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无意识中的反犹思想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dogls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从美国主体文化集体无意识中的反犹思想出发,分析了马拉默德创作《银冠》三处精心设计,从而揭示了作者对读者表达的主题:集体无意识中的反犹思想是禁锢犹太民族追求平等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 集体无意识 反犹 原型 美国主体文化
  集体无意识是瑞士心理学家、分析心理学创始人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用语。荣格将无意识分为个体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他认为集体无意识是由遗传保留的无数同类型经验在心里最底层积淀的人类普遍性精神,是个体无意识的更深层次,是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社会环境和文化历史因素在心理上的积淀,也就是深印于脑意识结构中的以前各代人经验的积累和反映。它以一种不明确的记忆形式积淀在人的大脑组织结构之中,在一定条件下能被唤醒、激活。它隐藏在人类心灵的最深处,是一个超越所有文化和意识的共同基底,为人类历史上同时出现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毫无联系的文化现象提供了合理的释义和依据,也为人类所具有的共同心理提供了解释的可能性。同时它还构成了民族精神的深层结构,是能将此民族与彼民族区分开来的格式塔。个体无意识的绝大部分由“情结”所组成,而集体无意识主要由“原型”组成。原型不是经验,它的印象是经验,其用原始的形象表达。英国学者鲍特金对此进行了修正,认为人类情感的原型模式不是先天预成在个人的心里结构中的,而是借特殊的语言意象在诗人和读者的心中重建起来的,所谓原型并不能看成是某种遗传信息的载体,同语言符号一样,它也是文化信息的载体形式,即它是一种社会性遗传。
  反犹主义指的是厌恶、憎恨、排斥、仇视犹太人的思想和行为。它来自于这样的错误的观念:认为犹太人从本质上、历史上、种族上、自然属性上就是一个能力低下、邪恶、不应与之交往、理应受到谴责或一系列迫害的劣等民族。反犹主义呈现以下五个特性:普遍性、持续性、暴虐性、潜意识性和再造型。本文主要讨论的是它的潜意识性,自从基督教在欧洲大获全胜后,反犹主义通过其历史进程、社会行为、文化演绎在意识形态中不断强化,形成了具有传承性的各种原型,进入了西方非犹文化里集体无意识中的格式塔,在人们的潜意识中发挥作用,也就是说反犹现象并不总是在有意识情况下发生,有时也会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得到表露。
  马拉默德是出生在美国的俄国犹太移民后裔,他的前半生正逢世界局势动荡,经济萧条长达数年之久、失业人口居高不下,法西斯主义疯狂迫害和屠杀犹太人,以及之后的冷战对峙和麦卡锡主义盛行。作为一名犹太血统的作家,这些灾难给他留下的心灵创伤和烙印要比其他人多得多也深得多。马拉默德通过描写“城市角落”里的像垃圾一样被人遗忘、被社会扔弃的犹太籍移民的苦难生活和在苦难中恪守道德、在悲惨中默默争取生存地位的社会最底层犹太人,为他们正名,表达了犹太民族的“受苦—救赎”的艰难宿命。读者能在字里行间体会到作者对这些人物的同情,例如《店员》、《上帝的恩赐》,等等。但是他在《银冠》的创作目的有些不同,他用含混的态度描写了一个看似骗局的故事,体现了犹太文化与美国主体文化之间的对立和冲突,揭露了西方非犹文化里潜意识中的反犹思想,说明了当代犹太文化生存的尴尬境地。《银冠》故事是这样的:甘斯老人病了,奄奄一息,他的儿子艾伯特为他到处求医问药,后来偶遇一个声称可用银冠治病的犹太教士,因为银冠要价太高,而且很可能是子虚乌有,在艾伯特强烈要求下,利夫希茨教士让艾伯特在镜子中看到了一顶银冠,但也只持续了五秒钟。艾伯特认为利夫希茨是一个诡计多端的骗子。他说这是荒诞的骗术,要将教士父女二人送交警察,这时利夫希茨教士踉踉跄跄地说:“发发善心吧,对一个老人发发慈悲吧!想想你的父亲吧,他爱你。”但是艾伯特却开始指责父亲,说他恨父亲并希望他完蛋。教士在这片诅咒声中,狂怒地指着天上的上帝,惊恐地指责艾伯特为杀人犯。艾伯特头疼难忍。一个小时后,他的父亲老甘斯闭上了眼睛,断气了。作者直到最后也没有给读者指明是艾伯特的怀疑和诅咒导致了父亲的死亡还是利夫希茨本身就是个精心的骗子。
  马拉默德在创作《银冠》时有三个地方经过了精心设计,即他叙述故事的视角、情节不断契合反犹原型和一个欧·亨利式的结尾。
  一、作者站在美国主体文化的视角叙述故事——影射犹太文化在主体文化压迫下的集体失语的社会现实。
  《银冠》中的人物不多,主要有两个人,一个是代表了崇尚务实、有着科学态度的青年艾伯特,他是一名中学生物学教师,他体现了当代美国主体文化价值取向。另一个是代表了历史上最受压迫、最晚移民到美国、生活在最底层的意第绪(东欧)犹太文化的利夫希茨,他是一个退休的犹太社区教士。他的女儿利夫凯尔在故事当中起着引起矛盾、强化冲突的作用。马拉默德一反常态,完全用艾伯特的视角叙述整个故事,利用艾伯特的眼睛观察利夫希茨、利夫凯尔和犹太社区,通过对他的心理刻画牵动整个故事的发展。整个文本是“不公平”的,有的只是对艾伯特的心理描述,读者也只能跟着艾伯特的视角和切身感受进入故事本身,而对于利夫希茨给出的只有外貌动作的描述和作者设计的对话,不仅无心理刻画,而且作者对他的种种言行不多做解释,致使他始终处于被动描写之中。艾伯特对利夫希茨的每一次怀疑的原因都跃现在纸上,而利夫希茨只能被动地回答一次次的尖锐质疑,甚至还被迫用幻术展示银冠的存在,他们在文本中的主动型和被动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例如当艾伯特质疑银冠是否对异教徒有用时,作者没有从犹太教本身教义解释,比如犹太教并不主张其他民族为了被救赎而必须接受它的宗教信仰和敬拜方式;犹太教认为这世界会因为它所行的而受审判,而不是因它所信的教条而受审判;所有公义的民族皆分享将要到来的和平世界。作者设计给利夫希茨对艾伯特的回答则是“上帝怀疑我们,我们怀疑上帝,它是存在的属性,只要你爱你的父亲我就不担心这点”。这种宗教式的沟通方式让艾伯特在其所代表的美国现代的、科学务实的文化中找不到有效解码,无法获得理解。艾伯特和利夫希茨几次的对话几乎都是作者刻意安排的不充分交流,而这正影射了当代社会的现实——犹太文化在社会中没有对话的权利。法国哲学家和历史学家福柯认为话语即权利;犹太文化在大环境下的失语本身就体现了被压迫的事实,而这种压迫来自主体文化的现实优势。   二、作者设计的情节不断契合着美国主体文化格式塔中的反犹原型——揭露了主体文化集体无意识中反犹思想的存在。
  犹太人颠沛流离的历史造成了犹太人世世代代的职业背景,在生存的重压之下,形成了犹太民族的一些共同特点,其中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再加上犹太民族认为自己是上帝的唯一选民,既不热衷传教又不热衷外部沟通,产生了种种误解,随着以讹传讹人,渐渐地导致了主体文化对犹太民族的看法基本都是消极的:认为犹太人都是贪婪、吝啬、冷酷、狠毒、阴险、肮脏、卑贱、愚蠢的。文化的传播更加强化了主体文化意识形态里的偏见,历史上最经典的反犹原型就是圣经里竟为了三十块银钱(一个奴隶的身价)出卖了耶稣的犹大,而妄图通过以肉还钱的方式加害正直的安东尼奥的高利贷商人夏洛克则是莎士比亚笔下的另一个反犹经典,这些原型通过文化传承进入了主体文化的格式塔,反犹思想成为集体无意识的一部分。马拉默德对应主体文化中的反犹意识形态,建构出一个个形象和行为,不断契合着美国主体文化格式塔中的反犹原型,例如身材变形、愚蠢弱智的傻大姐形象的利夫凯尔,破落的底层犹太教堂,教士简陋肮脏的寓所,身上散发着的肮脏气味的利夫希茨、利夫希茨奇怪的举止和模棱两可的语言,利夫凯尔不合时宜的在场和表现。作者这样的设计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下意识地在自己的格式塔里进行搜索和原型配对,一方面带动故事,另一方面促进读者反思自身。
  三、作者设计了颇似欧·亨利式的结尾——质疑美国主体文化强势态度和核心地位的合法性。
  欧·亨利式的结尾通常指短篇小说大师们常常在文章情节结尾时突然让人物的心理情境发生出人意料的变化,出现令人意想不到的结果,在情理之中,又符合生活实际,形成独特的艺术魅力。艾伯特以极其厌恶的心情、以怀疑和藐视的态度对利夫希茨进行一次次尖锐的质疑,直至最后在谩骂中情绪失控,叫出了潜意识里的对父亲的诅咒,这彻底揭露了艾伯特所代表的美国主体文化的缺陷——意识层次里无信仰和潜意识中爱无能,暴露了其空洞本质和虚伪性。这样出人预料、戛然而止的结尾如果按照从信仰治疗的思路出发、重新审视事件本身,则作者会让读者在文本中将利夫希茨作为一个坚守着信仰的落魄教士的形象看待。作者表达的好像是:不论老甘比的死因如何和利夫希茨究竟是不是骗子,对自己亲人缺乏真爱的艾伯特强势地、粗鲁地针对犹太教士利夫希茨的行为本身就不比骗子更高尚。
  当代美国主体文化是世界最先进的主流文化之一,它讲究开放务实,追求民主自由,崇尚开拓和竞争,讲求理性和实用。当初犹太民族跋山涉水、千辛万苦、源源不断地移民到美国很大程度上就是对这种文化的兼容并蓄性充满了信心。《银冠》里的两种文化的冲突标志着反犹思想已经渗透到美国主体文化的集体无意识,对于犹太民族而言,标榜为最开放最民主的美国主体文化都是如此,那么其他非犹文化就更不能抱有希望了,这充分体现了当代犹太文化的尴尬境地。马拉默德说:“作品应该使读者激动,摧毁并改换他们的心灵。”作者通过《银冠》让读者认识到非犹民族集体无意识中的反犹思想是犹太民族发展之路任重而又道远的原因,督促读者反省自身是否受到集体无意识的影响,从而做出改变,实现犹太文化的真正解放和平等。
  参考文献:
  [1]霍尔等著.冯川译.荣格心理学入门[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2002.
  [2]荣格著.冯川,苏克译.心理学与文学[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86.
  [3]徐新.反犹太主义解析[M].上海三联书店,1996.
  [4]托马斯·索威尔著.沈宗美译.美国种族简史[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
  [5]贝纳德·马拉默德著.吕俊,侯向群译.马拉默德短篇小说集[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6]涂敏,蔡玉辉.碰撞与冲突:《银冠》的文化解读[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7]卢迪.犹太式救赎——马拉默德短篇小说银冠赏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7).
  [8]陈艳君.《银冠》中价值观冲突的文化语境分析[J].考试周刊,2011,(5).
  [9]傅勇.犹太人的困境与自救.河北师范大学学报[J],2001.
  [10]代丽春.《银冠》的犹太性主题[J].考试周刊,2011,(26).
  [11]王亚敏,韦丽.异化社会里的人道主义光辉——马拉默德的小说《银冠》的主题内涵赏析[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
  [12]乔国强.论贝纳德·马拉默德与当代美国犹太文学运动[J].天津外国语学报,1999,(2).
  [13]唐伟,张贯君.马拉默德小说中犹太幽默探析[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6).
其他文献
摘 要: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一项实施面广、量大、难度高的工作,需要校内外多个部门通力合作,形成联动机制。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之间、高校内部、高校与社会之间的联动,逐步形成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长效运行机制。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践教学 联动机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课堂理论教学的延伸与深化,在整个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从实施情况看,尽管各高校均
摘 要: 文学艺术类课程作为通识教育或博雅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在普通高校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在“211工程”高校中。但只有十年历史左右的独立学院,开设文学艺术类课程要面临专业与就业的现实压力,也面临学生基础与兴趣的选择矛盾,更有来自于社会转型时期功利思潮的影响。在独立学院开设文学艺术类课程,既有先天不足的困难,又有后天难图的困境,那么其对策的研究就更值得教育界同行更深入地进行了。  关键词: 文
摘 要: 东周,从政治角逐层面而论,它是个尔虞我诈、充满诡谲变迁的时代,各国间的摩擦吞并皆属司空见惯之事;但从学术明辨角度而言,它却是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昌明时期。诸子各家争相言道、积极用世,其中尤以“九流十家”中的儒墨两家为最,并时有世之显学、非儒即墨之赞。然相较之下,儒家因其出发点更重人本并兼涉伦纲,故尽显谦和中庸之余,更易于赚得诸世“牧之者”们(孟子语)的青睐并符合世之“牛羊”们(
摘 要: 《沉沦》和《芝加哥之死》是郁达夫于1921年、白先勇于1964年创作的两部作品,它们讲述的都是中国留学生在经历精神苦痛和折磨后走向自我毁灭的故事,但《沉沦》和《芝加哥之死》的主人公的“死亡心理”是不同的,它们体现两种不同的留学生精神困境。  关键词: 留学生形象 自我毁灭 精神困境  一、两次留学生热潮的不同  二十世纪初和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经历了两次留学生热潮,第一次是以郭沫若、
摘 要: 《背影》为何成为经典,历来众说纷纭,但其成为经典的内在质素谁也无法否认。本文从课标理念出发,解读它写作的内在质素:“人生真切体验,感情真挚表达”;“观察角度独特,表达具有创意”;“白描出色运用,父亲背影成经典”;“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用语干净、朴实,涵义丰富”;“父亲话语平中见奇,处处显深情”;“内容先后有序,结构详略得当”,等等。  关键词: 新课标理念 散文《背影》
摘 要: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现知识、创新知识、发展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的课程,是构建学校文化的重要课程,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课程。扎实有效地开展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和科学创新能力。  关键词: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能力培养 “青春诗会”案例  2012年5月,我参加了江苏省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
摘 要: 将朋辈教育模式引入高校学生工作中,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创新方法。在具体实践中,可以在日常管理、党建、社团、心理健康、就业指导工作中应用朋辈教育模式。  关键词: 朋辈教育模式 高校学生工作 实践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网络信息化的发展及当代大学生个性特征的变化,高校教育正面临各种挑战。仅仅依靠高校课堂教育和辅导员、班主任和专业心理辅导老师的师生型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有效地
摘 要: 南京师范大学建校110周年了,作者所在的系科——美术学院,时称“图画手工科”,开创中国高等师范学校开艺术专科的先河,为中国培养了第一批本土美术教育师资,这些人才成为中国第一代美术教育家,对往后中国美术教育的影响之大,非同一般。  关键词: 两江师范 李瑞清 图画手工科  一、风雨飘摇中的清王朝与维新变法促进了对新式学堂的产生  1888年,在康有为等维新核心的不断努力下,光绪皇帝于189
摘 要: 人文地理类纪录片是近几年相对新兴的一种电视纪录片类型,而旅游卫视的《行者》自播出以来受到了广泛好评。那么,是什么原因让《行者》脱颖而出呢?这引起了笔者的思考。本文通过对旅游卫视《行者》栏目的简单介绍与对其栏目特色的分析,概括出人文地理类纪录片的栏目特色,并将其与同类型纪录片进行对比,从而探讨并研究当下电视纪录片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人文地理类纪录片 《行者》 特色 启示  一、《行者
摘 要: 作者针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存在的种种弊端,根据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点,提出了把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师的教学目标,通过各种途径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以实现历史教学的社会功能的观点。同时就现行的评估制度对教育的导向作用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关键词: 历史教学 新课改 实践与探索    我在历史教学和听课过程中发现,历史课堂教学为了追求考试的结果走入了误区。我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