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研究进展

来源 :国际儿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gpang9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应激源会使儿童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目前,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成为人们的研究热点.该文从流行病学、神经内分泌学、记忆特征及治疗等几个方面对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国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其他文献
结核病是单一感染因素引起死亡人数最多的一种传染病.随着对结核病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人们发现SLC11A1基因与结核病易患性有明显的相关性,其位于吞噬溶酶体膜上,通过改变细胞内环境,从而影响结核病的发生和发展.该文就SLC11M1基因作用机制及其与结核病易患性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新生儿危重评分是一种评估疾病危重程度,预测死亡风险的评分系统,用以指导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临床工作,对我国日益发展的新生儿医学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该文着重介绍并比较了几种国际上常用的危重评分系统.与新生儿急性生理学评分、新生儿急性生理学评分围生期补充及国内新生儿危重评分相比,新生儿临床危险指数、新生儿急性生理学评分-Ⅱ、新生儿急性生理学评分围生期补充-Ⅱ及新生儿临床危险指数-Ⅱ的变量更精简,分度更科
痉挛型半身瘫和双下肢瘫是临床常见的需要治疗的脑性瘫痪类型。该文对这两种类型脑性瘫痪患儿常见的步态进行了分型,并根据分型提出了相应的治疗原则。通过对脑性瘫痪患儿的步态模式进行分型,根据患儿的功能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改善患儿的步态和功能。
目的 探讨新生儿休克的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2006年9月至2012年9月收治于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144例诊断新生儿休克患儿资料,总结其原发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和预后.结果 144例新生儿休克中轻度28例,中度85例,重度31例.心源性休克71例,低血容量性休克22例,感染性休克51例.治愈100例(69.4%),未愈35例(24.3%),死亡9例(6.3%),死于感染性休克8例.动脉
白血病抑制因子是一种多功能的细胞因子.近年来对白血病抑制因子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作用研究取得了一些新进展.在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及其动物模型中白血病抑制因子表达升高,其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病变中更多的是神经保护作用,被认为是一种神经营养因子.深入研究白血病抑制因子与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将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策略。
期刊
20世纪80年代中期,气体信号分子NO引起科学界的广泛关注,被《Science》杂志评为“20世纪90年代的明星分子”.气体信号分子作为一个全新的概念出现在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开创了科学研究的新局面.NO是体内的一种重要生理功能调节物质,在心血管系统中,NO可调节血管张力,调节血压,抑制血管平滑肌增生等.NO在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高胆固醇血症、肺动脉高压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病理生理学意义。
过敏性紫癜为儿童常见的全身免疫性小血管炎,而紫癜性肾炎是决定过敏性紫癜最重要因素之一.关于过敏性紫癜诊断标准目前国内外基本一致,但紫癜性肾炎的治疗目前尚无统一标准.为了进一步规范紫癜性肾炎临床治疗,2012年6月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发布了紫癜性肾炎循证临床实践指南.该文就儿童紫癜性肾炎KDIGO指南进行解读,并对该指南存在的问题和与我国指南的区别等进行概述。
快速性心律失常是儿童较常见的一类心律失常.持续或频繁的心动过速严重危害儿童的身心健康.在心内电生理检查的帮助下,各种心律失常的电生理机制不断阐明,同时诊疗技术也突飞猛进的发展,儿童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治疗对策发生了重大变革,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应运而生.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是通过热效能,毁损心律失常病灶或阻断折返途径或房室传导,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儿童射频消融术的临床应用,彻底改变了药物治疗无法根治心律失常的
中心静脉导管是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常用的静脉通道,而感染是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术严重的并发症,各国的新生儿中心都在积极研究各种预防措施,但其有效性仍有争议.研究表明,严格无菌操作、洗必泰皮肤消毒剂、周期性更换辅料及导管连接装置、限期拔管、感染后及时拔管、抗生素封闭导管等措施在降低感染率方面有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