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晚期病例探讨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chen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探讨胰腺癌早期的改变特点,为基层医务人员提供交流平台
  【关键词】胰腺癌;晚期
  【中图分类号】R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458-01
  一.临床资料:临床工作中发现胰腺癌虽然发病率不是很高,很容易误诊误治,现将工作中的病例与大家分享。
  1、临床表现:患者,男性,75岁。平素身体健康,无烟酒等不良嗜好。于2009年10月左右突然出现全身皮疹伴瘙痒:疹与疹之间很少有正常皮肤,并以胸部、下腹部及四肢为著,高出皮肤表面,无脓疱疹以及溃疡。接诊后考虑为“过敏性皮炎”,予抗过敏治疗1w后皮疹未明显减少,但经“硫磺软膏”外涂后,不但皮疹消退而且皮肤瘙痒也基本改善,留有大量色素沉着。患者表现乏力,纳差,夜间睡眠不佳,当时完善电解质提示血钾很低,仅为K 2.8mmol/L,明显低钾血症。积极给予口服补钾,但是效果不佳;血糖(空腹)8.3mmol/L,(随机)13.6mmol/L,考虑为2型糖尿病?可是病人没有糖尿病的典型表现仅有体重有轻微下降。给予控制血糖却不理想,建议病人立即住院治疗,可是该患者不同意。因为皮疹一直未在出现,故患者及家人也未加以重视。可是一月后单位体检完善腹部B超却发现肝脏肿瘤,之后经CT、核磁及病检确诊为“胰腺癌并肝脏转移”,属于晚期,给予保守治疗,一个月后患者出现肝区疼痛后2天死亡,此时病人表现为全身水肿,失语,不能进食,全身黄染,体质消瘦等恶病质状态。
  患者,女性,65岁。平素身体健康,于2010年10月左右突然出现全身皮疹伴瘙痒,以下腹部及四肢为著,高出皮肤表面,无脓疱疹以及溃疡。接诊后考虑为“过敏性皮炎”,予抗过敏治疗10天后皮疹未明显减少,患者表现乏力,纳差,夜间睡眠不佳,当时完善电解质提示血钾很低,仅为K 2.9mmol/L,明显低钾血症。积极给予口服补钾,但是效果不佳;血糖(空腹)9.3mmol/L,(随机)12.6mmol/L,考虑为2型糖尿病?完善腹部B超却发现肝脏肿瘤,之后经CT、核磁及病检确诊为“胰腺癌并肝脏转移”,属于晚期,给予保守治疗,一个月后患者表现为全身水肿,失语,不能进食,全身黄染,体质消瘦等恶病质状态。肝区疼痛后5天死亡。
  2、讨论
  胰腺癌多出现胰腺的头顶部。起病隐匿,早期无特殊表现,症状比较多样性,不典型,很多症状与上消化道的疾病相似。在门诊经常被当作胃病,甚至是肝病。胰腺癌的诊断十分困难,也不容易早期发现,其表现有以下几点:
  最常见的症状是:上腹区顽固性疼痛,这种疼痛一般位于上腹部、脐周或右上腹,性质为绞痛,阵发性或持续性、进行性加重的钝痛,大多向腰背部放射,前后贯穿的。如果遇到这样的疼痛,一定要引起警惕。
  2.1 初期症状:胃肠障碍。上腹部持续性出现和饮食无关的钝痛。不喜欢脂肪性菜肴,也会出现脂肪性下痢。
  2.2 恶化时症状:出现黄疸。出现无疼痛的胆囊肿胀,恶心,胃部不适,消化不良。腰背部疼痛。可伴糖尿病。
  2.3 一般多有上腹部不适,腹痛。可是像这样出现大量皮疹的胰腺癌还是很少见的,故一定要加以重视,以免出现误诊或漏诊。
  2.4 胰腺癌病人多发病于45~65岁,男性多于女性,本例病人75岁发病是很少见的。故由此可见如仅仅以年龄来判定将导致漏诊或误诊。
  2.5 当疾病侵犯肝脏是多有黄疸,可是该病人自发病到晚期却没有任何不适,在体检前还可以参加体育竞赛,爬山时没有任何不适感,若非体检可能还无法发现,所以定期查体对疾病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2.6 所以对40岁以上近期出现下列临床表现时应重视:持续上腹不适,进食后加重并食欲下降;不能解释的进行性消瘦;不能解释的糖尿病或糖尿病加重;④多发性深静脉血栓形成或游走性静脉炎;⑤有胰腺癌家族史。大量吸烟,慢性胰腺炎者应密切随访,定期检查。
  3、体会:
  近年来,胰腺癌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研究表明,长期摄取高脂肪、高热量、高盐食物以及熏烤煎炸食品和腌制食品,患胰腺癌的几率会比较高。 胰外分泌性腺癌(简称胰腺癌)在常见的内脏恶性肿瘤中占第二位,是美国癌症病死亡原因的第五位,占胃肠道癌症死亡的1/5.临床发现,胰腺癌的发病以男性多见,是女性的2到4倍。高发年龄在40岁左右,随着年龄的增长,胰腺癌的发病率也随之升高。
  (1)危险一早期不易发现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改变,胆管结石、胰腺炎、胰腺癌以及肝胆疾病等发病率明显上升。我国胰腺癌的年发病率为5.1/10万,较20年前大幅升高。胰腺癌的可怕之处在于,它的早期缺乏敏感及特异性的诊断方法,不易被发现。
  (2)危险二手术难度较大
  肝、胆、胰、脾无论是在解剖生理,还是在所属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外科治疗上均相互关联。这四个器官均位于上腹部,有着相同的血供和神经支配,所产生的疾病相互影响,临床表现容易相互混淆,外科手术均较复杂,且手术切除范围可能相互涉及。因此,肝、胆、胰、脾疾病的外科手术难度往往较大、复杂,并发症發生的比例也相对较高。
  (3)危险三术后存活率低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报告,80%以上的胰腺癌病人确诊时只能行探查或姑息性手术,能根治者仅占5%~30%.当胰腺癌患者获得确诊时,十之八九已通过淋巴、血液、神经鞘而向远处转移。资料显示,症状出现后,患者平均寿命只有9个月。 总体来说,从目前的治疗手段来看,治愈率没有好的改善。由于胰腺癌临床表现隐匿,早期诊断很困难,就诊时约有80%病人已属疾病晚期。而手术切除仍是患胰腺癌获得长期存活的唯一希望。
  参考文献:
  [1] 成涢,徐文仪,内科危重病学。人民出版社内科学,第6版四篇第18章胰腺癌,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
  [2] 军区总医院肝胆科主任霍枫专家揭示"胰腺癌早期症状:上腹疼痛者需排查.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急性白血病患儿反复应用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rhG CSF)的药代动力学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ELISA)方法检测 46例白血病患儿的血清G C
【摘 要】目的:观察10岁以上大龄弱视患者在视知觉训练治疗中的疗效,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9年9月-2012年9月在我院眼肌科门诊确诊为弱视的患者294例(455只眼)随机分为A组(3-10岁)B组(>10岁)观察大龄弱视患者的疗效及影响因素。 结果:B组有效率为86%,治愈时间平均2.5年。结论:视知觉训练对弱视患者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特别对于大龄弱视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明显提高。 
期刊
期刊
1 病历摘要患者4 2岁,住院号0 30 5 14 3。孕2产1,因停经2个月后,不规则阴道流血4 0d ,于2 0 0 3年5月30日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 0 0 3年2月2 0日。停经后曾去
【摘 要】目的:探讨小儿横纹肌肉瘤性别、年龄、发病情况、临床特点、病理、治疗措施、预后。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11例横纹肌肉瘤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其中男6例,女5例;年龄5月至10岁;所有病例都以原发部位的肿块为首发表现;根据美国横纹肌肉瘤研究组(IRS)的分期标准Ⅰ期3例、Ⅱ期1例、Ⅲ期2例、Ⅳ期5例;所有患儿均经病理活检确诊,其中8例行免疫组化标记检查,其中胚
期刊
期刊
文章对中国糖尿病患者管理现状进行介绍.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加自拟中药活血扶正解毒方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将慢性乙型肝炎病人73例,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37例.对照组用甘利欣,肝泰乐,维生素等治疗;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