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传统与现代诗歌的桥梁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30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个世纪初,以胡适先生的《尝试集》为发端的白话新诗以崭新的面目出现在世人眼前。当时间进入20年代,在新诗已经基本上立足以后,作为新诗发展史上的另一重要社团——新月派,所要做的工作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新诗与旧诗之间建立一架不可少的桥梁”,二是把创作的重心从早期白话诗人关注“白话”转向“诗”自身,也即“使诗成为诗”。“如果说,早期白话诗人是从中国传统中处于边缘位置的宋诗那里,获得反叛的历史依据与启示;那么,现在新月派诗人就开始与中国诗传统中的主流取得了历史的衔接与联系”(《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徐志摩作为“贯穿新月派前后期的重镇”,有人说他的人与诗都是“古典理想的现代重构”。因此,我们在解读其代表之作《再别康桥》时,要注意力求从形式和意象的使用上,用心关注他与传统的联系。
  
  一、笔力雄健,直追李白
  
  中国传统诗歌中,尤其是在律诗绝句中,结构上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无论是写景记事,还是抒情议论,都很容易从中间切开,从内容上分为两块。如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等等莫不如此。不过也有极少数的例外,如李白的《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诗篇将昔时的繁盛和今日的凄凉,通过具体的景物,作了鲜明的对比,使读者感受特别深切。一般地说,直接描写某种环境,是比较难于突出的,而通过对比,则获得的效果往往能够大大地加强。所以,通过热闹的场面来描写凄凉,就更觉凄凉之可叹。如此诗前面所写过去的繁华与后面所写现在的冷落,对比极为强烈,前面写得愈着力,后面转得也就愈有力。为了充分地表达主题思想,诗人对这首诗的艺术结构作出了不同于一般七绝的安排。一般的七绝,转折点都安排在第三句,而此诗的前三句却一气直下,直到第四句才突然转到反面,就显得格外有力量、有神采。这种写法,不是笔力雄健的诗人,是难以挥洒自如的。而我们从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中,可以看到这种手法的运用。
  《再别康桥》诗第1节连用三个“轻轻的”,使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踮着足尖,像一股清风一样来了,又悄无声息地荡去;最后一节以三个“悄悄的”与首阕回环对应,写出了作别时的万千离愁。第2节至第6节,描写诗人在康河里泛舟寻梦。披着夕照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树阴下的水潭,一一映入眼底。随着时间的推移,从夕阳西下到星光灿烂,第5节诗人借“寻梦”,“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连用几个叠句将全诗推向高潮。而正当热烈繁华达到极致之时,诗的第7节陡转直下,“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在青草更青处,星辉斑斓里跣足放歌的狂想终于没有实现。这时的“悄悄”就与前面几节的热烈构成强烈的对比,此时此地,一切的美景只能给人带来更大的离愁,正如柳永所说的,“应是良辰好景虚设”啊。如果我们把首尾两节的凄婉哀伤看作是渲染气氛、烘托意境的旋律,中间五节是抒情的主体部分的话,就很容易看出徐在诗歌结构上借鉴了李白那种挥洒自如、独具特色的安排。
  
  二、对传统意象的传承
  
  在诗的意象使用上,《再别康桥》中所用的柳、青荇、虹、星辉、笙箫,都是古典诗歌中常用的意象,而且典型地体现了传统诗歌的“哀而不伤”“寓情于景”的特点。这里笔者试以“青荇”和“星辉”为例梳理徐在诗歌意象上对传统的创造性继承。
  “青荇”意象可以说是美女的象征。青荇(今名荇菜),一种多年生水生草本,茎细长,节上生根,沉没水中。叶对生,略呈圆形,漂浮水面。夏秋开黄花。嫩茎可食,全草入药。花开时常在阳光下泛光如金,因此又名“金莲儿”。形态与生态近于荷花,又称“水荷”。《诗经•关雎》第二章这样写道:“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诗歌托物起兴,以物喻人,以柔顺飘拂的荇菜比喻窈窕娴淑的女子,触景生情,睹物思人,表达了一种朝思暮想,爱屋及乌的痴恋心理。而《再别康桥》中是这样来描绘“青荇”的:“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诗歌拟物为人,赋予“青荇”以人的情态生命,把水底青荇写得活灵活现,情意绵绵。“油油”描摹色彩,油光翠绿,浓艳欲滴;“招摇”写情态,有情有意,有滋有味,青荇似乎正在向诗人招手致意,表现出一份难舍难分,依依惜别的深情。这份似水柔情,这种轻柔姿态,多像一位脉脉含情的女子送别情人时所特有的情态啊。徐志摩借“青荇”,借“水草”写出了一种对母校如对情人般痴情眷恋的感情。
  “星辉”意象。唐温如的《题龙阳县青草湖》:“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在诗中,作者仿佛觉得自己不是在洞庭湖中泊舟,而是在银河之上荡桨,船舷周围见到的是一片星光灿烂的世界。诗人将梦境写得如此美好,有如童话般地诱人。然而,“此曲只应天上有”,梦醒时,留在心上的只是无边的怅惘。一、二句写悲秋,未必不伴随着生不逢时、有志难伸的感慨;后两句记梦,写出对梦境的留恋,正从反面流露出他在现实中的失意与失望。《再别康桥》中写星辉:“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同样是满船,同样是星光灿烂,在阅读《再别康桥》时,如果我们联想到唐温如的诗,就会构成一种互文本,在志摩此时的想要纵情放歌中看到一种狂醉之态(虽然未必是饮酒带来的醉,而是因美好的景物,美好的记忆而带来的陶醉),而这种狂醉中已经在孕育着怅惘。我们就可以体会到,高潮中孕育着衰落的意境。而这种意境,不仅频频出现在古典诗歌中,在古典小说中也是常用的手法之一,如《红楼梦》中的欢宴场面的描写。诗歌的魅力就在于此吧,阅读时可以由读者已有的知识构成前理解,勾勾连连,瞻前顾后,可以得到远远超出文本本身的美的享受。
  
  三、一个洒脱的现代“崔护”
  
  《再别康桥》的抒情同样让我想起一首古诗,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寻春遇艳”和“重寻不遇”是很可以写成叙事诗的。可是崔护没有这样写,正说明唐人更习惯于以抒情诗人的眼光、感情来感受生活中的情事,展示出诗歌的魅力来。而徐志摩正是借鉴了这种写法,来表现他灵魂中的故乡——康桥。
  可以说,“康桥情结”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而《再别康桥》无疑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
  徐志摩何以如此迷恋康桥?仅仅是因为在这里读过书吗?显然不是。是因为康河的风光秀美吗?不完全是,须知诗人是南方人,好山好水是见过不少的。翻一翻诗人的散文与书信,或许会找到答案。诗人曾说过:“我这一辈子就只那一春,说也可怜,算是不曾虚度。就只那一春,我的生活是自然的,是真愉快的!”诗人就是在那一春爱上了自始至终只把他当作朋友的才女林徽音,并与结发妻子张幼仪离婚的。在恋爱的人(哪怕是单恋)眼里,星月、流水、鸟儿、柳条自然不比平时,“说也奇怪”其实一点也不奇怪。1928年的这次康桥之游,又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逃避陆小曼带给他的痛苦,想要一个人静一静的。他在给英国友人恩济之的一封信中说:“我这一次故地重游,是带着再寻旧欢的痴想的。”那么此刻想起当年康桥的一段恋情,怎能不令诗人感慨万千!
  当我们比照同样使用抒情手法来记事的《题都城南庄》时,会发现两诗在内涵上的相似。在偶然、不经意的情况下遇到某种美好事物,而当自己去有意追求时,却再也不可复得。胡适曾说过,志摩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会合在一个人生里,这是他的“单纯信仰”。当徐志摩忆起康桥那段美好的邂逅时,现在诗人心头荡漾的“艳影”,是河畔的金柳,还是昔日恋人的身影?抑或兼而有之?康河的柔波这时也似乎有了情意,难怪多情的诗人甘心做一条水草。那些痛苦而甜蜜的往事,那一段隐秘的情感虽终究成了一场幻梦,而且被揉碎了,但并未消失,金柳作证,柔波作证,水草作证,彩虹作证,整个康桥世界作证!由于诗人的到来,爱情在康桥回忆中复活,诗人几乎要泛舟河上,去追逐那些愉快的日子,然而,“此情可待成追忆”,片刻的遐想更激起了诗人的苦涩与怅惘。诗人不得不离开了,他不愿惊醒一切,他要把这座感情的伊甸园永远地藏在心底,永远不去破坏它的美好与宁静。潇洒地来,又潇洒地走。挥一挥衣袖,抖落的是什么?已毋须赘言。既然在康桥涅槃过一次,又何必带走一片云彩呢?
其他文献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南朝·江淹《别赋》)古代因为交通、通讯的不发达,加之古人寿命的短暂,生离往往成为死别。“别易会难,古人所重。”(北齐·颜之推)所以在这种“黯然销魂”的时刻,古人除了把酒叙别,都爱折柳相送,以明相送相惜之情。如王之涣的“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别离》),柳氏的“杨柳枝,芳菲节,可恨年年赠离别”说的都是这种情景。从而使“柳”成为中国古典诗歌中常用的一种意象。人们耳熟能
期刊
乡土是生命的起源,乡情是中国文人独特的情感寄托。早在弘文学院时期,鲁迅的同学对他就有“斯诚越人也”的评语。(沈瓞民《回忆鲁迅早年在弘文学院的片断》)鲁迅的故乡浙江绍兴,山水秀美,民风古朴,文化积淀深厚,孕育了鲁迅割舍不断的故乡情结,也塑造了鲁迅忧国忧民的文化性格。从《故乡》与《社戏》看,鲁迅对故乡的情感是复杂的,爱恨交织难以一言蔽之。    一、现实的故乡与理想的故乡    五四时期的乡土小说,尤
期刊
欧阳修,字永叔,号六一居士,宋代著名政治家、散文家、诗人,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前人在论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的文章风格时说:“韩如海,柳如泉,欧如澜,苏如潮。”海,广阔而深厚;泉,清丽而隽永;澜,起伏而多致;潮,汹涌而澎湃。这是对这几位作家作品风格的整体评价。欧阳修的散文,无论状物写景、叙事怀人、议论抒情,都显得摇曳多姿,富于变化,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秋声赋》是欧阳修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散
期刊
备课《孔雀东南飞》之时,看着教师教学用书中对于焦仲卿的“软弱无能、死守孝道”的评价,心中总感沉重,一种不平之情不由而生。在我的眼里焦仲卿完全不应该是上述的那些评价。  我们先来掂量掂量这些评价。  先从学生的视角看。如果,我们采用了这些评价,说“死守孝道”是不好的,“软弱无能”是不行的;那么,我们的这些尚处于叛逆期、与家长之间很少沟通、思想尚未成熟、遇事不够冷静的学生该怎么办?如果,我们又将这场悲
期刊
关于诗歌的艺术媒介的讨论,许多人都把侧重点放在诗歌的媒介特征上,探幽发微。这一点固然很重要,但却忽视了对其本源问题“诗歌的艺术媒介”即诗歌的特殊的言说方式问题的探讨。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探讨这个问题呢?因为,诗歌的本质既包括内容本质又包括形式本质(吕进先生对此提出了相关的新说,即诗的内容本质在于它的审美视点即观照方式,而形式本质就在于诗歌的言说方式上),而对诗歌这种特殊的言说方式也即其形式本质的
期刊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认为,老子是《老子》推设的作者,而老子是谁,迄今没有令人满意的定论,甚至是否真有过老子其人,也还值得怀疑。中国古代事实上并无单一作家的概念,“某某子”不过是一本书,这本书代表了被认为是其人所创立的思想学派,书的作者实际上也未必就是此人。{1}本文中的老子、庄子并非指老庄其人,而是指这一学派以及创始人。  “道”作为老子思想的哲学母题,在八十一章中共出现七十五次。张隆溪在《
期刊
何其芳在1932年一共写了两首《秋天》,前者写于6月23日,后者写于9月19日晨,为了加以区别,两者分别用《秋天(一)》和《秋天(二)》为题,这两首诗都收入作者的第一部诗集《预言》。  写作《预言》的时候,何其芳正在北京大学读书,人处北京,而心恋故土。在两首《秋天》中所展示的景象乃是他的故乡所特有的。比如在《秋天(一)》中就直接点明“南方的乔木”,在《秋天(二)》中透露出的也是一幅江南水乡的画面。
期刊
话剧《雷雨》一经诞生,即震惊中国文坛,并一举奠定了作者曹禺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从《雷雨》诞生的那一天起,围绕主人公周朴园的性格就产生了激烈争论。概括起来,主要有两派:一派认为周朴园是真念旧、有人情味的好男人,姑且称之为“真情派”;另一派则认为周朴园虚伪、狡诈,坏到了“连自己都不认为自己是坏人”的“伪善派”。两派都各有理由,真可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毕竟,周朴园本身就是一个圆形人物,可以从
期刊
阅读和作文是语文教学的两大重点,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读”和“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如鸟之双翼,车之双轮,要使其正常运转,就需要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如何有效地实施教学,才能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本人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了一套“紧迫、结合加突破”教学法,效果较佳,现提出来,与大家商榷。    一、把握课程标准,增强读写结合的急迫感。    《语文课程标准》之二“阶段目标”对“
期刊
有行家说,听语文课只需听个开头,就知该教师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如何了。我觉得此话不无道理,如果把一堂课的教学氛围比作一座“围城”的话,那么如何在讲课伊始,就使得学生不由自主地随你神游到这座城内,且凝神细听,心无旁骛,确实是一门艺术,也是教师多方面素质的一个综合反映。  教无定法,新课导入也没有固定的形式,宜根据不同的体裁和具体的篇章随机而定,采取灵活多样、不拘一格的导入方法。    一、剖析文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