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β型钛合金Ti4Zr1Sn3Mo25Nb(TLM)热处理与材料强化研究

来源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wangmoso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镜和力学试验机、摩擦试验机研究了不同热处理条件对新型近β型钛合金Ti4Zr1Sn3Mo25Nb(TLM)的显微组织、相变以及力学性能和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TLM合金在β相区固溶处理后主要形成亚稳的等轴β相(βms),在低温时效时βms开始分解,在晶粒内部形成大量密集次生α相(αs),并呈现点状和细针状分布,从而使合金产生弥散强化和细晶强化。680℃,1h空冷+510℃,6h空冷TLM钛合金的耐磨性最好,其耐磨性优于退火态Ti6Al4V和时效态Ti-13Nb-13Zr
其他文献
利用不锈钢管水淬法制备出直径为10mm、钨颗粒体积分数达60%的非晶基复合材料。RXD分析表明,除元素W峰外,没有发现其它晶态相的析出。单轴压缩实验表明,复合材料能大幅度提高非晶
用恒电位电化学沉积法,尝试在氧化铝模板纳米孔内制备超长铜纳米线。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结果表明:在较低的沉积电位下,纳米线表面较为光滑且呈现条纹结构
采用熔盐电脱氧法,在CaCl2熔盐中,以烧结的掺杂了不同摩尔分数CaCO3的ZrO2为阴极,石墨棒为阳极,制备出了金属锆。研究了掺杂物及其掺杂量对阴极的形貌和电解反应的影响。结果
以钛酸丁酯为原料、三乙醇胺作络合剂、酞菁铜(CuPcTs)为敏化剂,采用水热法原位制备了CuPcTs/TiO2复合纳米光催化剂,通过XRD、TEM、DRS等对其进行了表征,通过光催化降解甲基橙(MO)对
掺杂锶铁氧体(SrFe12O19)作为磁性材料和微波材料具有广泛应用。采用以柠檬酸作金属离子络合剂的溶胶-凝胶法合成组份分别为SrTixCoxFe(12-2x)O19,SrNixCoxFe(12-2x)O19和SrZnxCoxFe
以烷氧基金属化合物为原料,乙酸为催化剂,采用金属醇盐法制备了YAG前驱体粉体,在不同温度下焙烧,得到了YAG纳米粉体,并改变乙酸与水的用量以及醇盐溶液浓度,初步探讨了催化剂及醇盐
用在(Ms+30℃)温度下的拉伸实验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较系统地研究了Ti44Ni47Nb9宽滞后形状记忆合金应力诱发马氏体的相变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当形变量达到14%左右时,应力诱发马氏体
在交流条件下,采用硅酸钠电解液,通过调节不同的负向电压值,在ZAlSi12Cu2Mg1合金表面制得了微弧氧化陶瓷膜层。研究了不同的负向电压值对陶瓷膜层形成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负向
采用沉降实验、激光粒度分布、透射电镜等手段,研究PVPK17对Ag/ZnO纳米复合抗菌剂的解团聚的影响及机制,同时采用最小抑荫浓度对解团聚前后的抗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经PVPK1
以粉末冶金夹杂裂纹扩展寿命预测理论为基础,建立了裂纹扩展可靠性分析的剩余强度干涉模型与寿命干涉模型。采用改进一次二阶矩法分析单个夹杂裂纹扩展的可靠性。为了分析多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