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传统教学方法和辅助教学方式探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c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试图通过对传统语文教学方法和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方式的对比,寻找出各自对语文教学效果的利与弊,并从中探寻到更加科学有效的语文教学方法,给多媒体辅助教学方式更加客观的评价,使其在最大程度上展现语文教学的魅力,不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乐趣,从而有效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整体提升当前中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信息技术;传统语文教学方法;现代化教学模式;教学质量;学习乐趣;语文素养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如今的课堂无论是在发达的城市还是在偏远的农村,各个学校的课堂总是离不开现代化多媒体的全面运用与展示,这给现代教育带来了许多新奇和便捷,很多老师纷纷效仿和使用。一时间,城乡各级各類学校无不充斥着多媒体教学的浓浓气息,信息技术完全占据着现代化课堂教学的前沿阵地。不可否认,现代化科技设备对于我们教学的作用和贡献,它可以使语文教学从传统教学方法的桎梏中走向现代化教学的神奇殿堂,引领语文教学进行革命性的发展。
  毋庸置疑,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是科学的、进步的。过去,由于经济因素的制约和科学水平的限制,很多学校无法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传统的教学模式占据着我们的课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们的教学质量。可如今,随着经济水平不断地提高,科技不断地发展和进步,多媒体辅助教学也犹如一缕春风吹进了城乡各个角落,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崭新的希望。完全可以说,多媒体教学技术是当代中小学生享受科技所带给教育的福音,它在教学中的充分运用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固有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给我们的语文课堂注入了一股新鲜的活力。“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又像“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们中学语文教学迎来了全新的气象……
  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使原本单一的语文教学变得生动起来。比如,在介绍课文作品背景及作者生平简历时,以前教师只能借助教参口头向学生介绍,这种枯燥乏味单纯的文字传输信息的传统教学形式使得有些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甚至有些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而现在通过多媒体技术,我们可以变成集图像、声音于一体的传输形式,不仅形象地介绍作品背景及作者情况,学生还可以通过生动的画面和声音接受各种教学信息,最大程度上获得相关知识,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乐于学习。譬如,在教说明文时,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是简单抽象地介绍说明对象,不少学生由于抽象思维能力差,根本无法通过教师的口头讲解去想象出事物的特征,这给我们的说明文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现在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可以图文并茂地向学生展现说明对象的外形和特征,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学效果良好。再如,在诗歌教学中,以往总是教师先范读,学生再集体朗读;而后,教师对着课本和教参讲解分析,然后学生忙着做做笔记,可想而知,这种传统的说教方式,使得学生的想象力受到很大约束。如今,通过多媒体技术将诗歌内容结合特定的自然环境,配以声音和动画图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古代诗文,受益匪浅。以上这些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都证明了现代化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便利和优势。
  但是,教学活动是师生互动的产物,教师的言行举止,学生的领悟反应,都是构成课堂教学的重要元素,如果盲目地使用多媒体,也会造成师生教学互动的脱节,使原本完整的教学过程受到严重影响。以往,传统的语文教学带上了教师的肢体动作和声音特点,语文老师拿着粉笔潇洒地在黑板上写下漂亮的汉字,认真聆听着老师朗朗的范读声,这一切教学活动令我们不由自主地陶醉在老师营造的文学意境中,回味无穷。多年之后,回想起来内心深处还有一种莫名的感动。但是,目前有的教师在整个授课过程中不是拿着粉笔,而是紧抓着手中的鼠标,不停地向学生播放“连环画”,使语文课堂看不到了老师的身影,听不见了老师的声音,这种盲目地使用多媒体,给如今的语文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弊端。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具有很多自身的特点,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必须通过传统的“咬文嚼字”的方式来实现。譬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所表现的诗人李白客居他乡,思念亲人故土的情思,只能通过“意会”才可以领略其中的奥妙。试想,如果我们也将这些教学内容采用多媒体形式,那么如何去体现“咬文嚼字”的魅力,学生也就很难从中获得感受和启发。所以,传统的语文教学强调“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是有道理的。语文教学的终极任务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教师声情并茂的教学以及那潇洒漂亮的板书还有学生发自内心的朗朗读书声,这些都是令我们学习母语的人为之倾心而感动,恰似一道美丽的教学风景线。
  语文教学贵在以情感人,教师富有情感的教学投入,始终是语文课堂的灵魂与精髓。多媒体手段的过度运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课堂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虽然屏幕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画面,但却无法实现师生之间情感互动。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从学生眼神和面部表情中可以看出学生听课的状态是否良好,而学生也可以从老师的举手投足和脸部表情得到鼓励和启发。这种师生情感上的互动交流是无法用多媒体技术来取代的。试想,如果教师的手光会动鼠标,学生的眼睛只会紧盯着屏幕看,长此以往,这种多媒体教学的效果是很差的,这样的教学模式无异于“满堂灌”。
  现代化多媒体给我们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巨大的便利,但是,这种影响并不是只有利而没有弊。教育要面向现代化,而现代化也必须要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在享用现代科技给我们的教学工作带来便捷和形象的同时,也应当反思这种现代化多媒体辅助教学是否可以完全替代传统的教学模式。所以,面对新时期的教育工作,我们只能冷静地将传统的教学规律和现代化多媒体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从而更加完美地实现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参考文献:
  [1]张豪锋,孔凡士.教育信息技术化评价[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2]窦盼英,张香竹.信息技术与学科探究[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林作霖,福建省福州市,福建省闽侯县第八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教育事业飞速发展,对教师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不管是在学校还是生活中,教师所肩负的责任都很大,教学中都希望能够提高学生综合成绩,课外阅读是提升学生语言组织能力的关键,也是扩宽学生阅读视野的重要方式,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笔者本文就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进行以下探讨,希望对相关教育人士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探讨  一、 前言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
We consider a two-hop non-regenerative (amplify-and-forward) relay link with one source, one destination and one relay, in which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
名师大家们的课堂之所以精彩,就在于他们的教学风采各具特色,能将显示自己教学风格的授课模式与技巧恰到好处地运用到课堂中,让人在一次次教育思想理念的洗礼中,领略人文教育
摘 要: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节奏是一切艺术的灵魂”,教师巧用心理效应能更好地设计教学环节,优化课堂节奏,从而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心理效应;语文教学;课堂节奏  一、 据内容,启动预热  在语文教学中,有很多教材内容课前必须先详细了解相关的背景材料等知识点,如果简单预习后直接学习新课,学生就会觉得突兀而生硬,课堂学习好比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么牵强梗塞、枯燥乏味,要么蜻蜓点水、肤浅
摘 要:家庭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校融合教育,不仅能够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发挥出家庭教育的优越性,同时能够有效规避学校教育的局限性。通过家庭与学校的有效合作,能够对孩子进行全方位的关怀与教育。家校融合教育是很早就被提出来的一个概念,多年以来,不断被用于实践中,有一定的效果,却并不显著,因为一直以来缺乏一个系统规范的家校融合教育策略,使得家校合作一直流于口号。因此,家庭与学校需要更加努力,探讨出
随着不同学科的交叉渗透,分形理论为解决机械工程问题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全新途径。本文对分形的概念、表征特征等做简要介绍,综述了分形理论在机械故障诊断、复杂产品设计
摘 要:新课程改革对于小学数学领域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应该在教学课堂中以学生为主,让学生们成为课堂的主人。对于传统教学模式有很大的冲击力。教师想要创新教学模式就要从备课环节开始。集体备课是一种比较高效的备课方式,教师可以在这种备课方式中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对于提高课堂效率以及教学质量有着重要意义。教师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合作有很多好处,可以相互促进工作进度,彼此之间可以形成心理支持,增强教学动力。教师的
现代高中数学教育理论基础认为,高中数学的学习,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必备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更应该让学生从模仿、记忆和综合实践的过程中主动探索和学习知识,提升自主创新能
摘 要:采用韦伯一致性分析法来衡量2019年高考数学(理科)全国Ⅰ卷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发现2019年高考数学(理科)全国Ⅰ卷与课程标准在知识种类、知识深度和知识分布平衡度方面有较好的一致性,但在知识广度方面还有所欠缺。建议:命题者提升试题考查的广度,优化综合新题型;备考者则要注重函数、几何与代数两个主题的学习,重视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注重核心素养的综合提升。  关键词:高考数学;数学全国卷;课程
摘 要:关于作文教学,我们语文老师不得不承认的现实是:首先,尽管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但我们中的大多数却重阅读而轻写作,教课文时每一篇都精心设计,写作指导则比较随意,尤其是缺少写作教学整体规划。其次,作文教学让人感觉没有抓手,教师教得无助,学生习得无助,以致一个个学期过去了,师生都觉收效甚微。第三,寄希望于各种“中考满分作文”之类的书籍以拔苗助长,老师按图索骥,学生邯郸学步,作文没有真情,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