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提问技巧

来源 :未来英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xsmg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课堂中的问题设置更是艺术中的艺术,怎样设置问题不能一同而论,要结合授课内容的特点,灵活发挥。提问技巧也会随着老师的经验的丰富而日趋完善。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提问
  老师若在课堂中滔滔不绝的唱独角戏,那教学效果肯定不好,他也不太受学生欢迎。高中语文教学更是如此。怎样避免“满堂灌”、“独角戏”设置好的问题,让学生动起来则是最好最有效的方法是设置问题。如何妥当设置问题,则显得尤为重要。我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设置问题的原则和前提
  1、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的三维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设置问题不能漫无目的或不着边际。不能和教學的目标南辕北辙,背道而驰。只要把握了目标、重难点,才能有的放矢。才能为目标量身定做合适的问题,才能让问题成为完成目标和任务的途径。
  2、仔细研究学情,掌握学生的学习品质和基础,让问题能很好的适应你的学生。如不抓住这点,设置问题过难和过易,都不利于很好的教学和学生能力的培养。
  二、设置问题的方法
  1、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对于语文学科中的基础知识和一些比较直观的知识,若还是从旁绕道,旁敲侧击,就显得有点臃肿和多余,这类知识,属于知识掌握的最低层次——识记。记住就有,没记住就无,所以应该直接发问,比如基础字词的读音、文言知识、文言词语的含义、文言句式等都可以这样。
  2、设置台阶,梯度上升。比如对于文章的主旨一般很难一下子就分析明确,这个时候就需要设置一些小问题讲主旨这一大问题具体化,细小化,便不会让学生感到无法下爪。在分析《雨巷》这首现代诗歌的主旨时候,我设置了这样三个问题:作者描述了一个怎样的“丁香一样的姑娘”?为什么要突出描绘这个“丁香一样的姑娘”,作者是否仅仅为了这个“丁香一样的姑娘”而表现他的情感?这三个问题具有内在逻辑联系,前两个问题为最后一个问题的提出做铺垫,最后一个问题是前两个问题的必然延伸和深化。这样提问给了学生充分而逐层的思考空间,有利于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充分了解本文的内容和作者
  的思想感情。巧抓原文重点字句启发引导?一般的文章都要些很特殊的句子及字词如总领句、情感句、中心句、过渡句以及文眼、诗眼等,若能关注它们并能很巧妙的设置问题,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比如在讲《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文,分析文章主人公别里科夫的性格时我就引用原文“他也真怪”来提问:作者为什么说“他也真怪”?找出怪的事情,看能表现他怎样怪的性格特点?学生兴趣很高,找了很多怪事,对别里科夫的性格总结的很全面。再比如《祥林嫂》一文中,分析祥林嫂的死因时,我就巧妙的运用了原文的一句话“还不是穷死的呀”来设置问题:祥林嫂真的是穷死的吗?学生就围绕这个问题深入的展开讨论和思考,祥林嫂的正真死因也渐渐的明晰。
  3、用学生的回答,因势利导。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课堂经历,问学生的问题,他们却回答的或不着边际或只是蜻蜓点水。这时老师就应该很巧妙的引导学生由表及里,言归正传。比如在讲《荆轲刺秦王》一文时,我提问,作者是怎样表现荆轲的性格的。有几个学生只是分析性格,却不谈怎样表现,我就引导让其他学生分析出这个问题是想考察什么,学生讨论后认为该分析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这样学生就能很好的分析,同时也给它们一个教训:审题,推测出题人意向至关重要!
  4、大胆假设,具体论证。有时分析文章要尽可能的拓展思维,大胆假设,然后细心验证其存在合理与否。比如在讲《孔雀东南飞》一文时,我这样提问:在刘兰芝被遣回家时,焦仲卿说“不久当归还”,如果没有太守求亲,兄长逼婚这一突发事件,刘兰芝和焦仲卿会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吗?学生对这一假设问题很感兴趣,一部分有理有据的认为能,原因是焦仲卿是一个重情有义的男子,最后都可以为爱而死,难道不能为爱而活吗?另一部分学生则认为不能,原因是面对母亲对儿媳的挑剔,他只能长跪告母,当母“棰床大便怒”他只能“府吏默无声,举言谓新妇”,在封建家长制下他对母亲的反抗和对幸福婚姻的追求力量很薄弱,只能是潜意识的,这样学生对文章的主题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5、补充空白,再现情景。所有的感慨都产生于一种情景,如果孤立的去理解感慨,可能只是剜肉补疮,无以治本。所以必须找到这个问题产生的情景,然后再再现作者的思维踪迹,这样理解就浅显多了。比如在《项脊轩志》中作者对母亲的回忆那一部分,“而母立于兹”让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问题是:你能想到当时哪些情景和活动呢?这样学生就能把自己的对母爱的理解融入,体会作者的母爱就很轻松了。在讲李清照《声声慢》时,我这样提问:能能再现诗人作诗的情景吗?学生就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填补空白,想象诗人在南渡后一个人孤苦伶仃的情景,就能很轻松的理解诗句的含义了。这种方法对分析古诗词效果很好。
  总之,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课堂中的问题设置更是艺术中的艺术,怎样设置问题不能一同而论,要结合授课内容的特点,灵活发挥。提问技巧也会随着老师的经验的丰富而日趋完善。
其他文献
上海市虹桥路的“爱晚亭敬老院”是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张瑞芳用她在澳大利亚从事福利事业的儿子和儿媳以及亲家顾毓青的资金, Hongqiao Road, Shanghai, “love nightstand
人类历史上的每一次技术革命,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方式的发展和变革,当今全球处在知识化、信息化时代。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迅速发展,社会结构和人们的生活全面改观,社会对
针对目前流行的登革热等虫媒传染病,姐妹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家庭内及住宅周围的环境卫生,如清除住宅内外的小积水,消灭蚊蝇滋生地,特别是家庭内养花草的容器,要定期(2~3天)
个性化——这一反映时代潮流的特定词汇,已经愈来愈多地出现在集邮领域。如果更多地选择从文化和邮政知识的角度,充分发挥个人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对正常发行的邮资票品进行恰
柳嗽粼主渗 彝…翻然氰 鬓 薰 蠢摹瓤豪 袋 ) 溉 鬓 羁端弓盗轰踢 薰 贸漪 ) 韧 馨 黝 鄂 鬓 胆 男双齐 鑫 买仑 抒 凄 法 ) 羹 薰 { 瓢 } ;, 轰 摹 献黔瓢自l 斌互胭准 游
色彩在中国工笔画发展进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研究中国工笔画色彩语言形式必须充分了解其语言内涵,并进一步对其独特的色彩观、色彩运用的特性进行分析,在真正验证中国工
法国早期井盐开采技术 据一些书面材料证实,早在公元858年和893年,法国就已经在摩延韦克附近的一座盐场里和洛林省迪兹市盐矿里掌握了从“井”中浓缩盐水的技术。1381年,洛
农民建一个蚕棚只养一季蚕,其余时间没有得到合理利用。秋末冬初用蚕棚养菇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农民高兴地说:“冬养菇,夏养蚕,一年收入超万元。”现把该种养管理技术简介
符号学最早从语言学发展而来,至今已经延伸到现代社会中的各个领域.在摄影领域,视觉图像就是文本,符号文本的解读就是由图像表层深入到文本的过程.本文基于符号学理论基础,对
是否是真正意义上的反弹,还有待投资者信心的逐步恢复和上市公司整体盈利的稳步增长。股市是反映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在经历了11月份的深幅调整之后,国内基础股票市场在12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