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推注时间及局部按压时间共同对皮下出血的影响

来源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die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过程中2种不同推注时间下的4种不同局部按压时间对皮下出血发生率的影响,同时找出较为有效的推注时间及局部按压时间,以减少皮下出血的发生。

方法

选择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后患者共80例,每例患者均接受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治疗,将每例患者8次以上的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取前8次,按2种不同推注时间下的4种不同局部按压时间分为8组,每组推注时间及局部按压时间分别为30 s和2 min、30 s和6 min、30 s和10 min、30 s和14 min、10 s和2 min、10 s和6 min、10 s和10 min、10 s和14 min。12 h后观察8种方法所致皮下出血发生例次并计算其出血率。首先用单因素分析对推注时间及按压时间(自变量)进行筛选,然后对单因素分析有显著意义的自变量做逐步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

结果

推注时间及局部按压时间分别为30 s和2 min、30 s和6 min、30 s和10 min、30 s和14 min、10 s和2 min、10 s和6 min、10 s和10 min、10 s和14 min的皮下出血发生率分别为46.25%(37/80)、22.50%(18/80)、23.75%(19/80)、25.00%(20/80)、71.25%(57/80)、43.75%(35/80)、50.00%(40/80)、50.00%(40/80)。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推注时间及按压时间对皮下出血均有影响(P<0.01),且按压时间中只有2 min与其他3个按压时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按压时间为6、10、14 min时,彼此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推注时间及按压时间的交互作用无统计学意义,推注时间及按压时间各自都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现为推注时间的作用强于按压时间的作用(|b'推注时间|=|-1.889 0|>|b'按压时间|=|-1.072 9|),且推注30 s比10 s更不容易出血,按压时间越长越不容易出血(b<0)。在剔除推注时间及按压时间两者交互作用后,只将推注时间及按压时间2个因素引入多因素分析模型当中,分析结果依然显示两因素对出血都有影响(P<0.01),表现为推注时间的作用强于按压时间的作用(|b'推注时间|>|b'按压时间|),推注30 s比10 s更不容易出血(b<0),按压时间为2 min与其他3个按压时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按压时间为2 min最容易出血,即按压时间至少为6 min。

结论

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时,临床上可以采用推注时间为30 s,并且局部按压时间至少为6 min,可以有效减少患者接受低分子肝素治疗导致皮下出血的发生率。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静息态功能连接探讨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CBT)早期对首次发病轻中度抑郁症患者膝下前扣带回(subgenual anterior cingulated cortex,sgACC)功能连接的影响,初步探讨CBT对抑郁症患者的神经作用机制。方法对18例首次发病未服药轻中度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及相匹配的20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
目的探讨抑郁症首次发病患者治疗前后错误相关负电位(error related negativity,ERN)的变化及其不同临床特征对ERN的影响。方法对80例首次发病未治疗的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根据HAMD17总分将其分为重度抑郁组(34例)和中度抑郁组(46例),根据HAMA总分将其分为重度焦虑组(43例)和中度焦虑组(37例),根据HAMD17中的阻滞因子总分将其分为重度阻滞组(30例)和
期刊
目的调查肝癌患者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 artery chemoembolization, TACE)术前的疾病不确定感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描述性相关性研究设计,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对2011年8月至2012年2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拟行TACE治疗的95例肝癌患者进行调查研究。应用中文版25条目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患者信息
目的探讨改良腹部注射部位轮换卡在胰岛素注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皮下注射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胰岛素皮下注射部位采用传统的腹部环形轮换法定位;试验组采用改良腹部注射部位轮换法。比较2组护士胰岛素注射部位轮换正确率、患者对注射部位轮换的掌握率;比较出院3个月后2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术中生命体征的影响。方法采用非同期队列对照设计,将2015年6-9月于天津市南开医院介入室进行介入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38例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将2015年10月至2016年1月于天津市南开医院介入室进行介入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38例设为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穴位按摩,术中监测并记录2组患者的心率、血压。结果2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介入手术前的收缩
目的基于临床思维训练课探讨基于问题的学习(PBL)引入标准化患者(SP)对本科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天津中医药大学2012级统招全日制护理学专业本科班中随机抽取2个班分别作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PBL教学模式,试验组采用PBL引入SP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课程持续4周,共18学时,于课程结束后评价护生自主提出问题的百分比、考试成绩;课程前、后及临床实习3个月后评价护
目的探讨自行研制的野战综合手术方舱,在战场一线或严重灾害现场等野外复杂环境下,对闭合性肝损伤出血实施紧急介入救治的护理配合模式。方法选取8只比格犬,利用比格犬构建肝损伤出血的大动物实验模型,在野战综合手术方舱内采用微创介入的方式对损伤部位进行栓塞止血,并由护理人员按照不同于院内治疗的特殊护理模式进行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护理。结果8只肝损伤出血大动物模型均救治成功,且无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在战场一线或
目的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家庭照顾者压力源,为针对性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以家庭压力理论为框架,根据Hill提出的ABC-X家庭压力模型,制订访谈提纲,对12个家庭主要照顾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结果移植患者家庭主要照顾者压力源共提炼出7个主题:寻找供体、移植期间与患者隔离、疾病照顾知识缺乏、家庭资源困境、家庭经济负担过重、社会角色改变及疾病预后不确定性。结论造血干细胞移植
目的基于QUACERS模式和控制理论,构建并实施护理质量信息反馈系统,探讨其应用效果和应注意的问题,为医院护理质量管理提供可操作性案例和实施依据。方法通过文献回顾和专家咨询形成护理质量信息反馈系统构架和内容设置并实施。分别于项目实施前(2013年)、实施后(2015年)进行临床护理质量评价:依据医院质量评价标准对每个科室及本科室的4名护士的护理质量进行现场检查,每季度1次,计算各项质量指标得分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