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等待在教学中的妙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verneverla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知识学习特殊性应该让学生在充足的时间内习得。教师在教学中要学会应用课堂等待,让学生有机会,有时间,有能力的去解决学习中的问题,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小主人,让他们感觉到学习的自信,感觉到自己作为独立个体的荣誉感,学习上更用心,更上进,更自信。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等待;妙用
  数字时代讲究的就是“快”字,只有“快”才能抢占先机,只有“快”才能先人一步。吃饭快的叫“快餐”,打车快的叫“快车”……普遍认为只有“快”才能出高效,只有“快”才能出成绩。殊不知,教育中坚持“慢中出细活”,只有踏踏实实的走好每一步,学习才能扎实,基础才能夯实,小学语文教学亦是如此。学校课堂讲究的高效课堂,教师追求的教学高效,学生追求的学习高效,我们小学生处在学习语言阶段的初级阶段,如果盲目地一味追求快,将会在快中失去语文文字的魅力,失去语言学习的乐趣,也失去了学习语言这一过程中成长的快乐,思维的严谨。
  课堂等待教学方法就是让我们教师在教学中等一等,待一待,等待让我们彼此尊重,等待让我们共同慢慢成长,在慢的过程中才能看到学生在渐渐成长,在等待中學生能获得最大的发展,能得到全面的提升。教学中的课堂等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信,能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乐趣,能打开他们的思维,助力学生成长。
  一、 课堂等待让学生的思维更活跃
  学生课堂学习过程中需要思维,才能将新知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才能在知识的批判中理解与接纳。课堂中的知识并不是百分百的被学生所理解、所吸收,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时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将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思考问题,让学生有充足的机会去理解知识,学生的思维活跃了,课堂气氛融洽了,教学活动效率提高了,教师在课堂等待的过程中将会实现教学效率的提高。
  小学语文课堂是不断的学习语言的过程,语言知识的博大精深,学生不可能一下子就能理解与掌握,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与接纳,教师要耐得住烦躁,让学生有时间去接受新知,教师在课堂中要学会课堂等待,给孩子一段时间,给孩子一个机会,让他们去思考,相信他们能完成,用他们飞扬的思绪去解决遇到的困难。
  学生在教师的等待过程中,会加倍的努力学习理解新知识,参与学习,在教师的等待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收获自己的成果,通过自己的努力,学生的成就感倍增,思维力也得到训练,自主学习能力也会提高,教师在教学中无需面面俱到的将知识点一一讲解,只需要你等待,等待学生自己的解答,等待学生自己的吸收。
  二、 课堂等待让学生更自信
  课堂等待是一种艺术,在学生回答问题时,他的解答不是很流畅时,教师耐得住性子等待学生的回答,会给学生一种尊重感,一种个人的存在感,学生油然而生一种发自内心的自信。教师在教学中应用课堂等待次数越多的人,培养出的学生越自信。因为学生有一种学习主体的主人翁意识,有一种我是学习小主人的荣誉感,有一种自信存在于自己的内心。他能感受到教师的尊重,能体会到教师与他用一种平起平坐的态度对待,学生在学习中也就更亲师。美国教育家爱美神说过:“教育的秘诀是尊重学生”。当学生意识到自己是一个个体时,会产生一种自信,他认为自己受着别人的尊重,更是值得这份尊重。当教师在等待学生时,并很耐心的等待时,学生会自然而然产生一种自信,认为我值得教师等待。
  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遇到困难受阻是很正常的事情,教师在教学中进行提问时,遇到如此的学生,教师要耐心等待,尊重学生,课堂等待能让一个学生在学习中能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能体会到自己的解答是受到教师的重视,自己的回答也会被教师看重,自然就会产生对自己的自信。语文教学中,各式各样的问题会出现,特别是一些胆子小,信心不足的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可能他的答案就是错的,但是教师一定要等待他的问题回答完毕,不要计较这一点点的时间,学生还没有来得及解答,就被教师的不耐烦打断,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对学生的自信的打击,能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在教师心目中的地位,自尊受到打击,自信也就是逐渐消失了。
  三、 课堂等待让学生学会了探究
  探究学习在学习中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式,教师期待,学生盼望的就是自己能够进行独立的探究性学习,可是探究性学习需要一定的时间。往往急功近利的人就纠结于那短短的时间而使得探究学习胎死腹中,不愿意花费或者叫浪费那点时间来实现自己的探究,来培养自己的探究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要放手学生独立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探究能力是学生今后学习乃至终身学习的核心能力。小学语文知识丰富多彩,涉及方方面面,学生想学的好还是有难度的,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合理的应用“课堂等待”不仅仅让学生能在等待中学习知识,还能在等待中探究更多有趣的知识,等待中学生就有了最佳发展区的创建。教师将自己置于旁观者的位置,在等待学生前行的过程中适当的充当引导者,辅导者的角色,会让学生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教师可以适当激发,启发,提示学生的学习困难点,适当的给一些提示,让学生自己用自己的能力,用自己的思考解决自己的学习难题。
  语文教学中很多知识点的答案都不确定,教师如何在课堂等待中引导学生去自主探究,如何让学生在未知的环境中找出各种答案,需要教师应用一定的教学策略,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在语文课上的哪些方面,哪些知识点应用课堂等待,都需要设定一些范围或者场所,做好精心打算,课前的等待让学生如何探究,课中的等待让学生探究什么,课后的等待又要求学生能探究哪些具体内容,这些等待需要教师精心设置。
  苏霍姆林斯基说:“请你毫不犹豫地在每一节课上尽量留出时间让学生掌握新教材吧!这些时间会得到百倍的补偿。”语文知识的复杂性让学生学得内容更多,范围更广,这些更多更广的知识点教师不可能一一讲解,需要学生自己去学习、去探究,去获得。教师只需要提供好课堂等待的机会,让学生在课堂等待中收获自己的知识,绽放自己的自信,培养自己的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1]杨玉莲.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等待的价值[J].新课程,2015(4):127-127.
  [2]王小波.课堂等待,需要勇气和智慧[J].教育观察月刊,2015(17).
  [3]余胜华.对“课堂等待”的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2(2):104-104.
  作者简介:
  徐鑫鑫,江苏省宿迁市,泗洪育才实验学校小学部。
其他文献
现代教育家斯宾塞说:“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有乐趣。”教育的快乐不是舞台上的,也不是老师示范后做出来的,而是从学生健康的心里流淌出来的。数学新课程强调了数学的基础性、大众性和发展性,学生的学习方式由“接受式学习”向“自主探究式学习”转化,促进学生全面、和谐、个性地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进行角色转化,成为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强调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学教和谐。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能获
期刊
新生代女性农民工暴力犯罪在行为人和行为方式上呈现较明显的特点。户籍制度是新生代女性农民工暴力犯罪的诱发因素之一,劳动力市场、社会服务、人际关系变化等社会因素对新
按照《关于加快推进国有文化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有关工作的通知》(文改发〔2017〕12号)精神,各级国有文化资产监管机构监管的国有文化企业2018年底前要基本完成公司制改制,
期刊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进一步促使数学生活化,数学与生活进一步接轨旨在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问题。因此,数学教学内容应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设计数学问题,让学生真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关系,从而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为此,教师要经常引导学生提供他们所熟悉的经验,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的
期刊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科技的迅猛发展正在改变社会、经济和文化结构,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在这种大背景下,政府部门应扶持家庭就业形
随着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铁路隧道工程的建设与日俱增,进而对隧道结构的动力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对黄土隧道结构的研究仅限于地震荷载一种因素的影响,而对多因素作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事制度的改革已迫在眉睫,国家对人事档案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事档案是高校各项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信息资源和宝贵财富,在高校改革及持续发展的
上好一节数学课不容易,由于其本身的学科特点,导致大多数数学课堂枯燥、乏味,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堂好的数学课,不仅可以给人以丰富的知识营养,而且还可以给人以完美的精神享受。很多数学老师片面地认为,数学课就是单纯地讲课题,只要把知识讲明白,把课题讲透彻就可以了,至于课堂的艺术性效果则是其次。其实这是错误的看法,数学课堂除了讲解知识外,还担负着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作用,所谓传道、授业、解惑,三
期刊
新课程标准满载着时代的气息向我们走来,如扑面春风,令人耳目一新。新的物理课程标准强调除了知识学习外,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得到获取知识的方法,增强探究未知世界兴趣的能力,同时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培养积极的情感和正确的价值观。高一年级与初中相比,物理教学要求处于不同层次,教材难度明显加大。新课程高一物理教材,更注重促进学生能力发展方面,重视学生在活动、实验、制作、讨论、研究等方面的评价。因此贴近新课标,搞好
期刊
作风是标杆、是形象。党的作风问题关系到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党中央把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聚焦在作风建设上,以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四风"问题为切入点,对党内存在的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这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必然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迫切需要,是汇聚社会正能量、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证。一、重视自身作风建设:中国共产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