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的非“事件”营销

来源 :成功营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xcnet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奥运会不是事件营销
  
  《成功营销》:奥运营销普遍被理解为事件营销,企业的营销战略也是围绕着奥运主题来进行,这种近乎所有企业对奥运营销抱有希望的现象似乎不是很正常,甚至可能存在着一些误区,你是如何评价这种现象的?
  朱小明:我觉得最大的误区就是很多企业认为奥运会是一个事件,把奥运当成事件营销来看待,其实不然,了解这一点非常关键。就“超女”而言,它是一个事件,我们可以在电视上看到比赛,可以发短信;再比如说“神五”,这些都是一样鲜活的事件,而实际上奥运不是一个事件,其实它是个很空的东西,只是在奥运会比赛这15天的时间段才称得上事件营销,除掉那15天,它都不是。而且因为奥运概念太大,有精神层面的东西,宣传层面的东西,所以很难把它定义为一个事件。
  如果企业认定奥运是一个事件,结果它太庞大了,最后导致企业很难把控,这就是个误区。因而,企业需要对这个无穷大的东西进行挖掘,发现到底奥运的哪一点是适合自己的。举个例子,比如说梦娜袜业,一提超级女声,立即就可以对接到这个企业,而奥运不一样,看似什么都能对接上,恰恰什么都没法直接对接上。我们很多企业以为这个事件只要拿下就会很自然地给企业带来很多好处,而现实是,拿下之后无法给企业带来很多的直接收益,可能是政治的,可能是营销的、产品的、技术的,这些都是需要挖掘的,因为奥运太庞大了,就连可口可乐这样的跨国大企业,也只能挖掘它其中的一个点,一个运动员,一项赛事。针对一个点为我所用,才能把它用到最好。企业总会以为在这两年内搞的动作大,大家就会关注我,实际上奥运太大了,企业在这里就是沧海一粟。
  
  三方面补奥运课
  
  《成功营销》:为什么很多企业很肯定地就把奥运看作是一次事件营销呢?企业走入这种思维误区究其根源是什么?
  朱小明:目前很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很多企业的老总其实并不了解奥运,不知道百年奥运的真正价值在哪里,他们也不喜欢体育。首先他们要补上奥运历史的课,现在还来得及。看看1988年汉城奥运会人家是怎么做体育营销的。因为不了解,所以他们认为这是件很简单的事情,对奥运精神层面、竞技层面、营销层面、知识产权层面,以及奥组委怎么赚钱又怎么让他们赚钱,这些都不了解,这是他们第一要补的课。
  第二要补的课就是,北京奥运会相对于其他奥运会的不可复制点是什么,中国的经济水平、国家特点、人文特点、老百姓对体育和奥运的看法,甚至到2008年老百姓怎样消费奥运,都需要企业去挖掘结合点。
  此外,还要了解的是北京奥组委是怎么来卖奥运的,要充分地理解奥运会在中国举办所具有的深层含义:这个奥运会的政治价值、社会公益价值可能远远多过营销的价值,多过给企业的价值,国家跟奥委会签的合同远远比企业投入的钱要重要。因为牵扯到一个国际声望,所以说北京市政府和奥委会在知识产权方面控制得很严。虽然有些企业是奥运会的供应商或赞助商,但是它们不会因为经济利益而做出违反国际奥运原则的事情。在这方面中国做得是很好的。
  
  《成功营销》:在你看来,中国企业对奥运营销普遍存在一些认知层面上的问题,那么具体来看有哪些企业适宜做奥运营销,哪些不适宜做奥运营销或体育营销?
  朱小明:首先,什么企业适合奥运营销,我们要从几个方面来看,有些可能要从营销层面上看,有些可能要从政治层面上看,有些可能要从公益的层面去看。如果只从营销层面看,中国电网、中国石油完全没有必要去赞助,但从政治或公益的角度,它们都是可以的。
  如果我们理解北京奥运会在国家、在政府这个特殊的政治位置,许多媒体和企业就能理解北京2008奥运会这个特殊的赞助结构。但是如果按照一场完全市场化的奥运会,哪些企业比较适合呢?那很简单,就是消费品,还有跟人们息息相关的工业品。比如可口可乐、三星这样的消费品。工业品就是医药、塑胶业等,这些都跟老百姓的健康、环保等息息相关。它们同奥运的定位是相关联的,“全球,和平,全民的一种团结”。从市场的角度去看奥运会,这样的企业是比较适合赞助的。但是,赞助企业有各种各样特殊的状况,北京奥运会在奥运会的里程当中是一次特殊的奥运会,包括它涉及的人群,关注程度,老百姓的重视程度,所赞助的额度,肯定都是破天荒的。所以这样的状况下,此次奥运会肯定要有一些不一样的做法,也就需要我们的企业有一些不一样的营销策略。
  
  《成功营销》:众所周知,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三星借此一举成为一个国际性的品牌。那么在中国奥运会合作伙伴中,有哪些企业可能会通过这次奥运会脱颖而出?比如说华帝、联想、伊利等?谁的影响力会因奥运会更具国际化呢?
  朱小明:只是预测的话,我觉得最有可能的就是联想了,其他企业都是过眼云烟。因为联想有这个实力,也有这个能力。仅仅品牌全球化对企业是没什么用的,市场全球化,产品全球化,渠道全球化是最重要的。
  中医和武术只是品牌的全球化。像我刚才说的,奥运会不是一个事件,它需要企业有足够的实力去继续购买其他资产,要落地,比如说企业需要资本继续购买冬奥会赞助权,找运动员做代言,购买其他资产,不断地让消费者增加这样的一个印象——你是跟体育联系在一起的。比如说联想赞助NBA和F1,这些都需要很大的资金投入,企业必须有足够的经济实力作支撑,让这些体育资产落地。其次,还要看企业是否有足够的资本让你赞助奥运不断延长,这样看来可能只有联想这一家,因为下一届奥运会是在伦敦举行。90%的中国奥运合作伙伴根本就没有产品打入伦敦市场,而联想有市场,所以有可能继续成为国际奥委会的合作伙伴,能把市场继续做下去。
  所以现在的奥运合作企业要考虑到后奥运时代的到来、自己企业的体育资产应该怎么建立。如果你要走体育营销这条路,到底应该怎么走。联想在这方面就做得非常好,所以我觉得只有联想。
  
  非奥运赞助商的奥运商机
  
  《成功营销》:除了奥运赞助商之外,那些非奥运赞助企业如果想借助奥运会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应该怎么利用这个机会?
  朱小明:如果让我回答的话,非奥运合作伙伴不要利用这些节点进行营销。因为奥运会临近的这些节点必然是奥运合作伙伴要重点借力的点和平台。比如说,距奥运100天我推出100个纪念产品或推出一个什么优惠政策。所以非奥运赞助商最好不要利用奥运节点进行营销。
  非奥运赞助商更应该做的是,不要借力奥运的主题。非奥运赞助商应该站在奥运会最大范围的消费层面去考虑他们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不仅仅是在北京发生的消费行为,还有在各地方发生的消费行为。比如说在广场上树立一个大型液晶电视,从这个角度你就会发现有很多营销机会。
  
  《成功营销》:奥运会赛事只有短短15天时间,而真正的奥运营销过程并不仅仅局限于这15天,比如说你现在有一个客户是奥运合作伙伴,在奥运会一天天临近的时候,你会给他什么样的奥运传播策略?
  朱小明:首先,我会严密地关注奥运在倒计时过程中的官方和奥组委的动态,比如说火炬在哪天传递、传递路线的公布等,自己做的营销行为能够很好地吻合这些动态,推出系列营销活动;第二点,自己不能太多地打乱自身的营销步骤,应该是在固有的营销手段过程当中做出一些接点的特殊化的营销行为。比如说海尔奥运城市行,在100天的时候来到了重庆,我们可以在重庆搞一个特别活动。在不影响大的营销思路的前提下,可以进行一些小的细分的活动,安排到这些节点上;第三点,就是在这些节点上推出我们的纪念产品;第四点,紧紧围绕媒体做事,媒体的反映是最快的,而且媒体是老百姓得到奥运信息最有效的一个途径。
  所以说要和媒体多做一些事宜;第五点,要多创造一些故事,因为老百姓对奥运的理解是比较虚空的,怎么样让他们真正体会到这些东西,这就需要企业去做一些故事性的东西,多创造一些情节,让老百姓身临其境地感觉到这是一届我们身边的奥运。
  
  更多精彩内容请浏览成功营销网站:www.marketingchina.com.cn
  欢迎订阅《成功营销》杂志!
  订阅电话:010—85650313
其他文献
阿尔·里斯:此次我到中国访问感到非常兴奋。全球著名的商业媒体都在谈论下一个超级大国就是中国。对此,我的看法是,中国的崛起并未对其他国家造成威胁,中国的崛起并不会减少蛋糕,而是会把蛋糕做大,使所有的人从中受惠。  根据联合国最新报告,中国是全球制造业排名第三的国家。但是请注意,国家实力增长并不完全依赖于制造产品,更多的在于品牌创造。品牌创造中一个反面的例子就是日本。日本有很多大的企业集团,比如富士通
期刊
在美国的麦当劳店菜单上,有一道好莱坞口味的“特色菜”:“Redbox”DVD自助租碟机。素来擅长把饮食和生活方式、娱乐有机结合的快餐巨人,打出的这张文化牌让人们又多了一个走进这个金色拱门的理由。    四年前,麦当劳控股子公司“Redbox”公司在美国华盛顿地区推出高科技自助售卖亭。这个被誉为“未来售货机”里的主要商品包括牛奶、鸡蛋和各种三文治等食品,而旁边的DVD自助租赁机只是一个原计划之外的额
期刊
KAPA是美国NASDAQ上市公司RightNow开发的顾客关系管理系统。KAPA系统(Knowledge at the Point of Action,简称KAPA)整合了CRM、产品系统和企业系统,能够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客户关系管理。KAPA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信息平台(Knowledge Foundation);报告和分析(Reporting and Analytics)和运用(Action
期刊
寻找奥运营销密码,首先应该搞清楚奥林匹克的精神是什么?它是一种相互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对企业而言,奥运营销也意味着如何将奥运精神中被商业化日益掩盖的这些美好特质凸显出来,并追求商业利益和企业社会责任之间的一种平衡。现阶段,企业在奥运营销方面的表现已然拉开了距离。全球范围内对于联想设计火炬“祥云”成为第一家来自中国的奥运会火炬接力合作伙伴的报道,让它在奥运会尚未开始之前就成功地吸引了全
期刊
企业已经将企业博客、论坛、视频……整合进营销中,接下来要考虑的是网络即时对话的营销功能了;只要运用得当,它在营销、销售、客户服务等多方面都能发挥巨大作用!    在网上购物、搜索某个产品或相关资料时,你希望不用费尽心思去获得资料、直接在网上获得精确信息能够做到吗?  这一愿望可以实现——通过将网络即时文本式对话引入企业的营销系统,在网络上开展与企业或品牌直接对话已成为现实!    网络对话便利沟通
期刊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赢得竞争优势的需要,市场营销部门和IT部门越走越近,一种“市场营销—IT新合作关系”正在帮助企业影响消费者的购物习惯和对产品的认知,从而帮助企业达到其营销目的。      市场营销活动可以从IT中得到帮助似乎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根据美国营销和技术咨询公司Aelera对146位市场营销和IT部门的负责人进行的在线调查,九成受访者同意公司IT系统及相关IT部门为市场营销活动目
期刊
2007年第一季度,海尔、长城葡萄酒、中国银行、青岛啤酒.中国移动的奥运营销效果最差,未能达到其他同类企业应有的效果。中国品牌研究院5月16日发布的《2007年一季度奥运营销监测报告》同时提示,现时越来越多的企业热衷于搭乘“奥运营销”快车,但是目前中国企业搭乘“奥运快车”存在不确定风险,致使大多数企业未能产生预期效果。  监测显示,海尔的品牌忠诚度第一季度在全国20个城市消费者中下降了2%,长城葡
期刊
V:2008北京奥运会对企业来讲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企业在进行品牌传播和推广的时候,该如何将自己的品牌价值、品牌定位和中国文化、奥林匹克精神结合在一起?  唐锐涛: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企业诉诸于奥林匹克精神的第一步就是要确立一个清楚的品牌远景,有一个让公司每一位员工都知道和了解的品牌定位。这个定位是以品牌与消费者的关系为基础的。品牌远景代表着顾客和产品的关系,举个例子,它不是关于某电视产品拥有
期刊
奥运会是与顾客“恋爱”的契机    《成功营销》:据中国品牌研究院5月16日发布的《2007年一季度奥运营销监测报告》:现时越来越多的企业热衷于搭乘“奥运营销”快车,但是目前中国企业搭乘“奥运快车”存在不确定风险,致使一些企业现阶段未能产生预期效果。你对此有何看法?  张喆翔:就企业的奥运营销而言,所谓的失败或者成功,我认为在目前这个阶段还很难做出判断,需要时间的检验,而且需要从一个相对动态的角度
期刊
整理/王艳辉 摄影/滕科    《成功营销》杂志行业热点系列沙龙之第3期公关沙龙:    参会人员(排名不分先后):  孙小凡《成功营销》杂志 出品人/主编  赵文权蓝色光标公共关系机构 首席执行官  李辂嘉利公关顾问公司 执行总裁  高鹏智扬公关顾问机构 总裁  肖军际恒公关顾问机构 总经理  曹秀华信诺传播顾问集团 总裁/首席执行官  任凌奥美公关 培训及发展总监  杨为民广通传播机构 总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