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贫困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重要性分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haelb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主流价值观,加强对大学生自我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是新时期赋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任务和新要求,本文从阐释高校贫困生等相关概念入手,从资助育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标的一致性、资助育人工作的客观要求、创新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现实需求三个方面对高校贫困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重要性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重要性
  一、 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 高校贫困生
  对于高校贫困生的认定,由于地区经济水平差异,贫困标准不一致,高校性质不同,收费不同等等因素,尚没有准确可行的标准供我们参考和引用,在学界中,研究者多以自己的见解予以定义。一般都认同“高校贫困生”是指因为家庭经济上存在一定困难,没有办法支付在校学习期间的学费、住宿费、伙食费等教育费用,日常生活费用低于或接近当地最低生活标准,基本生活缺乏经济保障的学生。大部分高校都采取根据家庭经济困难程度进行分类认定的方法。
  (二) 价值观
  价值观体现了人们对事物价值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在对某一事物的价值观形成之前,人们对事物的本身要进行充分的认识和深入的了解,在此之后,才会对事物的好坏、善恶、得失、美丑等形成自己的判断。这种判断会在生活现实中,成为人们的思维定势和行为倾向,人们据此表现出自我的态度与立场、看法与选择、理想与追求、信念与信仰以及价值规范和价值原则。价值观在人们的日常生活行为中充当导向的作用,是人生的重要向导和航标,指导着人们对人生目标、生活追求、未来道路的选择。
  (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任何社会都有其核心价值观和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价值观代表了广大劳动人民的价值诉求和选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说,是其内核和具体内容的凝练,它以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即从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它明确了中国的奮斗目标及方向;从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它反映了我国社会的基本属性和价值追求,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精神内核,是我们党坚定不移、始终如一的核心理想信念;从公民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从个体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的简练总结,它是评价个体道德行为的价值标准,也是个体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和道德准则。
  二、 高校贫困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重要性
  (一) 资助育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标的一致性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是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大措失,是教育公平的体现,它的实施拉近了贫困学子与党和国家之间的距离,促进了社会和谐与稳定。在党和国家的政策指引下,多年以来经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我国己经初步形成了一套多元化的、科学的贫困生资助工作体系,保障了贫困生在校期间的正常生活学习的费用支出。但是,在新形势下,国家贫困生资助政策己从“确保家庭经济困难贫困生不缀学”走向“资助育人”,育人是高校资助工作的灵魂。
  (二) 资助育人工作的客观要求
  处于青年时期的大学生身心尚未成熟,在多元化、信息化的社会环境中,受多种价值观的冲突与困扰,导致一些大学生价值观出现误区,政治信仰模糊,功利意识严重,亦有一些大学生忽视社会发展需要,分不清社会主流价值标准,没有社会责任感,这些不健康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阻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在大学生群体尤其是贫困生群体中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在资助工作中具体表现为:面对国家和政府的资助,有的贫困生诚信意识缺失,为获得资助弄虚作假;有的贫困生怀有“等”“靠”“要”思想,认为受资助拿奖学金是理所应当的事,并不因此心怀感恩;有的在获得资助后不懂节俭,随性挥霍。这些消极思想的存在,都需要通过思想教育来加强引导,教育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客观对待身边的人和事,以健康、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惑和疑问,要让他们成长为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做刻苦努力的奋进者,做懂得知足、感恩、有诚信意识的人,能够抵御各种错误观念的侵袭,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品格。而这些教育目标,都迫切需要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才能有助于实现。
  (三) 创新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现实需求
  在当今复杂的历史发展时期,在贫困生思想教育工作中要坚定、明确地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此影响和改变高校贫困生的观念、认知与行为方式,提高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与成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资助工作的观念统领,它赋予了高校资助工作在精神层面上新的内涵,对于创新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它一方面指导高校加强资助制度建设,一切从体现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公平、公正和贫困生的切身利益为出发点,另一方面用以指导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开展,在实施资助的过程中把贫困生对精神层面的需求和对物质帮助的需求相结合,通过有效解决贫困生的经济问题,让他们实实在在地感受教育的公平与法制,体会到生活在社会主义国家中的温暖与关怀。
  在高校贫困生中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动,是一项凝聚中华精神、弘扬民族文化的复杂而庞大的工程。在价值观培育的实施过程中,塑造贫困学子豁达、乐观的精神,自尊、自信、积极的心态和感恩、奉献、诚信的良好品德,引导他们以平和、理性的方式表达自我的利益诉求,以积极的心态和开阔的心胸看待事物。在亲身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自我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和发展,这对于构筑高校贫困生完善的价值观体系和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孙小昆.从价值观谈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华章,2014(26).
  [2]卢子华.高校关工委在贫困生工作中的作用探析——以扬州职业大学为例[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4).
  [3]刘红英.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价值[J].湖南社会科学,2013(5).
  作者简介:
  仝江红,胡星,江苏省宿迁市,宿迁学院学生处。
其他文献
为进一步加强社区党建工作,推进社区党员教育管理,保持社区党员先进性,切实增强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促进社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是社区繁荣的重要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社会学家分析得出:家庭不仅是个人生活的起点,也是人格形成的源头。婚姻家庭关系越牢固,教育子女的条件就越好。近些年,中国人的离婚率正逐年升高。我校学生240人,其中单亲家庭学
以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开展物理教学,是一种教师给予学生开放式的学习平台,让学生在该平台上自主的探索物理知识的教学方法。一、引导学生想象,让学生发掘物理现象在传统的物理
摘 要:本文基于中职机电专业中机械制图有效教学模式,从以下五方面进行探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树立学习信心;突出学生课堂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完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加强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拓展学生制图思路。  关键词:机电专业;机械制图;教学模式  在中职机电教学中,机械制图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机电专业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机械制图学习对于学生而言
所谓信息素养,是要求学生能有效地筛选、获取信息,准确鉴别信息的真伪,创造性地加工、处理信息。具体教学中,我们不能依赖有限的信息技术课来提升学生的素养,要结合实际,营造
摘 要:“通用技术”作为一门新课,没有现成的教法可以参考,作为一名通用技术课教师,我进行了多种教法的探索,现以一节利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教学的案例来说明如何运用任务驱动教学。  关键词:任务驱动;通用技术;创设情境;自主学习;协作学习  一、 通用技术课选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为了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国家进行了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在高中教学中开设了通用技术课,志
本文分析了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及其它的重大历史贡献,简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入门”中关于未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基本特征的描述,是恩格斯深入考察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发展
尽管人们对劳动的历史及欧洲历史中的劳动问题多有研究,但劳动问题仍然需要更为清晰的阐述.最初,人们视劳动为苦力和负担,而在基督教义中,劳动集诅咒和祝福于一身.正好在宗教
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多元化的经济发展趋势不可阻挡,随之而来的便是就业人口的不断激增,在此环境之下,当代中国大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就业问题刻不容缓.对于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