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主题的内涵、价值与设计策略

来源 :中国教育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4479786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主题是2022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中出现的新概念,它的内涵没有得到清晰界定,给人们的理解和运用带来一定困扰。对学习主题的理解,主要有人文主题说、课程内容说、学科大概念说,以及语言实践活动话题说。这些理解各有侧重,反映了学习主题的不同面向,并非排斥关系,确定主题角度不必强求统一。学习主题的引领作用主要体现在聚焦学习目标、整合学习资源、关联学习活动、促进学习进阶等方面;学习主题的确定策略和路径主要有,从语文教材的相关信息中提炼,从社会生活问题中捕捉,从人类社会母题中推导。另外,学习主题的表述方式也有短语式、判断句式、疑问句式等多种选择。
其他文献
智慧社区作为构成智慧城市的基本单元及我国城市精细化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其建设和治理模式的人本化转型,对于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促进城镇空间人性化设计、推进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文献资料、政策法规和城镇发展状况,梳理智慧社区建设发展演进脉络,厘清影响智慧社区人本化转型的“人”“技术”“空间”“平台”等4种因素,从参与主体、技术支撑、空间载体、治理平台等4个维度构建智慧社区人本化
期刊
现代节事活动作为旅游业的助推剂,在推动城市经济文化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然而,节事活动的持续发展受到品牌塑造困难、同质性过高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因此,如何探究节事主客价值共创机理,塑造节事品牌,提高节事活动参观者的品牌忠诚度,成为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基于价值共创理论,尝试从主客价值共创的视角对节事问题进行研究,探索节事活动参观者价值共创行为对品牌忠诚度的影响,以及价值共创行为如何通过品牌形象,进
学位
高中英语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在高中英语教育教学中出现了很多优秀的教学方法,其中翻转课堂教学法就是一种全新的英语教学手段,这种教学方法诞生于西方发达国家,如今在我国也得到了持续深入的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我国的英语教学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结合这些问题,对翻转课堂进行介绍,阐述了翻转课堂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应用方法。
期刊
锂电池作为如今最常见的储能技术之一,已经在相机、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随着锂离子电池在日常生活中的频繁使用,其安全稳定性和储能容量等问题迫待解决。全固态电池因其安全稳定性好、能量密度高而成为如今的研究热点。目前已经开发出多种固态电解质材料,其中钙钛矿型固态电解质Li0.33La0.557Ti O3(LLTO)因为其能量密度高,工作温度范围宽并且具有可观的离子电导率而备受关注。但是与
学位
运用新时间地理学理论,从微观时空行为视角出发,聚焦“家—社区”地方秩序体系,揭示多维复杂情境下老年群体的时空行为特征、企划—活动系统及制约因素,构建老年友好社区规划的框架体系。在存量更新背景下围绕时空行为与空间资源的精准适配,从交通系统适应性与适老化优化、公共服务设施精准配置及联合布局、公共空间均衡化与组合嵌套布局、混龄及全龄社区建设与住房适老化改造等方面提出老年友好社区规划策略,为建设全龄友好城
期刊
现有居住型街区更新实践尚缺乏一个全龄友好的整体性框架来统筹社区发展的“社会—经济—空间”联动转型问题。回顾全球全龄友好型城市建设的兴起及在我国街区层面的实践,引入生命周期理论,构建一个“主体对象—更新要素”的居住型街区更新研究框架,探究街区更新的要素体系和实施路径。研究发现:时空环境、社会关联和个人能动是实现街区全龄友好的关键要素,更新实施可从经济和社会两个维度展开;街区更新的内容不仅包括物质空间
期刊
建成环境对个体健康行为的影响已成为城市地理学的重要议题,对生活圈规划和健康城市发展具有重要研究意义。本文从时间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出发,借由企划概念对建成环境和健康行为的关系进行了重新梳理,认为时空间行为视角下的健康行为研究思路需要在场景、视角及视野三个方面发生转变,并整合现有时间地理学以及健康行为分析方法,构建新的分析路径,设计新的可视化方法,同时纳入新的指标体系。文章构建了时空间行为视角的健康行
期刊
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为城市人地系统的监测与调控提供新的技术手段,更会对城市人地系统的要素结构、耦合关系及动态演进等产生深刻影响,探索并构建面向智慧城市的人地系统理论势在必行。从流空间、“人—技术—空间”一体化耦合、复杂韧性系统等方面探讨了智慧城市人地系统的理论基础,进而提出智慧城市人地系统的概念模型。面向未来,智慧城市人地系统研究需要聚焦要素时空耦合过程、要素构成及影响机理、建模方法与评价、综
期刊
创新是驱动城市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创新过程不仅内嵌于以创新主体间协同互动为主要形式的“合作网络”,也根植于由不同技术要素组合而形成的“技术网络”。当前,城市地理学者们对“城市合作网络”的研究较多,对“城市技术网络”的系统探讨较少。首先,本文深入辨析城市技术网络的概念框架,从尺度、维度、测度和影响效应四个方面进行系统阐述。以此为基础,利用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数据,以长江经济带绿色技术领域为例,构建
期刊
陆地和海洋是不能割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载体,陆海一体化发展是陆海统筹的根本目的和凝练概括,而产业统筹是陆海统筹的有力抓手。通过对陆海统筹已有文献的梳理,发现现有研究集中于海洋空间规划中对于海岸带综合开发的讨论、海洋强国和海洋城市建设的理论研究、海岸带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海洋经济系统与陆域经济系统的内在联系计量。在综述陆海统筹的基础上发现,陆海产业统筹的研究较为分散和薄弱,为此提出了陆海产业统筹发展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