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与叶锈菌互作过程中精氨酸脱羧酶基因TaADC的功能研究

来源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xw47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精氨酸脱羧酶(arginine decarboxylase,ADC)是多胺合成的关键酶,在植物抵抗逆境胁迫中具有重要作用.前期进行小麦(Triticum aestivum)与叶锈菌(Puccinia triticina)互作的转录组数据库筛选,发现TaADC在亲和组合与不亲和组合中的表达差异比较明显.本研究利用qRT-PCR技术检测发现,在接种叶锈菌后,TaADC在不亲和组合被诱导表达,而在亲和组合中不被诱导.将重组质粒35S::TaADC-GFP瞬时转化烟草(Nicotiana tabacum),发现TaADC定位于细胞质.分别利用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virus-induced gene silencing,VIGS)和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技术沉默TaADC基因,与不沉默TaADC的植株比较,沉默植株单侵染点叶锈菌吸器母细胞(haustorium mother cell,HMC)数量和寄主过敏性反应(hypersentive reaction,HR)面积均增加.研究结果表明,TaADC在小麦抵抗叶锈菌侵染的HR发生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为阐明小麦与叶锈菌互作过程中HR发生的分子机制提供新证据.
其他文献
光照是影响母兔(Oryctolagus cuniculus)繁殖性能的关键环境因素之一,为揭示人工光照对初情期前母兔生殖系统发育的影响及其潜在作用机制,本研究选取48日龄天府黑兔母兔,随机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土肥所研制的花生增产剂,经初步试验具有良好的内吸传导性能,1984年开花期喷施一次的花生荚果增产7.67%.1985年在低肥力土壤上种植花生,花期(6月10日)喷施
采用水热合成-浸渍法制备SO2-4/Fe2 O3-ZrO2(SFZ)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并将其用于异丁基苯酰基化反应.采用FT-IR、NH3-TPD、TG、Py-IR、XPS、N2吸附-脱附手段对制备的SFZ固体超
我们常说人与人之间差三年就会有一个代沟,倚老卖老就更容易产生代沟。“老字号”所要做的就是缩小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障碍。因此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掌握时代的语言,懂得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前细针吸取细胞学分级及分子分型的临床意义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1.术前对111例女性原发性乳腺癌患者行细针穿刺涂片,进行细胞学诊断及分级。其中42
SpyTag/SpyCatcher环化技术是一种自发迅速的共价连接反应,通过环化蛋白的骨架以实现目标蛋白的环化,从而提高目标蛋白稳定性.研究显示,SpyTag/SpyCatcher技术介导的环化过程
PRKAA1(protein kinase,AMP activatedα1)在脂肪代谢、细胞增殖和脂肪形成等过程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为探究PRKAA1基因相关长链非编码RNAs(long noncoding RNAs,LncRNAs)的
亚洲的语言文字与西方印欧语系在结构上存在极大的差异,其复杂难懂使西方人望而生畏。INSEAD亚洲商业与比较管理学客座教授迈克尔·维特(Michael Witt)与合著者戈登·雷丁(Go
2013年1月~3月,全国玩具行业对欧盟完成累计出口额5.51亿美元,同比增长-0.20%。其中,其他玩具及玩具零件完成累计出口额2.58亿美元(占46.79%),同比增长-1.27%;动物玩具及玩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