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简述

来源 :中外企业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2631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韩国作为亚洲的新兴工业化国家,曾在1980—1995年期间取得经济发展的瞩目成就,创造了亚洲经济发展的神话——“汉江奇迹”,尤其是在1994—1995年,经济出现了明显的过热现象。在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后,韩国经济结构上的问题暴露无疑。以政府、金融、企业为三大主轴的韩国经济结构经受不住环境变化的冲击,陷入急剧的崩溃之中。韩国为摆脱经济危机带来的影响,复兴民族经济,开始了针对经济、社会各部门所积累的结构弊病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本文简要介绍了韩国近年来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具体措施——在金融、企业、政府和劳动四个部门进行的改革和调整,希望对我国能有所启示。
  
  一、金融部门的改革
  
  韩国的市场经济模式一直都具有政府主导的特点,也就是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由政府出面全面组织经济活动。该国的金融模式一直被称作“官治金融”,即金融机构实际上只扮演信用配给机构的角色,按政府的指示方向来向企业提供贷款,因此,造成了金融机构的贷款审查职能有名无实,由此直接导致了韩国金融机构的责任经营制度的不健全,造成了大量的呆账、死账。韩国金融陷入严重的危机之后,韩国政府从金融领域开始了大力的改革。
  1.调整金融结构, 全面深化金融改革。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韩国政府视金融改革为决定国家未来的关键,设立了统一监管银行、保险和证券业、主导金融改革的金融监督委员会,确定了金融改革的重点:⑴关闭或接管陷入困境的各类金融机构;⑵要求商业银行按照国际清算银行(BIS)的标准增加自有资本,对丧失增资能力的要求限期合并;⑶允许外国投资者收购银行或增加在银行的股份;⑷加强股市和债券市场规章制度的建设,推动资本市场和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在此基础上,韩国政府又提出了操作性较强的方案,要求优良金融机构通过进行合并、增资或与外国银行合作,扩大规模,提高信誉度;对于不良金融机构,首先要求其自救——与其他优良金融机构合并或者出售给第三者,若自救失败,即对其进行强制性的合并或撤销。目前,韩国各金融机构根据BIS关于银行自有资产应该达到8%的标准,采取了诸如提高贷款利率、回收信贷、暂停新的贷款业务等措施。
  韩国政府于1997年底出台了包括《银行法》在内的13个金融改革方案。根据法律规定,1998年初成立了独立金融监管体系——金融管理委员会,统一负责银行业、股票市场、证券市场、保险业的改革、整顿和监督,改变了以往政府直接干预金融的做法。
  2.遵照IMF的要求,全面开放国内金融市场。严重的金融和财政危机,使韩国被迫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援,不得不接受苛刻的贷款条件。韩国成为经济上被托管的国家,进入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管控圈。按照IMF的要求,韩国政府同意全面开放国内金融市场,大力吸引外资。1997年12月12日,韩国政府决定将外国对上市股票的占有率限额提高到55%,1998年4月1日取消最高限额,允许外国人对国内债券市场投资;1998年1月后,又允许外国资金无限制地进入货币市场;1998年3月31日,允许外国银行和证券公司在韩国设立分支机构。为进一步完善金融管理政策,加大监管力度,1998年4月1日成立总理室属下的单一金融监督委员会,加强对金融系统的监管。要求银行、证券、保险、综合金融公司等所有金融机构通过自律合并、第三者收购等形式实行结构调整,从而增强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企业部门的改革
  
  韩国经济的腾飞史实际上也就是韩国股份公司的发展史。由于韩国经济的发展模式,直接导致了韩国大企业恶性的膨胀和中小企业基础的脆弱,因此,韩国政府这次对企业部门的改革将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1.改革财阀企业的经营模式。财阀企业是韩国经济的灵魂和基础,他们曾经创造了韩国经济的神话,但遗憾的是韩国的经济神话也正是终结于他们本身。由于韩国的经济制度是建立在以“增长”为核心的经济哲学的基础上的,因此一切经济主体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都受制于增长至上的目标。然而,长期以来韩国所追求的“增长”不是内涵与外延的结合,而是以实现总量指数为目标。政府总量增长至上的经济思想主导了韩国财阀企业的发展模式,在政府行为的主导下,寻租、低效、盲目扩张成为了财阀企业的通病,因而,企业改革成了韩国经济改革的必然领域。针对企业尤其是大企业集团在其总裁专权下进行超大规模、超高负债和无所不为的多元经营的结构性弊端,韩国政府制定了包括提高企业经营透明度、调整企业决策结构、禁止企业子公司之间相互提供债务支付担保、完善企业财务结构、简化企业接管和合并程序、加强对企业结构调整的税务支持等内容的新企业政策,并已将其法律化。此外,韩国政府要求大企业集团必须彻底放弃贪大求全的经营方式,将其为数众多的经营领域减少到3~6个。
  2.改善中小企业的发展环境。相对于日本及台湾的中小企业而言,韩国的中小企业较为脆弱,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韩国政府注重大企业的发展,给大企业过多的资金及行政支援;二是在大企业和小企业中存在着“强者支配弱者”的原理。大企业向小企业转嫁资金困难是常见现象,大企业的无限扩张使得小企业受到侵害,同时大企业的降价压力也使得小企业有苦难言,难以生存。然而,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开发新技术等大部分都是在中小企业中进行的,而且产业核心技术的产生往往出现在中小企业中。如果没有中小企业的坚实基础,就无法培养经济增长的潜力。
  中小企业经受了经济危机打击之后,在信用倾斜之下更觉资金困难。因此,韩国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措施主要是缓解其资金困难。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援分为优先支援、有条件的支援及其他等几大类,对不同类别的中小企业实行不同的融资支援方式。
  
  三、政府部门的改革
  
  韩国虽然是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但一直带有很浓厚的政府调控的色彩。为摆脱经济困境,政府部门进行了结构调整并放松了政府管制,其调整大体上分为以政府职能为中心的运行体制改革和以机构与人员的缩减为中心的组织规模调整两类。
  1.转变政府职能,改革调控方式。政府在进行职能改革时,增设了所需职能,废除了不合理职能,并将地方政府执行更有效率的职能转给地方政府负责。到1998年年底,废除的政府管制措施达到70%以上,并将政府的职能定位在为企业和金融业改革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竞争条件,如建立完善的市场法制环境、制定相关政策支持基础科技研究和企业技术创新。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已逐渐由主导经济的发展转为引导方向,最明显的动作就是试图通过政府的引导,实现企业的自律性改革,将“官治经济”转为“民治经济”。
  2.精简政府部门,加强廉政建设。经济危机爆发后,为重新确定政府的作用并进行政府改进公共管理机构的效率,韩国政府宣布将进行一项中长期政府改革计划。在该原则的指导下,韩国政府对政府机构进行了改组和压缩规模,进行了中央政府的部门调整、裁员及减少各种政府委员会。到1999年10月,已有98个政府委员会被撤销或合并到其他政府委员会中。
  在调整政府部门的同时,政府还加强了廉政建设。由于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方式,造成了政府与企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企业要得到政府的政策倾斜,尤其是贷款方面的便利,就必须与相关部门的政府领导建立良好的关系。企业要想办手续,就需付给相关部门“加急费”,或游说高层领导,为建立商政关系,企业界行贿普遍,政界也受贿成风。在这种情况下,韩国政府除了要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不合理的管理机制外,同时在思想上加强廉政建设也是政府改革的一个必要方面。
  
  四、劳动部门的改革
  
  韩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较为缓和了的劳资矛盾在金融危机后突然激烈起来,劳资冲突急剧增加。虽然韩国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了劳工市场的改革,但实际上1997年3月开始的《劳动法》的修订才是劳动部门改革的开始。这次劳动部门的改革主要有以下内容,主要目的是缓和劳资对立的局面。
  1.修订雇佣调整制。为了提高劳动市场的弹性,这次劳动法的修订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整顿解雇的立法化;制定弹性劳动时间制、定额工作制、选择劳动时间制等,在劳动时间方面支持各种形式的就业奠定了制度基础。1997年3月通过的新的劳工标准法第31款,企业可以基于以下原因解雇工人:出现紧迫的管理需要;所有可达到避免解雇的努力都已使用过;根据合理公正的标准选择要解雇的工人;与牢固组织代表达成协议。这一制度一直推迟到1999年才开始实施,而在1998年2月出台的劳资政合作制,在试行雇佣调整及导入工人派遣制方面,社会各方达成了协议,并重新修订了雇佣调整制,促进了劳资双方的和解。
  2.引入工人派遣制。工人派遣制度是指派遣企业通过签订雇佣合同,向其他企业派出工人,工人在这些企业中工作一定期间,并按照这些企业的指挥和命令进行工作,是一种新型的雇佣方式。由于这种制度的引进,出现了新的就业方式,工人获得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对企业提供了应对临时人员的需求的手段,使企业能够灵活应对经营环境的变化。
  在该制度中,派遣企业主要承担工人被派遣期间的工资、灾害补偿等雇主义务,而被派遣企业则承担劳动时间、休息、休假及劳动安全、保健法上规定的义务,保障了派遣工人的权益。该制度同时规定不得向处于争议状态的企业派遣工人,也不得使工人从事因有争议而中断的工作,目的是防止工人利用制度团结起来采取激进手段与资方对抗。
   (西安北方庆华机电集团有限公司线材公司)
其他文献
1猪1.1修整猪舍把猪栏通风漏雨的地方遮挡堵严,防贼风,确保每天温度变动不超过2℃。产房和保育舍覆盖塑料薄膜,在冬季可以提高温度3~4℃,成年猪舍可在向阳面搭塑料薄膜棚。产
作为资本扩张的重要手段,企业并购活动在世界产业发展史上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浪潮,而且至今仍然长盛不衰。从理论上来看,企业并购能够带来诸多优势,如可以发挥经营协同效应,带来财务协同效应,扩大产品市场份额,提高企业竞争能力,有效降低进入新行业的障碍等。在如此强大的理论支持下,并购成为世界各国企业备受推崇的一种投资行为。但从并购的历史数据来看,成功的企业并购并未如人们所期望的那么多,有的企业甚至因不成功的
众所周知,英语是一门集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结合的学科,而工具性又是它最主要的特征,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是英语教学的最主要的目标。本文主要谈自己在农村小学
那是我必须要冒的风险,而我冒了。——罗伯特·弗罗斯特风险是确实存在的,所有的创业人士都要面对这些。但是,风险并不是创业人士的专属。别的人,像警察、消防员、战士,
马地方性肌红蛋白尿病是维生素硒缺乏所致的营养代谢疾病。鸡西属于贫硒地区,近年来该病在辖区内时有发生,呈地方性流行。1流行特点 该病易感家畜为骡、马,而驴次之。骡的发
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是雏鹅的卡他性、出血性、纤维性渗出及坏死性肠炎,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与小鹅瘟非常相似。
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在新的发展阶段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指导思想。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科学发展的方针。把环境保护教育和科学发展的思想运
1抗体致病性大肠杆菌粘附因子血清,由大肠杆菌K88、K99、K987p、F41提纯物超前免疫健康成年猪后采血制成,既可用于仔猪黄痢的预防又可用于治疗。2微生态制剂是利用畜禽体内固
中兽药就是用来治疗和预防动物疾病的中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追求食品数量的同时,对食品的质量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特别是近年来相继出现食品卫生安全事件后,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问题是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高层次人才是高校发展的根本,切实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是当前高校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从高层次人才的来源来看,一方面依赖于对现有师资的培养,这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系统工程;另一方面可以实施人才引进工程,这是一个快捷而有效的办法。    一、高校高层次人才引进的策略    (一)高校高层次人才引进的意义   “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