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英语课外阅读兴趣

来源 :吉林画报·教育百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yuspecialsh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拓宽眼界、丰富活动的内部驱动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兴趣至关重要,如果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兴趣,更会使大脑产生优势兴奋,表现为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记忆深刻,从而取得优异的成绩。因此,教师如何培养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对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有着重要的意义。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以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理解能力为突破口,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和综合应用能力,把英语真正学活学好。
  1提高认识,掌握规律
  许多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不明白英语学习的目的和宗旨,只注重背单词,学习语法,對阅读理解不太重视。认为课外阅读是浪费时间,得不偿失。其实,阅读的过程就是记忆词汇的过程,阅读材料是词汇和语法知识最丰厚的源泉,阅读文章中包含了整个语言的特点和规律,所以,我们的教学中要自始至终的指导学生把阅读放在首要位置,指导他们耐心的读。
  2.培养兴趣,对症下药
  学生在各门课程的学习中,往往是学得越好的课程越有兴趣学,学得越差的课程越有畏难情绪,也有意无意的逃避,从而造成偏科现象,形成恶性循环。我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还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基础,把班里的学生分成甲、乙、丙三组,分别给出不同难度的阅读材料,做到有针对性的指导,使他们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大词汇量,强化阅读技巧,从而在总体上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对于情况特殊的学生,还要进行特别的具体指导。
  3.指导方法,掌握技巧
  一方面,要注意材料的选择,能够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另一方面,对阅读方法要提出要求。对于一篇普通的文章,我指导学生采用“两遍阅读法”。第一遍着重训练阅读技巧,指导学生在阅读中抓出规律,抓住文章的脉络结构,抓住文章的中心大意,并逐步有意识的提高阅读速度;第二遍着重扩大词汇量和培养语感,在阅读中我指导学生经常把那些好的段落、句子划出来,让学生大声朗读几遍。这样一方面增强语感,另一方面使学生能了解词的确切含义及使用的语言环境,指导他们仔细体会那些地道、精彩的语言,留意词的搭配,这样做不仅可以充分理解和利用语言材料,使学生的语言功底不断得到增强。
  4. 达成阅读共识,建立阅读预期
  通过调查学生阅读习惯,了解学生的阅读经历等活动,让学生明确了解开展阅读活动的必要性,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同时让学生对自己的阅读产生一种心理预期,通过阅读不断实现自己的预期,获得成就感。
  5. 选择适宜材料,采用鼓励原则
  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的成就感和收获会激励他坚持下去,因此,要选择难度适宜的阅读材料,如果阅读障碍较大,阅读不是获得乐趣而是成为了某种负担,学生很容易放弃,要让学生能够完成也乐于完成阅读任务,教师的鼓励和帮助是必不可少的。
  6. 创设多样活动,提供指导帮助
  中学生是乐于展现自己的,活动也是学生最乐于参与的,因此可以开展竞赛类或者展示类的活动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与此同时,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7. 开展个体交流,肯定阅读成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活动,学生会有自己的体会和成就,开展学生之间的交流可以增强学生坚持阅读的信心,强化阅读成就。最重要的是教师要与学生个体开展交流。
  8.关注课堂内阅读指导
  结合精读课的阅读指导,课堂上培养学生预测,验证预测,推理,猜测词义等阅读技巧,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可以选择使用。介绍 Think-aloud 的案例,帮助学生感受不断预测,联想,验证预测的阅读活动。
  9.组织多样的阅读活动
  (1). 建立常规活动,教师示范到位
  教师在开展泛读活动中不断总结,建立一些常规阅读活动,便于了解、监控学生的阅读情况。在开始每个活动之前,教师要有明确的示范,让学生清楚地了解活动的操作方式,这样便于学生能够正确执行。
  (2). 依据学生特点,选择设计活动
  在设计学生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年龄、心理等特点,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要以吸引学生参与为主,对高年级学生的要求可以稍高一点,可以结合学生在课内的学习内容设计一些活动。
  (3). 兼顾兴趣和英语能力的培养
  无论是开展课外泛读还是课内精读,都是为了让学生增长知识,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因此,泛读活动不仅仅关注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和维持,更重要的是在阅读中不断培养语言能力,两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
其他文献
最近阶段我们平水镇校以“上善若水”的校训为引领,在课堂中充满人文关怀、体现生本、展示多元的和谐的课堂教学,抛弃传统的强制性、灌输性的课堂教学,教师用柔性化的教学目标界
摘 要:文章从五个方面阐述了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非智力因素,有助于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关键词:化学教学 非智力因素 学习兴趣    在学生自主性的学习活动中,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最活跃的表现形式,也是学生能够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心理品质。初中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启蒙阶段,教师的主导作用之一是唤起学生热爱化学的情感,关键是培养、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
期刊
国家经济政策一直处于不断调整之中,基于货币政策灵活性背景,我国中小企业面对融资方面陷入了一定的困境。供应链金融是近些年新兴的融资模式与产业增长方式,随着宣传与推广,
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对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批示:“老英雄张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迹感人.在部队,他保家卫国;到地方,他为民造福.他用自己的
期刊
农业是发展经济学的中心议题之一,本文从农业发展的角度对舒尔茨、刘易斯与缪尔达尔三位发展经济学家的农业经济思想做了总体分析.刘易斯认为农业在经济发展中主要是以低廉的
近年来,检察机关科技强检工作取得了新的明显成效,计算机得到了全面普及,带动了办案和工作效率的极大提升,以计算机系统构成的专线网络、机要通道等新的信息化技术的运用,在推进检
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的监管虽然由过去单纯的合规性监管向以防范金融风险为核心的审慎监管迈出了一大步,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间接调控和风险监管的要求还不完全相
审贷分离是将贷款过程中的贷款调查工作和贷款审核工作予以分离,形成贷款调查与贷款评审既统一又互相制约的工作机制,它是控制贷款风险“源头”的重要环节.目前,基层信用社审
小学生一进入小学就要学习抽象的、对他们来说完全陌生的汉语拼音,显然是有困难的,也是枯燥乏味的。而一旦孩子对拼音学习失去兴趣,将会直接削弱学习语文的兴趣。那么,怎样才能激起孩子学习拼音的兴趣呢 汉语拼音作为一种抽象的表音符号,在汉语拼音教学中,注意研究儿童心理,尽量创设情境,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  创设情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围绕教学内容,通过叙述、语言、插图、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