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色彩的发展在美术当中的重要性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25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所谓的美术,就是在一定的空间以及平面内创作出具有一定可视性的艺术。在这其中就少不了对色彩的应用,是否能准确的运用色彩也是一件美术作品能否吸引人眼球的重要因素。可是对于色彩的运用也并不是一味地“求多求鲜”,而是需要技巧的运用,所以美术作品的不断发展也让创作者对色彩有了更多的要求。因此,本文就色彩在美术发展中的重要性加以分析说明,其目的就是希望未来美术事业的发展能够越来越好。
  关键词:美术;色彩发展;重要性
  随着我国社会不断的发展,人们已经不再担心温饱问题,但是对精神却有了更高的需求,这就让美术作品有了无限发展的可能。而在美术作品中,色彩的运用并不是作品的附属品,而是创作者内心情感的一种抒发和表达,这并不是单纯的想给观众一种视觉上的冲击,而是想让观众从色彩中读懂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所以在美术作品中色彩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美术作品又涵盖过广,所以本文就重点从绘画方面的角度来深入的对色彩的发展进行探讨。
  一、色彩的发展概念及利用
  从我们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开始了接触色彩。当我们接触到任何一种颜色的时候,视觉神经都会接受到信号,这是一种不需要经过大脑就可以快速被反馈的反应,这也属于人类的一种一本特征。就比如史前窑洞壁画,那时候人类还没有完全的进化成功,但是一些有天赋的原始人已经可以创造出很多鲜艳明快的绘画作品,这些壁画经过了几千年的洗礼还是依旧美丽,壁画就是对当时人类生活的一种体现和记录,由此看来对色彩的运用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赋而非后天学习的,就如同民间的风俗习惯一样,各个民族都有自己钟爱的色彩,属于本能的喜好。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色彩的天然和纯粹。
  除此之外,还有影视作品,有一些电影就是利用色彩的特殊处理来将画面的美感表达出来。比如《布达佩斯大饭店》[1],就是利用一种色调感和效果烘托来将电影画面演绎的精致无比。
  摄影师斯托拉罗就曾经表示过:“电影语言中包括色彩这一部分,不同的情感是要用不同的色彩来进行感受的,这育火象征生死是一个道理[2]。”我国著名导演张艺谋也曾经在接受采访时说过:“在电影的视觉元素里,人的情感波动很大一部分是靠色彩来决定的。”可是时间再向前追溯,在没有彩色电影的出现时,《火车进站》这部电影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越来越近的火车头就是因为利用了光影色彩的对比而形成了一种令人惊恐的视觉效果。
  二、色彩发展在美术中的重要性
  在各种美术作品中,尤其是绘画的发展史。大约600年前,凡艾克兄弟就进行了一场关于绘画的革命,在之前油调制颜料的基础上,将白布鲁日光油与亚麻仁油混合在一起,调制出一种新的媒介。从此,现代意义上的油画就诞生了。新事物的不断产生和完善从根本上讲就是一种自然规律。色彩的发展从某种角度上讲也代表着美术作品的发展,人们内心对于美和精神的追求就是美术发展的不竭动力。许多年之后,油画已经将色彩当作了灵魂,更是油画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色彩的独特魅力,让油画的发展充满了时代的精神。
  西方油画的发展历史中,最初是以学院派为主要的色彩运用主导,重视对基本功的运用,所以会注重对素描的练习,反而轻视对色彩的利用,因为色彩属于反传统的运用,这对于绘画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好的方面就是能将优秀的传统继续传承,绘画者的绘画功底都相对扎实。而缺点则是过于程式化和循规蹈矩,绘画本来就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美术艺术,长此下去并不利于绘画的发展。这种情况直到19世纪开始被打破,当时开始出现了印象主义,对色彩的大量使用也让绘画的发展走进了新世界。
  比如莫奈的作品《日出 印象》[3],就是将传统的学院风格完全的打破,因为受到了巴比松画家在户外作画的影响,将自己的绘画视线从室内转到室外,开始追求那些光线照耀下的内容,这种强调自然色与光的作品,也迅速的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因为这样的作品更具有真实性与生动性。这一绘画流派并没有出现多久,却在西方的绘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绘画届中,印象主义还起到了一个分水岭的作用,从此流派出现滞后,绘画中的色彩开始进行变革,现代主义流派层出不穷,这为世界史上的美术艺术也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不仅是在国外,我国的绘画也逐渐的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于新文化的传播,我国从二十世纪开始就走入了“西画东渐”当中,我国的绘画艺术也摆脱了过去传统的束缚。我国有越来越多的画家到西方去学习新的绘画方法,比如李叔同老师和李铁夫老师等等。其是在更早之前,我国就有徐悲鸿、林风眠等老先生先后到国外去学习油画。但是当时的发展还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种情况一直到新中国成立才出现了新的发展。董希文老先生的《开国大典》就是巧妙的利用了色彩的搭配,将当时安定、严肃、宁静的场景利用恰到好处的色彩表达了出来。在此图中也利用了一定疏密对比的方式,毛主席的位置是远离人群之外的,这样再加上色彩的对比,更能抓住观众们的眼球。这幅油画作品就是将中西方绘画手法完美的结合,将我国民族气魄和民族特色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
  我国的绘画作品虽说是借鉴了很多西方绘画的手段,但是也在发展中逐步找到了自己的风格,只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让世界绘画发展的越来越好。
  色彩的发展一直是伴随着美术作品的发展而体现出来的。相应的,色彩也成为了美术作品中不能缺少的一部分,其也是美术发展的重要组成。所以,只有做好二者的融合,才能完成令人更加满意的艺术作品。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就美术中的绘画部分重点分析了色彩发展的重要性。我国现代社会在不断的发展,下一步我们要考虑的就是利用怎样的色彩才能将作品中的思想感情加以完美的表达。这就需要艺术家和创作者们继续深入的进行研究,做到活学活用,只有这样我国乃至世界的美术发展才能更加的顺利。
  【参考文献】
  [1]吴淼,陈小宇.中国传统美术色彩对现代视觉传达教学效果的增强作用[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4,(5):257.
  [2]完颜严.民间美术艺术造型和色彩在现代美术设计中的应用[J].戏剧之家,2015,(8):169-171.
  [3]岳胜斌.以自然之灵性蕴养艺术之花——色彩风景写生在高考美术专业训练中的作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4,(2):147.
其他文献
《活着》是我国杰出当代作家余华的代表作之一,其英译本由美国著名汉学家和翻译家白睿文完成,一经出版好评无数.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尽可能地还原了原作者的识解方式,准确传达原
【摘要】英语教学研究是英语教学的基础,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由于教师教学任务繁重,他们勤于做但疏于总结、积累和研究。本文拟从校本研修和研究学生的角度阐述了英语教学能力与研究能力的关系,希望达到英语教学让学生和社会都满意之目的。  【关键词】英语 教学 研究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8-0-02    In Learning
文章从古希腊和中国两个角度,简要阐述了近代自然科学没有诞生于中国,而是在希腊的几个原因,从工匠传统和学者传统的相互分离、战争导致的大融合,到西方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目的通过实施学龄儿童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尿液筛查模式,及早发现和诊断CKD,建立“初级登记、二级筛查随访、三级诊治严重患儿”的三级管理模式,从而使
【摘要】目的:分析经鼻内镜手术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78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的39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的39例患者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49%,两组患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历史学家、教育家傅斯年一生富有传奇色彩.早年在北京大学读书时,因主编杂志宣传民主与科学新思想而享有盛誉.1919年,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5月4日上午,北京的大学生集会抗议
大学生生理和心理逐渐成熟,恋爱已成为大学的普遍现象,由于成长环境的不同,对于恋爱关系中的问题也会有不同的行为模式.本研究通过梳理家庭环境与恋爱关系的关系,为正视家庭
摘要:本文阐述了从对现今中国画精神的简单理解及收藏现状,而引发对现今美术馆功能的实质性以及美育功能的看法。  关键词:中国画;美术馆;美育  中国画是养心陶性之学,它于当今社会似无参与之意,有些厌世、避世;它只将自然展示于人,在不见烟火的山水间去创造理想的境界,以梅韵兰风去隐喻完美的人格;它将生命的韵律融入笔墨之中,纵使是残山剩水、枯木瘦石,也依然神采灼灼,蕴含着儒、道、禅宗的精神,寻觅自然之美,
韩非的帝王术或机智巧妙或卑劣肮脏,无不顺应着时代背景,无不是韩非实现理想社会的手段.秦国一统天下得益于韩非,亡天下是违背韩非初衷所致.
作为汉语语法研究者的必读书目,《马氏文通》为汉语语法研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本文第一部分简单介绍了《马氏文通》的内容,第二部分先从这本书的内容、它在汉语语法史上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