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合唱与独唱的音色审美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gxms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唱与独唱均为常见的声乐演唱形式,它们在呈现歌唱音色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互通性,例如气息支撑、腔体共鸣、歌唱神态以及对美妙音色的追求等,这些是影响歌唱音色的因素。但是,合唱与独唱在音色的种类、层次以及對作品的表达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合唱具有多个声部,音色种类多样化,声音的层次也较独唱要丰富多彩,其音色随着作品的情绪变化而不断调整;独唱则是单一的、较为固定的歌唱音色,其种类比较具体,实际歌唱时更加追求完整与高度集中。
  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下,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提升,音乐表演有了更广阔的市场。在这个大环境的影响下,合唱表演被大众所接受、喜爱,并广泛应用起来。比如2019年国庆节期间,全国大中型城市有成百甚至上千家不同的单位举行了合唱比赛以及晚会,这个数据初步表明了合唱表演在当下的受欢迎程度。然而,这些合唱表演的效果却是千差万别的,其中最明显的差别便是他们各自所演唱的音色,这种差异往往是由多个因素造成的。有些合唱排练教师对于合唱音色和独唱音色的区分并不清楚,在排练过程中对合唱音色的把控能力存在差异。这种不足大都源自他们根深蒂固的独唱音色记忆以及合唱排练经验的匮乏,从而导致合唱团体最终所呈现的合唱音色不尽如人意。
  合唱与独唱虽然都是声乐演唱的常见形式,但是二者对于歌唱音色的追求除了规范的声乐演唱技巧之外,还拥有不一样的个性。排练教师对于合唱音色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合唱团体歌唱音色的好坏。因此,明确合唱音色与独唱音色的异同,有助于合唱排练教师对合唱音色的把控以及合唱作品的准确表达。
  一、影响音色的因素
  (一)呼吸
  呼吸训练是声乐学习的第一步,也是尤为重要的一步。尽管合唱并非是独唱的简单重叠相加,但其基本音色的塑造同独唱一样,都需要规范的呼吸处理方法。
  在声乐演唱塑造音色的呼吸方法里,通常提到最多的是胸式呼吸法、腹式呼吸法、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合唱与独唱在音色的塑造过程中都离不开规范的呼吸机制和气息支撑,主要以当下流行的胸腹式联合呼吸法作为规范。
  胸腹式联合呼吸法是指人体在肺部呼吸的同时用大脑思考,打开胸腔,感觉胸腔充满了气体,从而获取足够多的空间使得胸怀宽广,且肺部扩张膨胀的同时向下挤压横膈膜,使得两肋紧张有支撑,而挤压下去的呈三角状的横膈膜会使腹部扩张,同时也感觉充满气体。这种呼吸活动范围大、伸缩性强,为最终气息的处理和音色的呈现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因此,在一般情况下,运用胸腹式联合呼吸处理方法之后,所产生的音色是较为饱满、舒服的。
  (二)共鸣腔体
  合唱与独唱的音色需要腔体共鸣来完善和美化,二者在表达作品所需音色的过程中也都需要腔体共鸣来使各自的音色更加具有渲染力,从而更加准确的表达作品。
  歌唱中的腔体通常指胸腔、鼻咽腔以及头腔,而腔体共鸣则是由气息摩擦声带后发出的微弱的基音在这些腔体和器官中游离而形成的空间震动,这种空间震动将歌唱者的原音扩大,使其更加明亮、更有共鸣,最终的音色也更有色彩和空间感。
  尽管合唱与独唱在实际表达音色时具有个性化差异,但二者都需要随时利用腔体共鸣来调整相同或者不同的演唱音色。因此,合唱与独唱的音色美需要各个腔体的共鸣来共同塑造。
  二、音色审美的对比
  (一)音色美
  合唱与独唱是最常见的声乐演唱艺术,它们对于音色美的追求与对大众审美的追求是格外重要的。
  在追求音色美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演唱者树立良好的审美价值观。著名学者斯托洛维奇在《审美价值的本质》一书中提到,审美价值不用唯一的认识,需要客观性,需要社会性,更需要实践去挖掘。审美者和歌唱者应该客观地去欣赏和学习这些不同的音乐色彩,并且在吸收各民族美妙音色的同时发扬和传承本民族的音乐文化,这对于合唱团体和独唱者自身追求歌唱音色是极为重要的。
  声乐演唱最直白的表现方式便是声音,没有好的或者适合作品的音色来衬托,最终所演唱的效果通常难以声入人心。因此,合唱与独唱应当重视对歌唱者歌唱心理的培养以及对美妙音色的正确追求。
  (二)作品表达
  生活中有很多作品既可以用于独唱,也可以用于合唱。但是,合唱和独唱在表达这些作品时有着各自的音色定位。在实际演唱作品过程中,独唱大多以个人音色为主,变化性较小,最常见的也是高音区换声后的音色变化,这样的变化难以改变其单一的音色层次。但是,独唱的音色高度集中,在演唱作品时稳定性极高。合唱的音色则随着声部的交叉以及作品的不同而变化,因此声音层次也显得更加丰富。无论是民族作品还是美声作品的独唱,都需要保证自己最真实的音色,而合唱通常是随着作品的分类以及作品的走向而随时改变歌唱音色的。以作品《羊角花开》为例,在这首合唱作品当中,有部分片段在合唱的表达上完全可以采用比较豪迈的原生态唱腔去诠释更加自由、幸福的声音色彩,大多数片段则以统一的民族唱法来表达比较细腻的民族音色。而在独唱此类作品时一般都以嘹亮的民族音色来诠释整首作品,不宜过多地切换唱法、改变自身音色。
  综上所述,歌唱作品时的音色差异不仅体现在同一作品主题的同一音色上,还可以是某个作品中同一主题不同音色的表达,例如《把一切献给党》的主歌部分,合唱与独唱便需要通过不同的音色来表达作品的主题,主要体现为强音和弱音的对比。因此,合唱与独唱在作品所需音色的表达上有着不同的处理方法和表达方式,必然会产生不同的听觉效果及音乐氛围,明确这个差异对于区分合唱音色和独唱音色显得格外重要。
  三、结语
  合唱与独唱在塑造音色时具备一定的互通性要素——呼吸处理方法、腔体共鸣、对音色美的追求。这三个要素在合唱与独唱的音色塑造上都是相同的。对于音色美的追求,二者更显得高度统一,凡歌唱必定追求美妙的音色,音色的自然与美妙是凌驾于歌唱技术之上的歌唱的根本性要素,当然它也取决于歌唱技术的支撑与歌者的歌唱心理及对作品的准确理解。在追求音色美的过程中,合唱与独唱都需要正确的审美价值观,在学习和吸收各民族音色的同时,也更需要发扬和传承本民族的音乐文化色彩。
  合唱与独唱均为音乐文化的产物,二者之间也拥有很多互相通用的要素与歌唱技术,但是它们毕竟是两个不同的声乐演唱形式,拥有各自的声音特色。不管是专业还是非专业的合唱团体,在排练过程中,排练教师都应当明确合唱音色与独唱音色的异同,以便合唱团体在合唱中有一个美妙的歌唱状态,从而更加准确地表达合唱作品所需的歌唱音色。同时,声乐演唱的研究工作者也应当继续发掘二者的其他共性和个性,使声乐演唱艺术更加多元化、现代化。
  (山西师范大学)
  作者简介:张高鹏(1995-),男,山西阳城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其他文献
约翰·马克斯韦尔·库切是一位南非作家,其作品多次在国际上获得奖项,2003年,库切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人们对其作品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当前学术界对库切创作的《伊丽莎白·科斯特洛:八堂课》的研究较少,本文针对这部作品的叙事角度展开分析,从而帮助人们了解库切的文本创作风格。  一、文本结构的开放式叙述  (一)实验性  针对作品实验性的研究主要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讨论,一方面是从文本类型的角度进行讨
期刊
莫泊桑是法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他代表的是19世纪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群体。小说《羊脂球》是他的成名作,一经发表,便轰动巴黎。《羊脂球》以独特的艺术手法以及深刻的主题意义在莫泊桑众多的作品中脱颖而出,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塑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体现了强烈的对比风格。本文将对《羊脂球》进行研究,以羊脂球与其余九人的对比,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  一、羊脂球——性格中的单纯质朴与精神上的反抗
期刊
乔治·艾略特是19世纪维多利亚时代英国著名作家,其对这一时期的女性命运十分关注。在其创作的小说《米德尔马契》中,人们可以看到乔治·艾略特对女性角色进行了极为细致的研究,对于女性命运中的悲剧具备一定的认知,其倡导的女性主义存在一定的矛盾性,彰显了女性的独特性。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深刻体会到维多利亚时期,女性在社会、家庭及婚姻中的地位,感受到女性被长期欺压所受到的限制,最终只能够面对自己的失败,回归
期刊
罗伯特·舒曼(Robert Schumann,1810-1856)是19世纪德国作曲家、音乐评论家,浪漫主义音乐的典型代表人物,他浪漫主义精神的形成受家庭与时代的影响。舒曼凭借深厚的文学修养与音乐知识,在浪漫主义时期创作特点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丰富的情感与独特的作曲手法,形成自己独特的音乐作品风格,创作出生动的歌曲作品。  1840年,舒曼艺术成就突出,创作了130多首艺术歌曲,人们把这一年称作“歌
期刊
法国作家萨特与中国作家苏童分别在其代表作《禁闭》和《妻妾成群》中展现了人性的冲突。人性的冲突导致人们处于地狱般的处境,并使他们陷入互相折磨与报复的“怪圈”,而造成这地狱般处境的根源是这些人对他人完全失去自我的依附。  一、《禁闭》与《妻妾成群》概述  萨特是20世纪法国著名的存在主义哲学家和作家,他将存在主义哲学观融入小说和戏剧创作中。《禁闭》是萨特最具代表性的存在主义戏剧,深刻揭露了人性的罪恶。
期刊
电影《霸王别姬》围绕两位京剧名角儿半个世纪的悲欢故事,展现对人性的思考。电影主角程蝶衣形象突出,性格鲜明。程蝶衣不仅是个人形象,更是时代的缩影。本文主要对程蝶衣的人物形象进行美学解读,具体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人物身份认同和叔本华悲剧理论进行分析。  一、程蝶衣的本我、自我与超我  (一)童年形成的本我依赖  电影一开始就对小豆子(程蝶衣儿童时期)进行了细致的刻画。小豆子的母亲无法养育这个男孩,只
期刊
王建中是中国当代作曲家,为中国钢琴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在他多年不断研究和努力的基础上,结合现代作曲技巧,走出了一条独特的音乐发展之路。他巧妙地将中国传统音乐和西方音乐结合,创作的钢琴作品具有不同主题和风格,艺术性和专业性极强,备受国内外听众的喜爱,而且常常被当作演出必不可少的表演曲目。  本文以王建中钢琴作品《浏阳河》的改编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王建中是通过什么创作技法来表现这首民歌的。具体来说,文
期刊
徐州琴书原名丝弦,是在配有二胡、扬琴等伴奏乐器的基础上,用徐州地方方言进行演唱的一个曲艺种类。与“山东琴书”和“北京琴书”并称为我国的“三大琴书”,与“苏州评弹”“扬州评弹”并称为“江苏三书”。笔者通过研读徐州琴书文献,围绕其传承中存在的问题及加强传承与保护的措施进行阐述。  一、徐州琴书简介  2008年,徐州琴书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徐州琴书是徐州农业文明的标志性产物。徐州琴书主要是琴书唱
期刊
古筝是一件古老的民族乐器,在战国时期盛行于秦朝,距今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古筝又名汉筝、秦筝、瑶筝、鸾筝,属于弹拨乐器。古筝发展到今天,演奏名家数不胜数,曲目更是丰富多彩,它的音色优美,音域宽广、演奏技巧丰富,具有相当强的表现力,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是许多孩子学习乐器的首选。  一、古筝的传承  古筝是历史悠久的民族乐器,外形优美,演奏时,声音动听悦耳,形式多种多样。随着时间的发展,古筝的
期刊
阮是“阮咸”“阮咸琵琶”的简称。阮是我国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起源于秦汉时期,唐代是阮发展的鼎盛时期,白居易的诗中写道“掩抑复凄清,非琴不是筝。还弹乐府曲,别占阮家名”。阮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這种乐器曾被称为“汉琵琶”,因为西晋“竹林七贤”之一的阮咸擅长此乐器,而逐渐得名“阮咸”,后来逐渐简化为“阮”,这个称谓一直延续至今。  中阮独奏曲《丝路驼铃》是传统阮乐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是一首旋律优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