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下初中数学微课教学探究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xiulong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如今的教学要求为:利用现代化的手段与教学内容进行结合,为学生带来全新的教学体验。为此,我们希望能将信息技术和课程进行整合,从而实现高效和科学的数学课堂。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当前微课教学受到了普遍欢迎,它以短小的视频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精彩的学习手段,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本文将以信息技术为背景,浅析初中数学微课教学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数学;微课教学
  当前多媒体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我们的教学理念也在发生改变,以往单一和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微课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模式登上了舞台,受到了普遍关注和认可。当前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微课通过多媒体软件为学生搭建了一个自主学习的平台,提升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有效提高了初中数学学习的质量。
  一、微课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的意义
  (一)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联系。微课教学主要是针对某一主题展开,结合生活中的场景让学生进行数学问题的探究。微课的形式更加直观,通过视频、图片、声音和文字的结合,往往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在日常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借助多媒体以动画的形式播放数学的知识点,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例如:在学习苏科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丰富的图形世界》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视频短片,让学生在视频中寻找几何体,通过学生自主探究的方式,学生获得了不一样的学习体验,更有效地提升了教学质量。
  (二)利用微课突破教学重难点
  微课时间短,主题相对突出,能够紧紧围绕一节课的中心和目标展开讲解,这样更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微课教学在操作上也相对方便,教师利用微课能够进行重复播放,让学生对教学中的重难点反复学习。另外,加上课堂时间限制,对于一些学习吃力的学生,也可以利用微课在课下进行自学,从而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通过微课实现了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有助于知识的强化和巩固。
  二、信息技术下微课教学注意事项
  (一)与传统教学模式结合,实现优势互补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一次革新。但不可否认的是,传统教学模式本身仍存在一定的优势,否则也不会沿用至今。因此,我们在利用信息手段的同时,并不是对传统教学模式完全摒弃,在数学教学中,要在注意利用信息技术的同时,结合传统教学中的一些良好的因素,发挥出教学功能。
  (二)从思维训练出发,處理好过程和结果
  我们进行数学教学主要是为了训练学生的思维,信息手段的加入,不仅仅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同时也革新了信息传递的方式,通过计算机,让一些数学知识从抽象变得更直接。初中阶段的微课教学,要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培养,真正做到过程与结果的结合。
  三、信息技术下初中数学微课教学策略探究
  (一)微课概念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数学学习中,概念的学习也至关重要,在很多考试中,学生因为对数学概念把握不够准确、思路不清,从而导致很多题出现了失误,因此,学生能够准确把握数学概念对数学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那么,通过微课教学,我们能够把数学中难以理解的概念转化为通俗的语言,经过视频处理进行播放,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概念的兴趣。
  比如:在讲解苏科版八年级下册“平行四边形”这部分知识涉及了一些数学概念,我们可以通过播放短小的微视频,让学生通过动态的图形变换了解平行四边形的相关性质,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当前很多网络微课资源,借助于三维的模式,灵活展现了平行四边形的各种特点,从而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信息技术和仿真实验的结合
  在初中数学学习中,函数是重点也是难点,函数教学十分重视实验的教学功能,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认识到变量和自变量之间的关系,从而发现规律,认识函数的本质。但在以往的教学中,因受到条件限制,很多实验只能变成教师的口头表述,并不能成形,通过信息手段的加入,可借助计算器达到虚拟实验的效果。通过信息技术和微视频的结合,将实验过程通过短小的视频加以呈现,借助几何画板完成教学,这样的教学势必会达到更好的效果。
  信息技术和仿真实验的结合,甚至还能使函数这一抽象的知识形式,获得鲜活生动的表现,以具体直观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将各种变化都详尽地反映出来,克服学生学习的难点。
  (三)利用信息技术制作微课,完成自主学习
  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制作的微视频满足了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的可能。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电子设备的日益普及,以及各种网络微课资源的日趋丰富,学生可以在新课学习正式开始前预习知识,发现课程的重点、难点。这样在教师的教学中会更有目标性,同时,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节省课堂时间,讲解重点题目。有助于数学能力的提升。
  四、结束语
  总之,微课已成为当前一种流行的教学模式,在数学教学中更是受到了普遍的欢迎,作为数学教师,要有效结合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微课教学,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将信息技术应用在更广泛的课堂教学当中,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刘扬.大数据时代智慧课堂构建方法及案例研究[J].区域治理,2017(6)
  [2]李树元.微课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求知导刊,2018(12)
  [3]李瑞晓.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科教文汇,2018(16)
其他文献
目的 了解窒息新生儿心肌酶活性变化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速率法检测新生儿窒息组及对照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4种心肌酶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断裂合并Segond骨折异体肌腱双束重建后膝关节旋转的稳定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36例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男25例,女11例,其中合并Segond骨折17例。所有患者
目的调查冷凝集对鉴定血型、配血实验的影响.方法 ABO血型鉴定、配血实验按常规操作进行,冷凝集素效价测定按常规操作.结果 769例各血型患儿血清中含有冷凝集素共有28例,其比
目的探讨能谱CT在孤立性肺结节(SPN)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经病理证实的孤立性肺结节114例,其中鳞癌22例、腺癌39例、炎性结节21例、结核球19例、错构瘤6例、硬化性血管瘤6例、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8(IL-18)与宫内感染的关系以及检测IL-18对预防、阻止新生儿感染和早产儿的诊断价值。方法采集非孕健康妇女、健康妊娠妇女、宫内感染孕妇的静脉血标本各5
当今社会对安防要求不断提高,对报警也提出了不同的需求。本文对基于红外检测的SIM900电路嵌入式报警系统进行了分析、研究,设计了一种通过红外实时检测外侵人员,并将警情信
【摘 要】课堂展示,是通过学习小组或师生合作探究,将学习过程中带有共性、易出错的内容以各种多样化的形式进行展示,在完成既定教学目标的同时,实现学生合作能力、探究能力、表达交流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提高。课堂展示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全面提高初中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课堂展示;初中生物;教学  传统生物学习过程中的课堂展示,只是单纯地将学生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