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课前预习”刍议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wy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十几年来,深感学生课前预习是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培养思维能力和总结学习方法的一个重要措施。请看课堂上常常出现却让教者尴尬而不知所措的两个镜头:
  镜头一:在教学“4的乘法口诀”一课时,课前我特意将主题图放大,并精心制作了相关教具和学习材料,准备引导学生探究每一句口诀,然而,当我把第一张图贴上并宣布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时,学生中就出现了一种声音:“老师我已经会了!”接着另一个同学又说:“我已会了!”并一四得四、二四得八……开始背起来。弄得我措手不及,茫然而不知所措。
  镜头二:授“长方体体积”一课(公开课)时,开课伊始我按课前的预设有序地展开,一番铺垫后提问:你们想知道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话音未落,一名学生站起来大声说:“我知道,长×宽×高”。我迟疑了一下,淡淡地说了一句:“嗯,不错,你坐下。”这时,又有不少学生举手,我却装着视而不见,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下面我们来探究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好吗?”这时我听见稀稀疏疏有几个学生应答:“好”。这时我才意识到学生也缺少了课堂参与的欲望。这到底是咋回事呢?
  究其原因,由于课前预习使学生提前知道了教学内容和知识形成的结果,课堂上就不愿慢慢地与老师经历实践操作、过程分析和对比验证的思维站点,不愿和老师一道体验探索成功的满足和喜悦。通过向其他老师请教,查资料,自我反省才发现自己每次要求学生都是简单几句:“请同学们回家把明天要学的内容看一下,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明天我们课堂上解决。”这样的安排,学生预习思路不清晰,目的不明确,肯定没有好的效果。那么怎样才能使预习发挥它应有的作用而又不流于形式呢?
  一、明确预习的意义
  教师要把学生的课前预习当作家庭作业来抓,让学生晓知课前预习的重要性,人人都能参与进去。
  二、加强对学生课前预习的评价
  让学生从教师的评价中体会“未来先知”的自豪和成功的喜悦,以次来点燃学生心灵中“想预习“的火花,激发其课前预习的兴趣。
  三、明确预习的目标与任务
  初期在布置预习内容时教师要交给学生一个明确的预习步骤和导航目标。让他们知道要预习什么内容?按怎样的步骤来实施预习过程?这次预习将要达到一个什么目标?有了这样一个明晰的学习步骤和明确的目标,学生才能朝着既定目标去进行预习。这样,时间长了学生就知道怎样去预习了,且也能准确的为预习目标定位了。
  四、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
  数学课的预习,我要求学生“读”即读懂教材、读概念、读定义、读公式;“记”即给学生一个记录本,让其将自己学到了哪些知识点?觉得哪些知识比较重要?哪些地方还没弄明白?让学生把这些内容记录下来。要完成整个预习过程最重要的是“思”。“思”即思考编者的解题思路及方法,为什么要这样解?解题过程中用到了哪些新知识?新旧知识之间有哪些联系?你还能用哪些方法解决问题?“练”即让学生试着完成书上相关的“试一试”,检验自己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
  五、关注学生预习的结果
  在每次预习后,教师要及时让学生进行预习情况的反馈,进行交流和评价,对预习结果作一个全面细致的了解,以便对自己预设的教案予以修正。只有让学生把预习的效果反馈出来,才能辨别学生预习的真伪,学生才能从中养成预习的良好习惯,真正找到自主学习的方法,也才能让预习发挥其内在的作用。
  六、结合预习,微调预设
  对于学生来说,通过预习已经初步感知了教材中知识的形成过程,掌握了基本的知识点和例题的解题思路。在这种情况下,如教师还是按教材原本的编排思路进行教学,学生就会对教师的教学失去兴趣,“我已经会了”的声音就会更多,注意力自然就不集中。这时我们就要结合学生预习的情况,及时对课堂预设进行一定微度的调整,改变教学手段和方法。比如:面对“老师,我知道了……”的场面,教师可以调整为:“你是怎么知道长方体的体积等于长×宽×高的呢?”当学生回答不知道时,老师立即抓住这一时机:“可见他是认真对待预习的,大家要向他学习,可是他不能记得是为什么了,同学们谁来帮他说一说?那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然后再进行教学,如有学生回答知道,老师可以把传授知识的权利让给学生,让他上台讲,不到之处,老师再进行点拔,引导,让同学们说出过程和结果,反馈后,再对重点,难点进行突破,最后练习、巩固等等。
  七、预习的内容要有所选择
  根据不同内容,不同层次的学生,灵活设定不同的预习方法和目标。对于教材中的内容,不是对所有学生都一定要作统一要求的,预习目标应因人而异。如推导“圆面积公式”,我没有强调学生必需按教材顺序进行预习,而是让一部分学生回家后在沙地上滚铁环,感受圆周长。因为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人会因为时间和习惯原因,往往并不用心去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而是直接看教材里的结论“圆的面积等于圆周率乘以半径的平方”。课堂上进行活动时,他的脑海里就会浮现出最后的结论,不再关注面积的推导过程,对公式的真正意义不理解,使活动过程失去实在意义。这不利于学生的实践探索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又如在上“轴对称图形”一课时,我提前就让生知道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再让学生在回家路上和家中留心观察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并把收集到的实物带到课堂。课上学生对轴对称图形是否只有一条对称轴?进行了大量的的实践对比和讨论,罗列了多种情况。尽管学生所得出的结论有些不够完整,但学生的多种能力通过课前预习得到了提高,也使得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意识、知识的渗透和教学效果大为提高,也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完美配合。
  关于学生课前预习的研究,需要我们全体同仁共同参与,做教学的有心人,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观。只有抓好的课前预习,教师才能做好充分的课前预设,才能以满腔热情走进教室,迎接课堂的挑战,学生的能力才会得到培养,教育才会获得长足发展。
其他文献
多少年来,令语文老师最为头疼的问题莫过于语文教学效率不高这一顽症了。而在语文教学中,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来讲,最难写的也是作文。因此,本人就培养学生写作兴趣,谈谈个人的几点看法。  一、观察生活,力求写实  不少学生作文脱离实际,生编硬套,字词不够废话凑,像挤牙膏似的想一句写一句。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呢?我们来看峻青的《海滨仲夏夜》一段中的描写:  “夕阳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
期刊
教育学家说,导入是教师在一项新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开始前,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行为方式。英语课堂教学的第一步是把学生引入到特定的英语语言环境之中。老师的导入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将学生的注意力快速吸引特定的教学任务之中。可以说,成功的导入,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  一、歌曲导入法  设计这种导入,一般是一些有规律的单词或为了让学生快速转入英语课堂。可以用一首歌(song)或一首偕律歌(chant
期刊
初中数学总复习是完成初中三年数学教学任务之后的一个系统、完善、深化所学内容的关键环节。重视并认真完成这个阶段的教学任务,不仅有利于升学学生巩固、消化、归纳数学基础知识,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有利于就业学生的实际运用。同时是对学习基础较差学生达到查缺补漏,掌握教材内容的再学习。因此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实施总复习教学是初中数学教师的基本功之一。  一、紧扣大纲,精心编制复习计划  初中数学内容
期刊
《音乐课程标准》要求“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宽容理解、相互尊重、共同合作的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使学生在真、善、美的音乐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小学的音乐教育是学校艺术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德育内涵。此外,音乐教材中还教育学生爱自然、爱科学、爱学习、爱劳动,树立远大理想、继承革命传统,尊敬师长、互相友爱等,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各个方面通过各种形
期刊
新课改的实施,为我们的课堂教学开辟了新的途径。无论是教育研究者,学校、还是我们一线的教师都在为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进行一系列地尝试。对于我们语文教师来讲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我们共同探讨的焦点。何谓“课堂教学有效性”。“有效”,《现代汉语词典》解释说“能实现预期目的,有效果。”这里说明先要有一个“预期目的”,而且这个“预期目的”必须是正确、明确、符合实际,能够实现的,否则就会“缘
期刊
内容摘要:教师必须理解任务型教学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改变角色,成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交际合作者和课程的开发者与研究者,努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关键词: 转变角色、发挥作用  一、任务型教学的概念和意义  新课标指出,教师要依据课程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目标积极主动地学习。在执行任务中,学生通过实践、思考、调查、讨论、交流与合作等方式
期刊
杨一青校长的十六字理念为“整体观念,主体思想,个性发展,和谐关系”,这其间有“他山之石”的借鉴,更有他自己独特的思考。杨一青认为,整体是部分的优化,部分又在优化的整体中更加优化。如是循环往复,整体才能持续快速地发展。“主体思想”之中的“主体”不是强调校长个人作为主体存在的价值,而是校长在教育过程中将被管理者视作主人的一种理念。有了这种思想,就可以将教职工看作主人,尊重其主体人格,承认其主体价值。在
期刊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 面向全体学生, 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心心理素质, 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基础教育必须贯彻《纲要》精神,加强素质教育是当前中学教学改革的核心和关键。  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学英语教学涉及到学习者的听、说、读、写,也牵动着学习者的注意力、观察力、毅力及兴趣、动机、情感等众多心理素质和思想道德
期刊
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方式的一次重要转变,也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管理模式。下面笔者就近几年尝试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经验教训,针对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误区和困惑以及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率的建议与同仁们商榷。  一、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误区和困惑  误区一:小组合作活动流于形式,缺乏实质的合作。 在课堂中,经常出现这种现象,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立即让学生讨论,教室里马上就会出现一片热烈讨论场面。实际上这
期刊
讲完正弦线、余弦线后,我问学生角的正切线如何来做,其中一个学生回答:过点P作圆的切线与X轴交于点A,当为锐角时,由三角形相似其长度PA恰恰是角的正切值。我接着问,是否还有比这个位置更合适的位置,这时又有同学提出,过单位圆与X轴正半轴的交点A作单位圆的切线,交角的终边于点T。经验证,当为锐角时,由三角形相似,其长度AT恰恰也是角的正切值.我又问为什么你认为这个位置比前一位置更合适时,他没能回答。这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