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教学中的能力训练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xiu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的产生来源于生活,数学的教学同样离不开实际的生活信息。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小学数学教学更是责无旁贷。因此,在扎实训练学生掌握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注重联系实际,捕捉生活信息,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而优化小学数学教学,让数学课堂再现更多精彩,最终全面提高教学效率。为此,本人略谈一谈自己的初浅看法,与同仁商榷。
  一、加强感知性操作,训练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抽象概括是数学得以产生的基本前提。离开了抽象概括,就不会产生数学的概念,更不会有抽象的数学思维。训练学生抽象概括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然而,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儿童,他们的抽象概括水平极低,主要还停留在“直观形象水平”。研究表明:他们所能概括的特征或属性,常常是事物的直观的、形象的、外部的特征或属性,他们更多注意的是事物的外观和实际意义。从这一规律出发,充分地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量一量、掂一掂、试一试,对实际事物进行感知性操作,正是建立数学概念,逐步发展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基本途径。比如教学厘米、米的认识时,对于这些长度单位,二年级学生是不清晰的。我从比高矮等实际事例入手使学生明白了长度单位对于精确测量的意义,再让学生通过测量工具认识这些长度单位,然后动手测量图钉的长度、食指的宽度、书本长宽、平伸两臂的长度、黑板的长度、教室的长宽等。通过实际的操作,感知了厘米、米的长短及这些长度单位的实际运用。由于从生活实际出发,学生在充分操作过程中,很容易理解和接受,并抽象成清晰的概念。再比如数的概念、重量单位(克、千克、吨的认识)、平均数问题、平面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立体图形(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等都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在让学生进行感知性操作的同时,也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充满了数学。
  二、加强应用性操作,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以致用,通过让学生在生活实际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是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我们首先是要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应用性操作的情境或条件,使学生在操作中掌握知识技能,提高数学能力。比如学习了面积单位后,让学生测算书本、课桌、黑板的面积,既促进了面积单位的掌握和运用,又为下一步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学习奠定基础。再比如教学《小小设计家》中,为学生提供粗铁丝、泡沫板,让学生为灾区人民设计简易实用的越冬帐棚模型,学生兴致浓烈,各显神通,运用已学过的几何知识展开制作。我又通过讲评活动,使他们强化了知识理解,提高了运用水平。其次是组织数学兴趣活动,这是培养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重要渠道。比如学习了平均数问题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选专题,展开活动,如测量计算班级同学的平均身高、平均体重、平均年龄,全校各班的平均人数、教师平均年龄,附近菜场某一蔬菜的平均价格等。让他们互相协作展开活动,就很好地锻炼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三是改革家庭作业形式,突出应用性操作。比如学习了常见的乘法数量关系以后,我布置学生双休日随父母去菜场买菜或购物,按单价独立计算价钱,学生兴趣十分浓厚。重视了数学学习的应用性操作,畅通了学数学、用数学的联系,使学用紧密结合,这正是片面应试教育所严重缺乏的,也是我们改革数学教学必须要不断加强的。
  三、加强探究性操作,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所谓探究性操作,就是指导学生通过动手动脑的主动探索,再现知识技能的形成过程、发现数学规律的操作性训练。教师不是把现成的结论灌给学生,而是指导学生创造性学习,在操作中发现问题,形成科学认识。它不仅有助学生更牢固地掌握知识技能,而且对于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尤其是创新思维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比如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我不是把“底乘以高再除以二”这一现成结论告诉学生,再让学生在大量练习中强化巩固;而是让学生先复习旧知识,了解从长方形面积计算到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推导过程,然后提出探究性问题:利用手中的三角板、三角形学具,能否从已经学过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呢?这样学生通过摆、拼、移,通过观察思考,发现了三角形面积计算与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联系,推导出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再比如,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让学生通过用橡皮泥、土豆、萝卜等材料自制的圆柱削切加工成等底等高的圆锥,发现圆柱与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的包含关系。再通过把盛满圆锥形容器的沙子倒向等底等高的圆柱形容器的反复实验,发现规律——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容器盛的沙子总是圆锥体容器的三倍;如果二者底或高不同,则结论不成立。这样学生便从实际操作中发现了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虽然学生的创新发现只是重复验证,但对于他们自身而言,却绝对是创造!当然,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操作,教师首先应联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他们展开探索的兴趣;其次,还应给学生一定的方法指导,特别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要手把手地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完成发现过程。要注意避免使课堂活动成为少数尖子学生的表演场所,而忽视大多数学生的学习需要。
  总之,要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要把数学教学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在教学中时时捕捉生活信息,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从而把数学教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让课堂再次展现更多的精彩。
  欢迎投稿欢迎订阅
其他文献
【摘要】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得信息、锻炼提高多种能力和养成一定思想观念的主渠道。然而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实现用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新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有效教学是一重要途径。  【关键词】数学教学学习兴趣有效教学    “究竟什么是有效的数学教学?”为了对这一问题做出解答,我们首先应认识到这样一点:教学的有效性总是相对于一定
该课题对古代文献中有关帕金森病的相关认识及现代医学对该病的研究概况加以整理和探讨,并根据临床实际提出了有关帕金森病研究中的两个标准,即科研设计标准和临床观察标准.
11月12日下午,第七届国际发明展览会暨国际教学新仪器新设备展览会胜利闭幕。在闭幕式上,同时隆重举行了“中国发明创新创业中心”揭牌仪式。中国发明协会理事长、原科技部部
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乐于探索疑难问题,是当今教育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近几年来,高效课堂是我们经常谈论的话题,老师们天天耕耘在课堂上,可对“高效课堂”理解不够深刻。高效课堂是一种教学理想,为现实教学产生一种动力、牵引、导向作用。高效课堂是一种教学形态,表现为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打造高效课堂的目的是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快速、高效、扎实的掌握
目的:益肺胶囊是湖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科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经验方.该课题通过实验研究,观察益肺胶事囊对慢性支气管炎模型大鼠血清及肺组织匀浆液中肿瘤坏坏死因子-
一、传播是如何致效的先来看一个传播致效的例子。一名青年高考落榜后,待业在家,他对各种娱乐节目不感兴趣,而对财经致富类节目情有独钟,在此类的众多节目中,他看到《神针救
与传统浮选柱相比,东北工学院研制的静态混合磁力旋流(SMMC)型浮选柱,柱体高度较低,充气器结构简单、柱外安装、维修方便、充气量较大,气泡尺寸较小,改善了细粒回收,气浆柱外
简述了近十年来我国马铃薯脱毒苗温室快繁研究中基础苗移栽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 The important progress made in the transplanting of basic seedlings in rapid propaga
所谓数学思想,是指人们对数学理论与内容的本质认识,它直接支配着数学的实践活动。所谓数学方法,是指某一数学活动过程的途径、程序、手段,它具有过程性、层次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数学思想是数学方法的灵魂,数学方法是数学思想的表现形式和得以实现的手段,因此,人们把它们称为数学思想方法。笔者从教二十余年,在小学数学课堂上一贯注重通过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优化课堂效果。这里,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小学
礼仪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也是一个人生存、交往的基础。孔子曾说:“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要“立于礼”。所谓“立”,就是健全人格的确立。而健全人格的确立是和“知礼”是分不开的。作为享有“礼仪之邦”盛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完备的礼仪知识、规范体系,不仅对东方,而且对整个人类文明史的发展都曾发生过深远的影响。目前,国内外教育界对学生进行