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改革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urogo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素质人才成为社会的紧缺型人才,教育方法的改革也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一门重要课程,其教学方法的具体改革措施备受重视。本文针对我国物理实验教学的特点,对提高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改革进行了相应的探究。
  【关键词】大学物理 实验教学 教学方法 改革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1-0172-01
  一、引论
  物理专业一直是我国高校教育教学中的冷门专业,很多学生为了迎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更倾向于选择就业前景较好的专业,这对于物理专业的发展造成了很不利的影响。对各高校物理专业进行详细调查可以发现物理专业的发展没有得到教育部门应有的重视,这与物理专业知识的抽象有着直接的关系。此外,僵化单一的物理实验教学方法也使得学生对于选择物理专业敬而远之。为了使学生选择专业时能够更多的考虑物理专业,对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刻不容缓,物理专业对于社会尖端行业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无论是航空航天工程还是核工业都需要十分专业的物理型人才,对学生的物理理论基础与实践能力进行培训是改革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首要目标。本文主要针对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提出一系列的教学方法改革措施。
  长期以来我国对于物理专业教育中的理论基础教学给予更多的重视,忽略了对大学生物理实验过程中实践能力的培养,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方法较为单一,与理论教学内容的结合效果一直都不是特别理想。大学生在学习物理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无法将理论基础与实践方法有效地联系在一起,进行物理实验教学的时候往往更注重结果而忽略了实验过程中的各种实验现象分析,导致大学生在物理实验教学中不能做到独立思考,遏制了大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发展。这种物理实验教学方法使得我国与其他西方国家的物理专业水平差距越来越大,虽然我国的大学生能够在物理专业考试中获得更优异的成绩,但是在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上都处于劣势地位。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物理专业知识水平,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二、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方法改革措施
  在提出有效的改革方式之前,我们可以充分借鉴国外的物理实验教学方法。与国外相比,我国物理专业的发展水平远远达不到国外的发展水平,尤其是国外赋予物理专业超然的地位导致物理专业的发展速度也远超我国。因此,借鉴国外的物理实验教学方法对提高我国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效果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改革
  随着社会科技水平的提高以及先进技术的大量涌现,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应该引进更先进的设备以做出更具有现实意义的实验研究,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大学生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学习到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实际操作方式。根据国内外电子科技设备的发展现状合理使用更多先进设备将有助于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效果的提高。高校在大学物理实验过程中应该增设更多的交流与实验平台以供师生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充分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参与热情,提供更多的实验案例以增加学生对于实验本身的思考,充分发挥大学生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独立思考能力与创新能力。除了上述方式之外,还可以通过借鉴国际上先进的实验方式增加更多典型实验,使得学生对于国际上先进的实验方式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只有与国际接轨才能不断缩小国内物理专业水平与国际物理专业水平之间的差距。
  (二)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在传统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进行实验的时候往往都是占据主导地位,学生独自进行实验的机会很少,老师完成实验讲解之后才是学生进行实验的步骤,这就导致了教师的实验结果与实验内容限制了学生对于实验的思考。学生只能通过教师的指导按部就班的进行实验,虽然这样的实验教学方式很好地保证了物理实验的安全性与规范性,但是教师在示范实验过程的时候已经把实验相关知识灌输到学生的思想当中,学生独自进行实验的时候只是学会了实验相关知识的表层意义,不会对实验更深层次的知识进行思考,更谈不上对知识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这样的物理实验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严重违背了学生占据主导地位的原则。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自主学习能力,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一是面向学生开放学校实验室的实验器材,学生只能在进行实验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接触实验器材,学校的实验器材完全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二是打破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模式,在进行实验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完全可以扮演旁观的引导者角色,对于学生的教学只限于对实验器材进行介绍,学生在课前就预习好相应的实验知识,这样能够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对于实验相关知识的自主思考;三是预留出一定的时间用来讨论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实验现象与实验问题,及时处理实验相关问题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实验知识的记忆。
  三、物理实验实例探究
  提高大学物理实验效果的教学方法改革措施,只有应用于具体的实验项目才可以验证改革措施是否行之有效。“伏安法测电阻”是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基础实验之一,实验原理是根据欧姆定律:R=U/I,完成相关电阻值的测量。实验材料提供了不同阻值的电阻、不同测量值的电流表、电压表以及滑动变阻器、稳压源等。基于上述物理实验教学方法改革措施,教师可由学生自由搭配实验器具,并由小组合作探究出具体的实验方案,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完成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由学生制定实验内容的教学方式能够大大提高学生对于实验相关知识的理解。通过对实验教学改革措施应用于具体项目的教学分析,可明显观察到改革措施对于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效果的显著提高,这也说明改革的必要性。
  四、结语
  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是十分必要,大学实验课程的开设为的就是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物理实验课程是众多工科实验课程的基础,目前我国的物理教学模式还存在很多不足,通过对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提高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学效果,为培养科技型创新人才展开教学。
  参考文献:
  [1]袁睿.论教学方法在大学物理实验改革中的重要性[J]. 科技风,2011,05:190.
  [2]陈晓旭.《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J]. 内江科技,2011,11:79.
  [3]赵辉.关于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27:193.
  作者简介:
  张雷明(1981.9-),男,汉族,江苏盐城人,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物质表面粗化生长。
其他文献
细观、微观破坏理论,以及材料的尺度效应,都是当前固体力学和材料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同时也是今后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所以将细微观破坏理论引入岩土介质特性的研究中
遗传算法是近年来在计算机科学和优化中受到广泛关注的一种模拟生物进化理论的仿生学算法。与常规的优化算法相比,遗传算法具有隐含并行性和全局收敛性两大显著特征,并且具有常
【摘要】合作学习方式作为一种科学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还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引起了各学科教学研究者的注意。本文主要探讨了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应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并评价了其应用效果,以期有效提高学校教学效果和质量。  【关键词】高中生物 合作学习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1-0168-
【摘要】改革开放近40年来,中国的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国力不断增强,而国家社会和家庭也为下一代提供着越来越优越的成长环境,在开放的环境下,现今的中学生更愿意接纳新事物,更容易接受新知识。然而,他们却普遍觉得物理难学,为什么呢?  【关键词】物理教学 中学生 生活 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1-0168-02  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
【摘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通过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精心安排教学内容,有效利用各种方法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构建高效课堂还需要教师精心预设问题,加强提问和评价手段的运用,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就能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精心预设 高效课堂 初中物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
气体爆炸现象广泛发生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以及军事作战等场景中,研究气相爆炸冲击问题对于预防以及减少生活中、工业生产运输中的爆炸灾害,提高相关军事武器的威力等方面具有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实施,需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提高教学水平,构建高效物理课堂。要求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精心设计教学结构,要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方法来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物理 高效课堂 构建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1-0170-02  要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就要构建高效物理教学课堂。需要教
【摘要】在化学的学习与研究中,本文认为,进行学习策略的学习将帮助学生进行化学的思考与解题的准确率的提高。因此,基于传统的解题方法,笔者提出学习策略应该在学习方法中更受到重视,只有超越原有的教和学的方法,才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效果,快速提高化学学习成绩。  【关键词】学习策略 化学 解题 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
【摘要】在新课程的浪潮冲击下,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面对现代社会的迅猛发展,国家需要拥有过硬技术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生物技术为我国的社会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生物教师应当在教学中不仅要认真教授相关理论知识、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初中 生物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