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大概念驱动:建构大单元学习的有效路径——以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必修下册第四单元为例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rc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语文学科大概念驱动的大单元学习包括确定预期结果、评估证据和学习计划三个阶段,以其为轴,可以连接相关概念,凝聚学习内容与任务。教师应基于课标与教学内容建立核心概念结构,通过驱动问题、任务情境建构表现任务,使学习计划序列与核心概念结构相吻合,让学生在对知识的内化与迁移中提升核心素养。教师还应注意预期结果的涵盖面与挖掘面、表现任务的标准化与个性化、学习计划的序列性与动态性,以更好地塑造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其他文献
大概念教学被视为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而如何生成和表达大概念是当前教学实践中的焦点和难点。为了有效地获取和表述大概念,就需要教师把握大概念的课程意蕴,明确大概念的主要来源,遵照选择大概念的基准,厘清大概念的生成思路与表述方式。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化已经走入课堂,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教师是信息化教学的执行者,教育信息化的开展及推动离不开教师高水平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本文针对什么是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及构成要素进行梳理,分析了现阶段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状况,并基于此提出具体提升途径。
期刊
学科大概念是核心素养楔入具体知识的固定锚点,是单元教学设计的核心。基于“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化学学科大概念,以高中化学“醛酮和糖类”教学单元为载体,从整体教学的主题确定、学情分析、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框架构建、情境创设、任务驱动等几方面系统阐述学科大概念视角下高中化学单元整体教学模式的建构与设计。
美国新泽西州基于《新一代科学标准》开发了全美首个科学示范课程框架,该课程框架为如何将科学学科大概念融入课程体系建立了范式。分析表明,该课程框架具备的主要特征包括“概念理解与实践能力进阶发展”“问题链式引导单元知识与应用整合”“形成性评价与课堂表现性评价融合”三大方面,为我国探索在化学教学中如何有效落实课程标准、如何设置融入学科大概念的化学课程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也为促进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提
科学合理的电源结构是电力系统转型路径规划的核心框架,也是系统分析认知、运行调度、技术布局的基础。基于我国能源转型战略,构建"双碳"目标下我国能源电力系统发展情景,笔者针对2021~2060年我国能源电力结构演变趋势进行预估分析。
期刊
统编版教材使用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有专题学习随意设置,各专题之间缺乏逻辑;有群文阅读随意组合,不讲学理;有学习内容组合散乱,缺乏有机整合;有教学活动重形式,缺乏创意……那么,如何建构合乎学理、适合学情的教学设计?笔者认为可以大概念作为撬动课程教学设计的支点。
期刊
本文针对当前物理习题课课堂活力不足,过度依赖教辅,大搞题海战术,对学生进行机械训练的教学现状,创新性地提出基于高中物理学科核心大概念,对物理习题课进行整体建构与设计,形成高中物理大概念习题课教学模式,并系统梳理了高中物理大概念习题课的建构与设计策略、类型特征及教学评价等,旨在为物理习题课教学提供崭新的建构思路和方向,以引领和推动高中物理习题课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可持续发展.
学科大概念有效回答了“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问题,围绕学科大概念进行单元设计与组织教学是培育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路径.本文提出以逆向设计为单元教学设计基本样式,以大情境链接、大问题指引、大任务驱动、概念性理解和反思性迁移为单元教学实施基本环节.
目前,学界对大概念解释的多样性给广大教师的理解带来一定的困扰。而教材的人文主题编排也容易给一线教师一种假象,让部分教师误以为“教学内容就是主题”。教师围绕人文主题设计各种各样的活动,就是为了从各个角度解读主题,并且主题活动都只是针对主题的读读写写,没有明显可以迁移的东西,学生也没有思维方面的收获,这无异于买椟还珠。要避免大概念和主题混淆而产生的教学乱象,必须明确大概念和主题的区别。
期刊
近年学界逐渐兴起"大概念"的相关研究,但存在两个主要误区:混淆地理大概念与大概念教学,以及将大概念教学、情境教学和单元教学混为一谈。鉴于此,本文希望在厘清学界对大概念教学常见误区的基础上,阐明中学地理"大概念教学"的核心主张。本文还以"河流与海洋是重要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大概念下的单元教学课程设计为例,展示大概念教学和单元教学的实施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