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知觉训练治疗大龄弱视儿童的疗效分析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gtbh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观察10岁以上大龄弱视患者在视知觉训练治疗中的疗效,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9年9月-2012年9月在我院眼肌科门诊确诊为弱视的患者294例(455只眼)随机分为A组(3-10岁)B组(>10岁)观察大龄弱视患者的疗效及影响因素。 结果:B组有效率为86%,治愈时间平均2.5年。结论:视知觉训练对弱视患者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特别对于大龄弱视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明显提高。
  【关键词】视知觉训练;弱视;疗效
  【中图分类号】R7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455-02
  弱视是一种严重影响儿童视觉发育的常见病,传统的治疗方法单调、枯燥,患者依从性差,严重影响了治疗效果。我院2009年9月引进静峰有限公司研制的YK-SGN1型综合视知觉训练系统后,大龄弱视患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
  2009年9月-2012年9月在我院眼肌科门诊经过散瞳验光确诊为弱视的患者共294例(455只眼),其中双眼患者194人,单眼患者67人,按年龄随机分为两组3-10岁为A组,共245眼,大于10岁者为B组共210眼。
  2.治疗方法:
  按视功能缺损的类型应用视知觉学习系统对294例455只眼进行针对性综合训练,每日一次,每次40分钟。每月底对所有弱视患者进行视力测试及多项视功能检查并详细记录。
  (1)根据验光结果配戴合适矫正眼镜。
  (2)对于单眼弱视患者采用严格遮盖健眼,7天打开1天,对双眼弱视或视力相差2行以内不遮盖;视力相差2行以上者要遮盖优势眼,3-5岁采用3:1方法,6-9岁采用6:1,每两个月复查1次,9岁以上者全天遮盖优势眼每月复查1次,防止遮盖性弱视的发生。
  (3)视知觉训练模式
  视知觉训练模式是通过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依据人眼的视觉生理特点设计的别具一格的动态场景,所有弱视训练项目均以游戏的形式体现出来,生动有趣,使患者更容易接受,提高了患者治疗的主动性、自觉性。每位患者根据不同的弱视类型采用组合方式或个性化训练,并根据治疗的效果进展随时调整下阶段的治疗方案。
  3.疗效判定标准[1]
  依据全国儿童弱视斜视防治组制定的标准进行诊断和疗效评价。
  (3-1)年龄与疗效的比较,
  A组 (3-10岁) 眼数245 有效97%(238/245),无效2.9%(7/245), B组 ( >10岁) 有效86%(182/245), 无效13.7%(28/245)
  (3-2) 弱视程度与疗效的比较,
  轻度:A组 眼数 93有效(91/93)98%,无效(2/93)2.2%,B组眼数 82有效(77/82)94%,无效(5/82)6.1%,
  中度:A组 眼数 91有效(89/91)98%,无效(2/91)2.2%,B组眼数 83有效(78/83)94%,无效(5/83)6.0%,
  重度:A组 眼数 64有效(57/64)89%,无效(7/64)11%,B组眼数 42有效(28/42)67%,无效(14/42)33%,
  (3-3)不同类型的弱视患者疗效比较
  屈光不正性弱视:A组 眼数 49有效(47/49)96%,无效(2/49)4%,B组眼数42有效(39/42)93%,无效(3/42)7.1%,
  屈光参差性弱视:A组 眼数112有效(92/112)82%,无效(20/112)18%,B组眼数77有效(51/77)66%,无效(26/77)34%,
  斜视性弱视:A组 眼数82有效(48/82)57%,无效(34/82)41%,B组眼数93有效(49/93)53%,无效(44/93)47%,
  4.讨论:
  大龄弱视患者由于错过了最佳矫正时机,治疗效果及难度受到了一定影响,但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视知觉训练与以往相比,效果还是令人鼓舞的。从3-1可以看出在治療效果上10岁以下的患者与10岁以上的患者区别不是太大。分析原因可能与大龄患者更能调动脑、眼、手躯体的协调动作,能更积极主动的完成训练,因而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2]
  在大龄弱视患者中,以屈光不正性弱视治疗效果最好。屈光参差性弱视疗效次之,斜视性弱视最差。这可能在于早期的视通路及视皮层长期废用未得到相关视觉信号刺激久而久之导致了其功能及结构的改变影响了视觉信息的形成,而视知觉训练能很好地刺激视网膜细胞对光的敏感性和反应能力,加速视觉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促进大脑神经的发育,所以效果较以往有明显提高,屈光参差性弱视、斜视性弱视可能由于双眼明显的不等视,视觉中枢很难将双眼视网膜物象融合,不能形成双眼单视而严重影响了疗效。[3]
  从3-3中可以看出,重度弱视不论年龄大小治疗效果都较差,这可能由于患者视觉中枢的抑制时间过长过重原因。轻度、中度弱视患者的治疗效果在年龄上差别不大,但大龄弱视患者的平均治疗时间比小于10岁者明显要长,一般在2-3年,这说明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大部分患者的视功能得到了改善,说明大龄弱视患者的视皮层仍有很强的可塑性。
  弱视的治疗不单是提高视力,立体视的恢复也很重要,在视知觉训练过程中,大部分大龄弱视患者的立体视和融合功能也得到了改善,所以通过分析我们更增强了对视知觉训练大龄弱视儿童的信心和决心。
  参考文献:
  [1] 中华眼科学会全国儿童弱视斜视防治学组.弱视的定义、分类及疗效评价标准.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1996,4(3):97.
  [2] 沈建玲,多媒体网络训练治疗弱视的临床观察,2010,18(3)114.
  [3] 王焕荣,唐山市学龄前儿童屈光状态异常与弱视调查,2010,18(3)123.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介绍首都医院糖尿病的饮食治疗方案,其特点为:1)食品按成分不同分为6类:即谷类(富糖),菜类(富无机盐、维生素、纤维素),果类(富无机盐、维生素果糖、葡糖),瘦肉类(
期刊
在腰椎退行性疾病中常伴有椎体不稳及显著的下腰痛.目前多应用脊柱融合固定技术重建节段稳定性以缓解下腰痛.随着融合固定技术的发展,融合率得到了提高,但腰痛的缓解却没得到
患者2 2岁,住院号2 0 0 86 0。因停经9个月余,B超提示腹部巨大囊性包块,于2 0 0 1年9月5日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LMP 2 0 0 1年12月2 1日,早孕反应不明显,妊娠4个月时感觉
期刊
支具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研究已经接近半个世纪,目前,国内外学者认为佩戴支具治疗是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一种很有效的保守治疗方法.然而,对于支具治疗的相关问题的
文章对糖尿病的自我监测进行介绍.
期刊
目的 研究急性白血病患儿反复应用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rhG CSF)的药代动力学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ELISA)方法检测 46例白血病患儿的血清G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