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有效策略探析

来源 :读书文摘(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gege04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德育教育处于我国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首要地位,小学语文中包含大量的德育素材,德育教育也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小学语文教育起到促进作用。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能够提高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准,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和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旨在分析我国小学教育中德育教育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教育;策略
  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语文教育中的德育渗透,在教学不断改革的进程中,新课改要求小学语文课程注意小学生道德品质和审美的培养,因此需要教师对这两个方面特殊培养,以促进小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小学语文教材中本身包含了大量的德育素材,教师需要全面了解教材的内涵,发挥语文教育的最大优势。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在实际的德育教育渗透中存在误区,教师往往会只重视考试成绩的好坏,而忽略了德育教育,未能及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本文探讨了小学语文中德育教育渗透的具体方法和途径。
  一、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的具体含义
  德育教育渗透是指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品德教育,教师在小学语文的实践教学中,把按照一定的方法步骤,把课本教学目标中要求和社会广泛认可的思想道德品质观念,转化为学生自己的思想道德品质的一种道德内化的过程。社会发展必然要求德育教育,德育教育有利于发扬和继续我国传统美德。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认识和思维的启蒙期,学生对是非善恶的辨别能力比较差。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不但可以教会学生语文知识,也能培养学生的道德水平,培养出全面发展高素质的人才。
  二、德育渗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传统教育影响大,轻视德育
  教师和家长由于受到传统思维的影响,他们把考试成绩放在第一位。当今在素质教育不断推行的过程,依然很多人把考试合格率和升学率等放在教育的首要位置,把这些作为评价教学质量和成效的唯一标准。在教育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很多学校为了获得更好的生源,只能根据外界普遍的评价标准制定教学策略,只注重学生学习的合格率、优良率和升学率,德育教育完全被边缘化。
  2.小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忽视
  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往往采用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只注重记忆和理解,缺乏和学生之间的课堂互动和交流,这就导致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被剥夺,教师与学生之间难以形成思想和感情上的共鸣。在教学中也会出现教师只注重教学中学生对德育内容知识点的掌握,而忽视了学生是否内心中真正认可德育教育的内容,以及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是否会用学到的德育去规范自己的行为,学生是否通过德育教学真正的提高了自身的信念和道德水平也难以考量和跟踪。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策略
  1.深入挖掘语文课本中的德育素材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千挑万选的精华内容,里面包含了大量的德育素材,体现了中华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语文课本是小学教师进行德育工作的最好载体,通过语文教学,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所以,教师在进行德育工作之前,应当对课本中相关内容有深入的了解和精确的把握,在讲课前对课文中的德育内容熟记在心,才能在课堂上对学生详细讲解相关内容和进行知识拓展。教师结合了语文教学和德育素材后,把知识应用在教学实践中,才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修养和道德水平。
  2.把德育渗透应用在写作训练中
  写作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拓展和延伸,同时写作训练也是进行语文德育渗透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在写作训练中,写作目的对德育渗透的影响非常关键,教师在其中要引导好学生在写作中应当赞美什么精神,歌颂什么品德操守,告诉学生写作的目的,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自发的思考这个话题。教师也要要求学生写真事写实事,多从自己生活中的所见所感出发,挑选出与写作主题相关的真事,和自己对事件的真事感情。在不断的写作训练中,学生会逐渐有意识的提高自身对外界事物的观察能力,能够用自己的眼睛纪录生活中的美好,尝试着用笔来分享眼中的美好。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从小热爱生活热爱身边的人和事,从而开始热爱祖国,达到教学的目标。
  3.设立学习榜样
  德育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的范畴,讲的大道理再多不如做一件实事。把榜样树立起来,可以供学生们直接学习,而不是通过大篇幅的说教让学生明白道理。我国不乏大量的道德楷模和英雄事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去接触这些榜样,让学生产生崇敬之情。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学生们结合在语文课堂中学到的德育相关的内容能够更好的理解榜样的力量,从而培养了学生了高尚品德和爱国主义情怀。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本身应该为人师表,自己的言行都会深刻的影响学生的举止和思想。在德育渗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身先士卒,首先为学生树立起好榜样,让学生对思想道德有直观的认知,达到耳濡目染的效果和感染力。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会逐渐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和人生观,从而实现了德育渗透的教学要求。
  總之,作为小学最重要基础学科的语文课程是德育教育渗透的最佳场所。目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依然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小学德育渗透的教学实践还处于初级水平,亟需教师通过提高对德育渗透的认识和努力改善教学手段把德育内化为学生的行动力。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式有很多,主要要求教师把德育渗透与语文课本紧密结合,用教材去规范学生的思想道德标准,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三观和全面素质能力发展。
  参考文献
  [1]郭云.德育思想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渗透[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5).
  [2]徐源.浅谈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小学),2016(05).
  [3]张青.教书育人润物无声——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考试周刊,2018(15).
其他文献
目的 诺维本加顺铂(NP)和健择加顺铂(GP)方案均是目前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常用方案,本研究对两种方案进行了有效率、存活率和不良反应等方面的比较。方法 自1999~2004年,总共80例
利用积分算子与上下解方法,研究了某一类三阶非线性方程的三点线性边值问题,得到了其解的存在性与唯一性.另外,在恰当的条件下,通过构造具体的上下解,证明了结论的应用性.
本文主要研究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对大连市公务员的激励影响。通过前期查阅相关政策、法规、文献等资料,了解公务员激励机制的概念和其所涵盖的薪酬、晋升、奖惩、考核四方面
12月中旬,中铝公司成功发行5年期5亿美元境外美元债券.此次债券发行过程中共吸引190多个境外机构投资者投放的30多亿美元订单,认购倍数超过6倍,票面利率3.625%.
[摘 要:在现代小学教育体系中,三年级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小学生也呈现出新的授课需求,通过在小学三年级数学教育中融入创新性教学模式,可以助力小学数学教育提档升级。创新性教学模式对于学生能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在三年级数学教育实践中,需要小学教师深入探索,寻求有效的教育路线,满足现代小学数学教育发展需求。  关键词:小学;三年级;教学创新;质量]  在现
目的探讨低浓度对比剂冠状动脉CT(LCCM-CTCA)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同期行LCCM-CTCA和传统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患者的影像资料。以CAG为"金标准",分析LCCM-CT
针对"机械制图"教学资源库建设中存在的与实际教学需要之间契合度不高、教学资源库维护更新不及时、持续性建设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建设与教学资源库相配套的融合信息技术的新
患者,男,58岁,一个多月前因一次饮酒过量,餐后数小时突感上腹部剧烈疼痛,就诊于当地卫生院,经治疗症状缓解。1周后,腹部疼痛反复发作,并伴有畏冷发热,再次到卫生院就诊,X线、心电图检查
摘 要:一个国家城镇化的程度是判断这个国家是否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尺。张掖具有独特的湿地生态优势,依靠宜居宜游的首位产业,构建生态、文化、经济战略平台,加强和完善基础设施,依托创建风景秀美的生态型城市来推进具有张掖特色的城镇化建设。  关键词:生态城市;建设;推进;特色城镇化;实践;思考  一、城镇化的重要意义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持续向城镇集聚,并最终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中
对于小学音乐来讲,教学宗旨就在于让小学生真切感受到五彩斑斓的音乐世界。通过进行优美旋律的聆听,小学生将会发自内心喜爱音乐课,同时也显著增强了自身拥有的音乐审美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