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位学生喜欢的语文老师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_z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上个世纪末开始,语文就被推到了新课程改革的风口浪尖。十几年来,时代在变,人们的教学理念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那么什么样的老师才是时代需要的,学生喜欢的语文老师呢?
  一.知识渊博,多才多艺
  语文是一个非常广泛的范畴。很多东西我们都必须去涉猎。语文老师应是一个杂家,天上的、地下的、古代的、现代的、中国的、外国的、语言的、文学的都要知道。当然,这里的“知道”不是指掌握的熟练精确。一个语文老师只有有了丰富的知识储备,才能有较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才能得到学生的推崇,进而受到同学们的喜爱。一个老师不懂不会的太多,就好像也不会是一个合格的老师,更别说是语文老师,又怎么能让学生喜欢呢?
  说到喜欢,使我想到了一个职业-------“演员”,演员是我们当今社会中最光辉灿烂的,别说中小学生,就连我们大人中的一部分,对他们也已不仅仅是喜欢,甚至达到了崇拜、迷恋的地步。究其原因,就因为演员能紧跟时代的步伐,迎合观众的心理需求。我们做老师的为何不能学习借鉴一下呢?北京101中学的程滨老师有句诗:“自古名师如戏子,衣冠粉墨尚驱书”意思是说好的老师你站在讲台上就像好的演员站在舞台上是一样的。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的学生成了我们的粉丝,会是何种局面?这可不是笑谈。送教下乡的老师们一下课就被学生团团围住,要求签名的、要电话的、要QQ号的,场面是我们意想不到的热烈。我当时看着就眼红,甚至嫉妒了。这就是一位语文老师的人格魅力。一堂课使送教下乡的老师们成了“明星”,仅仅是一堂语文课呀,同志们!我们与学生朝夕相处又能怎样呢 ?难道不应该好好反思一下吗?
  语文老师不同于纯搞案头工作的学者、作者。学者要有扎实的学养、深厚的基本功,作者要有灵秀的文字。而老师在具有以上能力的前提下,站在讲台上的一举一动还要有一定的行为艺术。如果一个老师真的张口能说会唱,下笔能书会画,行为飘逸潇洒,还愁学生不喜欢?还愁课堂不生动?还愁语文教不好?
  诚然,这样的要求对我们来说过于苛刻。但我们心里应该明白,这是新时代对语文老师新的要求。我们要努力弥补自己的不足,最起码要有那么一点是自己的强项。我们要把这一点打造成亮点,成为权威,令学生佩服。只有这样,你在学生面前才有绝对强势的话语权。
  演员成功靠的是深厚的功力。
  教师的成功同样要靠深厚的功力。
  知识渊博,多才多艺是我们语文教师获得成功的第一要诀!
  二.真诚平等,和蔼可亲
  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这就要求教师走下讲台,不仅仅是身体下来,更重要的是心灵也要走下来,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间去,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
  对待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无一例外地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进程和成长过程,为每个学生提供和创造平等的良好的学习条件和机会。亲自处处去接近学生,寻找与学生沟通、对话机会,关注学生每一点进步,给他们以及时的支持和鼓励。心中有学生,才能获得学生信任,学生才敢于接近你,乐于接近你。
  老师一定要注重情感的投入,切实的使学生感受到老师是自己的亲人,老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这样,他的学习过程就会变得积极主动,甚至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老师心甘情愿的去学习。我班的一位同学,家庭比较贫困,我经常在生活和学习上帮助她。一次竞赛考试,她的语文成绩不理想,当得知以后就痛哭不止,并对我说:“老师,我对不起你,我没有把成绩给你考好”“给我考好”,我心里当时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这就是我们善良而可爱的学生。我们只是做了一个老师应该做的,哪怕只是一个关怀的手势、一句问候的话语,都会给学生送去无尽的温暖,拉近师生间心灵的距离。情感的力量是无穷的,如果我们真的成了学生的朋友、亲人,那么师生的互动,课堂的和谐,语文的美好前景还会远吗?
  三.激情洋溢,教法灵活。
  师生互动和谐,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良好,是我们希望的一堂好课。这样一堂好课的获得关键在我们老师的引导。事实告诉我们,一个缺乏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激情,又怎么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呢?老师就像学生的一面镜子,你的喜、怒、悲、乐,学生是一目了然的,知識传授的成与败,在于老师的情感。因此,做为一名知识的指引者——老师,无论自己在生活中遇到多大的痛苦与挫折,都应调整好自己的心情,认真把握教学环节,把握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情感因素,把自己对课文内容,对生活、对于人生的每一份感悟,每一种情感,用眼睛、动作……传递给学生,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自我,陪伴孩子们度过每一段“激情燃烧岁月!”
  很欣赏老百姓的一句俗语:“唱戏的是疯子,看戏的是傻子”。唱戏的之所以“疯”是因为他们完全进入了角色,把自己融入到了剧情之中。看戏的之所以“傻”,是因为他们被演员的表演所陶醉,被逼真的剧情所感染。没有演员的“疯”,何来观众的“傻”。在语文课堂上,我们又何妨不能投入的“疯”一下呢?在我们一味责怪学生不配合的同时,是否也该反思一下自己呢?
  激情源于爱心。对教育的爱,对学生的爱,对祖国语言文学的爱。但一堂好课仅有激情是不够的。我们要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文本,读懂学生,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的关键环节。学生的兴奋点和注意力都是有限度的,不可能45分钟都处于亢奋状态。就像看足球一样,全场只进一、两个球,观众会激情万丈。如果接连不断的进球反而会使人乏味了。这就是说“多重点等于没重点,多目标等于没目标。”我们对学生、对课堂的要求不能太高。要“轻轻松松上语文,简简单单学语文,实实在在促发展。”所以在课堂上我们一定要巧妙的安排,既能做到重点突出,高潮迭起;又能做到松弛有度,趣味不减。
  各位老师们,爱我们的汉语吧,它是多么丰富,爱我们的学生吧,他是多么的可爱,爱我们的语文教育吧,它多么美妙,多么奥秘无穷。如果真的走进学生,走进语文,我们一定会从中获得无限的欢乐,无限的智慧。让我们一起为做深得学生喜欢的语文老师而努力吧!
其他文献
【摘要】教师是各类学校发展中的最重要资源因素,在学校人事管理工作中,应当正确认识教师在学校发展的重要性,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应当坚持以人为本、以教师为本的原则,在人文管理体制下,应当找准学校发展的着力点、契合点以及最终的落脚点,充分尊重教师的人格、劳动成果,最大限度的提升其认同感和归属感,这是推进学校人事工作科学发展的重点。本文将对如何提高学校人事工作质量和效率谈一下自己的认识和观点,以供参考。  【
社科文在高考試题中常见,现就如何快速准确的解答社科文选择性题目做如下建议,希望能够给你提供帮助。  第一步,先审后读  审,就是审读题干。选文的篇幅一般较长,涉及的内容往往超出学生的知识面,如果先读文章,读了也不懂、记不住,做题的时候还要回头再读,耽误了时间,所以不能再按常规去读。如果有标题的话,先看标题,大致了解文章的内容就可以了,再从题干入手,带着题干去读文本,阅读就很有针对性,能够很快达到目
结构简单紧凑的保护防护罩,解决交联电缆切片机切片轴转动误伤问题.
近年来,伴随着道德教育呼声的高涨,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纷纷投入到探讨如何做好德育工作上来,并提出“育人为本,德育为首,注重实效”的教育理念。的确,把道德教育摆在素质教育的首位,让德育贯穿于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是培养学生,乃至影响学生一生的重中之重。然而,就目前初中生的道德教育现状来看,情况并不乐观。为此,作为班集体的教育者和组织者,班主任有责任抓好道德教育工作。  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要】如何认识和促进后进生转化问题,是班主任日常工作中任务最艰巨的一项工作。其实后进生是一种现象,并非实质,因为无论是后进生还是先进生都渴望进步,只是班主任暂时没有找到他们的准确定位而已。若能找到后进生的爱好和特长(即“闪光点” ),给予及时的肯定,并加以引导,同时多给他们创造展示才能的机会,让他们从中得到锻炼看到自身的价值找到自己在班集体中的位置,那么后进生是会转化的。转化后进生要抓住要害、抓
【摘要】素质教育是以全体学生为对象,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目标,促进全民族素质提高的基础性教育。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过程中,对学生直接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班主任老师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班级管理心理疏导良好班集体教育情境逆反心理  班级是学校开展教育活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基层组织,班主任通过组织和领导班集体实施对全班学生的教育工作。加强班级管理,则是班主任这项工作中一
学校管理作为一种活动,是指管理者为高质量、高效率地实现学校的教育目标,而合理地组织好学校各项工作,协调好校内外各种关系的交互运作过程。如何实现学校管理的最佳效能?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五方面着手:  一、拓展一方空间:让师生在“以人为本”中得以融合  在学校管理活动中,我们总是面临着谁是主体的困惑。有人说学生是主体,学校的一切活动应该围绕着学生来进行。还有人认为,教师是整个学校管理活动的主体,因此教
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学校领导的得力助手,是学校工作的生力军,其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领导是学校工作的宏观管理者,而班主任则是学校工作的微观执行者。因此说,班主任工作的成败,小而言之,直接影响到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学生行为的优劣;大而言之,则影响着教育发展与否。在社会迅猛发展的今天,班主任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农村留守少年儿童群体庞大,而且呈直线上升趋势,家庭教育一片空白;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