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以人为本,提高班级管理水平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5df45sd6546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班级作为学校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对学生健康及全面发展,对完成教学和教育的各项任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班主任工作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笔者在班主任工作中尝试运用新的教育理念进行有效管理,并结合自身的探索、反思,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学校班级管理对策
  班级作为学校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对学生健康及全面发展,对完成教学和教育的各项任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班主任,是每个班级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们的工作,影响着每一个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健康成长,影响着他们一生的生活道路。因此,班主任工作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那么,班主任如何抓班级的管理?
  一、全面了解学生
  了解学生,是班级管理的重要工作。兵书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怎样才能全面正确地了解学生呢?
  首先,班主任在接管班级后应该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学生进行了解,再有针对性地安排工作。古语有云:“因材施教”,这就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性差别、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其次,了解学生的家庭及社交背景,以便以后能充分调动和运用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成效。经常与家长联系,可以及时交换学生的有关信息,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支持班级工作。根据本人多年班主任工作经验,实践证明:让家长参与班级管理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教育手段,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二、全面依靠学生
  传统的班级管理往往以班主任的思路为中心,强迫学生遵守纪律、听话,忽视了学生的需求、情感、体验和多方面的和谐发展,以致常常对学生的做法看不惯或难以理解。“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理念的核心和灵魂。班主任不能再把学生看作是消极被动的听话“机器”,而应该把学生看作是期待点燃的“火把”.是拥有巨大创造力的班级建构者。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学生是发展的主体,发展的本能来自内部,发展是主体的主动行为。班主任是通过营造发展环境来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其直接的工作目标是促使班集体尽快地形成和尽好地发展。学生的发展。是学生作为成长中的主体,在教师、同学与社会的影响下,自己主动选择、体验、尝试、修正的变化过程;是学生作为学习主体走向成熟,走向自觉,学会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他人,正确对待社会与自然的成长过程;也是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所以,发展是主体的主动行为.是主体积极的变化过程和结果.发展就意味着进步。班主任应尽量营造民主氛围,引导学生开展班级诊断研究性建设;启发学生随时提出疑问,并对提问的学生给予鼓励和表扬:采取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多方面的发展。这样,学生在班集体建设中就能够体会到思考的快乐,逐步成为班集体的主人,变“你要管我”为“我要管我”。
  三、全面评价学生
  传统的评价,学生是被评价者,班主任作为唯一的评价者使用统一的标准去评价学生。许多班主任对学生的评价停留在“学习目的明确,课堂纪律好,回答问题主动,考试成绩优良”等诸如此类的泛泛而谈上,重视对学生进行“结果性评价”。而忽视学生在教育管理过程中是否得到良好的发展。新课程肯定加德纳的“多元智能论”,要求采用多元化的过程性评价,班主任要实现班级教育管理目标.就必须更好地帮助学生挖掘自己的强项,为其提供一些有益的反馈信息,帮助学生制订适当的成长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关注学生的动态发展,关注学生的平时表现和进展程度,反映学生的现有潜力,有效预测学生今后的发展趋势.在发展的过程中对学生的行为进行有效引导、纠错和激励,多渠道、多角度、多层面地观察和评价学生,促进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学会自我教育。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做人态度,发展元认知能力,以及创设丰富的教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良好氛围,培养学生具有向心力和凝聚力的班集体意识,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现有的基础上谋求高质量的发展.实现学生的全面性发展、多样性发展和优化性发展。教师更应积极地评价学生的参与.对学生探索结果的要求,变“一元化”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与学生协商解决问题和创建优秀班集体的过程中.让学生提出自己的需要,提出自己的目标.这更容易被学生认可和接受.这才符合现代教育在管理过程中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能力的要求,这样的管理效率高,效果好。当学生经常看到自己参与管理过程的评价和饱含激情的评语时,自然倍受鼓舞,从而养成更关心政治、关注社会的习惯,增强自信心和成功心理,促进组织管理才能得到可持续提高。
  四、全面发展学生
  在传统教育中,班主任是“家长”、“保姆”,对学生的学习及日常生活细节实行紧盯不舍的战术。这种管理方式,不但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而且容易导致学生生成依赖性,抑制学生的创造性。在新课程背景下。班主任不仅仅要“管住学生”.更重要的是发现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探索在班级管理中如何实现多元教育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职责主要是构建一个完善的班级组织,选举合适的班团干部,分工授权,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管理,形成一个“人人有事管,事事有人管”的协调发展新格局,从而使自己从日常琐碎的工作中解脱出来,赢得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思考班级的整体发展。同时,根据学生的自律能力正处于一个可塑阶段的特点.班主任作为促进者,要通过积极的、热心的指导来培养学生遵守纪律、与他人友好相处的合作精神,通过让学生不断地观察和实际操作来提高其自我管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为将来顺利踏入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林华民.做一流的教学能手[M].北京:朝华出版社,2010
  [2]徐世贵.教师应用心理学——60个案例[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
  [3]李镇西.做最好的班主任[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8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蓬勃开展,出现了一个新的亮点――语文综合性学习。它的“综合性”、“实践性”、以及跨学科的“整合性”能够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全面发展,获得学生与教师的喜爱,但如何立足于课内知识,拓展课外世界,确立实践主题令人深思。可当语文综合性学习遇上了课外阅读,两者紧密结合相辅相成,获得意外的收获。  【关键词】语文综合性学习课外阅读相融相辅相成  一本语文课本,读写背诵一学期的时代已经
新课改的全面推行,给我们的初中思考带来了很多机会,也带来了挑战,如何在这新的教育理念下,搞好初中思品教育呢?希望我们的思品教师能正确把握新思品课标的精髓,努力探索,及时纠正思品教学中出现的错误。因为事情做错了可以重来,然而学生的成长却没有第二次。因此,教师主导的作用不能丢!对于教师的主导作用,鲁迅先生曾以他们在学习中老师不重视引导为例来形容其必要性:在暗胡同里瞎摸,有些人摸了出来,更多的人终身留在
【摘要】两千五百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时局动荡,国家处于剧烈变革之际。为解决国家走向问题,各流派学者争相出谋划策。由于周王室日渐衰微、井田制崩溃、士阶层崛起等背景,引发了以儒家、墨家、道家、法家为代表的各派学者纷纷著书立说,相互论战。学术界迎来了"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空前辉煌时期。  【关键词】士阶层崛起 论战 百家争鸣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指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各流派学者为解决国家如何发展问题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如何有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成为现实教学中一个需要广为考虑的课题,也是教学环节中的一个重点要解决的难题。尤其是对初中语文的作文教学来说是个难点,由于初中学生经历过了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洗礼,大多数学生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写作思维模式,这时候的学生写作能力的强弱与否已经层次分明,具体体现在构思,用词,修辞等手法,以及表达情感和展开联想与想象能力方面,这给教学上带来一定的压力和影
教学过程是由一个个教学环节组成的,每个教学环节,好比是散乱的珠子,而过渡语则是串联这些珠子的丝线,没有丝线,再璀璨的珍珠也不能成为精美的项链。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堂上学生的脑力劳动效率。”具有启发性、迁移性、感染性的过渡语对学生的学习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我们教师必须充分注重教学过渡语的设计和运用。下面,结合我的课堂教学经验,谈一点认识和看法。 
【摘要】教学是一种经验与创新的整合体,是知识与能力的统一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每一位老师都用自己的“汗水”浇灌那一片属于自己的沃土,而成果的丰俭取决于智慧,并不是只有勤劳,方法的有效才是取得成功的最有效的捷径。  【关键词】兴趣习惯合作练习  在教学的路上,我们有很多想说的话,不论是成绩的提升,还是素质的提高;不论是习惯的养成,还是性格的塑造,每一个孩子都有学习的权利,每一个孩子都有成长的需求,
【摘要】正如我国的教育家潘懋元先生所说:“高等学校的分类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又是关系到中国高等教育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大学分类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无法比拟的作用。笔者通过对美国卡内基分类法和中国武书连分类法做比较,拟得出对我国高校分类有益的方法或建议。  【关键词】分类比较原因建议  引言  正如我国的教育家潘懋元先生所说:“高等学校的分类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又是关系到中国高等教育能否持续发展的关
天空因为飞鸟而绚烂,海洋因为波涛而雄浑,春天因为鲜花而多姿,冬天因为白雪而晶莹,而我的生活,因为“老师”而美丽。我身边的老师很多,但是有位数学老师是我最敬重的老师。  我二年级的时候从农村转入县城,数学只能考60多分。爸爸就给我请了一位数学家教,她不是我们学校的老师,说是家教但没收过一分钱,因为她是我的小婶婶。每到休息日她就会牺牲两个多小时给我讲题。刚开始的时候我还是没有兴趣去学习数学,可她一次又
【摘要】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学习积极能动性中很活跃的成分,也是诱发学习动机、集中注意力的重要因素。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对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浅议了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关键词】小学数学兴趣培养策略  小学数学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和提高孩子的各方面素质,其中学习兴趣尤其重要。浓厚的兴趣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那么
新的一轮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针对如何提高学生的素养,各家也都进行了很多有益的尝试。笔者在小学任教多年,对这个问题也思考了多年,我觉得能不断提高学生素养,而且这个提高过程伴随学生一生,这件事唯有读书。笔者将开展学生读书活动概括为四句话:激发兴趣,引导积累,强调背诵,写作实践。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人的本性总是趋利避害的,对明知道痛苦难受的事情会有一种抵触的心理,我们总说“书山有路勤为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