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癌症化疗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及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中国医学创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haohua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探讨妇科癌症化疗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症状困扰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104例妇科癌症化疗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得分为(100.75±12.46)分,其中90.38%的患者为中、高水平。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肿瘤分期、症状困扰和社会支持是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因素。结论:大部分妇科癌症化疗患者存在中、高水平的疾病不确定感,护理人员应根据其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因素给予相应的干预。
  【关键词】 妇科癌症; 化疗; 疾病不确定感
  Uncertainty in Illness among Chemotherapy Patients with Gynecological Cancer/ZHONG Bi-zhen,FENG Tong-yu,CHEN Cui-rong, et al.//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6,13(18):130-133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level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uncertainty in illness among chemotherapy patients with gynecological cancer.Method:A totally of 104 chemotherapy patients with gynecological cancer were investigated by a self-designed scale,Mishel Uncertainty in Illness Scale(MUIS),Symptom Distress Scale(SDS) and 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Result:Total score of MUIS was (100.75±12.46),and 90.38% patients showed a middle or high level.Multiple stepwise regression showe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uncertainty in illness were educational level,stage of tumor,symptom distress and social support.Conclusion:Uncertainty in illness is at a middle or high level in most chemotherapy patients with gynecological cancer,nurses should take the targeted intervention based on influencing factors to reduce the patients,uncertainty in illness.
  【Key words】 Gynecological cancer; Chemotherapy; Uncertainty in illness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People’s Hospital of Xuwen County,Xuwen 5241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18.039
  疾病不确定感指患者无法判定和预测疾病有关事物的结果而产生的认知体验,可导致患者产生担忧、焦虑等不良心理反应,影响患者的疾病治疗和身心健康[1-2]。妇科癌症包括宫颈癌、卵巢癌及子宫内膜癌等,化疗是其主要治疗手段之一,患者在化疗期间因对疾病的症状、病情发展、预后及化疗的效果、副作用等难以判定和预测而容易产生疾病不确定感。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妇科癌症化疗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今后开展干预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4年
  1月-2015年9月在本院化疗的妇科癌症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年龄20~66岁,平均(45.26±8.57)岁。纳入标准:(1)确诊为妇科癌症,已接受≥1个疗程的化疗;(2)年龄≥18岁,知晓自身病情;(3)认知和沟通能力正常,自愿接受本调查。排除标准:(1)接受放疗者;(2)合并有其他严重躯体疾病或恶性肿瘤者。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1)一般情况调查表:内容包括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等,其中癌症种类、肿瘤分期、已化疗疗程从患者病历中获取。(2)疾病不确定感量表:该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865,内容效度为0.92[3],共有32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1~5级计分法,量表总分为32~160分,其中32~74.7分、74.8~117.4分、117.5~160分分别表示疾病不确定感为低、中、高水平[3]。(3)症状困扰量表:该量表Cronbach’sα系数为0.82[4],共有13个条目,分别测评癌症患者对疼痛、疲乏、恶心等13个常见症状的不适体验程度,每个条目从“完全没有困扰”到“极度困扰”分别赋予1~5分,量表总分为13~65分,得分越高表示困扰程度越重。(4)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该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896,分为客观支持(3个条目)、主观支持(4个条目)、对支持的利用度(3个条目)3个维度,总分越高表示社会支持水平越高[5]。
  1.2.2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法对患者进行调查,阅读、书写有困难的患者,由研究者给予阅读问卷条目及代为填写等协助。发放问卷105份,收回有效问卷104份,有效回收率为99.05%。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软件分析对数据进行分析,统计方法主要采用描述性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症状困扰及社会支持得分 本组调查对象中,疾病不确定感为低、中、高水平者分别有10例(9.62%)、80例(76.92%)、14例(13.46%)。患者的症状困扰得分为
  (38.09±6.23)分,社会支持得分为(34.37±5.48)分。
  104例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得分情况,见表1。
  2.2 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文化程度、家庭住址、肿瘤分期的患者其疾病不确定感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症状困扰、社会支持与疾病不确定感分别呈正、负相关,见表3。以疾病不确定感得分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及相关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文化程度、家庭住址、肿瘤分期、症状困扰及社会支持)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α入=0.05,α出=0.10),结果显示文化程度、肿瘤分期、症状困扰、社会支持4个因素进入回归方程,可解释疾病不确定感得分总变异的43.6%,见表4。
  3 讨论
  3.1 妇科癌症化疗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水平 疾病不确定感是患者对疾病有关事物所产生的疑虑和不确定状态[6]。癌症和化疗作为严重的心理应激源,给妇科癌症化疗患者带来了诸多疑虑和不确定因素而导致其疾病不确定感的产生。本调查结果显示,妇科癌症化疗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得分为(100.75±12.46)分,与文献[2]报道的(99.20±11.91)分相近。疾病不确定感各维度中,不明确性和不可预测性维度条目平均得分较高,可能与患者对疾病的疗效、复发可能性、化疗反应等不明确及无法预测有关,信息缺乏维度条目平均得分最低,可能与患者通过医护人员的健康宣教等途径,获取了化疗的方法、目的、注意事项及常见症状的管理方法等信息有关。此外,90.38%的患者存在中、高水平的疾病不确定感,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护理人员应给予积极的干预。
  3.2 各因素对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
  3.2.1 文化程度 吴恒慧等[7]认为,文化程度高的患者其疾病不确定感较低,本研究结果与其一致。文化程度高的患者,一方面其知识水平及认知能力较高,信息来源较广,使其更易于获得和理解癌症及化疗的相关知识而有利于减少其疾病不确定感的产生;另一方面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强,能主动设法来增进自己对癌症及化疗的了解和积极应对所遇到的各种困扰,因而有利于其疾病不确定感的降低。信息支持是减轻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主要方法[8],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和信息需求差异给予其针对性的信息支持,从而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疾病认知及减轻其疾病不确定感。
  3.2.2 肿瘤分期 本研究中,肿瘤分期为Ⅲ期的患者其疾病不确定感相对较高,与洪震等[9]的研究结果一致。其原因可能为:(1)肿瘤分期高的患者其疾病治疗难度大,疾病的症状、进展及治疗方案复杂多变,患者需要面对的不确定因素及存在的疑虑和担忧较多而导致其疾病不确定感较重;(2)肿瘤分期高的患者其身体状况差,心理负担重,容易产生恐惧、担忧、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及消极应对疾病[10-11],而负性情绪和消极应对可加剧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10-11]。医护人员一方面应加强患者治疗和护理方案的优化,另一方面应鼓励患者坚定治疗信念,积极配合治疗,以提高疾病的疗效及有利于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减轻。
  3.2.3 症状困扰 症状困扰指患者因疾病相关症状而产生的身心方面的不适体验[12]。刘洪娟等[13]认为,症状困扰可导致患者获取、理解疾病相关信息的能力下降及加重患者对疾病状态、化疗效果、疾病预后等有关事物的疑虑和担忧,患者的症状困扰程度越重,其疾病不确定感水平越高。单岩等[14]认为,症状困扰会干扰患者对疾病有关事物的识别和判断,同时还会影响患者的心境状况及削弱患者的心理功能,症状困扰程度重的患者因而更容易产生疾病不确定感。本研究结果显示,症状困扰与疾病不确定感呈正相关,与上述结论相符。本研究还发现,妇科癌症化疗患者普遍受到疼痛、疲乏、恶心、呕吐等症状的困扰,应给予干预:(1)加强患者的症状教育,提高患者的症状认知及症状预防能力;(2)及时做好患者的症状评估并给予针对性的症状管理;(3)指导患者采取放松训练、听音乐等方法来愉悦心情及缓解疾病症状的困扰。
  3.2.4 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与疾病不确定感呈负相关[15],本研究的结果也支持该论点。其原因可能为:(1)社会支持能为患者提供信息支持及帮助患者对疾病有关事物形成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疾病认知而减少其疾病不确定感的产生;(2)社会支持能提供给患者交流疾病有关事物的机会,可促进患者对疾病有关事物的了解及减少患者的疑虑和担忧,从而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3)社会支持可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及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15],有利于提高患者的心理适应水平及减少不良心境对其疾病不确定感的强化和放大作用。本调查还发现,妇科癌症化疗患者的社会支持得分低于全国常模的(40.29±6.62)分[16],可能与患者的家庭功能不良以及症状困扰和消极心理导致患者社会功能下降而影响其社会支持的获得有关[17]。护理人员一方面应加强患者的社会支持评估和指导,增强其寻求社会支持的意识及能力;另一方面应与患者家属加强沟通,鼓励家属持续给予患者信息、情感等支持,从而达到增强患者的社会支持及减轻其疾病不确定感的目的。
  受文化程度、肿瘤分期、症状困扰、社会支持等个体因素差异的影响,大部分妇科癌症化疗患者存在中、高水平的疾病不确定感,护理人员应根据其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因素给予相应的干预。   参考文献
  [1]陈艳,王维利,张伟.疾病不确定感理论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16):1975-1977.
  [2]毛婷.长沙市妇科癌症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7.
  [3]许淑莲,黄秀梨.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之中文版测试[J].护理研究(台湾),1996,4(1):59-68.
  [4] Boehmke M M.Measurement of symptom distress in women with early-stage breast cancer[J].Cancer Nurs,2004,27(2):144-152.
  [5]刘继文,李富业,连玉龙.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信度效度研究[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8,31(11):1-3.
  [6]刘云云,张静,何红.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干预性研究进展[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3):26-28.
  [7]吴恒慧,冯桂芳,周翠萍,等.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疾病不确定感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13):56-59.
  [8]曾苑香,朱文英,刘燕.护理干预在不确定感乳腺癌患者中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2,9(9):53-54.
  [9]洪震,蒋明,许勤.乳腺癌化疗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11):4-7.
  [10]张苏梅,李小妹,顾炜,等.放疗期间宫颈癌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4,25(2):211-213.
  [11]佘喜云,张美芬.妇科恶性肿瘤病人疾病不确定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J].现代临床护理,2007,6(4):7-10.
  [12]钱涵,周郁秋,关晓英,等.癌症患者症状困扰的研究进展[J].护理管理杂志,2013,12(11):794-796.
  [13]刘洪娟,覃惠英.鼻咽癌住院患者放疗期间疾病不确定感与症状困扰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0):873-876.
  [14]单岩,史小艳,时秋英,等.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身体症状困扰的相关性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4):1252-1254.
  [15]孔少烽,李美娟.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J].广东医学,2014,35(21):3408-3411.
  [16]陈耕春.我国城市成年人心理健康监测指标优化:社会支持程度调查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1,18(1):99-101.
  [17]付莉,赵岳,阎玲,等.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家庭功能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16):72-74.
  (收稿日期:2016-01-14) (本文编辑:程旭然)
其他文献
建筑项目检测中,钻心法与非破损法结合使用是未来建筑检测的发展趋势。在保证建筑物所受损坏最小的情况下尽可能精准的检测出混凝土的强度与其匀质性是现今检测人员所面临的
湖北省武汉石油公司近年来不断探索企务公开的实现形式,延伸职工代表大会的职能,充分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落实了党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办企业的指导方针。通过开展
目前,我国中小学生的文章写作,往往偏重于对事或物的意念和感悟这种感性经验的表达,重抒情而轻理性思考,对实践和思维过程的训练重视不够。尤其是淡化文体训练之后,学生的作文往往成了“四不像”。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怎么提高学生的写作与阅读能力?  1 广泛阅读为作文架“桥”  有的学生一听说写作文就会“谈虎变色”,原因是他们对写作文缺乏兴趣。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积极要求,教师越是把注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不同化疗方案联合热疗在Ⅲ、Ⅳ期肺癌中的临床疗效,并比较其治疗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肺癌患者103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53例。研究组给予培美曲塞+洛铂+局部热疗方案,对照组给予培美曲塞+顺铂+局部热疗方案,比较分析两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68.0%,高于对照组的45.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才的需求量急剧增加,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成为了当前的重要目标。AutoCAD是一款重要的绘图软件,是现代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发展的产物,是一款辅助性
摘要 针对有机实验现有教材的不足,从改革实验教学内容方面对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进行改革。新的实验分成基本操作实验、多步骤有机合成实验和综合性实验三部分内容,突出完整性、绿色性、实践性的特点。通过教学改革,不但顺利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要求,而且全面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分析能力。  关键词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实验教材  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
【摘要】 目的:探讨Th17/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在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30例正常对照组,30例确诊支气管哮喘患者(哮喘组)在急性发作期及缓解期外周血,分别检测Th17/Treg细胞的表达情况。结果: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间Th17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而Treg细胞比例明显下降,支气管哮喘缓解期上述异常指标均趋于正常,但比正常对照组仍有明显改变(P0.05),
大量的桥梁在远没有达到预期使用寿命时,出现了影响正常使用的病害与劣化;特别是一些桥梁在只使用了几年、甚至刚建成不久就出现严重的耐久性不足的问题,这也与施工质量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