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系统鉴定是把文件物证作为一个系统,对该系统的各要素进行综合分析,从不同角度挖掘文件物证信息,从案件的具体情况出发,对文件物证与案件事实的相互关系所作的检验鉴定。添加变造打印文件是利用打印的方式在原始文件的某些部位按照作案人意图添加相关打印内容的一种变造打印文件手段。本文借助文件系统鉴定的原理,从添加变造打印文件特征着手,提出了规范的检验流程,发掘了确认添加变造事实的新方法,可为此类案件的鉴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 添加变造打印文件 物证 系统鉴定
作者简介:武跃辉,东莞市公安局凤岗分局;曹峰,东莞市公安局石龙分局。
中图分类号:D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5)10-268-02
随着办公自动化的迅猛发展,打印机已成为办公室及家用计算机不可或缺的设备之一,它以其方便快捷的优点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及经济活动领域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办公器材,打印文件也逐步取代了传统的手写文件,成为日前最为常见的文件形式。与此同时,一些不法分子为了谋取个人利益,也挖空心思,想方设法伪造打印文件,已达到非法目的。添加打印内容变造文件就是常见手段之一。所谓添加变造文件是指利用署有真实签名或盖有真实印文的文件,采用添加打印内容的方式伪造的文件。近年来,采用此种方法变造文件的案例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作为文检工作者,在面对此类鉴定时,应坚持从文件物证的系统鉴定入手,综合分析作出最终鉴定意见。本文提到的添加法变造打印文件特指在原文的基础上添加内容。
一、添加变造打印文件的特征种类
(一)排版布局特征
排版布局特征是指打印文字在纸面上的分布情况。包括字行的方向、字间距、行间距、字行与格线的关系、页边的大小与形态等。作案人对文件添加变造后,文档原始的布局特征必会发生异常现象。通过Microsoft Word文字处理软件,自然段缩进、字间距、行间距可进行调整,其中行距的调整最小值为0.06字行,段前段后间距调整最小值为0.05磅-0.06磅。因此,在鉴定中若发现此类排版特征的反常,只能作出存在添加打印这种假设,不可妄下该文件系添加变造打印文件的结论。而行基线平行度、行位置上下左右偏移等特征则是一般的文字处理软件难以实现的,排除打印设备偏差所导致的可能,可直接作为认定添加变造事实的决定性依据。
(二)打印痕迹特征
由于添加变造打印文件非一次性形成,在变造后的文件上就会留下相应的痕迹,通过对这些痕迹特征甄别分析,可以判断是否存在添加变造事实。针对利用不同打印设备制作形成的原始部分与添加变造部分,这些痕迹特征可能反映出制作方式的差异。即使同台打印设备制作形成的原始部分与添加变造部分,通过分析研究遗留的痕迹特征,亦可找出原始部分与添加变造部分的异同。如打印机中输纸系统留下的机械压痕。当对原始文件进行添加变造时,因纸张位置不可能与首次打印时完全重叠,就会在变造后的文件上留下重复出现的机械压痕。
(三)墨迹形态特征
墨迹形态特征是指打印的文字色料的浓淡、色泽、反光度以及在纸张上的分布形态。该类特征检验时,需借助一定放大倍率的显微观察设备。不同打印设备打印形成的文本文件墨迹特征会有不同反映,除了依靠常规的打印设备特征区分外,还需注意观察:激光打印文件笔画边缘的笔画露白特征、笔画边缘的散粉状态;喷墨打印文件笔画边缘的涸散程度、墨迹溅墨方向;针式打印文件的击针缺损、打印压痕、色料等。
(四)文字材料特征
若添加变造打印文字与原始打印文字非同一台打印设备打印形成,判明打印文字使用墨迹成份的差异则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目前,市场上流通的色带、墨水、墨粉品种很多,特别是近年来出现的连供墨水,国产墨粉等,这些材料化学成分具有一定程度的差异,检验时可利用多种微量化学分析方法进行检测。
二、添加变造打印文件的鉴定程序
(一)详细准确地了解案情,把握检材与案件系统的联系
了解案情是开展系统鉴定极其重要的一个步骤。向送检人、侦查人员详细了解案情,弄清当事双方的争议,明确送检目的,可以使检验人员获得更多的检验信息。通过对案件发生过程的了解,可以帮助我们判断送检打印文件上内容的衔接是否合理,是否具有逻辑性。若送检打印文件上内容前后不协调或文件内容明显对一方当事人有利,作为检验人员就要高度警觉。
(二)认真细致地初步检验,剖析文件系统要素和形成方式
初步检验是开展系统鉴定的基础。在开展系统鉴定前,应仔细分析检材的争议内容与原始内容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是否合乎一般合同的订立习惯和公平原则,文件的整体布局、字行的平行度、字体大小、字间距、行间距、段缩进、页边距、有无签名、印文以及签章所在的文件位置、签名盖章的先后顺序,有无明显的疵点和搓纸轮特征。如果在对以上特征进行筛查过程中发现疑点,则为后续的检验鉴定打下了良好基础。
(三)全面充分地提取特征,综合运用各种检验手段
1.格线测量法。一般情况下,打印文件若为一次性形成,其字间距、行间距必是固定的,成规律性的。添加变造打印文件在制作时,作案人不得不将原始的打印文件移动后再放回打印设备进纸口进行二次打印,这样就造成添加字行与原始字行很难对齐。如果一份打印文件中的某些内容的文字与其他文字左右不适称、上下不齐,特别是行间距过大或过小,不符合正常的排版规
律,很可能就是添加变造的。检验过程中,可以利用Adobe PhotoShop CS6软件或VSC-6000文检仪观察检材行基线平行度、行位置上下左右偏移等特征。
2.显微观察法。对怀疑添加变造的文件除了用肉眼观察外,还可借助不同放大倍率的显微观察设备,在不同光源条件下进一步检验。检验过程中,除了做好特征的测量、记录外,还应对关键特征进行拍照固定。检验的主要内容包括:色料的反光度、色料的浓淡,色料的扩散、洇散程度,笔画边缘的喷溅墨点、油墨疵点等。不同的案件涉及的特征千差万别,在检验时,应结合具体案件的具体情况认真加以分析,并选取相应比对特征。 3.静电压痕检验法。利用打印机留在纸上的潜在物理痕迹,可对打印机进行鉴别。打印设备在打印文件时,先通过纸张抓取装置将纸张传输进打印机内,随后在打印过程中,一直有搓纸辊、星星轮等部件牵引纸张,直到打印工作完成。在这一过程中,打印机内多个部件与纸张保持压力接触,必然会在纸张上留下相应的痕迹特征。不同打印设备其输纸系统中的部件存在差异,反映在纸张上的压痕也不尽相同。在检验过程中,通过显现压痕可实现打印机的种类识别,从而为认定是否存在添加变造事实提供客观依据。
4.量化分析法。该方法主要是运用ImageXpress图像专家处理系统对印刷字符进行定量统计分析。该系统可以开展以下工作:(1)测量某一字符笔画粗糙度、角度、两个角之间的距离,两点的水平或垂直距离等;(2)字符的面积、周长、两字符之间的间隔、字行的间距、灰度值的分析等;(3)整个文件的整体分析,如页边距、灰度值的测量等。基于灰度值的测量可以直观准确反映出黑白二值文件的油墨分布情况这一原理,通过测量某些特定字符的灰度值、平均值、方差、最大灰度值、最小灰度值等特征来量化分析打印文件。检验过程中,若发现双方认可部分与争议部分相同字符的灰度值(Gray Average)、灰度中位数(Median Gray Level)、圆度(roundness)、面积周长比(area/perimeter length)等参数不一致,即可说明两部分打印内容不是一次性形成的。
5.成分分析法。运用仪器分析法检验,是依据打印机墨水(粉)成分差异进行检验。不同打印机对相应使用的墨水(粉)有不同的要求,因此不同种类、不同牌号的打印色料其组分、配比也不尽相同。
检验时可采用理化手段,对其中的一部分内容进行检测。如通过显微激光拉曼光谱法、红外光谱法、质谱法检验墨粉的种类。
(四)从具体案件实际出发,综合检验结果作出鉴定意见
添加变造打印文件作为一类特殊的变造文件,其本身构成了一个文件系统。作案人为达到其非法目的,在制作添加变造文件时,均会考虑相应的伪造手法以求以假乱真。检验过程中,要牢牢把握系统鉴定这一关键,先将检材弄懂吃透,尽可能采用多种检验方法进行鉴定,以避免因某一种检验方法的局限性而造成的困难。要把添加变造文件各要素的检验情况放在案件的具体情况中去综合分析,客观全面的思考,找出争论的核心所在。这样不仅有利于从不同角度发现、揭露添加变造事实,还有助于为鉴定结论提供多方面的依据,从而增强鉴定结论的说服力,使其更容易被办案单位和当事人理解和采信。
关键词 添加变造打印文件 物证 系统鉴定
作者简介:武跃辉,东莞市公安局凤岗分局;曹峰,东莞市公安局石龙分局。
中图分类号:D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5)10-268-02
随着办公自动化的迅猛发展,打印机已成为办公室及家用计算机不可或缺的设备之一,它以其方便快捷的优点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及经济活动领域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办公器材,打印文件也逐步取代了传统的手写文件,成为日前最为常见的文件形式。与此同时,一些不法分子为了谋取个人利益,也挖空心思,想方设法伪造打印文件,已达到非法目的。添加打印内容变造文件就是常见手段之一。所谓添加变造文件是指利用署有真实签名或盖有真实印文的文件,采用添加打印内容的方式伪造的文件。近年来,采用此种方法变造文件的案例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作为文检工作者,在面对此类鉴定时,应坚持从文件物证的系统鉴定入手,综合分析作出最终鉴定意见。本文提到的添加法变造打印文件特指在原文的基础上添加内容。
一、添加变造打印文件的特征种类
(一)排版布局特征
排版布局特征是指打印文字在纸面上的分布情况。包括字行的方向、字间距、行间距、字行与格线的关系、页边的大小与形态等。作案人对文件添加变造后,文档原始的布局特征必会发生异常现象。通过Microsoft Word文字处理软件,自然段缩进、字间距、行间距可进行调整,其中行距的调整最小值为0.06字行,段前段后间距调整最小值为0.05磅-0.06磅。因此,在鉴定中若发现此类排版特征的反常,只能作出存在添加打印这种假设,不可妄下该文件系添加变造打印文件的结论。而行基线平行度、行位置上下左右偏移等特征则是一般的文字处理软件难以实现的,排除打印设备偏差所导致的可能,可直接作为认定添加变造事实的决定性依据。
(二)打印痕迹特征
由于添加变造打印文件非一次性形成,在变造后的文件上就会留下相应的痕迹,通过对这些痕迹特征甄别分析,可以判断是否存在添加变造事实。针对利用不同打印设备制作形成的原始部分与添加变造部分,这些痕迹特征可能反映出制作方式的差异。即使同台打印设备制作形成的原始部分与添加变造部分,通过分析研究遗留的痕迹特征,亦可找出原始部分与添加变造部分的异同。如打印机中输纸系统留下的机械压痕。当对原始文件进行添加变造时,因纸张位置不可能与首次打印时完全重叠,就会在变造后的文件上留下重复出现的机械压痕。
(三)墨迹形态特征
墨迹形态特征是指打印的文字色料的浓淡、色泽、反光度以及在纸张上的分布形态。该类特征检验时,需借助一定放大倍率的显微观察设备。不同打印设备打印形成的文本文件墨迹特征会有不同反映,除了依靠常规的打印设备特征区分外,还需注意观察:激光打印文件笔画边缘的笔画露白特征、笔画边缘的散粉状态;喷墨打印文件笔画边缘的涸散程度、墨迹溅墨方向;针式打印文件的击针缺损、打印压痕、色料等。
(四)文字材料特征
若添加变造打印文字与原始打印文字非同一台打印设备打印形成,判明打印文字使用墨迹成份的差异则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目前,市场上流通的色带、墨水、墨粉品种很多,特别是近年来出现的连供墨水,国产墨粉等,这些材料化学成分具有一定程度的差异,检验时可利用多种微量化学分析方法进行检测。
二、添加变造打印文件的鉴定程序
(一)详细准确地了解案情,把握检材与案件系统的联系
了解案情是开展系统鉴定极其重要的一个步骤。向送检人、侦查人员详细了解案情,弄清当事双方的争议,明确送检目的,可以使检验人员获得更多的检验信息。通过对案件发生过程的了解,可以帮助我们判断送检打印文件上内容的衔接是否合理,是否具有逻辑性。若送检打印文件上内容前后不协调或文件内容明显对一方当事人有利,作为检验人员就要高度警觉。
(二)认真细致地初步检验,剖析文件系统要素和形成方式
初步检验是开展系统鉴定的基础。在开展系统鉴定前,应仔细分析检材的争议内容与原始内容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是否合乎一般合同的订立习惯和公平原则,文件的整体布局、字行的平行度、字体大小、字间距、行间距、段缩进、页边距、有无签名、印文以及签章所在的文件位置、签名盖章的先后顺序,有无明显的疵点和搓纸轮特征。如果在对以上特征进行筛查过程中发现疑点,则为后续的检验鉴定打下了良好基础。
(三)全面充分地提取特征,综合运用各种检验手段
1.格线测量法。一般情况下,打印文件若为一次性形成,其字间距、行间距必是固定的,成规律性的。添加变造打印文件在制作时,作案人不得不将原始的打印文件移动后再放回打印设备进纸口进行二次打印,这样就造成添加字行与原始字行很难对齐。如果一份打印文件中的某些内容的文字与其他文字左右不适称、上下不齐,特别是行间距过大或过小,不符合正常的排版规
律,很可能就是添加变造的。检验过程中,可以利用Adobe PhotoShop CS6软件或VSC-6000文检仪观察检材行基线平行度、行位置上下左右偏移等特征。
2.显微观察法。对怀疑添加变造的文件除了用肉眼观察外,还可借助不同放大倍率的显微观察设备,在不同光源条件下进一步检验。检验过程中,除了做好特征的测量、记录外,还应对关键特征进行拍照固定。检验的主要内容包括:色料的反光度、色料的浓淡,色料的扩散、洇散程度,笔画边缘的喷溅墨点、油墨疵点等。不同的案件涉及的特征千差万别,在检验时,应结合具体案件的具体情况认真加以分析,并选取相应比对特征。 3.静电压痕检验法。利用打印机留在纸上的潜在物理痕迹,可对打印机进行鉴别。打印设备在打印文件时,先通过纸张抓取装置将纸张传输进打印机内,随后在打印过程中,一直有搓纸辊、星星轮等部件牵引纸张,直到打印工作完成。在这一过程中,打印机内多个部件与纸张保持压力接触,必然会在纸张上留下相应的痕迹特征。不同打印设备其输纸系统中的部件存在差异,反映在纸张上的压痕也不尽相同。在检验过程中,通过显现压痕可实现打印机的种类识别,从而为认定是否存在添加变造事实提供客观依据。
4.量化分析法。该方法主要是运用ImageXpress图像专家处理系统对印刷字符进行定量统计分析。该系统可以开展以下工作:(1)测量某一字符笔画粗糙度、角度、两个角之间的距离,两点的水平或垂直距离等;(2)字符的面积、周长、两字符之间的间隔、字行的间距、灰度值的分析等;(3)整个文件的整体分析,如页边距、灰度值的测量等。基于灰度值的测量可以直观准确反映出黑白二值文件的油墨分布情况这一原理,通过测量某些特定字符的灰度值、平均值、方差、最大灰度值、最小灰度值等特征来量化分析打印文件。检验过程中,若发现双方认可部分与争议部分相同字符的灰度值(Gray Average)、灰度中位数(Median Gray Level)、圆度(roundness)、面积周长比(area/perimeter length)等参数不一致,即可说明两部分打印内容不是一次性形成的。
5.成分分析法。运用仪器分析法检验,是依据打印机墨水(粉)成分差异进行检验。不同打印机对相应使用的墨水(粉)有不同的要求,因此不同种类、不同牌号的打印色料其组分、配比也不尽相同。
检验时可采用理化手段,对其中的一部分内容进行检测。如通过显微激光拉曼光谱法、红外光谱法、质谱法检验墨粉的种类。
(四)从具体案件实际出发,综合检验结果作出鉴定意见
添加变造打印文件作为一类特殊的变造文件,其本身构成了一个文件系统。作案人为达到其非法目的,在制作添加变造文件时,均会考虑相应的伪造手法以求以假乱真。检验过程中,要牢牢把握系统鉴定这一关键,先将检材弄懂吃透,尽可能采用多种检验方法进行鉴定,以避免因某一种检验方法的局限性而造成的困难。要把添加变造文件各要素的检验情况放在案件的具体情况中去综合分析,客观全面的思考,找出争论的核心所在。这样不仅有利于从不同角度发现、揭露添加变造事实,还有助于为鉴定结论提供多方面的依据,从而增强鉴定结论的说服力,使其更容易被办案单位和当事人理解和采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