枉自温柔”。
  被宝玉视为“极聪明极清俊、上等女孩”的平儿,也只有做贾琏侍妾、凤姐贴身丫头的命。她一味地只是知道周全妥帖,到头来,正如李纨说她:“可惜这么个好体面模样儿,命却平常,只落得屋里使唤”,一生为下贱。
  另外,还有有金子般心肠的紫鹃,刚烈的金钏,胆大敢为的司棋,天真而坚决抗命的芳官……同样是这一人物体系中的佼佼者。但是,生在那样一个“末世环境中”,即使是“金枝玉叶”都遭受不幸的命运,更何况这身为下贱的奴婢呢?越是“心比天高”,只会越招来恶运。
  曹雪芹为侯门绣户闺阁中的不幸者立传,为身为下贱的奴婢立传,二者共同构成了“薄命”的女儿体系。
  悲剧无处不在。悲剧的社会就是制造悲剧的机器,就是践踏美好的刽子手。
  曹雪芹以细腻的笔触向读者展示了一个美丽、生动的层面,又以世人在感情上难以接受的笔锋将其撕毁给人看,从而产生了特别震撼人心的悲剧效果和超常的悲剧价值,最终将《红楼梦》推向了中国悲剧作品的顶峰。
其他文献
备课《孔雀东南飞》之时,看着教师教学用书中对于焦仲卿的“软弱无能、死守孝道”的评价,心中总感沉重,一种不平之情不由而生。在我的眼里焦仲卿完全不应该是上述的那些评价。  我们先来掂量掂量这些评价。  先从学生的视角看。如果,我们采用了这些评价,说“死守孝道”是不好的,“软弱无能”是不行的;那么,我们的这些尚处于叛逆期、与家长之间很少沟通、思想尚未成熟、遇事不够冷静的学生该怎么办?如果,我们又将这场悲
期刊
关于诗歌的艺术媒介的讨论,许多人都把侧重点放在诗歌的媒介特征上,探幽发微。这一点固然很重要,但却忽视了对其本源问题“诗歌的艺术媒介”即诗歌的特殊的言说方式问题的探讨。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探讨这个问题呢?因为,诗歌的本质既包括内容本质又包括形式本质(吕进先生对此提出了相关的新说,即诗的内容本质在于它的审美视点即观照方式,而形式本质就在于诗歌的言说方式上),而对诗歌这种特殊的言说方式也即其形式本质的
期刊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认为,老子是《老子》推设的作者,而老子是谁,迄今没有令人满意的定论,甚至是否真有过老子其人,也还值得怀疑。中国古代事实上并无单一作家的概念,“某某子”不过是一本书,这本书代表了被认为是其人所创立的思想学派,书的作者实际上也未必就是此人。{1}本文中的老子、庄子并非指老庄其人,而是指这一学派以及创始人。  “道”作为老子思想的哲学母题,在八十一章中共出现七十五次。张隆溪在《
期刊
何其芳在1932年一共写了两首《秋天》,前者写于6月23日,后者写于9月19日晨,为了加以区别,两者分别用《秋天(一)》和《秋天(二)》为题,这两首诗都收入作者的第一部诗集《预言》。  写作《预言》的时候,何其芳正在北京大学读书,人处北京,而心恋故土。在两首《秋天》中所展示的景象乃是他的故乡所特有的。比如在《秋天(一)》中就直接点明“南方的乔木”,在《秋天(二)》中透露出的也是一幅江南水乡的画面。
期刊
话剧《雷雨》一经诞生,即震惊中国文坛,并一举奠定了作者曹禺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从《雷雨》诞生的那一天起,围绕主人公周朴园的性格就产生了激烈争论。概括起来,主要有两派:一派认为周朴园是真念旧、有人情味的好男人,姑且称之为“真情派”;另一派则认为周朴园虚伪、狡诈,坏到了“连自己都不认为自己是坏人”的“伪善派”。两派都各有理由,真可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毕竟,周朴园本身就是一个圆形人物,可以从
期刊
阅读和作文是语文教学的两大重点,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读”和“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如鸟之双翼,车之双轮,要使其正常运转,就需要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如何有效地实施教学,才能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本人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了一套“紧迫、结合加突破”教学法,效果较佳,现提出来,与大家商榷。    一、把握课程标准,增强读写结合的急迫感。    《语文课程标准》之二“阶段目标”对“
期刊
有行家说,听语文课只需听个开头,就知该教师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如何了。我觉得此话不无道理,如果把一堂课的教学氛围比作一座“围城”的话,那么如何在讲课伊始,就使得学生不由自主地随你神游到这座城内,且凝神细听,心无旁骛,确实是一门艺术,也是教师多方面素质的一个综合反映。  教无定法,新课导入也没有固定的形式,宜根据不同的体裁和具体的篇章随机而定,采取灵活多样、不拘一格的导入方法。    一、剖析文题  
期刊
上个世纪初,以胡适先生的《尝试集》为发端的白话新诗以崭新的面目出现在世人眼前当时间进入20年代,在新诗已经基本上立足以后,作为新诗发展史上的另一重要社团——新月派,所要做的工作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新诗与旧诗之间建立一架不可少的桥梁”,二是把创作的重心从早期白话诗人关注“白话”转向“诗”自身,也即“使诗成为诗”“如果说,早期白话诗人是从中国传统中处于边缘位置的宋诗那里,获得反叛的历史依据与启
期刊
“春,女悲;秋,士悲”(《毛诗正义》)秋天的凄严衰残易于触发寒士的情思,引起他们一种永恒的遗憾而郁达夫却是恋秋的,他饱含深情,把秋天当作了知己,在寂静无人之时倾诉着自己的心曲,彼此之间达到了完美交融的境界  因为对秋天有着一种真切的感受独特的情怀,郁达夫创作了许多写及秋天的文质兼美的散文,如《立秋的夜》《雁荡山的秋月》《半日的游程》《感伤的行旅》等;吟咏秋景的诗歌也有数十首,如《旧历八月十六夜观月
期刊
在20世纪80~90年代,席慕蓉以她的诗歌倾倒了无数台湾读者,也赢得了许多大陆读者的青睐在其众多爱情诗中,《一棵开花的树》是公认的情诗中的明珠在我看来,这首诗的魅力不仅在于它写尽了爱的坚贞与真诚,爱的失落与惆怅,更在于它将这份爱由彼岸回归于现实,升华为一种深沉而又理性的悲剧美,达到了对我国古代爱情诗的超越  从物理时间来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时间是永恒的相对于无限的时间来说,生命的存在表现出不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