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有效途径探析

来源 :经济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max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国家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成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是未来职业教育发展的迫切任务。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总体状况不容乐观,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高职院校要从提升就业指导队伍专业化水平、重视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及促进毕业生就业合理分布等方面入手,不断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与此同时,高职院校更要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以此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关键字: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就业质量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8)20-0072-02
  一、高职院校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重要性
  一是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毕业生就业质量是衡量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学校的长足发展,甚至影响学校的办学声誉。学校能否做到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加强实践教学管理,建立多元评价机制,人才培养质量是否满足市场对职业技术人才的现实需求,直接反映为就业质量的高低。因此,学校要着力培养毕业生的职业道德、技术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完善学校、企业协同育人机制。
  二是提升职业院校就业工作水平的需要。从高校的角度来审视毕业生就业质量问题,职业院校也一定要迅速适应新形势下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新要求,一方面要转变工作观念,另一方面要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重点在于帮助在校学生尽早树立清晰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目标,确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转变就业工作观念,重视就业质量。这就要求学校在开展就业工作中要做到五化:常规工作管理规范化、市场开发多元化,毕业生回访制度化、就业指导系统化、就业信息发布前沿化。
  三是实现毕业生自我价值的需要。针对职业院校毕业生来讲,职业不仅是个人谋生的手段,也是每个人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同时,在工作中职业发展已经成为个人发展的中心,关乎其幸福。毕业生作为个体从业者,其对就业质量的关注重点在于是否找到了一份感觉“体面”的工作,即稳定的职业、体面的收入、安全的工作、良好的福利、充分的社会保障以及个人晋升空间。因此,对广大毕业生来说,他们在实现顺利就业的同时,也渴望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以体现个人价值。
  二、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主要特征
  (一)毕业生就业质量现状
  2017届毕业生1 534人。其中,男生229人,女生1 305人,男女性别比例1:6;省内生源1 408人,省外生源126人。年终平均就业率为95.82%,其中,协议就业70.14%,灵活就业14.93%,升学10.17%,出国、出境0.26%,未就业4.17%。省内就业为主,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主要流向沈阳、大连、鞍山三个城市;省外就业仅仅5.20%。主要就業单位是企业,其中,私(民)营企业占比最高64.90%,其次为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分别占6.10%和13.205。毕业生工作与职业期待比较吻合,52.59%的毕业生非常满意。专升本考取率比较稳定,占报考比例56.20%。
  (二)毕业生薪资待遇保持稳定上升
  根据省内调查,近三届高职院校毕业生毕业后的平均月收入呈现稳定上升趋势,分别为1 800元、2 000元、2 350元。这一收入状况与同期普通本科生毕业后的月收入相比偏低。根据我校2017届毕业生调查显示,月薪在2 000—3 000元区间的毕业生最集中,占毕业生总数的42.94%。3 000—4 000元区间的占11.50%,4 000至5 000元4.20%,5 000元以上占3.0%,而2 000元以下的比例仍占比38.30%。
  (三)毕业生就业满意度不高
  就业满意度是反映毕业生就业质量状况的一个主观评价指标。调查,我国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为54%,但比本科院校同届毕业生就业满意度低4个百分点。从对就业现状不满意的原因来看,66%的高职院校毕业生认为“收入低”,59%认为“发展空间不够”。从就业单位性质来看,在“政府机构/科研或其他事业单位”工作的高职院校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满意度较高,达到64%;在“民营企业/个体”工作的就业满意度最低,为52%。目前,我校2017届毕业生对现有工作非常满意的毕业生占42.84%,但仍然有43.22%的毕业生对现有工作不满意,还想调换工作。毕业生想调换工作的主要原因是为增加自己的工作经验及阅历,有此想法的占比为50.19%,影响个人发展空间的占比14.30%,工作太累、待遇太低占8.90%。就业的专业对口率为46.13%,还需要加大对口就业的比例。
  (四)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反馈
  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与自身能力相关的主要问题:自我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专业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对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影响最大的是:实践教学、任课教师的引导,毕业生对就业能力的及时反馈显得尤为重要。对2017届毕业生的数据调查中显示:64.82%的毕业生对教育教学非常满意,特别是对实践教学的非常满意度达到了54.16%,需要加强的是:教学设施、专业课内容安排。用人单位的满意度调查是衡量毕业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2017年对相关企业的调查获悉,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满意度达到了93.44%,普遍认为我校毕业生优胜能力表现为其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较强,有待加强的能力:英语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动手实践能力。
  三、高职院校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有效途径
  (一)实施就业工作联动机制,努力营造就业的良好氛围
  学校对毕业生就业工作高度重视,将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学院全面落实教育部提出的“一把手”工程。通过院、系两级的联动,将各系主任、专业导师、专业教师纳入学生就业工作体系,分别承担不同的任务,确保全员参与的工作机制,形成就业工作“全校动员、全员参与、全力以赴”的良好氛围。努力营造就业工作制度规范化、就业工作方式信息化、就业工作队伍建设专业化、就业市场开发常态化、就业洽谈会形式多样化、就业单位联系紧密化、就业反馈机制化的工作氛围[1]。   (二)重视职业规划教育,培养在校学生的职业意识
  正确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是高职院校大学生实现就业的重要保障。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帮助个人按照自己的资历条件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更重要的是帮助每名毕业生都能真正了解自己、筹划未来,找到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因此,系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知识,同时也要做到三侧重:在大一期间要侧重职业意识的培养,大二期间要侧重职业能力的培养,大三期间要侧重求职技巧的培养,使学生明确个人优势和特征,增强应对社会竞争的能力,避免盲目就业,达到人职匹配,从而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质量[2]。
  (三)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提升毕业生就业服务水平
  首先,重视就业市场开发工作,广泛收集用人单位信息,根据毕业生就业求职意向,广泛引进优质资源进入校园。其次,做好毕业生就业动员工作,引导学生端正就业心态、提高就业意识。再次,拓展网络指导,提高就业信息化水平。通过微信公众号及时发布信息、更新内容,同时方便毕业生登入网站了解就业政策、招聘信息,可實现与辽宁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人事编织网等适合毕业生求职的网站链接,拓展了学生的信息视野。此外,要树立正确人才观,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要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注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鼓励创业带动就业。要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职业教育模式,进一步提升毕业生就业服务水平。
  (四)培育职场可持续发展,打造岗位职业核心能力
  对高职大学生来说,具备较强的职业核心能力,可以在求职应聘中增强就业能力,使学生从人数众多的求职者中脱颖而出,从而成功求职。在实现由学生转换为员工的角色之后,良好的素质、较强的职业核心能力也可以让新员工尽快适应岗位的需求,更好地与人交流合作,还可以在新的环境中学会处理问题、调整自我,获得职业生涯的新发展。因此,培养职业核心能力是高职院校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它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可帮助劳动者在变化了的环境中重新获得新的职业技能和知识。因此,高职院校要加强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以满足高职大学生在工作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五)深化校企合作,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世界经济论坛在《未来工作报告》提出,到2020年对从业者所提出的最重要的10项能力是复杂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人员管理能力、人际协调能力、情商、判断力和决策力、服务导向、谈判能力和认知灵活性,这无疑对高职院校就业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向产业和行业、面向企业和职业、面向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将产教融合、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作为提升就业质量的有效途径,逐步实现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零距离、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零距离、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零距离、教学课题与生产服务零距离,课程设置与职业岗位能力需要很好地对接,和企业共同构建与职业岗位能力需要相一致的课程体系,共同建设仿真和真实的实训基地,共同开展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共同培养学生的岗位技能和职业能力,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不断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参考文献:
  [1] 汪波.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的途径分析[J].教学改革资讯,2005,(3):21-24.
  [2] 王晓华.基于“校企共同体”的高职教育服务社会能力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3):16-21.
其他文献
粮食果蔬产量每年越来越高,而在粮食果蔬的产量不断增加同时,农药的使用也日益增多,果蔬中的农药残留量在μg/kg~mg/kg之间,一般的检测试纸检测效果不好,且农药种类繁多,因此需要实现对农残快速、低成本、可视化的特异性检测。本文从基于双发射量子点—金纳米耦合适配体农药特异性检测以及高效纸芯片混合通道结构两方面,设计了一种快速同时检测九组样品中两种不同农药的多层阵列式纸芯片可视化农药检测传感器。具体的研究内容总结如下:
  1、首先在红绿CdTe量子点的基础上,将SiO2掺杂其中制得rQDs@SiO2
针对目前疆内棉田地膜捡拾率不够高,边膜难以处理,且作业周期紧张,新疆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设计一种滚筒式残膜回收机,根据我国不同棉花种植模式的要求,实现和二次抛送式棉秸秆粉碎还田机一次性联合作业。但是在机具进行作业的过程中,不仅发现了该机具整体的重量较重,而且还存在凸轮机构设计不合理等问题。对联合作业机存在凸轮机构结构设计不合理等问题,本文主要以伸缩式弧形齿残膜清理滚筒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理论分析研究,改进内滑槽式凸轮盘。改善挑膜机构的性能,提高残膜捡拾率,为棉田机械化收膜作业提供参考。
  (1)通过对
摘 要:在经济制度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双重影响下,通信制造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为了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我国通信制造业亟须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并购是吸收优势资源,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有效手段之一。为了提升行业竞争力,通信制造业并购市场快速发展。首先介绍了我国通信制造业并购现状,然后以紫光股份收购华三通信为案例,从战略并购带来的财务协同效应角度分析了此次并购的特点和经济后果,相信对通信制
期刊
针对北疆农业生产环境恶劣、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差以及灌溉技术落后的问题,于阿勒泰灌溉试验站进行玉米大田小区对比试验。采用膜下滴灌技术以灌水定额为变量(30.0mm、37.5mm、45.0mm、52.5mm和60.0mm),分析膜下滴灌玉米耗水特征及灌溉制度对不同灌水定额的响应。为促进北疆农业经济的发展,制定适宜膜下滴灌玉米的灌溉制度。主要结果如下:
  (1)灌水定额对生长指标的影响存在差异。灌水定额小于52.5mm时,随灌水定额的增加玉米株高、叶面积指数和叶绿素含量增加趋势非常明显,但灌水定额大于52
摘 要:基于中国与南部非洲13个国家2001—2012年的相关经济数据对此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无论是官方经济援助还是非官方经济援助都具有显著的贸易效应。因此,对非經济合作政策取向进行了讨论,对官方经济援助、非官方经济援助和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进行比较,并给出可能的解释。  关键词:中非合作;南部非洲;国际经济援助;贸易效应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
期刊
摘 要:第三方支付作为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助推器,为降低电商的支付成本、丰富支付渠道和提高社会金融服务水平做出了突出贡献。但随着我国备付金交存比例的逐步上调,抢占支付市场的市场份额所能获得的直接赢利空间正在被压缩。以支付宝为例,探究其作为“淘宝”这一电子商务的支付平台,分析和估算其在电商交易的结算周期内因时间差所产生的沉淀资金的规模,讨论在计提备付金后由乘数效应所带来的潜在金融价值,再分析“余额宝-
期刊
摘 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破解农业发展难题、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加快农业供侧改革当前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加速推进:一是强化农业经营体系;二是建设优化农业支持政策;三是调整粮食安全战略;四是全面实现农业绿色发展;五是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关键词:郴州市;供给侧;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F3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8)20-0026-02  郴州
期刊
阿克苏地区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地区,降水量不足100mm,滴灌农业主要依靠地下水抽灌为主,而有限的地下水开采量制约了当今农业的发展。农业用水问题较为严峻,在大力推行节水农业的政策下,本文针对大田小区试验研究灌溉制度设置水平有限的问题,以新疆阿克苏地区新疆农业大学实验站的成龄核桃树为研究对象,利用Hydrus-1D软件对设定的128种灌溉制度情景方案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研究滴灌条件下的核桃土壤水分运移规律以确定最优灌溉制度,旨在为南疆地区特色林果核桃的种植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本试验采用Trime-IPH土
摘 要:企业竞争力能综合反映企业资源和能力。企业部门的设置、资金情况、收入情况、内部控制情况、信息资源利用情况、企业文化情况及企业创新能力情况是能反映影响企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设计问卷调查表,为后续实地调研资料分析提供基础保障,对增强中小企业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小企业;影响因素;竞争力;调查表  中图分类号:F27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
期刊
摘 要:融媒体在我国政治传播、产业转型、消费需求拉动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广东省在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增强传播影响力、打造传播产业链、拉动传播文化消费等方面作了许多有益尝试。创新驱动地方融媒体发展,要大力倡导文化内容创新,不断创新传播科技手段,积极探索融合传播方式,通过传播产业供给侧改革,进一步释放传播生产力和消费力。  关键词:媒体融合;创新驱动;供给侧改革  中图分类号:G213 文献标志码:A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