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实施素质教育的点滴体会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ping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与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素质教育在我国已广泛推广,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笔者现结合教学实践对素质教育的实施浅谈个人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素质教育 德育 创新 审美
  目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攻坚阶段,深入落实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广大教师所关心与不断实践的话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教育理念、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有了更高的要求。那么,现在形势下如何有效开展素质教育,实现教育教学的根本性变革,促进学生德育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复合型人才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素质教育的实施浅谈如下几点体会。
  一、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施教水平
  教师是素质教育的实施者,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的落实与课堂教学改革的成败。因此,要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培养新一代合格人才首先就必须建立一支强有力的教师队伍,这样才能将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全面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第一,健全管理机构和评估机制。科学有效的管理是学校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与保障。为了保障教师各项教学活动等的开展,我们设立办公室、教导处、政教处、教研处等机构,由专人专职负责。这样教师的思想动态、教研教学、生活等便有了保证,既可以帮助教师解决后顾之忧,使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同时也为教学的开展提供了软硬条件。在为教师提供便利的同时还要加强监督评估机制,以促进管理与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建立全方位的教职工评估机制,将校风校貌、师德师风建设纳入评估体系,定期组织教职工学习,开展争先创优活动等等,将教师的理论学习、业务提升、日常行为等纳入考核范畴。
  第二,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观念是行为的向导,有什么样的观念就会出现什么样的教学行为。学校要组织本校教师集体学习新课改,学习素质教育,观摩名师的教学案例,开展广泛的交流与讨论;基于网络平台,在网上开展更为广泛的学习活动,以使教师的教学与社会接轨,与时代相连,以建立全新的教学观念。
  二、德育为先,提升学生品质
  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是现代人才所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德育不好,智力水平再高也没有用,这样培养出来的只能是“危险品”。正所谓教书育人,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情感和道德的培养比单纯的智力培养更重要。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坚持德育为先的教学原则,抓住教学契机,将德育教育渗透于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促进学生德育水平的全面提高。
  第一,提高自身德育水平。学生有很强的向师性,教师的身教更重于言传。试想如果一个教师整天将道德行为准则挂在嘴上,但自己却满嘴脏话,要求学生讲诚信,自己却说到做不到,这样的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将是何种形象。说一套做一套只会让学生对教师产生反感,学生自身的道德水平也不会有长足的提高。一名合格的教师要进行德育教育,首先自己就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与爱戴,才能产生积极的正面效应,使学生以教师为榜样,将道德准则与实际行为相结合。
  第二,加强学科渗透。在具体的教学中德育并不是孤立地进行的,而是要将德育教育有机渗透于具体的学科教学中,实现素质教育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因此,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深入挖掘各科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将德育教育渗透于教学中,以取得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要抓住教学的突发情况与偶发事件,使之成为德智教育的重要契机,使教学更具灵活性、动态性与开放性。这样的教学与传统的封闭性教学相比更利于学生素养的提升与教学效果的提高,更利于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
  三、落实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现代社会是科技创新的时代,创新是立国之本、强国之路。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现代社会的必然趋势。在教学中,我们要打破以往以知识点塞满教学空隙的教学模式,要为学生的主体参与提供机会、创设平台,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学生的潜力,使学生进行创造性地学习。首先,要为学生营造愉悦的教学氛围,给学生以轻松愉悦的感觉,消除学生对学习的逆反心理与消极情绪,激起学生创新的欲望,促进学生主动而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其次,设计开放性的问题。与封闭性问题相比开放性问题具有条件的不完善与答案的不唯一性,可以使学生摆脱固有模式与思维定式的束缚,发挥想象力,实现各知识点的整合,突破常规答案的束缚,提出更多解决问题的新途径,进行创造性地学习,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求异性、独创性与灵活性。
  四、渗透审美教育,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美育是一种人文教育,是人的基本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净化、美化人本身,发展美的品格,形成完美人格的重要手段。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才能感受美、享受美,才能陶冶情感,净化心灵,升华精神。首先,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审美观是人们在各种实践活动中所逐渐形成的对美、美感以及美的创造等内容的基本观点。在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崇高的审美理想和高尚的审美修养,发现美的规律,实现美的再创造。其次,提高审美能力。审美能力是人们感受美、想象美、鉴赏美的能力。要让学生学会观察,获得更多的表象,在此基础上经过联想与想象达到审美能力的提高。我们要抓住各学科的本质,将审美教育渗透其中,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美、享受美,来享受学习的乐趣,体验学习的过程。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更加关注学生素养的全面发展。我们对素质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口号与理论层次上,而是要运用指导于具体的教学实践,在实践中运用,在实践中检验,在实践中提升,以将素质教育深入落实,全面实施,以促进学生素养的全面发展,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谢艳丽.我们该如何进行素质教育.新课程:下,2011(5).
  [2]管圆圆.如何推进素质教育之我见.新作文:教育教育教学研究,2011(12).
  [3]孙建彬、姜玲玲.浅析实施素质教育和落实素质教育.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1).
  [4]李道群、孟敬.浅论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卷宗,2012(9).
  (责编 张宇)
其他文献
可乐定合成工艺改进武引文,聂辉,颜廷仁,满道谦(河北医学院有机化学教研室;石家庄050017)IMPROVEDSYNTHESISOFCLONIDINE¥WUYin-Wen;NIEHui;YANTing-Ren;MANDao-Qian(Teaching...
在将近二十年的语文教学中,我深深地认识到作文教学的重要性。但现实生活中,对写作有兴趣的学生非常少。每到写作文的时候,学生就愁眉苦脸,要么生搬硬套别人作文中的材料,要么无病呻吟,内容空洞,生拼硬凑字数。我深感学生写作问题的严重性,也深感作为语文教师自己肩上责任的重大。于是,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虚心地向其他教师学习,也细心地摸索、反思、总结,认为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培养学
一、常见的网络攻击方式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安全的形式也日趋严峻。各种计算机安全事件屡屡发生,这就要求我们从技术、管理、法律等多方面采取综合措施保障信息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受到了冲击,一些方法、模式已经影响了教育的发展,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改进。改革已经成为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很多学生在中考时取得了高分,随着年级的提高,成绩却逐渐下滑,这里面暴露出的问题很多,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陈旧,初中生死记硬背,缺乏动手动脑能力,思维方式程式化,这些都影响着中学生能力的提高。因此,改
为保证您的车安全度过炎热的夏季,重要的是要让它得到及时周到的维护与保养。下面谨就捷达车的保养、驾驶与维修注意事项加以解释。 1.起动前应对下列项目作到心中有数 (1)发
摘要:开展中小学教师培训,可以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落实新课程标准,创建新课堂,而且需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才能取得明显的作用。  关键词:教师培训  方法  作用  作为县级培训机构主体的教师进修学校,为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我们应针对教师实际,结合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要求,创新办学思路和培训模式,以提升培训效果。  一、深化“点、面结合”培训方式,充分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  “点、面结合
抗血栓药达曲班的合成孟昭力,赵彦伟,原惠玲,王德凤(山东医科大学药学系,济南250012)SYNTHESISOFANTITHROMBOTICDALTROBAN¥MENGZhao-li;ZHAOYan-Wei;YUANHui-Ling;WANGDe-F...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的对照品比较法和吸光系数法分别测定安乃近片的含量,结果与药典碘量法接近。两法回收率分别为100.3%(RSD=0.22%,n=6及100.2%(RSD=0.31%,n=6)。
交互式电子白板实现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新的融合模式,带来了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变化,也带来了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成为师生高效学习、快速掌握知识的得力助手.《语文课程标
安阳钢铁有限公司6#高炉设计容积为450m3,于1996年建成投产,采用双料钟炉顶斜桥卷扬双料车交替上料系统。原设计中料车的速度是由PLC、变频器、继电器接口与传统机械主令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