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实验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

来源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ie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今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如果不懂得与人合作,就很难在社会中立足。而且现在的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往往唯我独尊,尤其在实验操作中独断独行,根本不懂与人合作。
  那么,什么是合作?简单地说就是相互配合,分工协作,共同完成某项任务。学生的合作能力不是与生具有的,需要我们教师长期的培养。通过实践我发现培养学生在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合作能力其实也不难,我现将实践经验总结如下:
  一、培养与人合作的兴趣
  生物技术专家杨胜利老师认为:“浓厚的兴趣超过一百种良好的方法。”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首先要培养他们与人合作的兴趣。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可以通过讲故事、小组讨论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合作兴趣,让学生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例如讲故事:在辽宁省师范大学教育系里,有两位特殊的学生,一位叫周婷婷,另一位叫王铮。她们一个双目失明,一个双耳失聪。然而,就是这样的两个人组成了“海伦`凯勒”号联合舰队,两人在生活上、学习上互帮互助,周婷婷听不清看得清,她做了王铮的眼睛;王铮看不清,她做了婷婷的耳朵,两人取长补短,扬长避短,在学习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他们为什么会取得成功?那是因为她们掌握了成功的一个法宝——团结友爱,互相协作。关于与人合作的故事还有很多,教师课外要多阅读这方面的书籍,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二、创造与人合作的机会
  实验课的教学设计是否合理,将直接关系到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因此选择的实验要有挑战性、探索性、开放性和可操作性,这样有助于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实验课上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足够多的时间合作完成实验任务。在实验合作的过程中,教会学生要相互倾听组内学生的想法,尊重对方的意见,学会与人交流、沟通。
  学生进行实验时,教师要走到学生中间,深入到实验小组中,和学生一起讨论、交流,共同完成实验任务。将传统的教学中的师问生答的单向交流改变成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教会学生要学会倾听、学会和身边的人合作,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在生物教材中还安排了“动手做”,如动手做一个生态瓶、探究光对黄豆芽变绿与否的影响等。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些教学资源,利用课外时间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教师在布置这些实验时,要根据学生的家庭住址、性格特点、动手能力等合理的进行分组。各小组可自由确定组长和分工任务,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教师还要及时对学生的作品进行交流和评价。对于好的作品要进行表扬,对于差的要进行鼓励。
  三、明确与人合作的分工任务
  实验中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任务,可以避免小组合作学习的盲目性,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进行合理的小组划分后,在每个小组中确定小组长,其主要职责是分工、协调、督促、检查、反馈。小组长要合理安排组员的分工任务,让小组中的每个成员共同参与,保证人人都有事可做。在实验过程中还要协调好组内的成员,检查每一位成员的完成情况,并把完成情况及时记录下来,便于全班交流。
  在讲到“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实验时,先是在教室进行相关理论的学习,之后四个人一组进行实验,每组的组长分工好各自组员的任务,比如:A同学负责测量灌木丛的空气湿度;B同学负责测量草坪的空气湿度;C同学负责测量裸地的空气湿度;D同学负责记录数据,并取平均值。实验完成后回到教室,小组长统计好每位成员的完成情况,并对实验中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有了明确的分工,每个小组的工作都很有效率,都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实验任务。
  四、分享与人合作的成功
  萧伯纳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苹果,那么,你和我仍各只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而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流这些思想,那么,人均每个人将各有两种思想。” 这句话真的很有道理,如果全班学生能相互交流自己的成功与失败,这样就能促使每位学生收获更多知识。每次做完实验,我都会让全班学生进行交流,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可以说说自己的感想,可以说说实验成功之处,也可以是失败之处。记得有一次实验完成之后让小组代表发言,有小组说道:“我们组能够成功是大家努力的结果。”也有的说道,“我们组的成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成功。”通过小组内同学的相互合作,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成功,所以只有让学生不断体验到成功,学生才会有学习的热情,才会有更大的进步。
  五、重视合作小组及个人的评价
  现在的学生大多表现欲都很强,很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合作与交流及时作出评价,有效的激励学生进行合作。
  教师在进行评价时应把小组评价和学生个人评价相结合,对学生个人的评价尤为重要,可以让他们意识到正是有了他们的参与,团结协作,他们组才能很好的完成实验任务。每次做完实验评选出最出色小组,最佳组长,最佳伙伴。把学生个体间的竞争转为小组团队竞争,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肯定学生所取得的成绩和每一点进步,学生才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学生在实验中学习着,分享着,体验着快乐,这才是真正的实验课。总之,在生物实验教学中一定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学生只有学会与人合作,才能更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潜能,展现小组的智慧。
其他文献
针对南海油气开发的需求,为了解南海环境条件,对珠江口区块海洋调查数据和番禺、流花观测资料进行系统分析,总结得出监测区域的环境条件特点。
上高中,我选了一所离家假远的学校,孤独感直适心头,直至她的出现,让我对这里变得依恋,忘却了孤寂。  她是我的生物老师,课堂上她总是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说句话都很虚弱。所以她不得不使用小蜜蜂,尽量让每一个同学都能听到她的声音。尽管这样,我对生物还是毫无兴趣,非要到成绩一落千丈了,我才逼着自己好好学生物。  我特意在她值班那晚,留出一节课的时间,用来复习生物,把不懂的题目圈起来,准备请教她。铃声响了,
针对船舶概念设计阶段船型参数优化问题,根据快速性、操纵性、舱容衡准及基于经验公式建立船舶优化数学模型,采用改进的非支配解排序的多目标进化算法(NSGA-Ⅱ),以推进系统总效
中学体育教学应从实际上改善和提升中学生的身体素养,以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为原则。培养中学生的体育精神是一项非常重要而艰难的过程,中学生体育精神的培养,不能只是思想和知识上的主观引导,重点是让中学生在实践中主动建立对体育的认识及看法,要树立自我体育精神。  一、中学体育教学定向运动的意义及内容  定向运动最早在具有体育开创者的瑞典,是将定向运动和军事项目相结合,具有一定的军事意义。中学生体育定向运动是
板栗(C.Mollisima blume)为壳斗科栗属果树,原产我国,南北皆有分布.板栗营养丰富,种仁肥厚甘美,可生食、炒食或煮食,是我国传统的出口果品,在国际市场上享有"中国甘栗"之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