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藏族居民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血脂不同组分及血脂异常的关系

来源 :高原科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tianm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藏族居民血浆同型半胱氨酸(tHcy)与血脂不同组分以及血脂异常的关系。方法:2017年10月至2019年6月通过问卷调查方法采集来自西藏六个不同海拔地区1743名藏族人群的人口学特征,病史信息及个人生活方式资料;采用日立76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指标;使用电化学发光法测量tHcy水平;多因素回归分析tHcy对TC、TG、LDL-C、HDL-C的影响;利用方差分析进行相关因
其他文献
对于井下L型矿井巷道,提出了一种基于镜像法的L型矿井巷道电磁波反射场强的预测方法。首先计算了6个反射平面方程,其次确定6个反射平面的边界范围,主要内容包括L型矿井巷道上顶面和下底面两个L型平面边界范围的确定、镜像点的计算、镜像点有效性的判断,尤其是障碍平面遮挡的判断,从而确定各次有效反射路径。统计了各次有效反射线数目并分析了收发点到拐角的距离、收发点的位置对有效反射线数目的影响,给出了接收点反射场强的计算方法并仿真分析了收发点的位置、天线的发射频率和L型巷道的尺寸对接收点反射场强的影响。
目的:为全面了解西藏地区体检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当地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提供实践依据。方法:采集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717例体检人群的饮食习惯、吸烟史、饮酒史、饮品史、工作环境、睡眠情况等多个幽门螺杆菌感染流行相关因素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结果:717例体检者中阳性数为388例,检出率为54.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民族、婚姻状态、年龄组、饮食方式及个人卫生、消化道症状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
目的:调查西藏拉萨地区孕妇的贫血状况及饮食结构,探讨贫血发生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9年9月至12月在西藏拉萨某医院进行孕期检查的285例藏族孕妇的孕周及血红蛋白检测结果,随机抽取100例孕妇进行一般信息、产检次数及膳食结构问卷调查,贫血判定依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按拉萨市(平均海拔3750 m)进行校正。结果:该医院孕妇贫血检出率为33.7%,贫血的发生与孕期、文化程度、月平均收入、孕早期是否服用叶酸及饮食结构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贫血率较高,孕晚期检出率最高
文章采用Geostudio软件对降雨条件下砂坡渗流场和稳定性进行分析,运用Seep/w分析降雨强度和降雨历时下坡表及坡内的孔隙水压力变化,以及降雨强度和降雨历时下砂坡的稳定性变化。结果表明:降雨强度越大,砂坡的稳定性系数越低;在一定的降雨历时内,降雨时间越长,停雨后的稳定性系数越低,超过这个降雨历时,停雨后的稳定性系数基本不变。
通过推算得到磨削加工时的数学模型,将自由曲面划分成平面、凹面和凸面三类,用ABAQUS软件模拟加工过程,并以玻璃为例进行磨削试验。综合对比三种方法得出:磨削加工深度及工件进给速度越小,材料的去除体积和去除率越少,磨削后平面光洁度越好;降低刀具转速则材料去除量和切削力相应变大;在相同切削参数下,凹面变化最明显,平面居中,凸面影响最小。
在铣削加工过程中,铣削振动会影响工件加工精度和工件表面质量。为探究铣削过程中加工参数对6061铝合金铣削振动的影响,通过设计单因素铣削实验,从时域、频域和时频域多个角度对加工过程中的振动信号进行分析,得出结论:①随着进给量和轴向铣削深度的增加,铣削振动增大,在轴向铣削深度为0.5mm时,增加进给量,X方向的振动幅值大于Y方向(进给方向)的振动幅值,当轴向铣削深度较小时,该现象并不明显;②进给量的增大对振动信号中的高频率成分影响更大,而轴向铣削深度的增加并不会导致这一结果的出现;③振动信号的主要能量集中在高
针对传统封闭式销-盘摩擦磨损试验无法反映实际切削过程中刀具与切屑以及工件界面摩擦磨损问题,设计了一种新的摩擦磨损试验方法,模拟了不同微量润滑(MinimumQuantityLubrication,MQL)工艺参数和油品条件下的AlTiN基刀具涂层切削加工S136淬硬模具钢的摩擦磨损过程,分析了涂层-工件摩擦系数的变化趋势,并结合涂层表面摩擦粘附形貌及摩擦模型,揭示了不同MQL条件对刀具涂层-工件摩擦磨损行为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界面摩擦系数主要受摩擦粘附的影响,摩擦粘附越严重,对应的界面摩擦系数越大;喷射
目的:通过分析西藏地区居民两周患病就诊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了解其门诊服务利用现状,为当地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利用“2018年西藏地区第六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数据,收集到2255例居民为两周患病者,分析其两周就诊情况,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两周患病就诊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西藏地区居民两周患病就诊率为59.5%,26.6%的患病居民选择自我医疗,6.7%的患病居民为两周前持续用药治疗,两周患病未治疗率为7.2%。两周患病就诊次数以1次为主(76.3%),就诊机构以县级以上区属医院所占
西藏大学是西藏自治区所属综合性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04年9月成为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2013年5月列入“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2018年2月成为教育部与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合建高校。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51年11月进藏部队创办的藏文干部训练班,历经西藏军区干部学校、西藏地方干部学校、西藏行政干部学校等发展阶段。1965年,成立西藏师范学校;1975年,成立西藏师范学院,开创了西藏高等教育的先河。为适应西藏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为评估西藏河谷型绵羊的体重,于2018年10月下旬在西藏河谷型绵羊中心产区浪卡子县随机选取154只成年母羊进行体重称量、体尺指标测量,并通过R统计软件对相关变量进行分析、拟合以及预测。结果表明:(1)体高、体长、胸围与体重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2)以体尺指标为因变量,随体重增长最明显指标是胸围;(3)西藏河谷型绵羊体尺对体重的最优回归方程为:y=0.31893 x+6.57365,(R2=0.637,P<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