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加思维”打造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余姚模式

来源 :宁波通讯·图话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pl12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余姚市深入践行“两山”理念,把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作为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新动能,以“土地整治+”统领项目建设、盘活土地资源、腾出发展空间、创造美丽环境,构建农地集中连片、产业融合发展、生态宜居优美、资源集约高效的用地空间新格局,形成土地整治与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的价值链、增值链。2020年,余姚市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作获得省政府督查激励,其中梁弄镇的典型经验入选全国第一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案例”,为全省唯一入选案例,在全国推广学习。
  连片提质整出“万亩农田”粮食新基地
  围绕现代化农业发展需求,聚焦农地集中连片和耕地质量提升,将土地整治与现代农业企业招引、区域特色农业培育、粮食功能区提标改造统筹推进,打造长三角现代化农业发展高地。三年来,累计开展农田整治工程65个,完成“旱地改水田”4000余亩、建设用地复垦835亩,累计新增耕地10.48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37.5万亩,高标准农田占永久基本农田面积比例达78%,被评为全省“百万造地保障工程建设先进集体”,确保余姚全市“米袋子”“菜篮子”货足价稳。如,余姚持续实施杭州湾沿岸未利用土地资源垦造耕地工程,2018年引进泰国正大集团,投资20亿元共建正大余姚中泰生态农业园,通过河路成网、淡水洗盐以及种植耐盐碱、稳产高产水稻品种,实行稻麦、油菜轮作种植模式,推行秸秆还田深翻等措施,加速盐碱滩涂地的生态修复,提升耕地质量。目前,中泰生态农业园种植面积已达3.2万亩,其中水稻种植面积达到2.55万亩,成为余姚单体种植面积最大的水稻生产基地,单季水稻平均亩产超550公斤。农业园耕地质量等级均在7级以上,全部实行标准化机械作业,1名工人就能管理500亩土地,水稻、油菜等轮作种植亩均效益达800元左右,盐碱地变身为“粮仓”。
  亩均增效整出“千亿产业”发展新空间
  围绕企业发展的空间需求,以“亩均效益”为核心标准,把闲置盘活和空间置换用好用活,将土地整治与“低散乱污”企业整治、特色小镇建设等统筹推进,对闲置、低效土地资源进行“腾笼换鸟”,保障新兴产业项目用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集聚发展。三年来,实施废弃矿山综合治理13个、低效用地再开发332个、盘活闲置土地6330亩,形成智能光电小镇、余姚人才创业园等多个高质量产业园区,建设小微工业园区7个,2019年累计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1809.17亿元,年均增长11.94%,发展动能持续增强。如,为全力推进“中国制造2025浙江行动”县级试点示范区建设,余姚着力打造以舜宇“千亿计划”为核心的智能光电小镇,通过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充分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为项目腾换出773亩土地。2019年,舜宇集团产值达到390亿元,光电小镇也逐渐壮大成型,2020年产值达到157亿元,并被列为宁波市重点打造的“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之一。又如,余姚低塘街道利用洋山村洞池湖废弃山塘打造“塘创园”,有效解决小微企业多用地需求大、废弃山塘多管理难度大的“二多二大”困境。“塘创园”规划面积490亩,目前已入驻企业10家,总投资3亿元,年产值达到10亿元。
  穿珠成链整出“百里风光”美丽新乡村
  围绕“大花园”“大景区”建设,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美丽乡村建设、全域旅游建设、小城镇环境整治、“六清六净”行动等统筹推进,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开展农地整理、村庄改造提升等工程,推动美丽村镇穿点成线、连线成片,把“盆景”变成全域发展的“百花园”。如,梁弄镇以创建老区全面小康样本镇为引领,自发探索开展“一个规划、一个棋盘、一个平台”土地整治模式,通盘考虑整治力度、建设力度、推进速度、财政承受度以及农民接受度,通过生存环境低劣片区人口“内聚外迁”、零星村庄迁并集中、地质灾害避让搬迁和“低小散乱污”企业整体腾退等措施,垦造耕地1000余亩,复垦建设用地800亩,等措施成了樱桃园、百果园、盆景园等一批特色四季鲜果园,亩均农地产出新增1万多元,助农增收人均1万元以上。引进了横坎头田园综合体、“山水绿活旅游度假区”坡地村鎮、央视“发现之旅”云创产业基地等一批亿元以上的文旅项目,形成了以四明湖水库和四明湖省级湿地公园为主体的湿地生态系统,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一个集库塘湿地保护、生态修复、文化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休闲胜地,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坚守红线整出“一方水土”宜居新生态
  以“地尽其用、青山再生”为目标,按照“宜建则建、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景则景”原则,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废弃矿山综合治理、“五水共治”、人居环境改善等统筹推进,不断深化矿山企业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优化调整林地、水域等生态用地布局,保护水源涵养地,实施沟渠生态修复,提升河流水质,呈现绿水青山。截至目前,余姚已累计开展废弃矿山治理项目46处,交工验收42处,新增修复治理面积约100.22公顷。2018年以来新划定生态公益林6844亩,新增水源涵养林4616亩,新增生态修复面积7932亩,培育森林人家2家。如陆埠镇为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仅用2个月时间完成陆埠水库上游407家企业的搬迁清零,从根本上改善了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和人居环境质量。又如临山镇通过土地整治,计划在大浦江西侧原六洞闸旁建设垃圾分拣中心,解决生活垃圾分类末端处置体系缺失问题,在329国道复线黄家埠段北侧延伸线西侧建设农产品集散中心,便于村民日常采购。届时,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将得到深度优化,村民生活品质将得到极大提高。
  责任编辑:刘怡然
其他文献
这是宁波越来越美的五年——蓝天越来越多,江河越来越清,生态越来越好……“十三五”期间,宁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构筑绿色低碳发展体系,打造生态环境绿水青山,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  拥抱碧水蓝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宁波因水而生,临水而建,倚水而兴,如碎玉般点缀在山野间的湖泊,是城市的幸运,也
期刊
“十四五”时期,鄞州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按照省委常委、宁波市委书记彭佳学对鄞州“当好高质量发展领跑者,干出模范生标兵新作为,在推动创新发展、做强优势产业、提升城乡品质、增进民生福祉上领先领跑”工作要求,深入实施“赋能新生?强基攀高”战略,大力弘扬大义当先、开放在先、敢为争先、实干率先“四先”新时代鄞州精神,在浙江建设“重要窗口”、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和宁波锻造硬核力量、唱好
期刊
近段时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开始陆续搬迁,研究院的高端工模具及关键机械传动件增材制造技术创新研究中心、航空发动机材料和轻质结构功能材料创新研究中心等6个创新研究中心将分别搬入为其量身定制的6幢科研大楼。这6幢科研大楼总建筑面积约为4.8万平方米,均按照浙江省重点实验室标准建设,预计今年上半年正式开园,届时可容纳1500余位科研工作者。这只是宁波如火如荼建设大院大所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
期刊
知民生冷暖,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是最大的民心工程。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十四五”期间,宁波市将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办好民生实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近日,记者采访了相关部门领导,为读者描摹民生各领域的“十四五”蓝图。  记者:“十四五”期间,宁波如何进一步提升社会保障水平、织密社会保障网
期刊
王琦(河南省漯河市):警惕“新冠疫苗预约”骗局。近日,各地开始接种新冠疫苗,国家卫健委明确表示,疫苗接种由各级政府组织和安排费用保障,居民个人不负担费用。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却打起歪主意,有的冒充老师潜入学校班级群,打着收取疫苗费用的幌子骗财,有的冒充疾控中心发布疫苗信息,引诱群众点击含木马网址的链接,套取个人信息,不仅存在着严重威胁公众工作生活和人身财产安全的风险,还容易造成公众对国家政策的误解。
期刊
宁波市十五届人大六次会议批准的《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了我市面向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战略任务,对于加快打造现代化滨海大都市,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意义重大。  回望“十三五”,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全市上下克难攻坚、砥砺前行,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创新能力
期刊
从鄞州云龙镇商会发红包“倡议省外职工留下过年”,到宁波出台政策“组合拳”鼓励工业企业留工优工,再到宁波各地企业多措并举让外来职工安心留甬过年……今年春节,宁波的一系列暖心举措得到了外地职工和网友的好评。这样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聚人力、促生产,不仅较好地控制了外地职工往返途中的感染风险,也充分激发了留甬职工的生产热情和工作积极性,缓解了企业春节过后的用工荒。可以说,留甬过年可谓一举多得,给2021
期刊
1941年皖南事变后,中共中央和毛泽东调整了新四军在华中作战的战略部署,决定开辟浙东战略基地。同年4月,日军发动宁绍战役,杭州湾以南、杭甬线两侧地区沦为敌后。根据这一新的形势,毛泽东等电示华中局增派干部开展浙闽沿海的游击战争,强调“此区有大发展前途”“有单独成立战略单位之必要”。华中局为贯彻这一指示,决定将开辟浙东的任务交由江南区党委书记谭震林负责。江南区党委随即指示中共路南特委,要中共浦东工委组
期刊
梁弄地处余姚四明山革命老区,是全国十九块抗日根据地之一,素有“浙东延安”之称。2003年1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专程赴梁弄考察,并嘱托“要把梁弄建设成为全国革命老区全面奔小康样板镇”。18年来,梁弄历届领导班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不移地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和路子,接续带领老区脱贫致富奔小康。近年来,梁弄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多项指标位居全国革命老区前列,基本实现了这一奋斗目
期刊
春天,对余姚市梁弄镇横坎头村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  三年前的2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横坎头村全体党员回信,勉励他们传承好红色基因,发挥好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同乡亲们一道,再接再厉、苦干实干,结合自身实际,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建设富裕、文明、宜居的美丽乡村,让乡亲们的生活越来越红火。  锦书春暖,纸短情长。三年来,横坎头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围绕打造全国乡村振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