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2000年11月,香港课程发展议会公布了以“学会学习——课程发展路向”为题的课程改革咨询文件,这标志着香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开始,时至今日,业已风雨兼程走过了近七个春秋。
2007年7月,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在这个值得庆祝的时刻,我们放眼香港的教育,共同聚焦香港的课程改革,希冀两地教育同仁携手,同促教育事业的发展。
“聚焦香港课程改革发展历程”系列报道将从三个层面对香港课改进行诠释,即政策层面、理论层面、学校实践层面,本期为政策层面。敬请关注近期连续。
陈嘉琪博士:现任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教育统筹局首席助理秘书长,专门负责领导香港幼儿园及中小学课程发展事务。在出任教育统筹局专职前,曾历任中学教师、前教育署督学及香港大学课程学系副教授,专门研究课程政策、设计与评鉴、教师专业发展,以及通识教育等课题。出任教育统筹局首席助理秘书长后,致力领导香港学校课程改革、设计及推动“三三四”新学制的发展工作,大力提升香港教育改革及教育素质。
回归祖国后,香港特别行政区在各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在2007年香港特区政府成立十周年这个值得欢庆的时刻,亦正是我们检视过去努力成果与确认未来工作方向的恰当时机。
课改缘起迎接挑战
20世纪末翻天覆地的剧变,为全球每一个人带来冲击。香港是一个国际城市,为使我们的学生能立足香港、背靠祖国、面向世界,以及能应付知识型社会及经济的急速转变,香港社会无可例外地也要走向终身学习的大方向,香港需要一套能配合21世纪国际新趋势的教育制度。
因此,教育统筹委员会就教育改革各方面事宜进行几次咨询后,在2000年发表《香港教育制度改革建议》,以“终身学习、全人发展”为教育改革的大方向,并且将21世纪的教育目标定为“让每个人在德、智、体、群、美各方面都有全面而具个性的发展,能够一生不断自学、思考、探索、创新和应变,具充分的自信和合群的精神,愿意为社会的繁荣、进步、自由和民主不断努力,为国家和世界的前途作出贡献”。
基础教育拉开序幕
课程发展议会配合教育统筹委员会的改革建议,并根据公众人士对咨询文件的回应,平衡兼顾各方目的、利益和观点,包括:(1)在错综复杂的世界,传统、现代与未来的需求;(2)本地化与全球化的取向;(3)学术、社会、经济、政治、个人需要及实用取向。终于在2001年6月推出《学会学习——课程发展路向》报告书。这次课程改革明确地指出,所有学生均应在德、智、体、群、美各方面享有五种基本而重要的学习经历。我们期望学生能达致学校课程的宗旨,包括:责任感、国民身份认同、阅读习惯、语言技能、学习技能、广阔的知识和健康生活方式。因此,我们提出了一个灵活宽广而均衡的课程架构,由知识、共通能力及价值观、态度这三种互有关联的部分,组成八个学习领域。
此外,课程发展议会就2001-2006年的工作重点提出建议。短期来说,建议学校通过四个关键项目(德育及公民教育、从阅读中学习、专题研习及运用资讯科技进行互动学习)来促进学习,并在各学习领域提升学与教的效能,包括加强批判性思考能力、创造力和沟通能力,这些都是促进学生学会学习的共通能力。我们更建议学校应根据本身优势条件及现况,制订自己学校的课程发展计划,而促进学习的评估(Assessment for learning)也是课程改革的其中一个重要环节。
为了促使课程改革成功,我们更致力于促进学与教的新文化。支援项目包括:检视课程并发布课程指引、加设小学学位教师(课程发展)的职位、提供培训课程、推行“种子”计划、制作各类教学资源、“空降部队”到校支援及推行新高中学制前的各项配合措施等。
根据经验,要推动课程改革成功,校内的领导人物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为了支援校长领导课程发展,我们增设了小学学位教师(课程发展)职位,而评鉴结果证明这个做法是非常有效的。
长远来说,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才是改革动力的基础。我们要创造、鼓励和支援知识分享的文化环境。因此,在不同层面提供不同形式的培训,包括研讨会、经验分享、改善评估及各类资优教育的培训课程,令教师普遍有了范式转移,由教师主导转变为以学生为本。
其实,教师的专业成长不光是知识的积累,最重要的是在建构知识的方法上有演进与演化,而协作式研究与发展计划(或称“种子计划”),是将研究者与前线工作者的智慧与能力结合在一起,强调由前线教师在实际情境中进行研究,并将结果拿来应用,弥补了教研与教学之间的鸿沟,确保各校的课程发展是从专家意见转移为校内验证为本的实践,让各项改革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真正在课堂内发生。不少中小学参加了“种子计划”,与课程发展处及大学学者协作,创造了许多有用的知识和经验,呈现蓬勃的新气象。为了推广这些知识和经验,我们几次举办“学会学习荟萃”,每年都有超过五六千位校长和教师出席,超过八成的学校认为“种子计划”无论对学生的学习,或是教师的专业发展都有积极的影响,并表示会发展校本计划来延续这种效应。
正如《学记》中说:“独学无友则孤陋寡闻”。研究证明,小组的共同学习会比个人单独学习优胜。因此,到校支援的同事,将会着重在学校社群培养学习、协作与改进的文化,让教师组成团队学习。
数载经营渐见成效
根据我们连续几年委托大学进行“学校课程改革及学习领域课程实施情况调查”报告显示,认同课改目的和原则的教育工作者高达99%,各持分者更认为推行课程改革以来,学生在众多方面都有明显的改善,例如学习动机、自学能力、沟通、创造和批判性思考能力。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香港学生这几年来在国民身份认同方面的转变。有教育团体连续五年进行有关中学生国民身份认同的调查,发现踏入香港回归十周年,本港中学生对国民身份认同及爱国程度,创下五年的新高;视自己为中国人的学生不但有上升趋势,不少人也会为中国代表于国际赛事中胜出而感到光荣。负责调查的机构分析,这现象与学校近年在国民教育方面渐见成效有关。
除了本地的研究调查外,其实,香港学生在国际上的表现,亦可说明我们的教育制度的成效是高于国际平均水平的。
“学生基础能力国际研究计划”(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简称PISA)是一项国际性协作研究计划,由经济合作及发展组织策划,共有43个国家/地区参加,旨在评估15岁学生在完成义务教育之后的能力表现。根据最新的研究结果(2003年),香港学生的数学能力名列第一、科学能力名列第三、解难能力名列第二,而阅读能力名列第六。同时,PISA的研究证明了我们的改革方向正确——良好的阅读习惯、自学能力、家长教育和学校的效能是决定学生表现的主要因素,而这些都是我们致力推展的工作范畴。
顺应优势高中改革
2000年,教育统筹委员会(教统会)建议采用连续三年高中学制。
经过多年的讨论与全面的咨询,社会人士普遍认同三年高中、四年大学的制度。教育统筹局于2005年5月发布《高中及高等教育新学制——投资香港未来的行动方案》报告书,勾画了未来高中及高等教育的发展路向。
简单来说,在“三三四”新学制下,所有学生在完成三年制初中(即目前中一至中三)后,将升读三年制高中。目前两项高风险的考试——香港中学会考和香港高级程度会考,将会缩减为一项考试,而这项考试的评核方式将会更全面,并辅以其他方法,以确认学生的表现,从而为每个学生制订“学习概览”(即在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和应用学习的成绩记录之外,记录学生在高中阶段三年内参与各种学习活动的经历、体验和成就,以作为全人发展的佐证);而学士学位课程的一般修读年期则会由三年延长至四年完成。
高中课程宽广多元
至于新高中课程方面,不同的观点与目标、信念与立场纷呈,各方面的张力与拉力与数年前相比更显得激烈。因此,我们要消解各项拉力,尽力保持动态平衡,同时必须要关注相关的支援条件,如可行性、先进的科技发展、资源、专业才能、教师队伍的士气、评估及考试文化、社会参与,以及在以学生的利益为大前提下,可在学校落实的(除了教育理念外,我们还必须顾及各项具体实际执行的问题)问题等。
教育统筹局于2004年10月开始,采用互动模式,就新高中课程各核心科目及选修科目展开多阶段的咨询,以搜集各持分者的意见,从而发展与编订课程及评估指引。整个起草过程,由课程发展议会与香港考试及评核局辖下的科目委员会督导。与此同时,所有科目课程均曾邀请欧洲、澳洲、美国及亚洲等地之海外课程机构进行评审,从而确立国际基准。
经过逾两年的沟通,包括透过公众咨询会及论坛、与教育界人士会面,以及进行学校探访和问卷调查等,教育统筹局充分考虑了各界人士,特别是校长及教师的意见,并以学生的利益作为大前提,最终敲定新高中各科的课程及评估指引。
除了符合国际水平并得到国际认同以外,我们的新高中课程会相当多元化和具弹性,以照顾学生不同的性格、兴趣和能力——以中、英、数和通识教育科作为核心科目,是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和运算能力,并通过通识教育帮助学生从个人、社会、国家和世界的层面,了解时事及当代问题,让他们应用各科的知识,从多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此外,学生可以选修两至三个科目,较深入地探讨个别学科的内容,再辅以德育及公民教育、体艺活动、社会服务及与工作有关的其他学习经历,藉以巩固和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除学术科目外,可选修的科目涵盖实用性较强的应用学习课程,学生可更全面地探索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的学术及应用科目组合。由此可见,整体的课程架构,是要在专与广之间取得平衡。我们期望学生能善于运用两文三语(“两文”指中文、英文书面语,“三语”指粤语、普通话和英语口语);具备广阔的知识基础,能够理解在当代社会上出现的问题;能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参与体艺活动;能尊重及包容别人的不同意见,能判断、反思和独立思考;能掌握终身学习所需的技巧,并且乐于不断学习;能了解本身的就业抱负,并培养正面的工作态度;以及是个有见识、负责任、对国民身份认同的好公民。
新高中课程除预备学生继续升学外,也会考虑他们不同的出路。我们明白到学生有不同能力及取向,因此会多介绍不同类别的应用学习课程,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专长及喜好,为将来升学或投身社会工作作好准备。
考评制度与时并进
新高中会推行更多样化的评核及汇报模式,包括采用水平参照评级制度和经调控的校本评核。
水平参照评级制度是由每个科目的专家小组负责制订各等级的水平。专家小组会按照课程的目标,通过测试和研究,搜集各种资料,包括过往有关考试的统计数据及考生参加测试时的答卷,从而制订各等级的描述和示例,具体说明有关水平的要求。水平参照的评级方式,可以反映考生已达到的水平。考生无须跟其他考生比较,其等级也不会受其他考生的表现影响。考生在考试前已清楚知道各等级的描述指标和学生表现样本,可以此作为学习的目标。在公布成绩后,有关人士包括家长和学生本身,都能更清楚知道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大专院校和雇主也会有更丰富的资讯,作为收生或招聘的依据。
校本评核则以日常的学与教活动为评核内容,是整个课程规划、学与教及评估过程中不可分割的部分。由于校本评核会透过多元化的课业评核学生在各方面的表现,包括一些难以书面测试反映的能力,因此能带来正面的学习效应。教师可以作出适时的回馈,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强弱项,从而不断改进,提高学习成效。此外,持续的评核可以较全面地评核学生的能力,减轻学生应付“一次性”公开考试的心理压力。
总结经验前瞻未来
教育统筹局经过多年来推行课程改革,我们汲取到一定的经验,而这些体会,又恰恰与富兰教授的理论吻合:
1.教育是投资未来的最佳策略,会为香港带来持续的裨益。教育统筹局就教育改革向学校发放额外资源,主要方针是以学生学习的最大利益为依归,为学校创造有利而富弹性的条件,以配合学校的不同需要和短期与长期的发展、学生兴趣、教师专长及学校文化等。政府提供各种模式的支援及资源,既能与各教育界保持伙伴关系,同时表示了支持改革的决心,为学生利益所作的道德承担,以及赞赏学校进行改革所付出的努力。
2.教育改革绝非片面的修修补补,需要有通盘计划及连贯一致的整体政策。比方说,课程发展处与香港考试及评核局特地成立各科联合委员会,确保考评制度与新高中课程的制订配合;与大学校长会定期举行会议,也有助大学新修订之收生条件及课程能与新高中衔接得更顺畅;甚至是审批教科书政策、寻求海外大学认可,以致教统局内部各部门的所有政策必须互相配合。
3.由于各校的情况与条件不同,准备程度也有不同,推行改革宜以温和步伐进行,既富弹性,又可斟酌情况而进行调适。因此,2001年发布的《学会学习——课程发展路向》就制订十年计划,以2001-2006年为推行过程的短期计划,2006-2011年为中期计划,让各学校按本身的步伐而有不同的切入点。又以新高中的校本评核为例,虽然在各科推行是最理想的做法,但考虑到在新旧制并存的学年,个别教师可能需任教现行及新高中科目的工作量,最后决定分阶段推行校本评核,让考评局与学校有更充裕的时间准备。
4.有鉴于教改影响深远,我们应善用各种途径和媒介,与各持分者长期保持密切沟通,包括各阶层的座谈会/交流分享会、通讯简报、电视电台等大众传媒的广播时段等,从而获得社会人士的了解与支持。
5.透过协作式的研究与发展计划,培训一批能够起重要作用的课程改革促进者及课程领导人,同时,也可传播学校真实的成功经验与示例,增强学校推行改革的信心。
6.专业发展:为协助学校领导层有系统地思考推行新学制所带来的种种挑战,教统局为中学领导人举办了有关策划“三三四”新学制的工作坊。各参与者都认为工作坊有助拓展他们的视野,能为学校领导层提供集体讨论及反思的机会,并可与其他学校分享经验。此外,配合课程及评估指引的发布,教育统筹局将继续举办各项专业发展课程,以便向教师阐释各科目的最新发展,并组织教师网络,凝聚及加强专业力量,与各持分者密切沟通,以便适时回应各界人士的需要,以确保新学制能顺利推行。
学习社群凝聚力量
教改始终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工程,在这个过程当中,不免会有困难阻滞。
因此,教育变革的成功关键,在于持分者能否在变革历程当中,充分理解它的目标和内容,以学生学习效能和利益为重,同时,要认清推行变革的过程中最常遇到的困难和障碍,从而了解如何面对变革过程中必然存在的未明朗因素,并能根据环境变化而进行调适与修订,作出相应的行为改变。
换言之,课程发展的重点已转移,并非只在完成课程计划,更重要的是要在校内孕育出学习社群,这样才能确保在整个变革过程中持续发展。教改的变革力量必须源自健康的校园文化,为此,我们期望能协助学校转变为学习型机构,结合不同专长的同侪,打破学科界限,甚至联结其他学校的同仁,秉承探究精神,进行协同教学,共同规划设计课程,深入研讨课程目标、内容组织、教学策略、评估方法等,再把这些讨论在课堂内外实践,根据学生的回馈,进行反思和改善。
教育是对社会影响深远的庞大工程,也是整个社会对未来的首要投资,绝对没有一蹴而就的捷径。展望未来,要成功推动课程发展,我们还须有赖社会各界人士的了解与支持,齐心协力,一起为实现学生的全人发展及终身学习而努力。
2007年7月,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在这个值得庆祝的时刻,我们放眼香港的教育,共同聚焦香港的课程改革,希冀两地教育同仁携手,同促教育事业的发展。
“聚焦香港课程改革发展历程”系列报道将从三个层面对香港课改进行诠释,即政策层面、理论层面、学校实践层面,本期为政策层面。敬请关注近期连续。
陈嘉琪博士:现任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教育统筹局首席助理秘书长,专门负责领导香港幼儿园及中小学课程发展事务。在出任教育统筹局专职前,曾历任中学教师、前教育署督学及香港大学课程学系副教授,专门研究课程政策、设计与评鉴、教师专业发展,以及通识教育等课题。出任教育统筹局首席助理秘书长后,致力领导香港学校课程改革、设计及推动“三三四”新学制的发展工作,大力提升香港教育改革及教育素质。
回归祖国后,香港特别行政区在各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在2007年香港特区政府成立十周年这个值得欢庆的时刻,亦正是我们检视过去努力成果与确认未来工作方向的恰当时机。
课改缘起迎接挑战
20世纪末翻天覆地的剧变,为全球每一个人带来冲击。香港是一个国际城市,为使我们的学生能立足香港、背靠祖国、面向世界,以及能应付知识型社会及经济的急速转变,香港社会无可例外地也要走向终身学习的大方向,香港需要一套能配合21世纪国际新趋势的教育制度。
因此,教育统筹委员会就教育改革各方面事宜进行几次咨询后,在2000年发表《香港教育制度改革建议》,以“终身学习、全人发展”为教育改革的大方向,并且将21世纪的教育目标定为“让每个人在德、智、体、群、美各方面都有全面而具个性的发展,能够一生不断自学、思考、探索、创新和应变,具充分的自信和合群的精神,愿意为社会的繁荣、进步、自由和民主不断努力,为国家和世界的前途作出贡献”。
基础教育拉开序幕
课程发展议会配合教育统筹委员会的改革建议,并根据公众人士对咨询文件的回应,平衡兼顾各方目的、利益和观点,包括:(1)在错综复杂的世界,传统、现代与未来的需求;(2)本地化与全球化的取向;(3)学术、社会、经济、政治、个人需要及实用取向。终于在2001年6月推出《学会学习——课程发展路向》报告书。这次课程改革明确地指出,所有学生均应在德、智、体、群、美各方面享有五种基本而重要的学习经历。我们期望学生能达致学校课程的宗旨,包括:责任感、国民身份认同、阅读习惯、语言技能、学习技能、广阔的知识和健康生活方式。因此,我们提出了一个灵活宽广而均衡的课程架构,由知识、共通能力及价值观、态度这三种互有关联的部分,组成八个学习领域。
此外,课程发展议会就2001-2006年的工作重点提出建议。短期来说,建议学校通过四个关键项目(德育及公民教育、从阅读中学习、专题研习及运用资讯科技进行互动学习)来促进学习,并在各学习领域提升学与教的效能,包括加强批判性思考能力、创造力和沟通能力,这些都是促进学生学会学习的共通能力。我们更建议学校应根据本身优势条件及现况,制订自己学校的课程发展计划,而促进学习的评估(Assessment for learning)也是课程改革的其中一个重要环节。
为了促使课程改革成功,我们更致力于促进学与教的新文化。支援项目包括:检视课程并发布课程指引、加设小学学位教师(课程发展)的职位、提供培训课程、推行“种子”计划、制作各类教学资源、“空降部队”到校支援及推行新高中学制前的各项配合措施等。
根据经验,要推动课程改革成功,校内的领导人物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为了支援校长领导课程发展,我们增设了小学学位教师(课程发展)职位,而评鉴结果证明这个做法是非常有效的。
长远来说,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才是改革动力的基础。我们要创造、鼓励和支援知识分享的文化环境。因此,在不同层面提供不同形式的培训,包括研讨会、经验分享、改善评估及各类资优教育的培训课程,令教师普遍有了范式转移,由教师主导转变为以学生为本。
其实,教师的专业成长不光是知识的积累,最重要的是在建构知识的方法上有演进与演化,而协作式研究与发展计划(或称“种子计划”),是将研究者与前线工作者的智慧与能力结合在一起,强调由前线教师在实际情境中进行研究,并将结果拿来应用,弥补了教研与教学之间的鸿沟,确保各校的课程发展是从专家意见转移为校内验证为本的实践,让各项改革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真正在课堂内发生。不少中小学参加了“种子计划”,与课程发展处及大学学者协作,创造了许多有用的知识和经验,呈现蓬勃的新气象。为了推广这些知识和经验,我们几次举办“学会学习荟萃”,每年都有超过五六千位校长和教师出席,超过八成的学校认为“种子计划”无论对学生的学习,或是教师的专业发展都有积极的影响,并表示会发展校本计划来延续这种效应。
正如《学记》中说:“独学无友则孤陋寡闻”。研究证明,小组的共同学习会比个人单独学习优胜。因此,到校支援的同事,将会着重在学校社群培养学习、协作与改进的文化,让教师组成团队学习。
数载经营渐见成效
根据我们连续几年委托大学进行“学校课程改革及学习领域课程实施情况调查”报告显示,认同课改目的和原则的教育工作者高达99%,各持分者更认为推行课程改革以来,学生在众多方面都有明显的改善,例如学习动机、自学能力、沟通、创造和批判性思考能力。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香港学生这几年来在国民身份认同方面的转变。有教育团体连续五年进行有关中学生国民身份认同的调查,发现踏入香港回归十周年,本港中学生对国民身份认同及爱国程度,创下五年的新高;视自己为中国人的学生不但有上升趋势,不少人也会为中国代表于国际赛事中胜出而感到光荣。负责调查的机构分析,这现象与学校近年在国民教育方面渐见成效有关。
除了本地的研究调查外,其实,香港学生在国际上的表现,亦可说明我们的教育制度的成效是高于国际平均水平的。
“学生基础能力国际研究计划”(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简称PISA)是一项国际性协作研究计划,由经济合作及发展组织策划,共有43个国家/地区参加,旨在评估15岁学生在完成义务教育之后的能力表现。根据最新的研究结果(2003年),香港学生的数学能力名列第一、科学能力名列第三、解难能力名列第二,而阅读能力名列第六。同时,PISA的研究证明了我们的改革方向正确——良好的阅读习惯、自学能力、家长教育和学校的效能是决定学生表现的主要因素,而这些都是我们致力推展的工作范畴。
顺应优势高中改革
2000年,教育统筹委员会(教统会)建议采用连续三年高中学制。
经过多年的讨论与全面的咨询,社会人士普遍认同三年高中、四年大学的制度。教育统筹局于2005年5月发布《高中及高等教育新学制——投资香港未来的行动方案》报告书,勾画了未来高中及高等教育的发展路向。
简单来说,在“三三四”新学制下,所有学生在完成三年制初中(即目前中一至中三)后,将升读三年制高中。目前两项高风险的考试——香港中学会考和香港高级程度会考,将会缩减为一项考试,而这项考试的评核方式将会更全面,并辅以其他方法,以确认学生的表现,从而为每个学生制订“学习概览”(即在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和应用学习的成绩记录之外,记录学生在高中阶段三年内参与各种学习活动的经历、体验和成就,以作为全人发展的佐证);而学士学位课程的一般修读年期则会由三年延长至四年完成。
高中课程宽广多元
至于新高中课程方面,不同的观点与目标、信念与立场纷呈,各方面的张力与拉力与数年前相比更显得激烈。因此,我们要消解各项拉力,尽力保持动态平衡,同时必须要关注相关的支援条件,如可行性、先进的科技发展、资源、专业才能、教师队伍的士气、评估及考试文化、社会参与,以及在以学生的利益为大前提下,可在学校落实的(除了教育理念外,我们还必须顾及各项具体实际执行的问题)问题等。
教育统筹局于2004年10月开始,采用互动模式,就新高中课程各核心科目及选修科目展开多阶段的咨询,以搜集各持分者的意见,从而发展与编订课程及评估指引。整个起草过程,由课程发展议会与香港考试及评核局辖下的科目委员会督导。与此同时,所有科目课程均曾邀请欧洲、澳洲、美国及亚洲等地之海外课程机构进行评审,从而确立国际基准。
经过逾两年的沟通,包括透过公众咨询会及论坛、与教育界人士会面,以及进行学校探访和问卷调查等,教育统筹局充分考虑了各界人士,特别是校长及教师的意见,并以学生的利益作为大前提,最终敲定新高中各科的课程及评估指引。
除了符合国际水平并得到国际认同以外,我们的新高中课程会相当多元化和具弹性,以照顾学生不同的性格、兴趣和能力——以中、英、数和通识教育科作为核心科目,是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和运算能力,并通过通识教育帮助学生从个人、社会、国家和世界的层面,了解时事及当代问题,让他们应用各科的知识,从多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此外,学生可以选修两至三个科目,较深入地探讨个别学科的内容,再辅以德育及公民教育、体艺活动、社会服务及与工作有关的其他学习经历,藉以巩固和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除学术科目外,可选修的科目涵盖实用性较强的应用学习课程,学生可更全面地探索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的学术及应用科目组合。由此可见,整体的课程架构,是要在专与广之间取得平衡。我们期望学生能善于运用两文三语(“两文”指中文、英文书面语,“三语”指粤语、普通话和英语口语);具备广阔的知识基础,能够理解在当代社会上出现的问题;能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参与体艺活动;能尊重及包容别人的不同意见,能判断、反思和独立思考;能掌握终身学习所需的技巧,并且乐于不断学习;能了解本身的就业抱负,并培养正面的工作态度;以及是个有见识、负责任、对国民身份认同的好公民。
新高中课程除预备学生继续升学外,也会考虑他们不同的出路。我们明白到学生有不同能力及取向,因此会多介绍不同类别的应用学习课程,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专长及喜好,为将来升学或投身社会工作作好准备。
考评制度与时并进
新高中会推行更多样化的评核及汇报模式,包括采用水平参照评级制度和经调控的校本评核。
水平参照评级制度是由每个科目的专家小组负责制订各等级的水平。专家小组会按照课程的目标,通过测试和研究,搜集各种资料,包括过往有关考试的统计数据及考生参加测试时的答卷,从而制订各等级的描述和示例,具体说明有关水平的要求。水平参照的评级方式,可以反映考生已达到的水平。考生无须跟其他考生比较,其等级也不会受其他考生的表现影响。考生在考试前已清楚知道各等级的描述指标和学生表现样本,可以此作为学习的目标。在公布成绩后,有关人士包括家长和学生本身,都能更清楚知道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大专院校和雇主也会有更丰富的资讯,作为收生或招聘的依据。
校本评核则以日常的学与教活动为评核内容,是整个课程规划、学与教及评估过程中不可分割的部分。由于校本评核会透过多元化的课业评核学生在各方面的表现,包括一些难以书面测试反映的能力,因此能带来正面的学习效应。教师可以作出适时的回馈,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强弱项,从而不断改进,提高学习成效。此外,持续的评核可以较全面地评核学生的能力,减轻学生应付“一次性”公开考试的心理压力。
总结经验前瞻未来
教育统筹局经过多年来推行课程改革,我们汲取到一定的经验,而这些体会,又恰恰与富兰教授的理论吻合:
1.教育是投资未来的最佳策略,会为香港带来持续的裨益。教育统筹局就教育改革向学校发放额外资源,主要方针是以学生学习的最大利益为依归,为学校创造有利而富弹性的条件,以配合学校的不同需要和短期与长期的发展、学生兴趣、教师专长及学校文化等。政府提供各种模式的支援及资源,既能与各教育界保持伙伴关系,同时表示了支持改革的决心,为学生利益所作的道德承担,以及赞赏学校进行改革所付出的努力。
2.教育改革绝非片面的修修补补,需要有通盘计划及连贯一致的整体政策。比方说,课程发展处与香港考试及评核局特地成立各科联合委员会,确保考评制度与新高中课程的制订配合;与大学校长会定期举行会议,也有助大学新修订之收生条件及课程能与新高中衔接得更顺畅;甚至是审批教科书政策、寻求海外大学认可,以致教统局内部各部门的所有政策必须互相配合。
3.由于各校的情况与条件不同,准备程度也有不同,推行改革宜以温和步伐进行,既富弹性,又可斟酌情况而进行调适。因此,2001年发布的《学会学习——课程发展路向》就制订十年计划,以2001-2006年为推行过程的短期计划,2006-2011年为中期计划,让各学校按本身的步伐而有不同的切入点。又以新高中的校本评核为例,虽然在各科推行是最理想的做法,但考虑到在新旧制并存的学年,个别教师可能需任教现行及新高中科目的工作量,最后决定分阶段推行校本评核,让考评局与学校有更充裕的时间准备。
4.有鉴于教改影响深远,我们应善用各种途径和媒介,与各持分者长期保持密切沟通,包括各阶层的座谈会/交流分享会、通讯简报、电视电台等大众传媒的广播时段等,从而获得社会人士的了解与支持。
5.透过协作式的研究与发展计划,培训一批能够起重要作用的课程改革促进者及课程领导人,同时,也可传播学校真实的成功经验与示例,增强学校推行改革的信心。
6.专业发展:为协助学校领导层有系统地思考推行新学制所带来的种种挑战,教统局为中学领导人举办了有关策划“三三四”新学制的工作坊。各参与者都认为工作坊有助拓展他们的视野,能为学校领导层提供集体讨论及反思的机会,并可与其他学校分享经验。此外,配合课程及评估指引的发布,教育统筹局将继续举办各项专业发展课程,以便向教师阐释各科目的最新发展,并组织教师网络,凝聚及加强专业力量,与各持分者密切沟通,以便适时回应各界人士的需要,以确保新学制能顺利推行。
学习社群凝聚力量
教改始终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工程,在这个过程当中,不免会有困难阻滞。
因此,教育变革的成功关键,在于持分者能否在变革历程当中,充分理解它的目标和内容,以学生学习效能和利益为重,同时,要认清推行变革的过程中最常遇到的困难和障碍,从而了解如何面对变革过程中必然存在的未明朗因素,并能根据环境变化而进行调适与修订,作出相应的行为改变。
换言之,课程发展的重点已转移,并非只在完成课程计划,更重要的是要在校内孕育出学习社群,这样才能确保在整个变革过程中持续发展。教改的变革力量必须源自健康的校园文化,为此,我们期望能协助学校转变为学习型机构,结合不同专长的同侪,打破学科界限,甚至联结其他学校的同仁,秉承探究精神,进行协同教学,共同规划设计课程,深入研讨课程目标、内容组织、教学策略、评估方法等,再把这些讨论在课堂内外实践,根据学生的回馈,进行反思和改善。
教育是对社会影响深远的庞大工程,也是整个社会对未来的首要投资,绝对没有一蹴而就的捷径。展望未来,要成功推动课程发展,我们还须有赖社会各界人士的了解与支持,齐心协力,一起为实现学生的全人发展及终身学习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