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骨的层状微结构研究

来源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gd06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扫描电镜对胫骨的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显示胫骨是一种由羟基磷灰石和胶原蛋白组成的生物层状陶瓷复合材料,其增强相羟基磷灰石在骨中占较大比例,并平行于骨的表面以层状的形式排列。观察也显示这些羟基磷灰石层又是由许多羟基磷灰石片所组成,这些羟基磷灰石片具有长而薄的形状,也以平行的方式整齐排列。基于在胫骨中观察到的羟基磷灰石片的微结构特征,通过微结构模型分析及实验,研究了这种微结构的最大拔出力。结果表明:羟基磷灰石片长而薄的形状以及层状排列方式增加了其最大拔出力,进而提高了骨的断裂韧性。
其他文献
用在(Ms+30℃)温度下的拉伸实验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较系统地研究了Ti44Ni47Nb9宽滞后形状记忆合金应力诱发马氏体的相变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当形变量达到14%左右时,应力诱发马氏体
在交流条件下,采用硅酸钠电解液,通过调节不同的负向电压值,在ZAlSi12Cu2Mg1合金表面制得了微弧氧化陶瓷膜层。研究了不同的负向电压值对陶瓷膜层形成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负向
采用沉降实验、激光粒度分布、透射电镜等手段,研究PVPK17对Ag/ZnO纳米复合抗菌剂的解团聚的影响及机制,同时采用最小抑荫浓度对解团聚前后的抗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经PVPK1
以粉末冶金夹杂裂纹扩展寿命预测理论为基础,建立了裂纹扩展可靠性分析的剩余强度干涉模型与寿命干涉模型。采用改进一次二阶矩法分析单个夹杂裂纹扩展的可靠性。为了分析多个
利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镜和力学试验机、摩擦试验机研究了不同热处理条件对新型近β型钛合金Ti4Zr1Sn3Mo25Nb(TLM)的显微组织、相变以及力学性能和耐磨性的影响
采用叠层加压SPS烧结法制备致密的YG10/YG20梯度结构硬质合金。通过调整WC粒度和添加微量元素B来调整烧结温度,使含钴量低的粉末与含钴量高的粉末的烧结温度相近。研究了烧结温
通过流延浸渍法制备Cu—CeO2—YSZ阳极,采用淀粉做造孔剂,确定了多孔YSZ基体的制备工艺,主要包括造孔剂用量及流延浆料配比。并通过复合流延制备多孔YSZ支撑的多孔-YSZ/致密-YSZ
以硫酸氧钛为前驱体,硝酸铁和盐酸胍作为掺杂的铁源和氮源,采用水热法制备了铁氮共掺杂纳米TiO2粉体。利用XRD、BET对样品进行表征,研究了掺杂后TiO2粉体的晶型、粒径、比表面积
以带有同步组装技术的分离式Hopkinson压杆装置作为热模拟装置,采用基于MTS(Mechanical Threshold Stress)模型建立的FCC晶体结构的动态本构方程,确定了定向凝固水平连铸多晶铜动
采用2种浆料结合三维凝胶叠层技术,成功制备了具有良好连通性的口.磷酸三钙支架,支架具有明显的叠层结构。采用固相含量为30%(体积分数,下同)的浆料制备坯体,1150℃下烧结2h得到的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