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公共卫生博士研究生培养差异体会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hong18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公共卫生博士研究生培养是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最高层次,其不仅是培养高层次医学科研管理人才的主要途径,也是各大院校和相关科研机构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路径。相较于美国,我国的公共卫生博士研究生培养起步相对较晚,相关培养体系还需完善和发展。本文以哈佛公共卫生学院博士培养为对照,结合作者的亲身经历,从入选条件,科研学术环境,毕业制度,和导师的作用四个方面,对中美公共卫生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进行分析比较,为我国的公共卫生博士研究生培养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公共卫生博士 培养差异 科研 学术 导师
  【Abstract】The education of Public health philosophy doctor(PhD) graduates is the top level of high?鄄level medical education in China, which is not only the main way to tain high?鄄level medical management and research personnel, but also an important way for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of universities and research institutions. In comparison with the public health PhD graduates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public health PhD graduates education in China is relatively late, and the its education system needs to be improved. In this study, based on the author’s experience, the education of public health PhD graduates in the Harvard T.H CHAN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was set as control to analyze the difference in the education model of public health PhD graduates between China and United States by PhD amission examination, the academic environment, the graduation system and the role of supervisor, which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to the education reform of China public health PhD graduates.
  【Key words】public health PhD; education difference; scientific research; academic; supervisor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1-0184-01
  受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资助,作者于2015年2月-2016年5月在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开展了为期15个月的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工作,在此期间作者深深感到中美公共卫生博士培养方式的差异,及哈佛学术自由,追求真理的校风,对于国内的博士研究生培养有很多借鉴之处。
  1.严格的博士研究生入选条件
  以哈佛大学为例,对于博士研究生的筛选主要参考以下考试成绩,如GRE或MAT,2-3封推荐信,个人申请材料和面试,哈佛大学的博士筛选要求不一味强调书面成绩的重要性,即使是GRE等考试也只是作为参考,更多的注重在面试和推荐人的评价上,具有很强的灵活性,体现了其对于博士研究生能力全面性和价值性的要求,同时没有年龄限制[1],以作者在美国导师的博士研究生为例,总共4位博士研究生,均为5年制,其中有过工作经历的博士研究生就有3位,只有一位是来自耶鲁的应届生。相比较,国内的博士入学招生,其中考试成绩是占绝大比例,面试成绩占比相对较低,同时在博士研究生培养机制上,美国大学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都具有培养博士研究生的资格,而国内基本上只有教授才具有培养博士研究生的资格。
  2.开放自由严谨的科研学术环境
  哈佛公共卫生学院的博士研究生有3年制硕士转博士和5年制直博两种,其中主要为5年制[2]。以五年制博士研究生为例,前两年主要为基础和专业理论课的学习,在这两年中基本不进入实验室,到第三年只有经过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和实验动物培训后才能进入实验室学习和进行实验,培训过程为期一个月,各个实验室以PI为核心,以专业小组来进行科研学习和工作,以作者所在教研室为例,环境卫生学系下设暴露、流行病和风险研究小组,环境和职业医学和流行病项目小组,分子整合生理科学小组。作者所在PI是分子整合生理科学小组的主任,所有的科研学术活动基本以小组为单位,每周二上午9:30都会邀请相关学术领域的专家进行学术讨论。在以小组进行学术交流的同时,整个公共卫生学院在中午都会进行提供午餐的学术汇报。在所有的汇报过程中,任何人有问题都可以随时提出,讨论非常热烈,同时所有邀请来的专家都会将最新的研究结果汇报给大家,当然在汇报过程中是严禁拍照的。所有邀请来的专家不仅包括专业学术领域,同时也包括各个基金会的负责人和捐赠者,如比尔盖茨梅琳达基金会等,同时导师也要求研究生一年要完成至少一次系内的学术报告,主要为自己的近期研究内容。因此所有的学术汇报都是非常前言的,同时自由开放的学术氛围也促进了科研上的合作,以哈佛大学为例,就与麻省理工学院成立哈佛-麻省理工联合研究中心。在博士生学术培养上,良好的学术氛围起到了关键作用,在完成学术工作的同时,博士研究生还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比如短期的各国间博士研究生的交流项目,非洲援助项目等,应该说哈佛大学在培养上除了学术能力上,也非常注重学生领导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能适应不同职业的要求,掌握公共卫生理论知识,能够独立领导完成相应公共卫生领域的工作。   3.自由严谨的毕业制度
  国内大学对于博士毕业有着较为严格的条件,同时在一些要求上略有不同,但一般需要研究生完成相应学分,通过盲审,查重,毕业答辩,和发表相应数量及SCI影响因子的文章,哈佛大学对于博士学生毕业除了有学分要求外,还设有一个专家委员会[3],委员会根据研究的内容进行审核,来决定是否学生具有启动答辩的必要,一般对于研究内容要求能发表1-2篇文章的工作量。作者所在课题组就有一位博士2年内,因为专家委员会认为其研究内容还缺少关键的环节,多次不同意其启动毕业答辩。
  4.导师的作用
  中美博士研究生都有一位指定的导师,区别在于导师职责的不同。国内导师管理研究生主要在于学生的自觉,自律,当然也有部分导师会有比较严格的要求,而哈佛的导师则不同,其十分注重引导的作用,非常善于听取博士生的意见和建议,他会从他的角度提出一些引导。同时中美导师对于学生的发展期待不同。国内导师都希望学生毕业后能留在自己实验室,甚至存在近亲繁殖的现象,而作者在哈佛大学看到基本上所有哈佛毕业的学生都不会留在本校,甚至是做博士后也会到其他学校,没有留校这一说法,这样一个是可以吸取多个实验室的经验,掌握多门技术,另一个也有利于科研思路的突破。
  总之,相比较国内,美国的博士研究生更多的注重个人独立思考,领导能力和专业学术能力的培养[4],其入学的要求相对灵活,特别是在招生上,更是显示出对于学生专业能力的要求。博士研究生特别是公共卫生的博士研究生,哈佛大学在培养的过程中非常注重领导能力的培养,在整个博士研究生期间会不定期请各国卫生部和相关部门的负责人来校进行探讨,充分培养其个人能力。从作者学习期间的了解,美国大学对于博士研究生培养是具有什么明确的目的性,所有的课程,培训,交流,学术或非学术讨论都是围绕着培养学生个人能力出发的[5],而国内现行的教育模式更多的强调单一领域的专业知识,缺乏相关的专业引导,学生的知识结构相对单一,所以在遇到问题时个人能力问题凸显不足。
  参考文献:
  [1]温世浩,任为民,马修强,王錾,许放,周东,贺祥:中美公共卫生专业硕士教育比较研究.西北医学教育2013,21:472-473.
  [2]李跃华: 中美博士研究生培养的比较与思考.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4, 6:606-608.
  [3]何勇涛,罗长坤,黄国琼.中美医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12, 32:466-469.
  [4]马玉龙:自由与创新:美国布朗大学医学院创新人才培养探析.西北医学教育2015,23:960-963.
  [5]李立国,詹宏毅: 中美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学科结构比较分析. 中国高教研究 2008:29-39.
  作者简介:
  莫烽锋(1984-),男,博士,讲师。
  沈慧(1977-),男,副教授,教研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
其他文献
【摘要】在新课程的浪潮冲击下,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面对现代社会的迅猛发展,国家需要拥有过硬技术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生物技术为我国的社会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生物教师应当在教学中不仅要认真教授相关理论知识、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初中 生物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素质人才成为社会的紧缺型人才,教育方法的改革也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一门重要课程,其教学方法的具体改革措施备受重视。本文针对我国物理实验教学的特点,对提高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改革进行了相应的探究。  【关键词】大学物理 实验教学 教学方法 改革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关于棉花雄性不育的研究,近二十年来发展较快。国外,已发现受隐性核基因控制者五个,受显性核基因控制者三个,并通过杂交获得具哈克尼西棉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国内,在近十年来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制度不断完善,这对初中物理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初中物理教学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这样才能够提高我国初中物理教学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关键词】初中物理 创新能力 存在问题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1-0174-02  引言:就目前而言,我国已经由传统的应试教育逐渐
利用抗病良种是防治红薯根腐病的重要途径.当前生产上广泛应用的红薯杂交种中,高度抗病且高产高干的较少,在抗病育种研究中,也存有一定的盲目性.鉴于红薯杂交种在生产上利用
【摘要】在科学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尤其是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高职物理教学中,教师也喜欢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但是在高职物理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其造成的影响有利有弊,本文就高职物理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应用的利弊进行探析。  【关键词】高职 物理 多媒体技术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1-0175-02  
郑州、开封地区油菜种植面积、单产和总产量都是低而不稳,单产低者20斤,高的也只有80斤.针对这一情况,我们进行了调查和试验,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晚播晚栽.据荥阳县
【摘要】通过地图一章的教学不仅让学生掌握在地图上如何判定方向,而且让学生掌握在实际生活中如何判定方向,最后让学生能绘制简易校园平面图,做到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  【关键词】地图 学生 方向 测量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1-0177-01  地图是使用各种符号、文字、颜色、把地球表面上的海洋、陆地、山脉、河流、城镇、铁路等各种地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移动终端的普及,互联网教学方法频出,其中微课凭借主题鲜明、资源丰富和高效便捷的特点受到各方的关注。高中物理学科强调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运用互联网微课这种直观、形象的方式对启发学生物理联想,构建物理思维模型,掌握物理学习规律有重要促进作用。本文就微课在高中物理教学的实践进行探讨。  【关键词】微课 物理教学 互联网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
复合材料吸能元件是直升飞机缓冲吸能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直升机坠毁过程中发挥着保护成员生命安全的作用。因此选择更加合理的复合材料吸能元件是直升机缓冲吸能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