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把好作文审题和立意关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ke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审题立意又是作文教学的重头戏。审题,即弄清题目内涵及相关要求;立意,根据把握的命题意图、旨趣,确立文章表达的主旨。审题准确、立意鲜明,写起文章来就如同车子正常地行驶在快车道上,否则,车子就会偏离方向,甚至南辕北辙。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要想学生考场作文能够写出切合题意的文章来,我认为最紧要的还是想方设法指导学生把好审题立意关。
  第一,揣摩词义、探究表里。
  对所给的作文题目,要揣摩清楚每个词的基本义和引申义,要善于从字面的表层意义联想开去,要从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去思考,剖析人性中的“丑陋”现象,挖掘出富有启发性的意义,从而表现人性的“美”,然后考虑这题目适合自己写什么文体的文章。如,《活在春天里》的审题立意:首先,要明确“春天”的基本含义是什么,其深层含义又可指哪些;然后,把握“活在”这词语的内涵,明确“活在”实际是一种“正在存在”的状态;同时,要明确,“活在”的对象是“谁”;再进一步明确,“活在春天里”会有怎样的结果。
  第二,探求源流、明晰因果。
  这题目的关键是要把握好“活在”这情态下会有怎样的结果。题目只给出了一个前提,要求考生思考在这前提下会产生什么结果,找出其中的因果关系。明确了题目的含义后,才可思考如何写的问题了。这道题目我以为可以这样构思:
  记叙文:1.(谁)活在春天里(“春天”其实是比喻义,一定要找出本体义来写,如温暖,向上,阳光,青春,活泼,希望,幸福,和谐,执着……);2.(谁)活在怎样的春天里;3.(谁)如何活在如此春天里;4.这样“活”,体现了他(她)的怎样的精神境界。
  议论文:“活在春天里”会有什么样的“效果”?为什么是这效果?怎样活才有如此的效果?如,1.一个人要活在春天里,人生才意义(是什么)。例:活在春天里,其实就是活在幸福里,就是活在温馨的家庭生活中;活在青春阳光的人世间,就是自己的心态始终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就是自己始终心存希望并为之奋斗!2.为什么要活在春天里(为什么)。例:在这样好环境里,人生活得精彩,活得有价值,活得有尊严。3.怎样活在春天里,才体现人生的价值或意义(怎么办)。例:要始终保持进取精神,始终保持平常用心态!我们还应由自然到社会再到心灵,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等角度、层面去思考。总而言之,我们应尽可能地发散我们的思维,去联想,去想象,把有关“春天”的含义(本义、引申义和象征义等)、春天的信息与材料进行有机组合。
  其实,这题目是个动宾短语。除了把握“成熟”一词的内涵外,更要注重“走向”这个“过程”而且要重点突出这个过程;也要明确“成熟”的对象;然后,写出感悟,表明在走向成熟过程中有什么启发。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走向成熟也只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前提,不是结果。要求考生思考在作文中有明确的结果。在考场作文中,也看到有些考生把“走向成熟”当成结果,说“要走向成熟,就必须要有责任,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还有个别考生把它简单理解为“年龄的长大,就走向成熟了”。
  可见,在审题立意中把握好题目的内涵和词语之间的逻辑关系何等重要。
  第三,攻其一点、避俗就新。
  当然,有些作文题目除了给出题目外,还给出了材料。这就要求我们在审读材料时,把握材料的内容和关键要素,弄清楚写作立意范围。尤其是不能贪多贪大,要以小见大,要集中一点来写,务求中心一致。“走向成熟”这题目前有材料,暗示了写作立意的范围,有个人、有集体、有国家等。我们在立意中就不能面面俱到,要选择自己最好写的一点来立意和构思。有些考生就犯了求多求大的错误,把材料里所有的立意内容都塞在一篇文章里,结果文章内容杂乱,出现多个主旨的情况。有个别考生只写自己从小到大的经历,认为年龄大了,就成熟了。这就使文章的主旨显得俗套了。应当从深层次思考,写出自己对人生、对世界的体悟来,突出新意。
  第四,关注生活、因势利导。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高考作文评卷组组长陈妙云认为,平时养成思考的习惯,要从书本的备考扩展到生活的思考,生活的思考就是事事关心,不能读死书,死读书,那是得不到满分的。“如果你平时没有关注时事,积累思想的习惯,那么你的思想水平是提不高的。”为此,在审题立意的同时,要引导学生注意加强材料与观点的勾联。要多给学生以指导,多找学生习作来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同时,老师也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如多找《南方日报》及《云浮日报》等来读,尤其是多读时评之类的文章。老师还要在平时教学中对日常生活中的事件多作分析,让学生从中领会审题和构思的奥妙。
  责任编辑 龙建刚
其他文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课只有生动活泼,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迷住”学生,学生才会感到有趣,学得有劲,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巧妙设计切入点  如教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看到明月这个词一般会想到什么?”学生答:“会想到故乡、亲人。”我又问:“为何夜里想而白天不想?”学生答:“白天忙,而夜里安静后会感到孤独。”我再问:“我们学过哪些月夜思乡、思亲的诗文?能不能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因此,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关键。  一、克服心理障碍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前提  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说过:“如果人们吃饭没有食欲,勉强地把食物吞到胃里去,其结果只能引起恶心和呕吐,最少也会消化不良,影响健康。反之,如果是在饥饿的驱使下把食物吃到胃里,那它就会乐意接受,并很好地消化它......”要让学生有“食欲”,有饥饿感 ,想写作文,其前提条
华南师范大学南海学院坐落于广身三省南海市狮山信息产业园区,总用地面积约27公顷,总建筑面积14.5万平方米,计划学生人数为5000人:该设计充分运用了整体设计理念和“交流共享”的
根据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学困生的实质是学习个体自信心的缺乏与自我概念的消极,因此,对学困生的教育过程就是树立信心的过程。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人的智能具有多元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用尊重与关怀向学生注入一股暖暖的爱意,成为学生自我教育的力量;我用诚心与真情在师生之间架起了一座息息相通的五彩桥。
生成性教学是在教学的过程性预设下,在有意义的教学情境中,师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共同建构知识体系和升华教学主题的教学活动。在数学教学中大力提倡生成性教学,不仅必要,而且可行,更重要的是有效。    一、组织探索交流,促进有效互动  课堂教学活动是师生、生生交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数学学习需要独立的思考,也需要伙伴的合作。每一个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质量是合作学习实效性的基础。每个学生是否经过自身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