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兰大剧院:东莞的文化标签

来源 :小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jie88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些年,在艺术文化的发展上,东莞也逐渐显露出了它的野心。音樂剧是他们的突破口。起步是有些晚了,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东莞有兼容的文化氛围,东莞人也知道自己的积淀不深并且能够面对现实,况且,它还有强劲的经济实力作为物质基础。
  在东莞市行政中心的广场上,玉兰大剧院如一袭弗拉门戈舞蹈旋转的裙摆在飞扬。
  在国家大剧院未落成之前,那是国内水准最高的可以演音乐剧的大剧院——1600个座,舞台和座是二比一;配有工艺设计流畅合理的全机械化舞台,还有一流的灯光音响设备。邓楠到这里来看过,说那是同类剧院中音响效果最好的大剧院。
  东莞人其实把它看作是新城文化的一个标签。
  
  一个务必完成的任务
  
  玉兰大剧院落成开幕的那一天,周汉标哭了,在欢庆的人群中,他一个人躲在一旁流泪。那是2005年的最后一天,那一天,2006年中国新年音乐会在这里演出,也是玉兰大剧院的处女演出,中央电视台面向全球直播!
  “那时候,不自觉地就感觉世界非常美好,眼泪很快就流下来。”两年之后,周汉标再回忆起来,依然是眼泛泪光,他说,那是一种很幸福的感觉。
  周汉标是玉兰大剧院的管委会主任,土生土长的东莞人,他的昵称很东莞,叫“阿标”。阿标是学中文的,而且根据他自己说,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但外表看起来还是很东莞,不过骨子里比其他东莞人多一些细腻和敏感。
  人们以为东莞人都是乡巴佬,这可能是一个美丽的误会。无论如何,阿标决定为东莞人争一口气。所以,大剧院这个任务再艰巨,他也挺下来了。
  在玉兰大剧院建设的三年里,阿标奔走各方,学习、请教、谈判、周旋、拍桌子、嘶吼。直到现在,他的嗓子还是沙哑的,就是那时候伤的。
  领导跟他说,不要把大剧院看作艺术的事情。那是一个必须完成的任务。“如果那个大剧院运作不起来,我就没有办法交代。”那时候,他的压力大得要命,阿标说,那可能是他人生当中最艰难的几年。
  2001年,东莞提出要打造文化新城,形成了新的发展战略。自那时候起,全市自上而下,前所未有地重视文化建设。“感觉从来没有那么重视过,越重视,作为文化人来讲,机遇越难得,那肯定要拼命干活。”另一方面,那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在东莞完成跨越式的经济增长之后,财力、物力很快地赶上,但人力滞后,所以,东莞做文化的人都在玩命。毕竟,不是每一个做文化的人都能有机会遇上这样好的城市文化发展机遇。
  
  经济的大剧院
  
  大剧院落成之后,如何有效运转起来,那是一个更重要的问题。
  东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道平说,东莞文艺创作底子薄、起步迟、人才缺,这是他们必须面对的事实。由他们自己来办演出根本不现实,而且,国内那些自己来办演出的政府剧院,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当年,东莞的经济是通过借用外力发展起来的。他们由此得到启发,文化的发展是否也可以通过借用外力来实现呢?“这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理性的选择,我们实力不强,如果能够借用人家的力量把我们的档次提高,为什么不呢?”
  东莞人有一种品质,弥足珍贵,那叫务实。
  于是,东莞经济发展“筑巢引凤”的模式延伸到了文化建设领域。他们选择了与演出经营方面已经相当成熟的北京保利影剧院管理有限公司合作。玉兰大剧院方面需要做的是制定管理的标准、场次的标准、服务的标准、引进的标准,而具体的经营和管理则交由保利公司来完成。
  阿标说,作为大剧院的主管,他很清楚自己的尺度应该去到哪里,他需要做的是用好政府财政补贴的钱,对老百姓有个交代。所以东莞这边有一个要求,保利必须保证东莞市民能买得起票,看得到演出,充分享受玉兰大剧院。
  这是一个全国都没办法解决的低票价难题。但他们做到了,通过这种合作模式,保利实行批发价,东莞的老百姓只要拿出上海、北京、广州市民三分之一的钱,就可以在玉兰大剧院欣赏到同样的剧目。而东莞市政府财政每年只需补贴1600万,国内同类剧院中,政府财政每年的补贴是2000万,而且还解决不了高票价问题。
  这颇让他们感到自豪。因为这算是东莞文化建设中取得成功的一项制度创新。政府管文化,企业做文化。
  阿标说,政府的文化设施就应该为老百姓服务,“你可以在艺术定位上让他们仰视,但在服务经营的票价上,一定让他们能够走得进去”。这也是东莞市政府建设玉兰大剧院的初衷。“就算乡下的农民,也能走进去感受,那么优雅的地方,他光着脚进去会不好意思,而且,看演出的礼貌和纪律他也能慢慢懂得,人的素质会有所提高的。”
  东莞是由一个完全的农业城发展起来的,城市化不是很成熟,观众没有买票的习惯,所以他们也需要培育市场。在这方面,他们颇花了些工夫。“这必须有一个过渡,不能是纯粹高雅的。在节目策划上,我们专门针对小孩做了些儿童剧,小孩要看父母就会陪着看,这一代人看不懂,希望下一代人能看懂,让他们养成进剧场的习惯,这就会有市场。”
  经过两年时间的运营,目前已经演了超过一百八十场。“做到这么多场次已经很不容易了”。因为票价便宜,而且设施效果一流,很多深圳人和广州人也会开车过来这边看演出。
  
  音乐之都的野心
  
  东莞人很实在,这是特点,但不是一个城市应该有的单一气质,城市的精神或许应该更丰富。阿标说,东莞有了大剧院,有了艺术,就会在厚德务实的城市精神里,增加一点浪漫的机会,那么农民就不会再像农民了。“人们的生活指数就会提高,不会只看钱和经济,他会知道,除了做生意,除了发展经济,原来人活着还有很多需要,还有很多可以做的事情。”
  所以,在艺术文化的发展上,这些年,东莞也逐渐显露出了它的野心。
  起步是有些晚了,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东莞有兼容的文化氛围,东莞人也知道自己的积淀不深并且能够面对现实,况且,它还有强劲的经济实力作为物质基础。
  音乐剧是他们的突破口。这是工业时代的一种产物,既高雅,又时尚,并且,在国内的发展方兴未艾。对于起步较晚,决心较大,并且舍得投入的东莞来说,是一个极为聪明的选择。他们拟用10年至20年的时间,力争把东莞锻造成为“音乐剧之都”。
  这里日益成为一些音乐剧的排练和合成基地。国内投资最大的音乐剧《蝶》正是在这里排练合成的。
  什么叫爱?阿标说,充满痛楚,深藏喜悦。这是他在完成《蝶》的制作后最深刻的感受。“我们对它爱恨交加,先是累死,痛苦得要命,等它运作好的时候,心里面有一种成功的喜悦,感觉到世界多么的美好。”
  在那期间,阿标的妈妈在医院里住院,病得很严重,他根本没有时间去看。直到现在,他一直内疚。在他妈妈去世火化后的第二天,有一只蝴蝶,在阿标身上停了十分钟不动。
  那是10月15号,那天晚上,《蝶》的音乐总监三宝在医院进行心脏换瓣手术,情况危急。《蝶》的故事里说,人死了会变蝴蝶。阿标当时吓哭了,他很担心三宝的安危,不断为他祈祷。直到他转危为安。
  那是凝聚了很多人心血的一部作品。为了音乐剧《蝶》,说他们是呕心沥血,一点也不夸张。
  2007年7月27日,《蝶》在东莞玉兰大剧院首演,首届东莞国际音乐剧节同期开幕,这标志着东莞向“音乐剧之都”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当然,罗马不是一天就可以建成的。不过东莞人很重视,并为此一直在努力。
其他文献
我们甚至有过那样一个时期,性是被严格压抑的,而爱情是羞于启齿的。      法国社会学家穆勒在分析了婚姻基础的基本内涵后认为:人类历史上的婚姻有三大动机:即经济、子女与爱情。在上古时期,经济第一,子女第二,爱情第三;中古时期,子女第一,经济第二,爱情第三;到了现代,变为爱情第一,子女第二,经济第三。这种划分大体上反映了人类婚姻中择偶标准的变化。  我们的情况或许还有些特殊,因为政治曾经在这个国家近
期刊
我相信,2008年的市场仍然会上行,最高点也会在7000—8000点之间。    30年前,他是中国改革有影响力的人物。1984年他撰写的《中国大趋势》曾以前瞻性的视角对中国发展和未来进行了大胆的预测,“影响了一代人”。30年后,经过了华尔街的洗礼,近期他又推出力作《牛市一万点》,观点犀利而大胆,角度新颖而独特,受到投资者的热切关注和推崇。他就是著名的经济学家温元凯。近期,我们就2008年股市的趋
期刊
哎,作为女人,如果相信了以下这些话,就把自己的一辈子毁了。  1.“你永远是我唯一的最爱。”   ——不对哦,即使结婚十年他也没有外遇,他也会因为爱孩子而分走对你的爱啊!不过大多女人喜欢听这句,虽然她们也知道这里水分大大的。   2. “嫁给我,这辈子你不用辛苦,不用工作,我养活你一辈子!”  ——这是追求期间男人最让女人感动的一句话。可是如果真如此行下去,荒芜的是女人的心,自由的是男人的心。  
期刊
求终生不惑于谎言,几不可得。然假言难蔽真心。若能不贪心、不昧心、不迷心、不假心,则可企少惑矣!    我们向来提倡讲真话、办实事。真话、真情、真心,是人美好的追求。佛家主张“不打诳语”,有的宗教甚至将讲真话、不说假话写入经典。在假话满天飞的时候,人们更加向往真话,而痛恨假话。  大家都痛恨假话。可是平心而论,又有几个人没说过假话呢?我们能拍着胸脯真诚地说自己从来未讲过假话吗?《水浒传》中的黑旋风李
期刊
●政府之“手”反复对市场实施调控,牛市进程无疑将面临更多的动荡与不确定性。  ●随着基金的膨胀和对市场的左右,最直接的风险则来自于对基金的直接干预。  ●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一旦和市场预期相差太大,挤压股指泡沫的行为则势在必行。    在中国的证券史上,2007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中国首发新股和融资规模一跃成为世界第一,股指从年初的2600点狂飙至了6100点,最终使股市总市值与GDP比率
期刊
传统的政治中心起源于北方中原地区,而围绕着政治权力的角逐,也使得政治中心成为“风暴中心”。    中国历史上,有几次南北对峙的历史,如三国晚期晋与吴的对峙,“五胡乱华”时期的南北朝对峙。有人研究南北土壤所能出产的粮食总量,认为双方只有将分界线置于淮河一带,才能保障彼此的财政收入大致对等,因而形成长期对峙。这个说法完全建立在对自然条件的分析之上,却忽视了不同的经济制度——即财力汲取模式的影响。  传
期刊
这是一个公共服务需求旺盛的时期。  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将近30个年头。中国在完成了连续多年经济的高速增长之后,人们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也前所未有地增长。  根据国际经验,一国人均GDP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的过渡期,也是该国公共产品和服务需求快速扩张的时期。从2003年开始,按汇率折算的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1000美元,2006年中国人均GDP超过2000美元,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3000美
期刊
没有一个群体的回家之路像农民工如此艰难和漫长。  年复一年的春运难,是这一景况的集中记录和写照,而在遭遇今年冰雪灾害的背景之下,这一难题显得愈发沉重。  这使得我们无法回避其后长期存在并有待深入解决的一系列深层社会问题——城乡分割、贫富悬殊、就业艰难、分配不公、特殊的户籍管理制度……  就此,《小康》记者专访了长期研究这些问题的学者。
期刊
作为中国美国商会的会长,他的职责是代表美商利益,改善在华美国企业的商业环境。  他喜欢中国文化,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能有声有色地表演相声。  中国不仅仅是他生活了近20年的第二故乡,他也是中国女婿。  显然,中国对他意义深重。    “中国大市场充满机遇”    “我到中国18年了。” Michael Barbalas在接受《小康》记者的访问时说。更有趣的是,在中国他的中文名字更流行:柏迈高。“长
期刊
这些港企与当地政府一起成长,铸造了当地繁荣的产业经济。而今,也一起面临着当地经济社会的双转型。      香港,一个东莞人非常熟悉的名字,并与之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1978年,香港太平手袋厂落户东莞,拉开了港莞合作的序幕。20多年来,港企始终在东莞的产业经济发展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这些港企与当地政府一起成长,铸造了当地繁荣的产业经济。而今,也一起面临着当地经济社会的双转型。  如东莞市副市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