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本体语言探析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yueer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油画这一由西方传入中国并在中国生根发芽的画种,有着与其他画种不同的艺术语言与特征。它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丰富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本文以油画的本体语言为切入点,分析与探究油画艺术的内在规律与奥秘,为人们打开通向油画艺术世界的神秘之门。
  一、油画概述
  油画是在亚麻布、纸板或木板上用油画颜料调和快干植物油(如亚麻仁油、罂粟油、核桃油等)绘制而成的一种画种,它产生于欧洲,发展历史悠久,具有独特的魅力,是人类艺术瑰宝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油画艺术备受人们的喜爱与追捧。油画艺术的产生可以追溯到15世纪的尼德兰画家凡·艾克兄弟,他们对绘画材料进行了加工改良,选用油调和颜料来进行作画,使画面呈现更强的塑造力和空间深度感,为艺术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自此,油画诞生并开始发扬光大。随着时间的发展,油画艺术在欧洲经历了传统油画、现代油画、后现代油画与当代油画等的演变过程。虽然各阶段的油画流派所表现的内容、技法、风格不尽相同,但它们各具特色、各具魅力,一大批优秀的油画艺术家与经典之作涌现出来,展现了西方油画的辉煌历史。
  二、油画本体语言的组成部分及意义
  油画艺术有其本体语言特征,具有表现力强、塑造细腻、色彩变化丰富、构图缜密、光感统一、肌理质感逼真等特征,并通过视觉传达技术让人们产生美感,引起人们的共鸣。同时,油画本体语言也是油画所独有的特质与魅力,是区别于其他画种的根本标志。具体来说,油画本体语言是指画面中的造型、色彩、材质与肌理效果等因素。
  (一)油画本体语言的组成部分
  首先是油画本体语言中的造型语言部分,包括画面中的构图、透视、点、线、面与明暗技法,也就是运用这些绘画语言在二维的平面上塑造物体形象。造型语言部分是油画本体语言最基础、最常用的本体语言,决定着画面的成败。比如在写实主义油画作品中,创作者运用油画的写实造型语言手法,在画面中花费大量力气,精心细致地描绘物體的结构、比例、透视关系、明暗变化,力求真实再现物体,使物体的形象真实、体积感强烈、变化微妙,具有强烈的空间感,达到以假乱真的逼真效果,代表作品有米勒的《拾穗者》、库尔贝的《画室》等。
  其次是油画本体语言中的色彩语言部分,指画面的色调、色彩冷暖对比、色块形状与排列组合。运用色彩语言可以渲染画面气氛、表达情感,使画面中的色彩既变化丰富又协调统一。色彩语言是油画语言中极其重要的因素,色彩语言在油画艺术中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这也是油画的优势所在。比如著名油画家杨鸣山创作的油画,每幅油画的色调都不一样,色彩变化丰富多样,画面中近景、中景、远景的颜色各不一样,同时又非常和谐,展现了丰富的色彩冷暖对比关系。
  再次是油画本体语言中的材质与肌理部分,包括油画的工具、材料,以及技法的运用。运用不同的工具材料与技法会产生不同的油画肌理效果,这也是油画本身独有的元素与标签所在。在油画创作中,常用材质有画布、油画颜料、油画笔和调和油等;常用技法有间接画法和直接画法。间接画法也被称为多层覆盖画法,它是在单色造型的基础上一遍或多遍罩染,以达到所描绘对象的逼真效果,是用时较长的一种画法。古典油画的绘制就是采用间接画法,先是塑造黑白素描关系,等底层色干透后再用多层的透明颜色进行罩染,最后达到画面表层平整光滑、形象真实、笔触细腻、光感强烈、立体空间强的逼真效果。直接画法也被称为一次性充分完成画法,直接拿颜料在画布上作画,作画时间短。印象派油画运用的就是直接画法,创作者对照着实物进行作画,快速地表现出物体的光与色,力求用画笔在画布上捕捉物体的瞬间印象,代表作有莫奈的《干草垛》《鲁昂大教堂》等系列作品。
  另外,根据画面呈现的不同肌理效果,油画又可分为平滑型、粗糙型和特殊型等类型。
  (二)油画本体语言的意义与价值
  对油画本体语言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它可以使人们抓住油画内在的本质因素,更加明确今后油画创作的努力方向,为提高油画技法与创作水平指明方向。我国有很多致力于探索油画本体语言价值并为之奋斗的艺术家,如全山石,他在油画本体语言的研究与探索上倾注了全部精力,为我国的油画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他曾多次赴欧美研究西方油画大师的经典原作,引进了大批西方油画大师作品,并出版相关画册、举办学术性研究展览,努力把发源于西方的油画引入我国,让人们领略原汁原味的油画艺术,并大力倡导油画本体语言。
  只有真正重视油画本体语言,人们才能把握油画的精髓,创作出正宗的油画作品。油画自西方传入我国之后,经过我国几代画家的共同努力探索与实践,取得了显著成绩。但要想把西方油画真正转化为具有我国特色的作品,还需要人们进行长期的研究与探索。
  三、研究油画本体语言的方法
  在学习研究油画本体语言方面,笔者认为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看原作。学习油画的最好方式是到博物馆、美术馆等场所欣赏油画原作,在视觉和心灵上感受大师的油画本体语言与艺术风采。通过欣赏油画原作,向大师学习,反复揣摩大师是如何巧妙处理画面关系、抒发情感的,品读油画本体语言传达出来的质感美、材质与肌理之美,这种方式的学习会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当然,人们也可以带上油画材料,直接对照着原作临摹,这种近距离的学习能帮助人们更好地把握油画的本体语言,领略原作的艺术魅力。
  第二,采用临摹、写生与创作相结合的学习方式。临摹与写生是人们学习绘画时会接触到的手段,创作是最终目的。通过不断临摹与写生,探索油画中造型语言、色彩语言、不同材质肌理的使用方法与呈现效果,人们可以研究和掌握油画本体语言,提升油画创作水平。
  第三,吸收我国优秀传统艺术元素。要想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油画作品,并使其屹立在世界艺术之林,就要融入我国的优秀传统艺术。中华传统优秀艺术是取之不尽的宝库,人们应当从中汲取营养,为油画创作注入新活力,进而找到适合自己的艺术语言与表现技法,形成个人独特的艺术风格,而不是照搬、照抄别人的东西,那样只是在跟着别人走,没有自己的创新,也就不会有新发展。因此,人们要把中华传统优秀艺术巧妙地融入自己的油画创作中,比如中国画中的留白、意境、线条、形式美等,拓宽油画本体语言的表现形式,探索油画表达的新语境,创作出具有特色的高品质油画作品。
  四、结语
  在油画艺术的学习与创作中,人们要重视油画的本体语言,深入剖析油画本体语言并不断探索、实践,逐渐提高油画作品的整体质量与品位层次,从而在油画创作的道路上收获丰硕成果。
  (吐鲁番职业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王建中是中国当代作曲家,为中国钢琴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在他多年不断研究和努力的基础上,结合现代作曲技巧,走出了一条独特的音乐发展之路。他巧妙地将中国传统音乐和西方音乐结合,创作的钢琴作品具有不同主题和风格,艺术性和专业性极强,备受国内外听众的喜爱,而且常常被当作演出必不可少的表演曲目。  本文以王建中钢琴作品《浏阳河》的改编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王建中是通过什么创作技法来表现这首民歌的。具体来说,文
期刊
徐州琴书原名丝弦,是在配有二胡、扬琴等伴奏乐器的基础上,用徐州地方方言进行演唱的一个曲艺种类。与“山东琴书”和“北京琴书”并称为我国的“三大琴书”,与“苏州评弹”“扬州评弹”并称为“江苏三书”。笔者通过研读徐州琴书文献,围绕其传承中存在的问题及加强传承与保护的措施进行阐述。  一、徐州琴书简介  2008年,徐州琴书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徐州琴书是徐州农业文明的标志性产物。徐州琴书主要是琴书唱
期刊
古筝是一件古老的民族乐器,在战国时期盛行于秦朝,距今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古筝又名汉筝、秦筝、瑶筝、鸾筝,属于弹拨乐器。古筝发展到今天,演奏名家数不胜数,曲目更是丰富多彩,它的音色优美,音域宽广、演奏技巧丰富,具有相当强的表现力,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是许多孩子学习乐器的首选。  一、古筝的传承  古筝是历史悠久的民族乐器,外形优美,演奏时,声音动听悦耳,形式多种多样。随着时间的发展,古筝的
期刊
阮是“阮咸”“阮咸琵琶”的简称。阮是我国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起源于秦汉时期,唐代是阮发展的鼎盛时期,白居易的诗中写道“掩抑复凄清,非琴不是筝。还弹乐府曲,别占阮家名”。阮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這种乐器曾被称为“汉琵琶”,因为西晋“竹林七贤”之一的阮咸擅长此乐器,而逐渐得名“阮咸”,后来逐渐简化为“阮”,这个称谓一直延续至今。  中阮独奏曲《丝路驼铃》是传统阮乐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是一首旋律优美
期刊
合唱与独唱均为常见的声乐演唱形式,它们在呈现歌唱音色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互通性,例如气息支撑、腔体共鸣、歌唱神态以及对美妙音色的追求等,这些是影响歌唱音色的因素。但是,合唱与独唱在音色的种类、层次以及對作品的表达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合唱具有多个声部,音色种类多样化,声音的层次也较独唱要丰富多彩,其音色随着作品的情绪变化而不断调整;独唱则是单一的、较为固定的歌唱音色,其种类比较具体,实际歌唱
期刊
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通过所塑造的听觉形象来表达创作者的思想感情,是人类思想、艺术以及审美的综合性体现。我国传统音乐文化历史悠久,并且有着丰富的民族特色,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以及沉淀,逐渐形成了底蕴丰厚、有特色的音乐文化,在现代音乐文化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传统音乐彰显了一个国家的文化底蕴、精神内涵与音乐水平。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音乐造诣也较高,在长时间的历史积淀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文化。因此,
期刊
综合材料绘画是中国的一种新兴艺术形式,其建立在诸多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因此可以将其定义为多种艺术的融合体。作为近年来刚刚兴起的艺术形式,综合材料绘画有着时代前沿性,颇受诸多艺术爱好者的青睐。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表现形式,其将多种材料融合到现代绘画中,充分发挥各种材料的优势及性能,打破各种材料的使用屏障,从而让绘画的表现效果更加协调、逼真,带给受众视觉及触觉上的新体验。它的存在彻底颠覆了人们对传统绘画创
期刊
豫剧有着悠久的歷史,起源于明朝中后期,是我国第一大地方剧种。从现有的戏曲剧种来看,豫剧是分布区域最广、剧团数量最多、从业人数最多的一个地方戏曲剧种。2006年,豫剧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着时代的发展,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豫剧的发展与传承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针对豫剧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全媒体环境下的豫剧发展策略,为豫剧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一、豫剧面临的问题  (一)演出剧
期刊
刘东瀛先后毕业于东北美专附属中学和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受过系统、严格的美术训练,有扎实的绘画功底。日本留学的经历使得她在绘画创作时将中国传统绘画的含蓄与日本绘画的装饰性进行巧妙糅合,她的工笔花鸟画透露出纯真的情感、清新的色彩、流动的韵律,以及那净化了的东方情调。  一、“意趣”的再生  刘东瀛的工笔花鸟画作品将多种艺术元素相融合,体现了“海纳百川”之后“为我所用”的“浑然天成”,以东西方艺术元素
期刊
历代画论家对于顾恺之的画作褒贬不一,颇有争论。六朝时南齐的绘画理论家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批判顾恺之的画作:“除体精微,笔无妄下。但迹不逮意,声过其实。”此话在后世饱受质疑。南北朝时期著名的绘画批评家姚最在《续画品》中盛赞顾恺之的画作:“至如长康之美,擅高往策,矫然独步,终始无双。”唐朝时,李嗣真、张怀谨等人对顾恺之的画作给予了两极化的评价。零碎评语往往难见全貌,故笔者进行梳理总结,希望能得出一个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