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流程风险分析,防范业务流程风险

来源 :AMT前沿论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mon32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流程风险防御”的核心工作是找出重点流程的风险点,并在风险管控的同时加强风险预警,通过流程的风险防御确保对公司各业务运营单元、重要经营活动的安全管控。
  
  在中国移动“正德厚生,臻于至善”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东莞移动立足于近几年开展运营管理的实践和经验,在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加强风险管控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前期更以此为出发点,全面构建了“质量安全盾”工程,积极地探索了融合流程管理、质量管理和风险管理等管理思想,加强企业产品和服务质量及安全运营管控的新思路、新办法。“流程风险防御”正是东莞移动“质量安全盾”工程建设四项支撑之一,旨在结合“质量安全盾”工程安全运营管控网,剖析流程风险管控节点所蕴涵的风险,并最终结合“流程易管理平台”进行开发,运用电子化手段实施风险的预警、监控和优化闭环管理,形成风险分析、风险识别、风险管控和风险预警的风险管理模式。
  “流程风险防御”的核心工作是找出重点流程的风险点,并在风险管控的同时加强风险预警,通过流程的风险防御确保对公司各业务运营单元、重要经营活动的安全管控。
  


  
  风险分析
  
  风险分析的最终目的在于对流程中各个节点所蕴涵的风险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提炼出该条流程的风险管控信息。东莞移动以选取的重点业务流程为基础,由其流程经理召集该流程各节点相关岗位人员开展座谈会,分别由各节点岗位工作人员对该节点岗位运作情况进行详细介绍,并会同东莞移动八大安全运营体系工作小组共同分析出流程运作中可能存在的风险信息,汇总形成《流程节点风险管控信息表》(见表1)。
  其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
   该节点是风险节点还是管控节点?风险节点指可能产生风险的节点,控制节点指对风险有管控作用的节点。
   该节点对应什么岗位? 对应岗位指负责关键节点的部门岗位。
   该节点风险内容有哪些?风险内容指关键节点可能出现的风险类型。
   如何描述该节点的风险?风险描述指详细说明可能产生的风险。
   该节点有哪些控制措施?控制措施指针对可能产生的风险,现有的防范和应对措施。
   该节点有哪些岗位风险控制职责?岗位风险控制职责指为降低关键节点产生风险的可能性,负责该节点的部门岗位需要采取的行动。
   该节点风险预案是什么?风险预案指在异常情况发生或正常措施未能控制住风险时,可采取的补救措施。
   该节点有哪些管控措施?针对风险问题建议采取的风险管控措施。
  


  
  风险标识
  
  风险标识的最终目的需要将风险管控信息融入到业务流程上去,以加强风险的提示、管控和预警。经风险分析得出的重点业务流程各节点风险管控信息结果即为该流程所蕴涵的风险管控信息。将这些内容记录到相应的流程“节点风险管控信息表”(见表1)中,并进行汇总就得到了该条流程全部风险管控信息。之后,将这些蕴含风险管控信息的节点在业务流程图中标识出来,以建立节点与风险管控信息的关联。最后,对相应的流程文件进行更新,形成了东莞移动一批蕴涵风险管控信息的流程文件。结合流程风险管控信息,东莞移动更可从风险管控角度进行相关流程的优化。
  
  风险管控
  
  流程风险分析结果最终是为了加强风险的管控能力。东莞移动在对关键流程进行风险分析基础上,进一步采用了以下四种风险管控方式强化了对关键业务流程风险的管控:
  1、流程图和流程文件的更新
  根据风险分析结果,进一步将这批流程作为优化对象开展了加入风险管控元素的、更深入的流程优化工作,并将优化后结果更新到了相应的流程文件中,通过更新的流程图和流程文件,各级管理人员、流程经理和流程岗位工作人员可直观地得到该条流程的风险管控信息。
  2、流程电子化操作
  将关键流程风险管控信息进行汇总,并结合东莞移动“流程易管理平台”,以完善流程的系统化管理方式进行开发。运用电子化手段实施风险的预警监控和优化闭环管理,以取得更好的风险管控效果,减少人为因素风险。
  3、与质量管理网、安全运营网管控工具(风险指标分级体系、安全运营网、质量管理网、风险管控地图等)相结合。
  结合东莞移动“质量安全盾”工程其它建设成果如风险指标分级体系、安全运营网、质量管理网、风险管控地图等,强化东莞移动风险管控的内容和效果,加强对业务流程风险的防范。初步实现了对风险的提示、管控和预警能力的加强,完善了东莞移动风险管控的工具和手段。
  4、定期开展风险管控情况审计
  持续对风险管控情况进行定期的审计,审视关键业务流程的风险管控效果,并据此作出对管控工具和方法的持续改进与提升。
  
  风险预警
  
  在对关键业务流程进行风险分析、风险标识和风险管控的基础上,为了加强对潜在的流程风险进行预警的管理,也为了进一步完善东莞公司安全运营体系建设,东莞移动通过对各关键、敏感岗位风险点的全面梳理把控,采取了以下措施,有效地提升了风险管控水平:
  1、根据省公司对敏感岗位的定义,结合各部门实际工作中对敏感岗位的认知,确定了东莞公司敏感岗位矩阵表,对敏感岗位的敏感等级进行了划分,并将敏感岗位员工换岗工作纳入人力资源调配计划。
  2、针对岗位廉政风险管理,对岗位进行了分类,定期进行岗位的轮换,并要求各部门要将岗位廉政风险管理纳入部门年度工作计划中,做到和业务工作一起布置、一起管理。
  3、开展“我为流程献计”活动,要求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对工作所涉及的流程提出建议,并进行建议的汇总,供流程优化时参考,以期获得流程的优化和改进,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并减少风险。
  
  “流程风险防御框架模型”是东莞移动流程风险防御实践提炼总结的工具性成果。作为指导流程经理及其它流程相关工作人员对公司业务流程进行更为广泛的、更为深入的流程风险分析的指引,它有力地推动了流程风险防御工作的深入开展,为东莞移动“质量安全盾”工程建设起到了关键性支撑作用。东莞移动流程风险防御工作的开展强化了对风险的预警和管控能力,为流程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合理保障,更符合风险控制的成本与效益原则,并使流程目标与企业战略相符,进一步强化了东莞移动全业务运营时代的质量与安全保障。
其他文献
2010年度中国商用软件行业供应商TOP100榜单
期刊
自1999年进入中国市场,IFS在中国已经走过了十余年的历程。正可谓十年征程,十年成就,这家具有28年生存历程的瑞典公司,通过在中国企业级软件市场十余年的沉淀与积累,已经收获颇丰。至今,IFS已为近300家中国企业成功实施了ERP,业务足迹遍及中国各大主要行业,包括公用事业、汽车、高科技、工业制造等领域。  在业界,IFS被看作是一家低调的软件公司,没有大量的造势宣传,而IFS在中国的业绩却很难用
期刊
幸运的是,企业获取全球范围内熟练开发商和珍贵资源供应的障碍越来越少了。企业几乎可以在任何地方找到人员和服务,这仍然要归功于一个组织的软件开发或网上业务。  好消息是资源都摆在那里。坏消息是,对日常商务中经常失控的人员和做法,你得设法维护安全并保持警觉。  无论你在外包开发、服务还是维护,底线是你依据他人来写代码或运行服务,这样你的客户会把这些看做是你提供的——这意味着你必须对任何功能问题或安全漏洞
期刊
下阶段卫生医疗行业的信息化建设重点,将以健康管理为核心,实现人人享有电子健康档案,全民开展自我健康管理。    卫生主管部门常常面临这样的困惑:  “由于未知病毒(如:SARS、H1N1等)的快速传播,突发性的疫情常常让领导和医疗诊治部门难以应对,每天加班加点工作,对疫情控制的效果也未必好。”  “最近一段时间,各大医院的用血量急速上升,血库的储备已明显不能应对需求了,部分医院为了保住病患资源,虚
期刊
关键字:企业管理 咨询顾问 知识体系 方法论    某电子加工企业委托咨询公司为其设计了一套客户满意度管理体系,在咨询顾问离厂后,企业内部成立了承接项目组负责后续的推行工作。在一次内部客户满意管理体系宣贯中,一位资深的质量管理经理深有感触地说:“其实顾问给我们提供的这套方案,大部分内容对我而言没有亮点,我自己也知道怎么做,真正对我有启发的就是一个点,对客户期望的闭环管理”。  了解到这个案例的时候
期刊
满心期待着“业务模式优化”专栏的开篇,期望能借此将我们在咨询实践应用中得到的一点一滴的应用成果总结出来,分享给大家;也期望通过这个专栏,将我们在应用之前进行的相关研究总结成文,与大家分享;也希望我们的分享,能够抛砖引玉,可以促成与同行及实践者的深入交流,并促成“业务模式优化”在更多的企业得到应用,使其价值最大化。    虽然我们关注应用,但作为专栏开篇文章,有必要对“业务模式优化”进行一定的解释,
期刊
知识管理的概念传入国内仅仅10年,然而企业对知识管理的接受度却在发生着变化。特别是近5年,很多组织逐步认识到了知识管理的价值并开始实施,实施效果比较好的组织已经在企业内部建立起了知识库和知识体系。但同时大家又可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如何进一步复用,以带来更有价值的知识创新?在完成知识积累后,如何进一步进行知识的复用、创新,这将是知识应用的又一提升。从本质上讲,知识首先是积累,在此基础上,才有条件考虑
期刊
听到很多朋友常谈起这么一则小故事。  魏文王问名医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鹊说:“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扁鹊说:“我长兄治病是在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我们家的人才知道。我中兄治病是在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在本乡里传播。而我
期刊
最近,我的“同行们”(在各行各业负责流程管理工作的主管副总、总监、经理、专员),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困惑:“公司高层又在调整组织结构了,流程文件要是一个个调整,那简直累死人;但如果流程文件不调,那肯定‘两张皮’——组织结构变了,可流程文件还是旧的,结果是实际业务执行和流程成了两回事”。     于是,这些“同行”也会“憧憬”:“要是组织结构不那么频繁调整,我们的工作就好做了。”同样,一些业务部门的各级
期刊
今天,为了让商业通过外包获得长远成功,我们应该回答一些重要的问题。决定是否外包的驱动力是什么?更重要的是,企业如何“正确”地外包?   你也许会惊讶,当代外包的演变与经济学研究甚为相关。事实上,经济学研究发展的这80多年它与当代外包一直交织在一起。大思想家们聚焦于增长理论、交易成本、博弈论、产权、撤销管制规定以及企业性质。至少有六项诺贝尔奖颁给了对外包有贡献的经济学家。   在理解当代外包在经济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