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ATLAB软件的《计算方法》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

来源 :科技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ticoo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电子计算机的应用已渗透到社会领域的方方面面,这主要得益于它强大的数值计算功能。实际上,科学数值计算已成为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既有严密的理论分析又注重与数值计算软件的结合,既有数学类课程共有的抽象性又能大规模地应用于工程实践,可以说是一门非常有用的课程。
  与之相应的是,大部分理工科高校都开设了《计算方法》课程,这门课程对学生在校学习专业课程,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以及进行初步的科研具有重要的作用。其目的在于使学生系统掌握数值计算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学会用数值计算的基本思想分析与解决问题,为进一步深造与科学研究打下扎实的基础。
  《计算方法》是我校工科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对该课程尝试一定的教学改革,对于工科专业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引领效应。
  我校计算方法课程教学团队近些年来在本课程的教育教学与实践方面,进行了很多探索性的工作,现谈谈我们的感受和体会。
  一、力求转变教学理念。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服务
  目前《计算方法》课程的教学状况与计算机软硬件的发展和应用型人才目标的培养要求脱节,传统的教材注重具有一定深度的理论的讲授,淡化与工程实践问题的对接,讲授的算法与程序实现基于早期的计算机语言,缺乏与国际主流的数值计算软件的对接。基于这样的现状,导致很多繁杂的计算公式、烦琐的理论证明、算法分析与程序设计流程图,使学生感到理解困难,进而产生厌学心理,严重阻碍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实际上,在教学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将其作为一门纯粹的理论课程来讲授,并不进行任何程序设计,导致学生很难对计算方法的一些重要特征有深入的理解。传统的教育理念培养的是理论型、研究型人才,与应用型工科人才的培养目标不相吻合,难以适应国家和社会对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因此,本课程的教改与实践,必须以新工科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一切工作都紧紧围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中心来开展。包括教学大纲、培养方案、教材教案、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实验环节等育人全过程都为这一中心工作服务,并有机结合,产生协同效应。
  所以,在《计算方法》课程的教学中,一线教师应该紧密围绕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来展开教学工作,改变教学理念,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在保留课程完整性的基础上,舍弃部分烦琐的理论推导过程,突出实际应用,强调算法与程序设计与MATLAB软件平台的结合.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二、教学内容的优化组合与案例教学的实施
  (一)对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划分
  《计算方法》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插值拟合、函数逼近;数值微积分;线性方程组的解法,非线性方程及非线性方程组解法:微分方程的数值解法:MATLAB软件应用开发。教学内容实际上可凝练为数值逼近、数值积分、数值代数、微分方程的数值解、MATLAB软件等主要部分。教学内容的处理一般按照先讲授基本原理,再介绍算法理论分析,然后进行算法构造与设计.最后应用实例分析和上机实践这样的次序来展开教学。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认为应该按照主体内容分块的思想,可合理的编排重组知识板块,突出每一板块的主要数学思想和方法原理,并着重讲解不同板块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用能力与目标这条主线将不同板块串起来,在教学中让学生紧紧抓住这条线,理清重点与难点,剖析板块中重要的思想方法,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二)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设计
  为了提高授课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经过近些年的教学实践,逐渐探索和认识到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设计,对于每个内容模块,应该形成基本原理、理论分析、算法的设计与构造、算例分析、MATALB软件上机这样的授课原则。当然这其中算法的设计是课程的核心,算法背后其实是本课程的重要思想方法,这是最应该给学生讲清,讲透的,作为学生来讲,这也是他们最想听,最想学的部分。本课程包括的主要数学思想有迭代逼近的思想.局部以直代曲的思想,化整为零的思想和以简驭繁的思想,这些思想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宝贵的知识文化遗产,也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强大武器。当学生理解了这些思想方法,则再进行算法设计和编程,就会水到渠成,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最后一部分首先要由任课教师对实验内容、题目等进行优化设计,然后再对具体的上机要求和操作主要包括实验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关键的算法步骤等作简要说明,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设计合理的算法,利用MATLAB软件平台设计开发程序来完成。
  (三)案例教学的大力实施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采用案例教学对学生的成长成才有重要的作用。案例教学可以拉近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体会到所学的知识绝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有鲜活的背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综合的数学素养。教学过程中我们将近年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真题作为案例和素材融入课堂教学,例如质量弹簧系统的构造与设计、高温防护服的设计、太阳影子的变化、炉温曲线的优化与控制、人口数量的预测、系泊系统的设计等等。每次讲到案例时,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被大大激发起来,他们想通过自己的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或主动询问,或思考研究,或交流探讨,课堂教学呈现出生动鲜活的一面。为了说明问题,我们讲解一个案例。
  例1:(高温防护服的设计)设计专门的服装,保证人可在一定的高温环境下进行工作。为了保证研发的进度和降低費用,用模具假人作为试验品,将其放置在实验室的高温环境中,测量皮肤外侧的温度。(1)专用服装的某些参数假设已经给定,对环境温度为75℃,假人防护服的第二层和第三层厚度分别为6mm和5mm,并由已知的数据得到皮肤外侧的温度的前提下。建立数学模型,计算温度分布。(2)当环境温度为65℃,第三层的厚度为5.5mm,确保假人能够工作60min时,确定第二层的最佳厚度。(3)确定第二层和第三层的最佳厚度,确保环境温度为80℃,工作时间30min时,假人皮肤外侧的温暖不超过47℃。该案例讲解过程中首先引导学生要先对这样的实际问题进行适当合理的简化,可以利用热传导模型进行分析,为了让学生容易理解,假设温度是时间的函数,考虑一维空间的热传导方程,根据题目提供的数据,由微分方程进行拟合求解,实际上要考虑到热对流的影响,温度是时间和坐标轴的偏微分方程,需要进行有限差分离散化求解,得到一个带状方程组,利用矩阵的Lu分解进行求解:第二问与第三问涉及优化与最佳逼近等问题,由于建模本身是开放性的问题,没有唯一的过程和答案,我们给学生留有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潜能的空间,不妨将这样的案例再次发给学生,让学生去做。只要建模合理,论证严密,求解严谨,过程规范,结果分析有理有据,就应该给予肯定和表扬。案例教学能够明显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索欲,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三、MATLAB软件在教学实践中的全程使用
  MATLAB(Matrix laboratory)是当今最流行最重要的数学软件之一。具有计算功能强大、界面友好,语法简单、容易编程和数据可视化等特点,深受高校师生和科研人员的欢迎。面对计算科学的发展,计算方法课程应改革过去只面向计算机高级语言的做法,为学生构建一个先进的面向科学与工程计算的平台,在这样一个平台上,利用MATLAB强大的数值计算功能和图形处理功能,将抽象复杂的定义、概念及算法简单化、清晰化,使得计算结果“可视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活课堂教学的活力。
  (一)MATLAB软件辅助教学环节能收到良好教学效果
  例如用牛顿迭代法求解非线性方程的根,在理解不动点原理和牛顿切线法的本质是局部以切线代替曲线及迭代逼近的基础上,设计算法,通过MATLAB编写程序代码,让学生上机实验.可以生动直观感受到迭代序列一步步逼近真解的过程,此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体会初值选取对敛散性的影响,深刻的感受和理解迭代收敛的速度。
  另外,为了理解高次多项式插值的Runge现象,通过直观的图像观察,展现高次插值的病态性质.高阶函数逼近的震荡性。一般的做法是利用分段低次插值的办法,在每个小区间上进行插值,使得插值多项式都为分段低次多项式,有效避免高次插值方法带来的振荡现象。事实上,根据需要给出节点处的函数值的样条插值,在插值区间上函数的二次连续可微性,使得三次样条插值具有更好的鲁棒性。由于MATLAB强大的数据可视化功能,在教学中使得学生更容易理解高次插值的局限性,也越深入的学习了线性插值与样条插值的优劣对比与数值误差分析给结果评价带来的重要影响。MATLAB软件在类似的教学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实践环节全程贯穿MATLAB软件平台,培养应用能力
  《计算方法》是一门讲究实践,重视应用的课程,在教学全程中贯穿使用MATLAB软件平台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三个方面谈谈这方面的做法:第一是编排设计实验内容,精心挑选来源于工程实际的问题,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让学生去思考,第二是根据实际问题,让学生以3~4人为小组进行集中讨论,交流想法,然后选择合适的算法去上机编程实现,最后分析实验结果并写出实验报告,并组织学生以答辩的形式进行汇报:第三是注重实践教学效果,使用MATLAB提供的人机交互界面即GUI工具。GUI为学习者和科研人员提供了一个简便的开发环境.可以让使用者快速上手,提高了学习工作效率。GUI的优势在于使用者不必理会繁杂的代码,利用简化的程序,就可实现向决策者提供图文并茂的界面,传达更多简洁直观的信息。具有计算结果集成化,可视化、直观性和可读性等特点,在数学建模,数学实践和开发类等课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例如在讲完插值拟合、微分方程数值解等章节后,使用GUI工具分别对各类数值方法进行集成,教学形式以工程项目的形式交给学生完成,让学生体验开发,创新,解决问题等一系列工程实践全过程。项目开发完成后进行验收,然后进行考核评估,将此项结果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与其余的考核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四、融入数学建模思想的思想。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计算方法》课程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让学生懂得数学不仅是严谨的科学,也是一门关键性的技术,这也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所积极倡导的,在教学过程中积极融入建模的实例,对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性素质的培养有重要的作用,下面举例予以说明。
  例2:渭河(陕西段)泄洪问题
  2014年5月渭河进行了调度试验.由宝鸡峡和咸阳水库联合调度。宝鸡峡从5月19日开始预泄放水,到5月30日结束然后开始常态供水工作。宝鸡峡工程拦沙量设计为50.5亿m3,在预泄洪之前,咸阳水库监测到泥沙沉积量达8.05亿t。这次泄洪的目的是在宝鸡峡形成洪峰流,冲刷咸阳库区沉积的泥沙。工程从5月18日开始宝鸡峡陆续开闸放水,于5月19日洪峰先后到达咸阳水库,5月24日达到最大流量1850m3,使得咸阳水库的排沙量不断地增加。下表是由咸阳水库观测站从5月19日到5月30日监测到的试验数据。
  根据题意,利用上述提供的试验数据建立模型解决以下问题:
  (1)請给出咸阳水库在监测期间任意时刻排沙量以及总排沙量的有效方法:
  (2)给出任意时刻排沙量与水流量的关系,并考虑对水库的影响。
  通过此案例可以使学生掌握数据建模、数值微积分的常见用法;在建模过程中,学生需要上网查阅文献和有关资料,可以和老师及同学进行探讨,利用MATLAB软件进行数值计算和仿真,要求学生以小论文的形式提交,这些训练为参加数学建模竞赛打下扎实的基础.让数学建模的思想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为人才培养模式转变注入新的活力。
  五、结语
  计算方法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还在不断地进行之中,我们想通过教学改革吹响人才培养模式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为工科专业教学改革探索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方案,为工科专业发展贡献自身的力量,需要一线教师长期不懈的坚持和教学团队的共同努力,这无疑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以数值计算方法教学改革作为一个切入点,可以影响和带动其他课程的改革,进而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为国家和民族培养高质量技术型人才,以满足国家和社会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
其他文献
随着科技全球化,越来越多的新技术被创造出来,我们的生活方式在科技创新中不断地被更新。本设计通过将单片机技术和PWM调节方式结合起来实现台灯光强调节。通过电子调光台灯上的亮度增减按键,实现其多个档位的亮度切换控制,包含全亮和熄灭。通过将环境光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LCD显示屏、蜂鸣器连接到Ardunio,来实现根据环境光强度变化自动调节灯光亮度,并显示对应亮度档位,测量并显示电子调光台灯的工作电压、
本文应用作图法、逐差法、邻差法、对差法和最小二乘法分别进行斜率计算,结果证明逐差法在大学物理实验中的应用是可行的.
图书采购是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它不仅关系到馆藏质量,更关系读者满意度和图书利用率.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及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传统图书采购已无法满足
股权集中度与技术创新绩效间的关系一直是公司治理的热点.为了进一步明确二者间的关系,揭示其边界条件,本文采用Meta回归方法,对57项实证研究的139个独立样本进行了归纳分析.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将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系统性变革的内生变量,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发展,推动教育理念更新、模式变革、体系重构。本科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阵地,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如何落实教师教学发展,提升本科教学质量是地方本科院校必须正视的问题。  美国国家教育协会认为教师发展包括教师个人发展、组织发展、教学发展。徐延宇从美国高校教师发展的历程出发,分析了“高校教师发展”的六种典型解
为了提高基于无人机机载激光雷达点云电力线提取与重建的精度和效率,采用了一种综合电力线点云分步提取、分段k均值聚类采样及结合直线和抛物线拟合的电力线点云提取与重建方法。在对电力线走廊点云进行预处理和改进滤波的基础上,先对其进行分段并根据电力线点云在高程方向的分布特征进行粗提取,再将粗提取得的电力线点投影到水平面上用Hough变换对其进行精提取,然后通过对精提取的电力线点进行分段k均值聚类采样,从而完成电力线的单根分离,最后使用直线和抛物线结合的模型对电力线进行拟合重建。选取实测数据进行试验,通过电力线提取的
就现有情况而言,政府环保部门需要改革对建筑垃圾清运行为的管理并采取更加合理的奖惩机制,使得相关单位自觉进行建筑垃圾清运过程中的整改.本文对现有政府和建筑垃圾清运单
《热力学基础》课程是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汽车工程专业(卓越计划)和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本科生大学四年教学培养计划中的专业主干课程。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关于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利用热力学模型进行定量分析与工程决策的素质,培养学生从复杂的热力学系统中抽取有效信息、建立热力学模型的能力,并应用于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计算。  本文采用工程教育认证的基本指标一目标达成度,对2018—2019学年第2
为了给热电偶时间常数测试中提供更加准确的阶跃温升信号,优化控制效果,提高热电偶时间常数测量的准确性,采用Tornambe控制器来反馈控制半导体激光器的输出功率,在MATLAB下的Simulink模块中实现整个系统的搭建,并对系统进行同一输入信号下的仿真研究,通过实验来比较2阶Tornambe控制器与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在系统运行过程中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采用PID控制器测得CO1-K型热电偶的时间常数为456.2ms,而采用Tornambe控制器测得的热电偶时间常数为284.6ms。2阶Tor
为提升工程类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工程类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值得深入探讨。19世纪初,德国教育学家洪堡曾指出研究型教学方式的精髓是“教学与研究”的统一,即将教师的研究型教育与学生的研究型学习有机统一,以达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研究意识与探索精神的目的。国内关于研究型教学方面的理论研究也较多.如李乐山指出研究型教学是以教师带领学生探索与研究未知问题为主培养学生自主意识与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