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建设实践

来源 :职业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5134855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从我国高铁进入快速发展期的现状出发,以与中国北车集团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60多年的办学合作经验为背景,河北机车技师学院分析企业需求,搭建高端培训平台,推行“四个意识,四个主动作风”培训服务战略,构建动车教学基地、培训实训基地、师资培养和员工终身教育基地,全面开展高铁技能人才培训体系,以实现学院与企业发展的互利双赢。
  关键词 高铁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人才培养;技师学院
  中图分类号 G71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23-0052-03
  河北机车技师学院(原中国北车集团唐山机车车辆厂高级技工学校)始建于1951年,是河北省建校最早的技工学校之一,是首批省、部、国家重点技校。原隶属唐山机车车辆厂,2012年8月,河北机车技师学院正式移交至唐山市人民政府。多年来,学校充分挖掘企业资源,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办学,高端引领、合作共赢,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在努力打造国内一流高铁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方面,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积极搭建高端培训平台
  学校与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唐车公司)的长期培训合作使彼此达成了休戚与共、合作共赢的默契,也使学校的培训资质和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2005年,唐车公司启动高速动车组项目,这一国际领先的技术项目需要大量的新技术人才作支撑。作为企业的培训中心,下一步将如何适应企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以更好地开展高速动车专业技术培训,是摆在学校面前的新课题。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学校提出必须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确保职业教育与企业需求的有机结合,围绕高速动车项目,站在国际动车培训前沿上水平。学校统一教职员工思想,要求教职工创新培训理念,以人力资本、心理资本(信心、希望、乐观、坚韧等)和人才经营(能力经营、知识经营、心理经营等)理论指导培训工作,提出并实施标准化、全员培训、知识管理和价值提升“四项培训原则”,强化教职员工“四个意识,四个主动”,即大局意识、市场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以及主动推动企业改革进程、主动培养企业急需人才、主动促进企业进步、主动切入企业生产难点,形成学校培训的核心竞争力,为唐车公司的发展战略服务。
  二、着力搭建人才培养平台
  (一)建设两座“桥梁”
  一是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多年来,学校与唐车公司成立由厂长(经理)、车间主任、专业技术人员、能工巧匠和学院领导、主任及专业骨干教师组成的咨询委员会。学校以咨询委员会为纽带,积极开展交流研讨活动,密切校企联系。二是成立校企合作联络员队伍。学校任命实训处处长兼任校企合作联络办公室主任,各专业配备一名兼职联络员;学校培训中心与唐车公司人力资源部、各车间教育干事组成了培训信息体系。加强与唐车公司的沟通、协调,拓展合作领域,确保校企合作顺利开展[1]。
  (二)构建四个基地
  建立高速动车组培训教学基地。按照“与现场设备和设施同步并适度超前”的原则,本着“品种齐备、精选够用”的思路,与唐车公司共同投资增添先进的教学设备,建设适合高铁技能人才培训的高标准教学场地。如在电工教学场地添置了先进的电气智能实验教学系统,组成集PLC技术、变频技术、网络技术、客车电工模拟仿真技术为一体的电工实训平台,为学校成功开展高铁制造业的教学培训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建立高速动车组培训实训基地。充分发挥企业办学优势,与唐车公司共建钢结构分厂、铝合金分厂、总装配厂、机电厂等多个实训基地。实训基地按照培训要求,接收完成校内学习任务的学员上岗实训,并够满足唐车公司每年五千余人次的短期培训、三千余人次的高技能人才培训,真正实现“学中做,做中学”。
  建立师资培养基地。一是每年有计划地安排教师“成建制”地走进企业、车间,参加生产实践;二是与唐车公司共建“大师工作室”,特邀全国劳模、“金领工人”张雪松,国际铝焊大师孙斌斌等开展学教共建、“拜师收徒”的帮教活动;三是鼓励年轻教师走上生产线顶岗实训,培训基地的历练使教师自身专业技能和教学能力迅速提升,一批年轻的“双师型”教师脱颖而出,为高技能人才培训储备了充足的师资力量。
  建立员工终身教育基地。为适应企业员工终身教育需求,学校充分利用自身资质优势,为唐车公司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技术工人搭建终身教育平台[2]。学校为企业量身定制了安全知识培训,新知识、新观念、新模式的管理培训,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技能和技术培训;与天津大学、北方交通大学等多所院校联合办学,进行MBA、工程硕士、本专科成人高等教育等学历培训。
  三、全面建立规范的培训体系
  依据企业标准,规范培训管理体系。积极贯彻和落实北车集团《关于贯彻ISO10015国际培训质量标准的指导意见》,结合唐车公司高铁培训工作实际,在原有培训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完善培训需求、培训计划、培训实施、培训评估四个阶段的培训过程管理,形成培训流程的闭环系统,规定各阶段相应的职责、资源、方法及完成时间等细则,提高培训管理的针对性、可控性,持续改善培训效果。
  以实用为导向,开发课程体系。按照确立培训框架、分析能力需求、形成培训课程名称、整合课程结构、设计实施方案“五步法”编写适应不同岗位、不同层次的培训教材,建立“特色鲜明、实用性强”的培训课程体系和与之相适应的题库。目前,学校已开发了高速动车制造技术、高速动车冷作钣金工、铝合金焊接等多个专业的一体化培训课程体系。建立的课程体系以岗位为基础,确保了培训课程体系的系统性;以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为路径,确保了培训课程体系的递进性。
  以评价为导向,构建师资培训体系。学校与唐车公司共同发布《企业培训师体系管理指导手册》,按照知识传授、课程开发和学习顾问“三要素”设计培训师资任职资格标准,建立内部培训师的“选、育、用、留”机制;共同建立由职业能力考核、工作业绩评定、核心能力评价、“四新技术”考核、论文答辩和行业通用能力考试等六个模块组成的多元人才评价体系,对在技术改造和革新、技艺传授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有突出贡献且工作业绩评定成绩优异者,由学校直接认定为培训师。在此基础上,学校将教师培训纳入教师晋升和年度考核评价中,激励教师考取职业资格证书、进行学历进修。   注重“五个”环节,强化培训组织体系。在师资配置上,注重学校教师授课与特邀企业培训主管人员、外聘高校教师、学者、专家来校授课相结合;在培训内容上,注重教材培训课程与解决生产现场实际问题的课程相结合;在培训方法上,注重教师讲授与学员亲身参与、实用训练相结合;在培训方式上,采取集中与分散,脱产、半脱产与业余培训,到企业上门培训与学员到校培训等方式相结合;在教学手段上,将传统教学手段与利用多媒体、培训软件、网络技术、虚拟仿真技术等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进一步增强培训效果。
  建立企业多元人才评价体系。学校与唐车公司密切合作,相继出台了职工培训、技能竞赛、高技能人才表彰等多项制度,建立起培训、考核、使用与待遇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在竞赛方面,形成了以企业练兵为基础,以北车青工大赛为主体,与国家级竞赛相衔接的技能竞赛体系;每年开展高技能人才表彰,并把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纳入公司对下属单位考核评价体系,激发各用人单位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培训合格的员工,颁发学院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结业证书,作为公司选拔拔尖人才、技术能手的先决条件。这些政策的实施,大大激发了企业和员工参训的主动性、积极性,培训从“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3]。
  四、基地建设成效
  一是实现了经济效益的共赢。学校拥有师资和课程开发的优势,企业拥有丰富的资金设备以及对培训的需求,优势的互补与合作,使学校和企业都以最小的投入实现了最大的效益产出。多年来,学校通过与企业合作,克服了资金、设备、师资的不足,取得了国家、省、市各种培训资质,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具有动车、高铁培训资质的院校之一,先后与唐车公司签订了数十项合作协议,并辐射到为冀东发展集团、中国二十二冶集团等企业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培训、竞赛和鉴定;承接燕赵金蓝领培训、大学生“回炉”培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高技能人才精英培训等,实现了年培训七千余人次的业绩。对于唐车公司,学校进行的是诊脉式的订单、定岗和定向培训,例如,在投入动车生产前就已完成技术操作工人的培训,实现了车体、涂装、组装、调试、物流、转向架等六大高铁核心制造能力的提升,满足了动车全系列产品制造的需要。
  二是实现了人才培养与使用的共赢。唐车公司一线工人,大多是技工院校的毕业生,经过学校的培养、生产线上的历练以及再培训,很多人成长为公司的骨干力量,成为学院的兼职培训教师,承担着技术攻关与培训的双重责任。如孙斌斌取得了德国焊接技术培训中心颁发的国际焊接教师资格,成为国内仅有的两名国际焊接教师之一。还有很多毕业生成为了技术岗位的专家能手,更担当公司“金蓝领工作室”的教研、教学和指导工作。学校在此发展基础上建立有河北省优秀教师赵淑芝为代表的“电工名师工作室”,同时也建构了一支优秀的高铁教师队伍。这些资源是校企共同的财富,也是校企合作共育共赢的典范。
其他文献
2013年12月31日,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联合发布《关于公布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验收结果的通知》。《通知》指出,专家组依托“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职业发展管理平台”,对照各地《专业建设发展规划》,重点审核了各地《项目验收报告》、典型案例材料和项目经费使用情况等,并出具分省份复核意见。《通知》要求,各地教育、财政部门和院校举办方应对照评价反馈意见及时整改。各高职学校要进一
入选理由 将不同国别的职业教育发展放置在相对统一的历史时空中进行描述,首次全面、系统地反映外国职业教育发展历程和一般规律,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出 处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08  著 者 贺国庆,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教授;朱文富,河北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等  主要观点 本书指出,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职业教育自身经过了持续不断的变革,世界各国也在职业教育发展进程中
摘 要 制定系统完整、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方案是中高职衔接工作的核心,而政策支持、多方参与,目标明确、层级清晰,能力递进、整体优化,合理设置、对点衔接则是中高职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关键。以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为例,长春职业技术学院从专业人才目标确定、课程体系设计、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设计等方面实践了中高职衔接“2 3”人才培养,并提出在整体设计、分段培养模式下,教学质量监控、教学资源共享是中高职衔接一体化
公司基于技术决定质量的理念,对技能员工培训给予大力支持,为员工自主学习提升创造了良好环境。一是公司精心组织一批国家级、省级的技能大师组建技能大师工作室,专门制定组织管理制度,划出专门实验场地,投入专门的培训设备,每年划拨专项经费以保证工作室的发展。二是技能大师工作室开展相关工种的技能培训,通过理论传授、实践经验教授等形式,为技能员工学习与提高创造条件;工作室以团队为平台,把自己掌握的各项操作技能浓
某天学习间隙,我津津有味地阅读宋朝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他笔下的北宋都城汴梁,繁花似锦、百业兴旺,市民安居乐业,我心向往之,为身不能至而惆怅感叹!倏忽,一怔之间,我却来到了汴梁。眼前的集市热闹非凡,有古彩戏法、杂耍、插花表演、古玩玉器、各种宠物、家具百货等等,数不胜数。这不就是现实版的《清明上河图》!  我在集上穿梭着,不觉走到一个岔路口,右手一间酒楼雕梁画栋、飞檐翘立,酒楼中央三个颜体楷书“湘
时间:2013年5月14~28日  主持人:尼克·卡夫卡(Nik Kafka),授人以渔①  前言  目前,在世界各地,信息通信技术(ICTs)在保障教育与培训的实施、学习内容的供给以及教师和学生的交流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为此,应该利用ICT为更多的人提供进入TVET体系学习的途径和机会。 2008年,UNESCO对ICT的界定如下:“一个没有界限的世界,在那里技术可以支撑教育建立一个包容性的知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期刊编辑委员会主办  职业技术教育杂志社承办  19825681 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困境的时代表征 庄西真 《教育发展研究》 2016年第9期 13500字  19825682 技术与技能辨 姜大源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6年第4期 18500字  19825683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职教育新视角 梁家峰 张洁 《中国高等教育》 2016年第10期 9500字  198
基于目前TVET发展面临的挑战,确定未来改革方向和举措是大会的目标之一。同时,从国际教育发展战略的角度出发,UNESCO目前实施的多个教育战略行动,如《千年发展目标》、《全民教育议程》、《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2005—2014年)》等,都把2015年作为目标年,现在,目标年即将来临,亟需制定未来的行动计划。因此,2015年后及未来更长时间内的TVET发展方向和战略成为大会的重要关注点。UNESCO
摘 要 在中职-本科升学制度设计中,德国、奥地利、瑞士分别采取的是双重学历达标补习制度、毕业水平考试制度及职业教育会考证书制度三种路径。在升学方式、升学要求和考试内容方面与我国中职生进入本科院校的升学制度具有较大差异。可通过对升学路径内容与层次的差异化制度设计、多机构实施“二次补习模式”和一体化、多样化的设计衔接课程体系等途径,系统设计我国的中职-本科升学制度。  关键词 职业教育;中职-本科;升
摘 要 课题对全国10所高职院校37个旅游类专业开展了绿色技能开发情况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的绿色技能开发存在构成要素不清晰、内容体系不完善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重视、开发意识不强烈等问题。基于此,可从绿色技能清单构建、绿色知识融入课程、打造绿色技能师资队伍等方面构建旅游类专业绿色技能开发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旅游专业类;绿色技能开发;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