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幼师专业学生来说,“弹唱”是一门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课,这给专业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关键词]专业技能 娴熟 幼儿园 社会需求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8-0159-01
弹唱,顾名思义就是自己弹琴为自己的歌唱进行伴奏。对幼师专业的学生来说,“弹唱”是一门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课,它的重要性要远远地超过单纯的“弹”和“唱”,因为“弹唱”是一门综合的学科,它不但要求学生有娴熟的钢琴技巧和能让幼儿接受、喜欢的歌唱位置和音色,更重要的是,学生要根据歌曲的内容、风格、节奏、基本韵律快速地为歌曲编排出应有的伴奏织体,并且声情并茂地把幼儿歌曲的内容表达出来,让幼儿能听懂、喜爱。这才是我们学习弹唱的最终目的。同时,对于教授弹唱的专业教师来说,如何能教好这一门触类旁通的学科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对弹唱的训练少之又少。因为在教学大纲中,只把弹唱作为钢琴教学中的附属的一个小部分。期末时,要求学生只要把书上的一两首作品练下来、背下来就可以过关。然而,当学生真正走向工作岗位,走到教学中时,在幼儿园实实在在能用上的技能——弹唱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课本中的几首弹唱根本不能满足幼儿园的需要,幼儿园需要大量新鲜的、适合各个年龄需要的、随意性很强的歌曲,并要求学生能够很灵活地运用各种伴奏为其伴奏。如何能在短短的三年学习中让学生掌握这样的技能呢?
首先,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改变以往的教学理念,把弹唱提升到正确的位置上。在我以往的教学中,往往让学生像一位歌唱家一样,发声、找位置、找共鸣,然后唱歌曲,并且歌曲往往是那些艺术性较强、超出学生现有水平的、比较有难度的歌曲。我片面地认为,这样会体现自己的“教学水平”。但以培养幼儿教师为目标,我认为教学的理念应该从出发点上进行更新。
其次,弹唱学科的教学目的和教师的教学目标要统一。在我们研讨弹唱这门学科的时候,我们一定不要把“弹”和“唱”割裂开。就拿我们学校来说,可谓是师资雄厚,专业课教师分工极细,有声乐教师、钢琴教师、视唱教师、乐理教师、欣赏教师等等。每科教师都会制定自己学科的教学内容和课时计划,但却忽略了“弹唱”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弹唱”学科包含了唱、弹、音准、节奏、编配简单的伴奏,甚至中间要根据歌曲的需要穿插简单的表情和动作等等。因此,在开学伊始,我们就应该专门针对弹唱这门学科进行专业教师的统一备课。在备课中,教师们要统一教学目的,统一曲目设定,并在教学方法和考核标准上达成共识,甚至应该对学生进行个体的评估,因材施教,并在难易程度上灵活调整。只有在专业教师通力配合下,弹唱这门学科才会达到我们预期想要得到的效果,也只有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才会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所在,让学生在教师的配合中,稳步提高自己的弹唱水平。
第三,教材的陈旧也制约着教师的教学,弹唱学科急需适合其特点的教材。现在,出现了很多新的儿歌,包括一些英文的儿歌,它们曲调优美,歌词新颖,有时代特色,孩子易于演唱和理解,并且得到他们的喜欢。但同时,钢琴教材中涉及弹唱的非常少,固定的几首弹唱也是非常陈旧的曲调,例如,《雪绒花》《八月桂花遍地开》等。试问,这样的歌曲适合教幼儿园的孩子吗?我们的父辈唱过,我们也唱过,还让我们的孩子也唱这些歌曲吗?我们为什么不能把那些新颖的、好听的儿歌拿来配以钢琴伴奏,使它们成为我们弹唱教材的一部分呢?只有大胆地开发和创编新教材,才会让我们的弹唱课内容得以充实,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利于老师的创造性的教学。
再次,我们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态度。教师也要走出课堂,走进学生的就业单位,为弹唱这门学科做“市场调查”。目前,市场经济占主导地位,教师也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不要让教学脱离幼儿园的实际需求,要为学生尽快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而改变自己墨守成规的教学态度。作为幼儿师范学校的一名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之前,首先应该去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根据幼儿园对教师的要求,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
最后,我认为对弹唱教学最重要的是专业教师要不断地提高个人的素质及相关的专业知识,只会弹不会唱或只会唱不会弹是不能胜任这门学科的教学的。还有些教师完全不了解现今幼儿园的教学模式和理念,以及幼儿园在音乐教学方面的需求,这样也不会在教学中得心应手。因此,在弹唱这门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多弹、多唱、多看、多想。
弹唱是一门综合的学科。它的教学与发展是我们每个音乐专业教师应该关注的。在这里我只谈了我自己一点粗浅的认识和想法,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和其他教师共同找到学生学习弹唱的窍门和新颖的教学方法,使弹唱这门学科真正成为学生学得会、在工作中用得着的专业技能。
[关键词]专业技能 娴熟 幼儿园 社会需求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8-0159-01
弹唱,顾名思义就是自己弹琴为自己的歌唱进行伴奏。对幼师专业的学生来说,“弹唱”是一门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课,它的重要性要远远地超过单纯的“弹”和“唱”,因为“弹唱”是一门综合的学科,它不但要求学生有娴熟的钢琴技巧和能让幼儿接受、喜欢的歌唱位置和音色,更重要的是,学生要根据歌曲的内容、风格、节奏、基本韵律快速地为歌曲编排出应有的伴奏织体,并且声情并茂地把幼儿歌曲的内容表达出来,让幼儿能听懂、喜爱。这才是我们学习弹唱的最终目的。同时,对于教授弹唱的专业教师来说,如何能教好这一门触类旁通的学科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对弹唱的训练少之又少。因为在教学大纲中,只把弹唱作为钢琴教学中的附属的一个小部分。期末时,要求学生只要把书上的一两首作品练下来、背下来就可以过关。然而,当学生真正走向工作岗位,走到教学中时,在幼儿园实实在在能用上的技能——弹唱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课本中的几首弹唱根本不能满足幼儿园的需要,幼儿园需要大量新鲜的、适合各个年龄需要的、随意性很强的歌曲,并要求学生能够很灵活地运用各种伴奏为其伴奏。如何能在短短的三年学习中让学生掌握这样的技能呢?
首先,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改变以往的教学理念,把弹唱提升到正确的位置上。在我以往的教学中,往往让学生像一位歌唱家一样,发声、找位置、找共鸣,然后唱歌曲,并且歌曲往往是那些艺术性较强、超出学生现有水平的、比较有难度的歌曲。我片面地认为,这样会体现自己的“教学水平”。但以培养幼儿教师为目标,我认为教学的理念应该从出发点上进行更新。
其次,弹唱学科的教学目的和教师的教学目标要统一。在我们研讨弹唱这门学科的时候,我们一定不要把“弹”和“唱”割裂开。就拿我们学校来说,可谓是师资雄厚,专业课教师分工极细,有声乐教师、钢琴教师、视唱教师、乐理教师、欣赏教师等等。每科教师都会制定自己学科的教学内容和课时计划,但却忽略了“弹唱”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弹唱”学科包含了唱、弹、音准、节奏、编配简单的伴奏,甚至中间要根据歌曲的需要穿插简单的表情和动作等等。因此,在开学伊始,我们就应该专门针对弹唱这门学科进行专业教师的统一备课。在备课中,教师们要统一教学目的,统一曲目设定,并在教学方法和考核标准上达成共识,甚至应该对学生进行个体的评估,因材施教,并在难易程度上灵活调整。只有在专业教师通力配合下,弹唱这门学科才会达到我们预期想要得到的效果,也只有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才会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所在,让学生在教师的配合中,稳步提高自己的弹唱水平。
第三,教材的陈旧也制约着教师的教学,弹唱学科急需适合其特点的教材。现在,出现了很多新的儿歌,包括一些英文的儿歌,它们曲调优美,歌词新颖,有时代特色,孩子易于演唱和理解,并且得到他们的喜欢。但同时,钢琴教材中涉及弹唱的非常少,固定的几首弹唱也是非常陈旧的曲调,例如,《雪绒花》《八月桂花遍地开》等。试问,这样的歌曲适合教幼儿园的孩子吗?我们的父辈唱过,我们也唱过,还让我们的孩子也唱这些歌曲吗?我们为什么不能把那些新颖的、好听的儿歌拿来配以钢琴伴奏,使它们成为我们弹唱教材的一部分呢?只有大胆地开发和创编新教材,才会让我们的弹唱课内容得以充实,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利于老师的创造性的教学。
再次,我们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态度。教师也要走出课堂,走进学生的就业单位,为弹唱这门学科做“市场调查”。目前,市场经济占主导地位,教师也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不要让教学脱离幼儿园的实际需求,要为学生尽快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而改变自己墨守成规的教学态度。作为幼儿师范学校的一名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之前,首先应该去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根据幼儿园对教师的要求,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
最后,我认为对弹唱教学最重要的是专业教师要不断地提高个人的素质及相关的专业知识,只会弹不会唱或只会唱不会弹是不能胜任这门学科的教学的。还有些教师完全不了解现今幼儿园的教学模式和理念,以及幼儿园在音乐教学方面的需求,这样也不会在教学中得心应手。因此,在弹唱这门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多弹、多唱、多看、多想。
弹唱是一门综合的学科。它的教学与发展是我们每个音乐专业教师应该关注的。在这里我只谈了我自己一点粗浅的认识和想法,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和其他教师共同找到学生学习弹唱的窍门和新颖的教学方法,使弹唱这门学科真正成为学生学得会、在工作中用得着的专业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